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自下往上

这夫妻二人在屋里面温存片刻后,又让人将韩蕊抱来,原本元牡丹与韩蕊都是比较安静的,可是如今多出韩艺这么一个活宝来,整个中午屋内是笑声不断,一家三口是其乐融融,好不快乐。

    而到了下午十分,韩艺与元牡丹又去到议事厅,与元禧会面,元家的一群老头也都来了。

    这一番道贺,自然是在所难免,毕竟韩艺升为户部尚书,是元家上下所期待的,这对于元家的买卖实在是太有利了。

    但是整个会议谈论的还是关于南进计划,而今年尤其关键,因为棉花和茶叶是南进计划中的两大投资项目,其中能否撑起南进计划,还未得证实,如今棉花和茶叶已经马上就要达到长安了,如果这两样商品销售情况不太好的话,那南进计划可就不太妙了。

    但是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是充满了信心的,因为韩艺再三保证,一定大卖,甚至提都不想提,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可是关于这利润如何分配,元禧他们跟韩艺的意见就有一些冲突了。

    因为元杰那边歪打正着,占领了南海岛屿,这对于元家的财政是一种挑战,因此元禧希望对于棉花、茶叶进行技术垄断,从种植到纺织,再到制衣,整条生产线全部垄断,以求获取足够的利润,可韩艺当初提出的计划,是元家负责种植,生产就交给其他人,大家各司其职。

    韩艺还是坚持原来的计划,他可是户部尚书,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而不是帮元家一家挣钱,但是元鹤等人就是不太想让出这一部分利润,他们认为光卖棉花的利润没有太大的伸缩空间,像衣服这些商品的利润就有足够的空间,这里面的投资的是技术,一个人想出的技术,可以赚很多人的钱。而关于布匹的买卖,也是元家重要收入之一,当今可是农桑经济,哪个地主离得开这两门生意,完全可以自己弄,从自由之美那里抢得一半利润过来,弥补元家的资金不足。

    元哲其实也认同元禧他的看法,但是元哲、元牡丹都不好开口,他们可是韩艺的手下,可不是元禧一边的,就是韩艺跟他们一群老东西在争。

    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决定各退一步,元家采取对于将棉花织布的技术进行保密和垄断,这个只有韩艺知道,可以轻松垄断,至于布生产什么产品就交给其他商人。

    而茶叶的话,三年之内将由元家来垄断,但是零售的话,还是交给其他商人去,元家不设门店,只搞批发。

    这一个会议一直开到晚上二更天才结束,因为韩艺走的时候太急,因此有太多事要谈了,这晚饭都直接在议事厅吃的,反正元家也不注重吃,大家也就是喝点粥,吃一些面点。

    “夫君,你也别怪大伯他们,他们与你的立场不一样,他们只会考虑元家的利益。”出得议事厅,元牡丹就小声向韩艺说道。

    因为刚才争论的是比较激烈,尤其是元鹤跟韩艺,争得是面赤耳红。

    韩艺笑道:“你想到哪里去了,这很正常,我们也就是以事论事,作为一个商人,这钱明明能够自己赚,却要分给别人,心里总会有一些不爽。其实我也知道元家得难处,这个计划越玩越大,别说你大伯了,我都有一些虚,最可恨的就是元杰他们,一下子弄了这么大一块地来,想要消化都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多少时间。”

    元牡丹见韩艺并不介意,稍稍松了口气。

    正当这时,一条强壮的胳膊搭在了韩艺的肩膀上。韩艺只觉一股强大的怨气压了过来。

    “哥!”

    元牡丹微微翻了下白眼。

    “小子,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元鹫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韩艺哼道:“既然你知道你有事求我,那还用韩不归来吓我。”

    元鹫激动道:“我是吓你么,我是在提醒你,我小妹怀胎十月,帮你生了个女儿,可是你呢?还在外面晃动,不归家,你当初是怎么跟我保证的,我难道不应该生气么。”

    元牡丹愠道:“哥,你们两的事,不要扯到我身上来。”

    “小妹,你就是太善良了,才导致韩艺不把你放在心上。”元鹫是怒其不争啊!

