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

“海里面都是水,怎么可能有河流呢,你一定是疯了吧,这或许是地热,对,没错。”季铎看着几近疯狂的第一火长彭遂,试探的解释道。

    的确是温度有点高,但是也不是不能解释。

    火长彭遂却连连摆手,他十分的焦急的说道:“不不,你看我们的罗经(geng),我们在进入这片海域之前,一直走的北偏西32°,现在是北偏西33°,这仅仅是方向。”

    “我们这艘船原来是一个小时辰四十一里,一踏入暖流就变成乐四十五里,而风速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只有一个原因,我们船下有水流在推动。”

    “这简直是太惊人了。”

    “海下面有河流,这听起来有些疯癫,但是,的确是真的。”

    在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时代,太傅崔豹,曾经记录过一种名叫记里鼓车的测距仪,每走一里路,就会敲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会敲一下铃铛。

    这种记里鼓车,是仪仗队的车辆之一。

    皇帝出巡或者亲征,第一辆车是指南针,相传是在皇帝大战蚩尤,蚩尤兴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

    第二辆车即为记里鼓车,仪仗共三十人。

    排在记里鼓车之后的是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四望车等等,各有各的用途,即是仪仗,也是工具。

    大明的船舶上,也有类似的物件,计算所行里数,进而确定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

    也常用于军事,比如在洪武元年征伐元大都的时候,徐达等人每日军报,都会报自己一日走了多少里。

    相比较路上,船舶的速度在这个年代会更快些。

    大明的船舶一个小时辰可以走四十余里,但是船舶在海上并不是走的直线,而是一种类似于之字型的模样,尤其是当下吹得是西北风的情况下。

    此时还是正月的尾巴,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还在呼啸。

    船在向西北方向行事,风从西北方向吹来,那不是逆风行船吗?

    风帆船逆风航行并不是复杂的技术。

    一帆能使八面风,意思就是一面帆能够使用八面来风,所以逆风是完全可以的,一般都是采用之字型走法。

    船走的不算慢,但是里程却是之字形。

    “是不是风变大了些呢?”季铎还是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彭遂指着自己另外一侧的风速仪说道:“没有明显变化。”

    舟师过洋牵星术,主要是过洋,作为极为优秀的舟师,而且成为火长的彭遂,对于牵星板、经纬术以及罗经术,都极为精通。

    而在风为主要动力的年代,风速仪更是出海必备之物,决定了何时扬帆起航。

    这是一个带着三个椭圆形木制风杯,还带着风标的风速仪,在风速仪下有一个计数器,只需要记录单位时间内,风杯转了多少圈,就可以记录风力的大小。

    彭遂很确定,不是风变大了,他已经排除了所有可能的答案,只有脚下有河流可以解释了。

    季铎最终同意了彭遂的想法说道:“好吧,我给你一艘船,但是,你注意安全。”

    朝廷手中并没有多少舟师,每一个都很宝贵,他们熟悉水文、熟悉地文,是航行的必备的船员之一。

    这已经是舟师的第二次要求了,既然他这么肯定,那么就让他去看看也无碍。

    船队还有三名舟师,还够用,不怕到不了舟山港、宁波市舶司,就怕火长出事。

    彭遂立刻点头说道:“我知道,我自己的命。遇到倭寇就跑,我是舟师,他们还能跑得过?不是咱说大话,就倭国那群舟师,能比得上咱们大明?”

