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xiaoshuo.com E小说),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南拳。
与少林、武当、太极、形意、八卦、峨眉六大拳系并称,涵括了华夏千百年来的武术传承,它以福建、广东为源地,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故又称为“南拳”。
关于南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最多的说法是,古福建少林寺被清廷焚毁后,流落出五位武僧,创立了反清复明的洪门(天地会),并广泛结交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武林人士,将南少林的拳法随之传至海内外,因此一般习练南拳之人,都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当然,这也不排除地方拳种在形成和展的过程中,托名于更为正统更为权威的南少林这种因素,但在后世都可以证明的是,南拳确实是最适合东南沿海一带人士的优秀拳系。
福建自古便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来以悍勇好斗着称,其聚众械斗之风气,即便是到了现代乃至海外,都可谓是名闻全国,而福建地区的武艺传承,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
抗倭名将俞大猷,可以说是明代唯一能与戚继光相提并论的武学大宗师。
能被称为宗师者,无不是具有开宗立派的人杰,要求眼光、气度、实战乃至理论,都具有前人不曾企及的高度,而能称为大宗师者,定然是能将一脉武道及其武学哲理传承至今,并仍能广泛应用。
俞大猷是福建**人,从李良钦学剑,曾仅率随从数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剑术震慑多处叛民,同时他又精于棍法,在抗倭军伍中广教棍法于东南士卒,可以说,当时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全是俞大猷自军伍中传承下来的。
自有明一代,泉州的剑术和棍术,在全国都是屈一指的,据说当时连嵩山少林寺都自愧弗如,直至明末时期,福建的棍术和锁喉枪传入了北少林后,这才奠定了少林棍术甲天下的美名。
当然,南拳拳系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北民南迁出现过三次。
这三次大规模移民,分别出现在两晋、唐末及两宋,人数也是一次比一次多,在最后一次南迁的军民,据说过了一百万。
三次移民,大都是从河南出,而这些来自北方的移民,也就是后来的“客家人”,他们定居在东南沿海的同时,也把北地及中原已经展得比较成熟的拳械技击之术,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同样是明代中期,戚家军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时,为了提高民间抗倭自保的能力,戚家军曾广泛推广戚家拳、刀、枪等实战技击术。
与俞大猷相仿,戚家军所有的拳械套路,都是由主将戚继光编写谱书,而戚继光是山东人,武功属于典型的北少林拳系,只是在实战中,又剔除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动作。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南拳也好,北腿也罢,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往往都是在互相交融、吸收并不断同化。
闽粤一带,人种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与体能都相对弱些,因此在拳法中往往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
而南拳的上肢动作,则因为手快疾,多提倡绵密迅疾,动若惊雷,有时下肢不动,拳掌便可在刹那之间,连续击出数次,以快取胜,而这一点,在后来广传至东南亚的咏春拳的某些拳路上,便可以得到最佳的明证。
等到杨猛赶到的时候,李书文也将将给自己的学员们讲解完南拳的历史,随即又开始分析起张策与黎千斤两人的拳路与劲技巧。
杨猛心里叫苦,但却不敢下场拦下两人,因为在拳斗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便打出了真火,出手力本都易难收,如果双方心中都有退意,或许还能在高喝一声后,下场将双方拆开,如果没有退意,敢下场的,基本大多会没了下场。
所以杨猛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紧张焦虑着……
黎千斤的体型相对张策来说,也属于较为瘦小的那种,且他的拳法也极富南拳的特点,几乎在力呼喝的同时,上肢已经随着吐气催力的惯性,瞬间打出一波波的拳浪,以增大爆力和破坏力。
拳是七伤拳,可杨猛现,其与后世金老所说的七伤拳只是名字相同,绝非是同脉相承的拳系。
按照金老所说的七伤拳,重是内劲,如果内劲不够,则先伤己再伤人,一拳既出,五内俱伤。
当然,凭着黎千斤几近化劲的手段,一拳七伤估计也能勉强做到,但这里的七伤,则还是形容其出拳快如闪电,一拳既出,必有七星好似北斗的特点。