    但不得不说一句,元鹫这话确实令韩艺有些不太好受,这要让元鹫继续说下去,他会内疚到死的,于是道:“元堡主,我没有忘记对你的承诺,入秋之后,一定让你痛痛快快的飞一次。”

    “还是要等到入秋?”

    元鹫非常不满道:“你知不知道我都把那小山的山顶都给踩秃了,我认为我现在完全可以非常再更高的山上飞了。你可不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小野在吐谷浑的时候已经飞过一次,听说都飞为了大半日,我练得比小野还久一些,没道理他行,我不行啊。”

    韩艺没好气道:“我什么时候说你不行了,我不看也知道你飞行的技术一定合格了,但是如今正值夏日,没有什么风,危险比较大,而且飞得也不过瘾,等到秋风到来的时候,我一定让你带着干粮飞,让你在空中吃午餐,这总行了吧。”

    元鹫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而且这可是他的梦想,他也希望能够完美,沉吟片刻,道:“呐!这回你要再失信的话,我可真饶不了你。”

    “要不要我对天发誓。”

    “行啊!你发,除了让我的小外甥女做孤儿,其余得啥都行。”

    “靠!”

    ......

    开什么玩笑,如今韩艺看自己的女儿,都得争分夺秒,哪里有空去帮元鹫搞那些有的没的,至少也得等他忙过这一段,他才有心思帮元鹫达成梦想。这不,在元家堡待了一夜,韩艺就赶回城里去了,正准备着手搞昭仪学院的事,那边皇宫就派人来通知他,让他今晚入宫议事。

    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关于西北与吐谷浑之事。

    关于这两大决议都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一直都是三省在筹划,主要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建立州县。

    好在这事一直都在筹划之中,因为当初韩艺把西突厥的可汗、皇室、还有一批反唐的贵族都给杀了,没有杀的,都跑到吐蕃那边去了,又扶植那些亲唐的贵族、商人上位,就是兀可烈等人,就不存在再册封可汗,那么推行州县制度是肯定的,三省一直在搞这事,只是说这个时机来的有些早,但是经过三省六部的不懈努力,还是提前给划分出来了。

    当晚,这枢要大臣是齐聚两仪殿。

    李治先是将三省制定出来的行政区域分发给韩艺他们看,与中原还是有一些不同,中原的话,就是道、州、县三级,但是西北地区有都护府的存在,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推翻都护府,完全按照中原的行政区域划分。

    设一道,陇右道。

    虽然这道太大了一点,但是这人口不算很多。

    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龟兹,那就是省会来的,龟兹也刚好处在西北的中心位置,并且是交通要道,作为省会是再适合不过了。

    另外还有三个都护府,昆凌都护府,置庭州。濛池都护府,置碎叶。葱岭都护府,置疏勒。

    这可都是战略要地,地理位置非常关键,设立都护府就是为了取得绝对的统治权,这三个地方一定要控制住。

    还设立十二都督府,这都督府基本上都在边境地区,其实就是军事重镇,可以让唐朝直接从前线发兵,那边实在是太远了一点,要是从中原发兵的话,这是劳民伤财。

    还有划分了二十四州,一百零八县。

    其实这县是最难划分的,因为西北地区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你不能将人家一个部落给隔成两半,那人家怎么可能会答应,好在这两年内,苏定方他们也都在加强对当地的统治,一直都在统计户籍、牧场,等等,有足够的资料支持。

    另外,当初消灭阿史那贺鲁的时候,留守在当地的将军,是集权于一身的,但这是应急之需,而如今当然要军、政分离,故此安排刺史去接管行政权,又设立军府、都督府,文武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唯独苏定方除外,苏定方在大都护府还是集行政、军权于一身的,这是因为朝廷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点在那里,而苏定方将大都护府治理的井井有条,换别人的话,不一定有他好。