    倭寇当海盗劫船,那得靠近了接舷,彭遂作为舟师要是被他们追上了才是咄咄怪事。

    彭遂身手极为矫捷的换到了一艘战座船,脱离了船队,向着无垠的大海驶去。

    “别出什么…呸呸呸!”季铎看着那首战座船,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有危险。

    彭遂一直在观察着海面、天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水面之下,出现了一条条巴掌大的小鱼,他们似乎是在躲避着什么。

    随后第一条鱼用力的拍打了三下水面,腾空而起,胸鳍猛地张开,像鸟类的翅膀伸展,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腾空约有两丈高,滑行了约有半分钟的时间,落入了水中。

    随后是第二条,第三条,无数条的飞鱼从水面下窜了出来,尾巴用力的拍打着水面,在空中翱翔,伴随着孤零零的四百料的战座船前行。

    船员们呆滞的看着这一幕。

    鸟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无数条飞鱼不停的跃出、滑翔、落入水中。

    几条旗鱼在水面下追赶着飞鱼鱼群,偶尔会有一篷血雾,是来不及跳出水面的飞鱼,葬身旗鱼腹中。

    天空中信天翁在盘旋,它们俯冲而下,抓住了飞鱼,随后落在了桅杆上,大快朵颐。

    有几条飞鱼慌不择路,飞到了战座船的甲板上,用力的弹跳着,再次落入了水中。

    “这…舟师,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战座船的都指挥看着自己的战座船被飞鱼群包围,呆滞的说道。

    彭遂用力的摇头说道:“没有,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太壮观了…”

    飞鱼是黑潮暖流中的鱼类,每年开春的时候,他们都会从太平洋中,一直要游到东海产卵。

    彭遂的战座舰,刚好和飞鱼回溯产卵的时节重合,而旗鱼随着太平洋赤道暖流而来,追逐这飞鱼。

    而信天翁是琉球常见的鸟,他们最喜欢随船捕鱼。

    有大风暴之前,他们会从桅杆上飞下来,躲避风雨。

    舟师们显然知道这一点,看到信天翁从桅杆上飞下来的时候,就会降下船帆,等待风暴的过去。

    彭遂的船舶速度随着黑潮路过了济州岛,随波逐流,闯进了渤海湾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的尾巴了。

    他的船速度极快,因为他是坐着洋流而来。

    彭遂在津口登船的时候,看到了朝鲜来的船队。

    但是彭遂压根就没有关注朝鲜使者的兴趣,他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沧溟流至琉球国头北山府分流,一道向东至倭国海面,一道向西至大明海,再到济州岛分流至对马岛,沧溟流至津口南下,不知所踪,海舶乘沧溟流流可减半数时日。”

    北纬30°,北纬33°,他记下了沧溟流的分叉点,经度他没来记得测算,大约都是东经12°和东经10°,他手中的表没出问题,主要是当时是阴天,不太能确定当地时间。

    沧指的是深色的水,溟指的是大洋。

    维度越小,海水的温度越高,气温越高。

    显然海面下的沧溟流,是来自南方,温度极高。

    彭遂认真的想了想又写下一句:“琉球,万国海梁之地,不可弃焉。”

    他在津口等岸的时候,来自松江市舶司的奏疏,还在路上,季铎比彭遂早了十五日上岸,但是彭遂先到了京城。

    他带着自己记录下的三言两语,和画的一个大概的图形,来到了钦天监的十大历局,将自己的成果交给了钦天监正许敦。

    许敦虽然不信海里有河流这种说法,但是一艘战座舰,有三十多名船员见证,由不得许敦不信,在稍微思忖之后,许敦便写了奏疏至文渊阁。

    朱元璋为了防止朝臣蒙蔽他,专门设立了一个通政司。

    而朱棣为了防止朝臣们的奏疏到不到御前,在左顺门,也就是皇宫的外朝中路、一入承天门东侧廊庑正中那里,可以直接顺着门缝投递奏疏。

    奏疏顺着门缝塞进去,除了皇城门关闭的时候,随时可以去投,大珰每天都去收。

    如果只想跟皇帝说悄悄话,或者告密,就可以在左顺门投奏疏。

    泰安宫同样有一处,在澄清坊外的东长安街,有一个铁箱子名叫公车箱,专门给朝臣们诣阙,上书言事。

    公车箱的钥匙一般是兴安拿着,每日收取奏疏。

    彭遂也写好了第二封奏疏,若是没有被批复,他就打算再投一次。

    公车箱就像是个明晃晃的没有鱼饵的钩子一样,王文可是从地方卷上来,最后当了文渊阁大学士的人,怎么咬这种钩子?

