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 > 第二百零六章 再见千古

  又度过了近半个月时间,傻柱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

  “底下的收购站,虽然钱不多,但好歹是一门生计,没问题的话明就能上班,有人带着你。”

  街道的人上门通知,离着他远远的,像在躲什么瘟神。

  街坊邻居围着一圈看热闹,许大茂幸灾乐祸。

  “这不就是一收破烂的吗?”

  “收破烂的怎么了?我跟你说,有多少人想干这个活儿还没门路呢!”

  街道的人员驳斥了对方,但其实还是收破烂的。

  这年头属于被人瞧不起的行业之一,说出去都嫌丢脸的那种。

  就算放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人们思想相对于宽容,收破烂儿也还是被视为乞丐等行为。

  只有跨过千禧年,人们才终于明白,收破烂的要是富起来,那就没什么白领、企业家什么事儿了。

  要是再搭一“环保”的名号,啧啧啧,了不得。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改变不了目前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鄙视和瞧不上。

  傻柱心里也不舒服,可还能有什么办法?

  “谢谢您嘞,我明天就过去看看去,一定好好干!!”

  见他态度还行,街道的人这才没再多说,嘱咐几句转身离开,却在门口碰到了回来的杨利民。

  “哎呦杨哥,好久没见着您了。”

  “是小郑啊,你来这?”

  “哦,这不是你们院里的住户的工作问题吗,就那劳改队,您前两天不还提过一嘴吗?”

  “哦,明白了,明白了。”

  杨利民点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转头就给忘了。

  “得咧,那您忙着我就先走了。”

  “好,慢点儿。”

  两个喧嚣几句,全被院儿里围着的大伙儿听了去。

  许大茂又有话说。

  “瞧瞧人家,看看这差别,那就是不一样哈!”

  杨利民现在可了不得,本职工作做得出色,还时常外调,也收获高度评价。

  他们的电影快拍完了,有小道消息称,今年一过,这小子升任科长,可了不得!

  “傻柱,你也跟人学着点儿!”

  “就你话多!”

  傻柱蔫儿吧唧的,不管许大茂怎么笑他,就是不回。

  许大茂呢,也不敢太过,被易中海这么一瞪眼,骂骂咧咧的不再说了。

  “哟,大伙儿都在呢?”

  “这不天气热吗,刚吃了饭出来歇会儿,诶对了小杨,你们的电影快拍完了吧?”

  “是快了,怎么了三大爷?看您这样子也对电影艺术有所追求?”

  杨利民到前院把车停好,倚在旁边笑着看向对方。

  阎埠贵老脸一红。

  “确实,确实有所研究。”

  “你可拉倒吧,还有所研究了?这年头看个电影多不容易,能有不研究的吗?”

  三大爷话一出口,刘海中就给对方拆了台,搞得对方郁闷不已。

  “你没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刘海中撇撇嘴,也不想和他争论。

  下巴朝着前面一点,双手一抱,一看就很有某某主任的做派。

  “小杨啊,你说到时候帮我们搞几张票呗,也算咱们去支持支持你?”

  杨利民笑了。

  “我帮你们搞几张票?”

  “二大爷,你这话说的脸不红心不跳,合着我这么大能耐,干脆我把电影院给你搬家里来呗?”

  “嘿,你这,我,不搞就不搞呗,你这话伤感情了小杨。”

  杨利民无语望天,一天到晚就想着占人家便宜。

  还搞几张票呢?

  叮铃铃。

  他车子一推,直接往前走,懒得搭理。

  刘海中本想装一波,丢了面子,也不愿意多待。

  人们各自散去,傻柱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低着脑袋,揣着手,萧索的背影越发显得犹如一条断脊之犬。

  .........

  北影厂。

  “最后的阶段了,只要是成功通过,我们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

  转眼九月,李定军和王楠给大家开了最后一场会。

  《前夜》拍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后期进来了大半,预计在月中出第一份拷贝。

  “到时候送上面去,他们满意了,我们这心才能彻底的放下来!”