七伤拳,属于典型的南拳小架拳类,所以也有子母拳之称。
最奇特的是,任凭黎千斤上身打得如何狂风暴雨,可他的脚下却几乎不曾离地,任凭张策自何方向劲吐力,他都只是扭动上身,一拳七出,将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挥得淋漓尽致。
与黎千斤的快、急、猛、重相比,张策的拳术显得要沉稳和缓慢了许多,双臂轮舞如轮似钟,但却偏偏将那暴雨梨花般的拳幕,一一抵挡在外,且挡得滴水不漏。
如果说黎千斤手上挥拳如雨,但张策便是一路硬化柔出的通臂长棍,忽而又如双鞭轮番摔打抽击,以拳指横扫将那繁星般的拳击拍出击落。
偶尔见到黎千斤的拳,随着气息出现波动时,他便会以穿身急进,轮臂劈斩等凶悍的动作进行短途奔袭,等到黎千斤拳如潮水般再次暴涨,张策又好似游鱼一般,极为惊险地从拳幕中一晃两晃地钻将出来。
“这摔、拍、穿、劈、钻五字,足以演化出五行通臂拳的精髓,且这张策拳架通肩达臂,但其劲却是以太极劲的技巧,将肩背臂膀的力量贯入指稍,难得的是,当这行拳走架的时候,双臂间又会一改太极拳柔化刚出的特性,将通臂拳沾衣力的神韵,以崭新的风格演绎出来,往往一记看似绵柔的鞭手,便能连续不停地将黎千斤的快拳一一卸去……”
看着李书文连连称赞,那位佛山的黄飞鸿,不觉开始焦虑起来,因为在他看来,黎千斤虽然爆拳如雨,但其吐出的气息以及高喝之声,已经渐渐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如果此时不停下这种过于刚猛的拳路,恐怕便要被张策败于拳下。
这倒并非是两人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而是黎千斤起初过于轻视张策新创的太极通臂拳,气血心力消耗得极大。
偏偏张策为人稳健,加之创拳之后,在北方经历了太极与通臂两门弟子的轮番挑战,对于阴柔缠绵以及阳刚迅疾的打法都已熟透于心,对黎千斤这种有些莽撞的打法,可谓掌控全场,且进退转换自如。
与此同时,杨猛的心里不觉也隐隐一动,这黎千斤双拳雷动,好似打桩机一般的打法,分明与自己提出的实战国术极为类似,全凭这外家刚猛无匹的拳路与度,纯粹以爆力和度制胜。
可一旦遇见张策这般内外兼修、又及其擅长实战打法的高手,一旦久攻不下,气血消耗过盛之后,恐怕随时都会一败涂地……
正在众人心绪不宁,渐渐都开始担心的时候,黎千斤与张策手上的动作忽然齐齐一变,将彼此的拳路与风格来了个翻天覆地的转变。
先动的,仍是黎千斤。
只是这一次,他动的不再是双臂,他动得是脚。
刚刚那番猛攻,黎千斤的两脚分前后一条线的‘小缩身’,其上肢动作大开大合,气势狂野凶悍,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如今的黎千斤,一改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整个人便好似狸猫一般,开始利用翻滚跳跃等动作,施展起多变而又省力的腿法,身法自然巧妙,避免再与张策硬碰硬的交手。
而张策则是将功架一改,以通臂拳劲力,以太极五行锤的拳架攻击,双臂腿脚之间虽然仍没有黎千斤那般夸张的度,可是每个动作都变得大开大合,仿佛真有一对巨锤握在拳中,打得空气都开始砰砰作响,打得黎千斤更是节节败退。
“动作舒展大方,手、眼、身法、步里融入了太极与通臂的精、气、神,整个拳风可谓浑然一体,犹如楚霸王临阵威,其势雄猛。
正说话间,张策已经连连踏步疾行,拳掌行袭上下,脚法却如直线奔腾,等到黎千斤以十字路翻应对,他忽地又如猛将纵横,上中下地搬拦捶,躺脚扫打撇身追……
这一追,便追得黎千斤退无可退。
两人脸上露出了一丝了然,便如初见搭手时一般,在空中猛然爆出最强的一击。
砰……
黎千斤双拳快打连出七星,冷、弹、脆、快、硬、缩、崩之后,又将七星北斗幻化为五瓣金莲,直指张策耳、鼻、眼、喉、胸……
张策柔心存刚,双臂带肩连锤带鞭,动绵、软、粘、连、随、灵、急、巧,第一次与黎千斤正面交击在一起……
不,从劲与出拳的度来看,气血仍然旺盛的张策,此刻竟然比黎千斤还多出了一力巧劲。
这一力巧劲看似简单,却整卡在黎千斤拳势出尽,气血精神都衰落到谷底,无力再次催动那暴雨般的拳幕反击时,张策猛地兵行险招,双臂左右一拉一开,好似铁索拦江般地破开黎千斤的双拳横挡,贴身硬靠地将肩头顶在了他的肩头上……
砰!
这一击,力气并不大,看起来只是一记简简单单的硬碰硬,但距离开场时的效果,显然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黎千斤身子晃了一晃,向后连退了两步,双肘微微抽动之后,却又颓然地放了下去。
张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却是将汹涌过盛的气血一点点平静了下来,“黎师兄不愧是一拳七伤,张策今日算是见识了南拳的风采,好拳法!”
“好一个太极通臂拳,张策师弟自立一脉拳种,拳术火候都已通神入化,为兄虽然痴长几岁,到底还是因这心胸无缘化劲,最难得的是,你在最后关头手下留情,这番气度和心怀,可谓当之无愧的太极通臂拳开宗立派的宗师之名……”
今天真是拼了老命了兄弟们啊,从下班开始到12点多,几乎是一分钟都没停,明天白天还有两更,希望兄弟们能体谅丹经睡得比鸡晚,干得比驴多的份上,把什么推荐票、三江票和评论等任何支持鼓励都给我刷起……
累死我了……睡觉去了……明天白天更新1o点开始……
(https://www.eexsvvw.cc/minguozongshi/124456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