    再加上这么一划分,权力就完全分散了,那安西大都护府只是名义上的大都护府,平时没有对于其他地区州府的管辖权,除非是发生突发状况,朝廷就直接下令大都护府,能够迅速形成凝聚力,并不担心苏定方会对中央构成威胁,因为龟兹刚好处在中心位置,必须要有中央的命令,苏定方才能够带动其他地区军区的军队,那他要造反,直接可以将他给包饺子,但如果不给于苏定方这个权力的话,朝廷一道诏令,得印刷成N份,发到各个州县,这方面大家考虑得都还是非常周到。

    李治对此是非常满意,分得越散越好,分而治之,一直都是帝王之术,如果只有几个都护府,就不太好控制,会对中央构成威胁。

    他都满意了,那韩艺他们也不便多说什么,他们也说不了什么,这么复杂的行政区域划分,谁敢去推翻,你行你上啊,韩艺还真没有这个能耐,这真的专业知识,这他可是一点都不具备。

    在得到大家的一直认同之后,李治又道:“至于如何划分行政权力,朕已经决定采纳韩艺的建议,施行自下往上的管理方式,如此既能够赢得西北百姓的信任,还能避免官员徇私舞弊,坏我国之大计。”

    这是与中原最大的不同点,也是争论最激烈的地方。

    因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自上而下的统治方式,中央管刺史,刺史管县令,一级一级统治下去,从而形成高度集权统治。

    但是因为商人条例中的税法,导致政策必须是自下往上走,当地百姓的经济状况决定一个县的财政,而财政就直接关乎政策,县令没有钱,他还能干什么,但是收多少钱,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等于这政策是从底下发起的,那么州自然也对于县失去了绝对的管辖权,好比说庭州就只有对于庭州有绝对的管辖权,周边县他很难去管的,我县里面几个衙役,可不是你刺史说了算,而是税务来决定的,除非你私人掏钱,那当然没有问题,倒是你们刺史想要享受,想要增加开销,你还得找我要钱,因为相对于州而言,县的财政直接决定州的财政,都护府的财政又是由州来决定的,一级一级往上。

    当然,这也不是说当地酋长完全做主,这个需要官府与百姓沟通的,大家商量着办,这就剥夺了官府剥削、压迫百姓的权力。

    这也是李治答应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一来,刺史不具备集权的基础了,你要造反,你一没钱,二没人,权力又是极度分散的,你拿命造啊。李治可从未奢望说要靠剥削西北百姓发财,问题是这山高皇帝远,作为个人利益而言,刺史肯定会想尽办法剥削百姓,不然当这官干什么,可万一造成混乱,会对中央政府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朝廷出兵镇压一回,都够你贪一辈子了。

    当初陈硕真造反可都是那些混蛋县令造成的,跟李治没有关系,要是李治知道的话,他肯定会发粮食,当时大唐已经恢复过来,救济一个县还是没有问题,可损害的却是李治的利益,被骂也是李治,李治真觉得冤枉,他也想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一点就是,这县决定州的财政,州可没法决定中央的财政,道理很简单,县之所以个限制州的权力,那是因为县能够影响到州的财政,可是朝廷的财政可不需要你西北来支撑,就你西北那点税收,还不够咱们中原官员一年的吃喝开销,只要你们能够自给自足,别连累中央财政就可以了,但是反过来,政策是中央定的,商人条例也是经过中央的首肯,才能够施行。

    只是说对于目前的中原王朝而言,西北需要是安定,是推行汉制,融合民族,建立起统一的政权,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就是帮助两地融合完成过度。等到完成了绝对的统一,今后还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政策是可以改变的,当初韩艺将政策一分为二,基本政策是不改变,李治也不想改变,但是商人条例是意向,这就是可以改变。

    李治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经过深思熟虑才答应的。

    至于人事安排,李治是让韩艺与吏部尚书安排县一级别的,刺史还是由大臣推荐,皇帝直接任命,这个跟中原一样。

    李义府、许敬宗就很无语,当我们是傻子呀,既然是自下往上的权力划分,那县一级才是最关键的,但是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制度就是这样安排的,五品以下,吏部决定,五品以上,皇帝任命。当然,他们也不太稀罕,谁会送钱给他们,去西北谋求一官半职,这是花钱找罪受。