  制作不易,胶片式生产年代本就因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受到很大限制,何况拍的还是彩色片。

  现在等于是说成败在此一举,而且就算通过了,估摸拷贝也不会太多。

  王楠忍不住叹气。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电影拍出来是给人看到,观众的反响最重要。”

  “假设,我是说假设啊,假设咱们这部电影很受观众喜欢,到时候全国发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呕吼!!”

  底下一片欢呼,这事儿要是真做成了,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影史留名的一件事。

  不过希望不大,年代限制了信息的传播,加上地域影响等各方面因素,难度挺大。

  但大家都相信这是个好本子,特别是杨利民,还指望着这个赚波正面的名气呢。

  于是在九月十号这一条,第一份拷贝出来,王楠两人就拉着他往中nan海奔。

  “小杨啊,压力山大啊!”

  “您压力大拍自己腿呀!”

  “唉,这不是紧张吗?”

  还是熟悉的地方,还是那几位熟悉的领导,多数是主管文化的,少数几个来自高层。

  “他老人家怎么也来了?”

  “你不知道?当初就是这位拍板要拍的。”

  “是吗?”

  对方这么一说,杨利民也感受到了压力。

  眼前的领导之前也见过,当得起千古二字,人身上最不显眼是一个标签,是我国成立以来,第一届的外交方面的大人物....

  “进度很快,我都以为你们赶不上这次的国庆庆典,希望在保持进度的情况下,不要失了质量。”

  “您放心,对质量方面,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李定军亲自与人展开交涉,领导对文艺和文化的事情,也是很热衷的。

  他去年还亲自到南方去,见了当地的民族曲艺团,做出指导和交流相关经验。

  闲话少谈,且说几位落座后,一切准备就绪,放映员就绪,拷贝也到了手中。

  胶片放入机器里,整个会场慢慢变暗,紧跟着声音响起,画面也出现在白幕之上。

  “是彩色的?挺新奇。”

  领导点点头,第一印象还挺不错。

  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落后,六十年代西方的影视技术早就已经更迭了好几代,我们却还在应能看到“色彩”而好奇。

  自己家里第一部出产的彩色故事片来自上影,北方还是多黑白。

  一是经费的问题,二一个也是创新受到局限。

  “《前夜》敢于大胆的尝试,我认为是很不错的,值得推广和鼓励。”

  “这都是领导信任,同志们努力的结果,不敢当不敢当。”

  李定军脸上笑开了花,这电影都还没开场呢,就收到了好评,他心里怎么可能不美。

  但归根结底,一部电影的好坏还是看剧情。

  《前夜》的本子是好的,也有话剧在前,但依旧压力山大。

  三人正襟危坐,很快见到画面出现。

  一段文字介绍讲述了故事的发展背景,随之切入字幕带出来的故事开端。

  开guo大典举办初期,不少人都在国内大搞破坏,以四九城最盛,上头领导亲自带着指导工作,展开一系列活动。

  “大典在即,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容不得!都给我盯紧了!!”

  一位级别不小的领导带人抓捕捣乱份子,是剧情介绍,没有包含任何一点其他色彩。

  然后他谈起广场封禁问题,这是为了安全必须要实行的方针。

  经历过的人可能才清楚,当时还有人妄图在那地方埋地雷什么的......