    所以彭遂的奏疏很快就到了朱祁钰的手中。

    因为其经历过于离奇,又是飞鱼,又是旗鱼,引得兴安的注意。

    大明朝肯定有人敢瞒着陛下干点坏事,但是没人敢骗皇帝,既然呈上来了,肯定是有真凭实据。

    朱祁钰看着沧溟流那三个字,彭遂把太平洋暖流黑潮,取了这么个名字。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朱祁钰着重表扬了这种探索欲强烈的人。

    再过四十年,也就是1492年时候,哥伦布将会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他去的时候是逆北大西洋的暖流航行,耗时37天。

    在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只用了不到20天就达到了。

    但是哥伦布并没有好奇,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多天。

    大海里究竟有没有洋流,一直到十八世纪,才有德意志贵族出身的洪堡,发现了秘鲁寒流,确定海里面有洋流。

    在通常的认知里,大海一片寂寥,一片死水。

    但其实并非如此,大海也有洋流,沟通各大洋。

    彭遂的发现位于北纬25°的琉球,却长着北纬22°才会生长的椰子树,而且长势良好,而且琉球的温度比宁波要高许多。

    好奇心之下,彭遂三番五次,终究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现象。

    其实并不是很难观察,因为暖流的温度要比周围的水温高十几度。

    而且航行速度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合理的利用洋流,可以有效的节约航行所用的时间。

    “一人一块头功牌吧,奖励其开拓之心,朕要见见他。”朱祁钰笑着说道。

    “陛下,是不是可以给功赏牌分分类?”兴安试探性的问道。

    朱祁钰稍微思考了下,摇头说道:“不了,就这样就挺好。”

    兴安是大明功赏牌的发明者,朱祁钰就有一块奇功牌在身上,确定了奇功牌的荣誉。

    兴安在最开始提出奇功牌的时候,朱祁钰专门想过给勋章分分类,类似于苏太祖的做法,每次发生大事,专门定制发一发。

    但是朝中对功赏牌的追求热情,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期,朱祁钰停止了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扩大化。

    奇功牌、头功牌和齐力牌这种把所有的功劳混合在一块,是不科学的,不能充分而具体的说明其功劳。

    比如设立科技创新勋章、守卫京师勋章、开海勋章、日月勋章、七星勋章等等,可以更好的说明其成就。

    朱祁钰专门分门别类做过设想。

    他一直没有扩大勋章的范围,依旧是三等功赏牌,沿用至今。

    最主要是大明的信息流通速度,远低于后世,分类之后,就会降低其辨识度,就会失去眼下这种功赏的效果,降低其荣誉性质。

    朱祁钰这个更像是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类的功赏,而非苏系勋章。

    事实上,除了少有专门研究苏系勋章的人,很少知道苏联到底发了多少种勋章。

    研究苏系勋章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勋宗的身上,到底挂了多少枚。

    朱祁钰宁愿将其混为一谈,也不愿意降低其流传度。

    荣誉,是名望,是朱祁钰这个皇帝对个人的肯定,也是大明对个人的肯定。

    胡濙献奇书,《预防与卫生简易方》是他用一生的经验去总结的预防卫生之道。

    胡濙天天被人讥讽无德、投献,但是从来没人置喙过他这本书不该领奇功牌。

    多少人一边拿着胡濙的书,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一边骂胡濙无德?

    彭遂很快就到了聚贤阁,这个大明权力的最中心,他完全没想到这里会如此的简朴。

    他一直以为这里会是金碧辉煌。

    “臣彭遂,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彭遂跪在地上,颤抖不已的说道。

    朱祁钰点头说道:“免礼。”

    “朕交给你个任务。”

(https://www.eexsvvw.cc/zhenjiushiwangguozhijun/66176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