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宏图 > 第599章 命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大都知道这么两句话,即便是在满清奴役的“盛世”之下那些食不果腹,“吃糠喝稀”的百姓,也曾把命运的改变寄托于读书。

    读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即便是有着“穷文富武”的说法,可是一般寻常人家却是读不起书。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读书从来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送我去熟堂里吧”

    从小到大阿越就对父亲提出过那么一次。而他的父亲看了他一眼,然后只是轻声的回答道:

    “家……家里没钱啊!”

    是的,家里没钱,不仅没钱买纸笔,更没有钱送到熟堂里当“束脩”。

    “等将来家里日子好了,再读书吧……”

    对于家里只有几为薄田的他们家来说,读书,根本就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

    不读书,并不意味着会放弃对读书的向往,虽说家里穷,可因为靠近镇子的关系,所以年少的阿越总会挤进书摊上听人说书,也记住了一些比较有名的话“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还有“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穷则通,通则变。尽管家贫,但是阿越越总会在心底暗自劝说自己。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头地,将来可以去读书来改变啊……”

    这句话,他从七岁说到了十四岁,整整说了七年,但是家里依然穷的揭不开锅,父亲依然掏不出“束脩”,而他自己也为贴补家用,到了客栈里当伙计,一个月挣上几吊钱——这是因为他家里同宗,看他聪明给他找的活,之所以看他聪明,是因为在庄里同龄的少年中,就他自己识字,虽然只识三四百个字,且大都是能认不能写。

    可即便如此,在铺子里,他慢慢的根着掌柜的认了一些字,到他十二岁的时候,

    这天下大变,天下已被中华朝所取,然而中华朝定都南京之后,其立即表示“取舍文明各国之规则,渐次振兴全国之学校,实乃当今政府一大急务。”,更宣布要在十年内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而与此同时,过去的士子所学却在一夜之间落伍了,而今后的修身立业则要用西洋知识。

    这一切一开的时候,对于阿越似乎没有影响,他在客栈里当着伙计的时候,烧水、喂马之余,也能看到一些外地人看着的报纸,也能看到报纸上提到的学堂,看到那不要钱的学堂。

    “要是有一天,这里也有不要钱的学堂就好了……”

    阿越一直这样期盼着,他期待着不要钱的学堂能够开到镇子上,然后他就能够进入学堂之中,然后在学堂里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并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里,他一直在存着钱,用了几年的时间,已经存下了三四块大洋了,可距离读书仍然很遥远。

    也就是在希望眼看着快要破灭的时候,阿越听到了些传闻——镇上也要建不收学费的学校了。

    开宏元年,帝国新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当中,教育被放在了首位。开宏元年三月,与其它地方一样颖州府首先设立了府立初等小学校,这是义务教育的示范学校。

    “府内子弟不限士农工商,皆可入学”,非但免除了学费,甚至就连书籍和笔墨纸砚也由公家支出。四个月后,又开了一所,九月又新开设了一校。地点设在了城内以及城外,这样颖州府一共有了三所小学校。

    然而府内人口数百万,适龄儿童有将数十万人,光靠着几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任知府是武昌新官,刚一上任,他就推出了新建二百六十五所学校的庞大计划,在将先前的三所学校的基础上次年开设了三十七所学校。

    然而,教师人数不够。

    教师人数不够,那就招聘,就培训!或许颖州府内数百年间,文教不盛,几百年间没出过几个举人,秀才亦不多,可总归还是有那么一些读书人,于是便把他们中的年青人拉到师范进行培训,一如其它地区一般,而相比于其它省份,南直隶自然拥有相对充足的教育经费——毕竟南直隶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专款,毕竟南直隶是天子脚下之地。

    也就是在开宏二年九月,在那位知府大人调任之前,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的颖州府设立了二百六十五所学校,而阿越所处的胡集也顺理成章的建起了一所小学堂。

    学堂不需要交纳学费,甚至就连书籍和笔墨纸砚也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由公家,也就是官府支出,这可是千百来的未有的事情,可即便是如此,人们仍然是观望着,就在人们观望着的时候,已经十四岁的阿越选择了报名,他恰好卡在义务教育年龄限制的边界——14岁,按照教育令7至14岁的少年必须接受教育,而他的年龄恰好符合标准。

    中华帝国的义务教育只有三年!

    尽管皇帝本人更愿意推行六年制的义务教育,但是受限财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推行六年制义务教育,甚至就连三年制义务教育,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了支持教育皇室每年都支出多达两千万元的专款用于教育。

    “一年年的来吧!”