  领导也很感慨。

  “多少年了啊。”

  紧随其后画面转到骑着自行车的几个人,居中的就是升旗仪式的负责人,一脸焦急的赶往广场。

  在广场外遭到卫兵拦截,对方告诉他里面已经封闭,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事态一下变得紧张,负责人忧心忡忡,很快赶回自己的阵地召集人选开会。

  主角第一次出场,在所有人都紧绷一根弦,力求活动不出差错的时候,他公然唱“反调”。

  “这个,电动升旗属于国内首次,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此次升旗仪式是由人工组和电动组共同组成,后者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大典上四万万民众看着,赶来观礼的还有全球各地的记者、西方国家的媒体。

  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看笑话,等着这个他们克拉印象中落后贫苦的东方国家出丑。

  开完会,作为主角的工程师就被带去谈话,在会上他遭到批评,但不卑不亢。

  又因为广场已经封闭,无法进行多次实验,所以想出了复刻典礼当天升旗仪式的计划,打算在自己的家里再进行试验找出问题。

  领导本来是支持的,可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到这里,整个电影的剧情脉络就已经出来。

  “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啊?”

  “不错,看得我都紧张了。”

  “唉,真希望他们能够成功。”

  会场内响起了几声窃窃私语,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所改编,只不过没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所有人都是无名英雄。

  但很触动人心,让人追忆往事。

  谈论之后安静下来,大家继续看电影。

  工程师回家接小徒弟的剧情,他们必须在仅有的时间里找出电动升旗装置的关键点,加以解决。

  于是一场真正的和时间赛跑的行动就开始了。

  先是要制造红旗,因为大典的事情,四九城的红绸子都被售卖一空。

  只搞到了黄绸子,只能做那几个五角星。

  在工程师陷入苦恼之际,小徒弟想到办法,号召人民,向他们征集物资。

  名场面就是此人爬上屋顶,拿着大喇叭向下面的四合院和胡同喊话。

  最终成功搞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当剧情进入到这里,体现的就是大家众志成城为了而努力的思想。

  包括后面放音乐的磁带,停电后无法再用,工程师跑去借人家的小号手什么的。

  高潮时一切都准备就绪了,结果升旗的时候出了大问题。

  “旗杆的阻断装置是铁制的,容易生锈,一生锈就脱落,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往里面注入镍、铬、矽,让它变成钢!”

  其实这里还有很多种解决办法,但要考虑时代的局限和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没有人能考虑到了那么多,他只能想到自己觉得最优的选项。

  所以有了整部戏的高潮场面。

  大晚上的,小徒弟再次向人民求助,但是没人来。

  工程师心灰意冷,跑到房间里躺平,就连领导派来监督他的营长亲自去劝导,也根本不成。

  杨利民在这里加了一段工程师老婆的戏,带着孩子来找他什么的,为了凑电影时长。

  最后的最后,本来毫无希望的黑暗里,突然出现了一丝阳光。

  一个大妈抱着孩子,提着煤油灯,也不知道什么是镍、铬、矽,反正听到号召的那一刻,就拿来了家里她为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想帮帮工程师。

  一个人后面再接一个人,点点灯火汇聚成万家灯火。

  无数的人不顾寒冷和黑暗,大半夜的爬起来,为他们送材料。

  有的拿金子有的拿铜币,他们或许什么都不知道,科学的概念更是浅薄,但国家有难,觉得愿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终材料的问题在一个化学老师的帮助下圆满解决,小徒弟感动的眼眶湿润,工程师也重振旗鼓。

  他们把人民给予的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不管用不用得上,事后都会还回去。

  现在已最快的速度给铁球里注入了镍,铬,矽,最终拿着钢球赶向广场。

  原剧里,工程师和小徒弟完全横冲直撞的冲卡,一点逻辑不顾。

  杨利民和这部剧的联合编剧改了改,由营长事先通报了上级领导,得到许可之后才终于在最后的时间赶到,为广场上的旗杆换了新的阻断装置。

  这样才更能体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而非是一人,或者是几人之功。

  整场电影看下来,到后期,会场基本已经鸦雀无声。

  不少老人触景生情,隐约能听到抽泣。

  杨利民三人都不由得紧张起来,知道见到身边领导也欣慰一笑,他们才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气,落下了心里的石头。

(https://www.eexsvvw.cc/siheyuancongjiedaobankaishi/77046156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