    另外,就是建设好官府之后,要赶紧推行汉字、汉语、汉学,要在当地建立学院,宣扬华夏文明文化,加大对于西域的贸易来往,两地百姓的融合。

    商议完西北之事,接下来就是谈吐谷浑。吐谷浑再怎么说也是个藩国,西北如今是自家的,那当然先谈西北,再谈吐谷浑,非常的实在。

    而关于吐谷浑就两个主要议题,驻军和贸易。

    而关于驻军,李治自然先问李绩,你们这些外行人就别插嘴,“司空以为该派多少人前去为好?”

    “五千人。”李绩直接说道,显然是考虑过的。

    韩艺皱眉道:“这是不是少了一点。”

    他并不清楚这个驻军情况,这唐朝跟宋朝可不一样,宋朝是募兵制度,有多少兵可以派多少兵,人家府兵制,你让百姓去国外驻军,人家百姓不他会愿意去,可募兵就那么一点人,这五千人可真是不少了。

    李治稍稍点了下头,但是显得有些犹豫,他也不知道这五千人够不够用。

    李绩道:“陛下请放心,五千足以。这五千士兵配合吐谷浑的一万大军,足以抵挡住赤海、白兰二部的进攻,要是吐蕃调遣大军来进犯,那么至少也得屯集十万大军才能防守得住,可是这兵是派得出,但养不起,因此臣之所以建议派五千士兵前去吐谷浑,要是防止周边部落的突然袭击,以及为我们的援军争取到足够的时日。”

    李义府立刻道:“臣赞成司空的建议,另外臣认为这五千士兵的军费,理应由吐谷浑出。”

    许敬宗道:“李中书言之有理,咱们出兵是保护他们,没道理还让咱们出钱。”

    韩艺听得好笑,保护他们,你们真是鼠目寸光,咱们是保护自己好不,真是的。他立刻道:“陛下,吐谷浑目前都需要救济,连自己的军队都养不起,那还能养得起我们的军队,再者说,既然我们已经答应出兵保护,何必还在乎这五千人的军费了。”

    “韩爱卿言之有理,也就五千人的军费而已,朝廷还是能够拿得出。此事就交由兵部尚书去安排。”

    “微臣遵命!”

    李治又道:“相信各位爱卿也知道,韩尚书与吐谷浑谈成了一笔买卖,用吐谷浑的盐从中原交换所需物资,此事---!”

    他本想说这事就交给韩艺去处理,可他话未说完,李义府突然道:“陛下,关于此事,臣倒是有些看法。”

    李治哦了一声,“爱卿请说。”

    李义府先是问道:“敢问陛下,这贸易是朝廷与吐谷浑接触,还是让商人前去?”

    “这---!”

    李治看向韩艺。

    韩艺道:“臣认为由朝廷负责谈判,将规矩定好,再由商人前去贸易。”

    李义府道:“我倒是认为此事该有朝廷前去接洽。”

    李治听得很好奇,在经济方面,他一直倚重的是韩艺,李义府也少有发表言论,不禁问道:“为何?”

    韩艺也隐隐感到有些不妙,难道这里面还藏着什么利润么?

    李义府道:“回禀陛下,臣认为韩尚书在吐谷浑帮助弘化公主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可以值得我们大唐借鉴。”

    此话一出,众人不禁一怔。

    李治皱了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朝廷对盐施行专营。”

    原来这厮打得是盐税主意啊!韩艺不禁皱了皱眉头。

    李义府道:“不仅仅是盐,铁、铜等矿也应该全部纳为国家专营。”

    不等李义府将话说完,卢承庆就立刻嚷嚷道:“不可,不可,此举万万不可啊。”

(https://www.eexsvvw.cc/tangchaoxiaoxianren/1072885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