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全球战国 > 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

“那个,彦明啊,买一个煤矿或者某一块土地的勘探权怎么说?”

    “二叔,根据朝廷的‘矿产资源开采法’规定,私人资本若要介入矿产开发,可以分为两种。其一,直接购买现在属于朝廷管辖的现成的煤矿,购买之后,按律缴税。其二,向朝廷缴纳一定资金,购买某一地的勘探权。若是能够在这块地面内发现矿藏,那就一样可以开采,然后按律缴税。说起来,前者保险一些,但是我家将面临全国各地豪商的剧烈竞争,要买一个成熟、产量稳定的煤矿下来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后者,当然是在赌,但我山西地下出煤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勘探权的购买很是便宜,所以一旦赌赢了,那就是一本万利!”

    祠堂内顿时因为杨彦明这番话,响起了一阵的小声议论。待得众人议论了一番后,祠堂里辈分最高的三叔公咳了几声:“彦明啊,买一个煤矿大概需要多少钱?勘探权又是多少钱?”

    “朝廷现有的煤矿是拍卖制,所以到底多少钱孙儿也无法给个确数。勘探权倒是很清楚,一个乡,五万。一个县,三十万。一个府,一百万。勘探权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买下了这个府的勘探权。那么,除了这个府的既有煤矿外。后续新探明的矿产,金银矿得交给朝廷,其他的都只能由我们来开采。但是,这勘探权只有十年。若是十年内你都没有勘探出任何矿藏,那这钱,就扔到水里了。

    虽说如此一来,购买现有大矿是保险一些,但是这价钱就难说得很了。叔公,诸位,由于第一批拿到蒸汽机的东南豪商们已经进入收获阶段,所以,他们的资本非常雄厚。孙儿探听到的消息是,华亭徐家的徐本固,已经携带不低于五十万元的会票进入了我们山西。”

    “嘶~”杨家的家产当然远不止五十万,但你架不住杨家人口众多啊。真要平摊到各房,五十万仍然是一笔巨款。所以,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不由得吸了一口寒气。

    “彦明,消息可确实?”

    “三叔公,虽说这些年我朝治安明显好转,徐家进入山西,一路上护卫力量也极强,但那到底是巨款啊。所以徐家进入山西后,马上就把这会票送进了银行的金库保存。孙儿早就在为煤矿拍卖的事情做准备,事先交好了一位银行的经理,多番请客送礼后,对方在这个事情上只给孙儿做了一个五指张开的动作,剩下的话怎么都不肯再说。孙儿想,徐家不可能只带五万入晋吧?那未免也太傻。如若是五百万,那也,太恐怖了。”

    “嗯......”三叔公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这个倒也不一定,徐家一家拿不出五百万,但若是松江府的那些豪商一起发力呢?若是整个南直隶的豪商一起发力呢?我虽年老,早已不操持家务,但也知道,一个年产百万斤的大型煤矿,便是正常售卖,没有一百万也绝不可能拿下来。所以,我倒觉得,徐家入晋,带来的恐怕是五百万。”

    “叔公见教得是,倒是孙儿眼界窄了。”

    “无妨,叔公四十多年前操持家务的时候,家里没这么多吃闲饭的人。那时候可以抽调大量资金做大事,这些年,你是真的辛苦了。”

    诶......一众寄生虫们不好意思的翻了一个白眼,都没法说话:这位三叔公,在小的时候可是见过襄毅公的,早年操持整个杨家家务近五十年,这是真的惹不起啊。

    “彦明,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停掉九成商铺,裁剪九成商队,我们能够抽出多少资金?”

    “回三叔公的话,大约能够聚集一百八十万元左右。”

    “不够,不够啊。”摇摇头,三叔公道:“王、张、马三家呢?”

    “孙儿前些日子也和这三家的主事人联络了,貌似都没有下定决心转型。”

    “一群看不清时势的笨蛋!”三叔公把手里的拐杖重重的顿了顿地面:“如此,就只有我们杨家单干了。各位,想来大家都清楚,自襄毅公后,我家伯章公做到了户部尚书,叔章公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使。但那都是五十多年的事情了。自这三位之后,我家虽然还有进士,但却再也没有了三品以上大员。同时,随着家中人口日繁,各房之间的矛盾冲突反而不断,整个家里,都在走下坡路。若不是彦明支撑,老夫又还活着不准分家,只怕我蒲州杨家,早就烟消云散了!