    相对有限的财力,使得三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无奈之举。

    可即便如此,短短三年的义务教育,却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每一个学生的视线,尽管为了节约费用,学生们没有教科书,老师拿着教学挂图教授他们,可是他们从教学挂图上学到了国文,地理,自然,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英国的大笨钟……

    三年的初小教育,改变了很多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用终身,甚至在农技课上,他们知道了如何选种,如何留种,如何耕种,如何锄草不伤作物,学会了那些善于种田的富农“不传之秘”。

    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对此,阿越从未曾怀疑过,至少,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学校读书,恐怕他家就会因为只有4亩多地,就会被作为贫民迁往他地,因为他是学生,所以不在迁移之列——因为殖民地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

    至少在这一点上,教育改变了阿越的命运,但是现在,在从初等小学毕业之后,面对未来,阿越又一次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曾有过的迷茫。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头地,将来可以去读书来改变啊……”

    曾几何时的期盼再一次于心中浮现出来的时候,看着手中的初小毕业证,已经十七岁的阿越有些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不知道未来自己的路在什么地方。

    因为读完书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命运根本就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自己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家里依然只是勉强能吃上饭。如果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仅要读初小,还要读高小、读完高小之后,还要读中学,然后读大学……这样他的命运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初小,只不过是一个门槛,对于贫家子弟来说,想要越过这个门槛,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报考五年制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初小当教员,一个月拿11元的薪水。要么就是报考少年军校。除了这两个选择之外,还有一些技术学堂也是免费的,不过,那些技术学堂大都是就近招生、本地招生。在颖州府没有一家技术学堂。至于少年军校更是连想都不用去想,如果阿越能名列全府前十,还可以得到知府大人的推荐信,而他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获得知府大人的推荐,更不要说,报考少年军校的无一不是学业最出色的。

    至于师范学校,阿越也报考过,颖州府就设有省府师范分校,前三年在颖州府上,后两年在省府,但是阿越却以一分之差落了榜,这意味着师范学校也与他无缘,那11元的小学教员薪水自然也是无缘的。

    现在,毕业证已经拿到了手里,这意味着他将要和学校说再见了。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因为受到教育而改变,如果说教育改变了什么,就是改变了他的视线,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更加渴望了。

    “也许,我应该出去,到外面看一下……”

    阿越的心里如此寻思着,他不愿意再守着那么几亩地,他知道再守下去,等待他的是什么,他会和村里的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一样,被迁移到海外殖民地,或许殖民地有很多土地,但他并不想离开中国。

    “可去什么地方呢?”

    尽管学过地理,但是现在,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阿越越仍然显得有些迷惑,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去什么地方,他同样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就像读书一样。

    读书错了吗?

    读书当然没错,如果说错的话,恐怕就是自己还不够优秀,要不然,也许现在他已经考上了的师范学校,就像有的同学一样,五年后,那两个考上师范的同学,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就会成为整个镇子所有同龄人都羡慕的人,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且有一定成就的话,十几年后,甚至可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封爵成为“公士”。

    公士,这是中华帝国爵位中最低等的爵位,不能世袭,仅仅只是爵命。可这却是士与民的区别,获得“公士”爵位之后的他们,将会是乡间最有权威的人。除了那些社会杰出人士之外,为公众服务超过15年的人员也有可能获得“公士”爵位,而教员正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

    一年一百多元的薪水再加上未来很有可能得到的荣誉……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其它人的,与阿越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怎么办?”

    就在他思索着自己的命运的时候,那边传来了同学的话,王大山,也是阿越最好的朋友,他看到阿越那副模样,就知道自己的朋友,又在那里胡思乱想,其实,谁又甘愿就这么平淡的过完一生呢?。

    “阿越,其实昨天我就想对你说,俺爹说了,其实初小也就够了,这不府城的林东家不是刚办了一个纱厂嘛,人家可是指了名要招五十个初小毕业的,还要送到省城的技术学校里学习半年,其进工厂里也不错,收入也不错,要是当上了工头,一个月至少能拿十块钱……”

    王大山在说话的时候,有些羡慕的看着朋友,相比于他,阿越无疑更有优势。

    “你可是拿过知府颁发的奖状,数学还那么好,算账更是全校第一,我敢说,只要你往那一样,那林东家的工厂还不是抢着要,要是运气好了,没准到时候学个会计什么的,慢慢还能让林东家看中了,当个账房先生……”

    现在全中国最挣钱的买卖就是办厂,办厂不仅需要钱,需要钱去建厂房、买机器,同样也需要人,需要人去操作机器,需要人去管理,而相比于那些旧式读书人,对于工厂根本就不了解的那些财主们,无不是把希望放在了省城的技术学堂,但是技术学堂里的学生通过都在入校时就已经和工厂签了合同,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他们还可通过自己出钱,派人进技术学校,以“委托培训”的方式,对派出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有了技术学堂的短期培训,再加上机器厂商派来的技术人员的指导,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些人就可以成为工厂的技术中坚,但这种活显然不适合旧读书人,相比于只读圣贤书的旧读书人,那些懂数学、知科学的新式学堂毕业的学生,那怕只是初小生,也比旧书生更合适。至少他们不排斥机器。

    “去工厂……”

    念叨着这几个字,阿越整个人顿时变得迷茫起来,难道,自己真的要去工厂吗?

    ——————————————————————————————————————————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https://www.eexsvvw.cc/tiexuehongtu/1029059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