“这些就不用大人操心了吧?”老爸说道:“肘子都多大的人了?”
“肘子老成,但是小苗可不大啊。”老妈搞不清楚状况:“小苗这算不算在追肘子啊?要不然干嘛跟他去凉山?还每晚上都一块儿待着……”
“这不是孩子一起干事业吗。”老爸不以为意:“一个工商管理系统就把我忙累成啥样了,你真当他们晚上还有时间谈情说爱?”
“这倒也是个问题哦,主要也不知道米国女孩晓不晓得在我们这儿,男孩带着女孩回家见亲戚是什么概念……”老妈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要不我们也给肘子提示提示,就说我们对小苗很喜欢很满意,要是他们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家里只会高兴同意?”
“你可千万别!”老爸吓了一大跳:“还是相信水到渠成吧。”
·
·
·
“大家族还是挺好玩的。”在卫士车里,麦小苗也在总结最近几天行程带给她的新奇认知。
“我都担心你受不了他们的过度热情。”周至微笑道:“尤其是我妈,我大姑那样的性格。”
“阿姨和大姑都很好啊。”麦小苗还一手抓着一个熊猫石把玩着,一听这话就想起大姑对周至的称呼就忍俊不禁:“传家宝,哈哈哈哈……”
“你小心别把手里那传家宝掉了。”周至最反感的就是大姑的这个称呼,但是又已经认命了。
“这个是你,这个是我。”麦小苗将两块熊猫石放到膝盖上,然后将膝盖靠拢,趁周至专注开车,让两块石头轻轻碰了碰:“干娘说的,我们要一辈子好好的。”
“小苗对恐龙有兴趣没?”
“恐龙?”
“啊,自贡有个恐龙博物馆,还有个井盐基地可以参观,还有很多美食。对了,最近灯会也应该开始布置了,要不我们到了问问看?”
“嗯,都听你的。”
避开了在建的高速路,虽然蛮州到盐州的道路也有一段在修,但大体都很好走。
周至和麦小苗也不大赶时间,一路就边走边玩。
路过有些乡镇正逢市集,又是节前,那热闹就甭提了,而且乡下的鞭炮比城里炸得早,一路上不时就有小朋友在扔鞭炮,吓得麦小苗一阵阵尖叫。
恐龙博物馆其实不大,不过里边恐龙的种类倒是不少,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品种,还有一条马门溪龙,属于梁龙的一种,是现在国内发现的最大一条恐龙化石,脖子立起来有两层多楼那么高。
盐业博物馆现在还没有,森海井现在依旧是盐州盐业公司的一个厂子,只不过承接了一些对外开放参观的任务。
这里的井深度有一千多米,而且盐州的盐井早在汉代就已经打了出来,而且最早在东汉就发现了天然气,用天然气熬卤产盐,极大地节约了对柴的依赖,在哪个年代,这两项都妥妥的算是黑科技了。
直到现在,这几口井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采卤作业,依然保持着天然气熬卤,不过气是从天然气公司送过来的了。
但是这些不影响麦小苗对古人智慧的震撼惊奇,虽然老是听周至夸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勤奋,文明起步最早的民族,但在她最夸张想象里,也想象不出千年前的汉人已经能够掘出上千米的深井,还能够使用天然气熬煮食盐。
这个食盐还有一套提纯手段,最后得到的食盐雪白洁净,即便用的是土法,但结果和现代工艺提炼出来的相差无几。
两人在参观出口处的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盐,周至告诉麦小苗说这是最好的泡菜盐,用它泡出来的泡菜特别鲜脆爽口。
经过打听,两人知道了灯会虽然已经开始了布置,但是晚上却还没有开灯,因此只有白天去观看。
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两人也跑到公园去看了一回,果然白天的灯会一点看头都没有,全是一些纸糊的动物人物,有些看着还怪可怕。
惟一值得称道的是一对用瓷器如茶缸,盘碗,勺子捆扎而成的瓷龙,个头和马门溪龙化石的大小也差不多了,也有两层楼那么高。
不过造型是传统的明清神龙的造型。
瓷器统一用的青花瓷器,因此这两条大龙也是一身漂亮的青花。
“这也算非遗了吧?”麦小苗仰头看着现在灯会上唯二的两处亮点,再次表示赞叹:“他们的手好巧啊!”
“这个还真考住我了,古代瓷器可不便宜,也没有谁会拿这么多的瓷器扎大龙玩儿,所以这个做法的年代绝对不会太久。”
“不过瓷器捆扎又的确有讲究,老时间里瓷器运输的时候挑夫们是不用箩筐的,瓷工们有一套捆扎的方法,可以将几十斤零散瓷器捆扎在一起,让挑夫们挑几十里都不带散架的。”
“好像首届盐州灯会是六四年,当时日杂公司有个老职工擅长捆扎瓷器,公司领导选定用瓷器来捆扎灯具,经过精心设计,老职工选择有漏花形的碗盏,依图案捆扎成瓷器灯具,在碗内装上小电灯泡,通电后整个图案灯光闪闪,受到观众好评。而参展后这些瓷器还可拿回公司继续出售,也很节约。”
“之后每一年这个瓷器灯就固定遗留了下来,灯也越扎越大。但具体算不算非遗,还真不好确定。”
“肯定得算。这都三十年了也!”
三十年的非遗……周至决定跳过这一茬:“不过有一样技艺指定得算,走吧,我们现在就去。”
“什么呀?”
“川菜里有三个派系,其中的小河帮就以盐州为发源地,也称‘盐帮菜’,给你做过的水煮牛肉,仔姜鲜椒兔,都是这里最早做出来的。”
“那我们去哪儿吃?”中午两人在富顺吃的豆花饭,虽然调料和夹川的大相径庭,但麦小苗还是觉得味道挺不错。
就是吃得太早,现在玩了这么些地方,还真有些饿了。
“这里和嘉州一样,都属于美食之城,随便找一家餐馆,味道都不会差。”周至建议道:“不过我们可以在城里转一转,找一家生意看起来比较火爆的菜馆。”
上车围着城郊转了半圈,周至突然发现一家饭馆,招牌上写着“桥头三嫩”四个字,一拍大腿:“就是它了!”
“很出名吗?”
“相当出名。”周至笑道:“今天让你看看什么叫‘桌上熟’!”
来到店里,周至坐下,服务员上来招呼,周至就跟人打听是老谢家哪个儿子开的店。
得到的回答是老二。(本章完)
(https://www.eexsvvw.cc/zhongshengzhichengfengerqi/83042925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