    即便是现在,我杨家也处于危机之中。刚才彦明说得很清楚了,若我家不转型,迟早都会衰败。你们每月的例银会减少甚至渐趋于无。只有转型到实业上来,我家才有生机!这一点,你们可有异议?”

    “叔公(曾祖)说的极是,我等无异议。”

    “那好。”老头子浑浊的眼珠子猛然放出精光:“各家把各自庄子的地契交出来,集中到彦明那里,去找皇家银行山西分行贷款。务必要想办法筹集到三百万以上的资金,连同彦明那里能够辗转过来的,凑够五百万。争取拿下一个年产百万斤的大矿,以及一个县的勘探权。”

    “啊?叔公,这可万万不可啊!”

    “是啊,叔公,土地才是根本啊!”

    “曾祖大人,现如今蒙古已经被打垮了,没有了鞑子劫掠,百姓能够安心耕种。不要说晋南,便是晋北的土地也会涨价的啊!”

    “咚咚咚~!”拐杖再次狠狠敲打地面,使得祠堂内安静下来后,三叔公刚想说话,却一口气没能提上来。

    “哎。”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到底是老了,彦明,你来跟他们说。”

    “是。”杨彦明再次起身:“各位,我因为操持家务的原因,这全国各地都是要去走动的。在我看来,这种地的收益,不会因为蒙古被打平而增高。相反,只会越来越少。”

    看了看呆滞的一群族人,他内心长叹了一口气后还是开了口:“各位,以前我大明的地租一般是五成。而现在,江浙一带的地租已经降到了四成甚至三成五,就这样,也仍然有些地抛荒。”

    “啊?”

    “各位也晓得,江浙的土地单论亩产,可比我们这边高多了。一个农夫若是自己有个一两亩地,再租种个七八亩,就敢供家里一个孩子念书的。可为什么这么高产的土地降了地租都没人种了呢?当然是因为江浙那边现在建起了大量的工厂。据闻,那里的工人一般每月都能拿到三到五块银元,如此算下来,一年就是35~60块。江浙那边的土地一般亩产顶天也就三石。十亩地一年精心打理,大约收入60块。交租、缴税后,大概能剩25块左右。你们说,这五成地租,谁还愿意种地?便是地租降到三、四成,这收入也只有30块上下。距离工厂的工资还差着一大截呢!更不用说,十亩土地,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精心操持,而在工厂做工,只要家中男人一人就行,而做妻子的,还可以再做一份工了。

    换到我们山西,由于亩产只有江浙的一半甚至更少。所以十多年前,太孙大规模推广土豆等高产作物前,我山西的农民要租种三十亩以上的土地才能温饱。而我山西地狭民稠,良田根本不担心租不出去,所以这地租当然可以很高,五成?我知道的,你们的庄子,甚至都有收到六成五的!如此算下来,你们的佃农,一年到头,估计能够挣到15块左右吧?这个收入,只能是勉强维持温饱,别提什么供孩子念书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各地工厂如火如荼的建设了起来,朝廷大量修筑公路、铁路,建设水泥厂、钢铁厂,也需要大量的劳力。百姓们又不傻,明明在这些工厂可以挣到几倍的收入,他们为啥还要苦哈哈的留在土地上给你们做工?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江浙现在出现的局面,最多一两年之后,就会在我山西逐渐的出现。而现在台湾知府孙传庭在我山西大力招募百姓移民台湾,只会加快这个速度。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土地租赁真的没什么利润了。相反,若是事情再这么发展下去,只怕我们要把地租降到两成以下,只求这些产出能够缴纳朝廷赋税了。

    各位,前面我说过,低买高卖的行商行当,会面临新的商人的挑战,而我杨家负担太重,难以应对。而现在,想来各位应该明白,靠种粮食,也是撑不起这个家了。我们必须转型到实业中去!”

(https://www.eexsvvw.cc/quanqiuzhanguo/2018714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