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满级考古大师 > 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与遂先生的直播会!

从枣树林墓地回来之后,陈翰也抽空又跑去叶家山墓地打探了一下情况。

        叶家山墓地那边,也出土了三座曾侯墓。

        而且还是西周早期的曾侯墓!

        一位是M65的墓主曾侯谏,其东的叶家山M2即其夫人墓,出土了一个“犁子”鼎,现场的专家认为,“犁子”即曾侯谏,是谏在丧期间的称谓。

        然后就是叶家山M28墓主“伯生”。

        其东的叶家山M27即其夫人墓,墓中出有“伯生作彝”铭文铜盉。

        M28墓主的私名当为“伯生”,他的墓是标准的国君级别墓。

        但是在墓中却没有发现带有“曾侯生”字眼的铭文。

        专家们猜测,他是去世的时候很年轻,很有可能继承国君之位还没两年就暴毙了,所以随葬品都是用的他还没成为曾侯时就在用的礼器陪葬的。

        算是匆匆下葬,所以铭文上刻的名字都是他的私名。

        除此之外,叶家山墓地还有一座M111墓,也是国君级别的大墓。

        这位M111墓的墓主人是曾侯犺,在他的墓中,出有“烈考南公”铭文簋,是犺为其父“南公”所作。

        这些消息被整理汇总之后,陈翰、李教授、郑献教授,还有一众叶家山、文峰塔、枣树林发掘项目中偏学术研究的专家们,都聚集进行了多次论证。

        经过大家热烈的探讨和头脑风暴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根据墓葬的年代先后顺序来推断。

        曾侯谏应该是曾侯與编钟铭文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之“南公”。

        他应该是南宫适的长子,奉父命,来随地建立曾国。

        而留在朝中的南宫毛,则是南宫适的二儿子,是另外一支在朝中发展的一脉。

        而伯生和曾侯犺,应该是兄弟关系。

        伯生是哥哥,曾侯犺是弟弟。

        因为曾侯犺墓有“烈考南公”铭文簋,是犺为其父“南公”所作。

        而伯生和曾侯犺又都是康昭时期的人,他们不可能是父子,那就只能是兄弟。

        伯生之“伯”当为排序老大,犺应为“伯生”之弟!

        历史研究是靠证据的,不是靠推理的。

        大家得出这个结论,也是结合了三座墓的年代不同,以及墓主人铭文的猜测。

        不过到底这曾国初年的世系是否真的是这样排序,陈翰他们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但是这曾国早期的曾侯,肯定是确定发现了。

        至此,加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掘成果。

        曾国西周早期的叶家山墓地,两周之际的郭家庙墓地,春秋早期的京山苏家垄墓地,春秋中期的枣树林墓地,以及春秋晚期的文峰塔墓地,都被找齐了。

        再加上擂鼓墩的战国曾侯乙墓。

        以及四处还未发掘的曾侯级别墓葬,一些传世的曾国青铜器。

        林林总总加起来,曾(随)国这个在史书上只有三言两语记载,没有任何一位曾侯有正式名字留下的神秘诸侯国。

        在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理清出了共计19位曾侯,世系从西周初期,延续到战国早期!

        并且,发掘工作还在继续!

        半个月后,荆州考古所那边,适时的在网络上,公布了关于凤凰山168号墓出土了千年不腐古尸“遂先生”的消息。

        这个时候,陈翰还正在文峰塔墓地,紧赶慢赶的进行着最新的M18号墓发掘工作。

        M18号墓,也是一座曾侯级别的大墓!

        而且其东北面,还有他夫人的M8号墓。

        发掘过程中,陆续出土了一批带有“曾侯丙”字样的礼器。

        而且根据礼器的形制判断,这位曾侯丙可能是比曾侯乙还要更晚的曾侯,大致处于战国中期!

        从他的名字也可以窥见一二。

        甲乙丙丁,丙可在乙后头。

        不过陆续出土的这些青铜器里,除了带有“曾侯丙之行簋”之类的铭文外,并没有其他纪录了什么大事的铭文。

        这让人怪可惜的。

        但是曾侯丙出现在曾国春秋晚期的墓葬群里,也挺让孔建文意外的。

        倒不是文峰塔这边没有战国时期的墓葬,而是这边战国时期的墓葬都是楚墓,出土的都是带有浓郁楚文化,以及“楚”子铭文的贵族。

        所以之前大家都认为,文峰塔这片,应该在战国时期就属于楚国了。

        所以曾侯乙的墓才在更北边的擂鼓墩那边。

        但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位比曾侯乙在位更晚的曾侯埋葬。

        那曾侯乙的墓跑到擂鼓墩去,就有些太奇怪了。

        而且擂鼓墩那边还有一座曾侯级别的大墓,是被保护起来了,禁止发掘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战国早期的两位曾侯,到了更北边的擂鼓墩墓地下葬,而曾侯丙却又迁回了文峰塔?

        或许战国早期,曾国的疆土曾经有过一次大的变化?

        这注定是一个,目前暂时无法解开的谜团了。

        ......

        跟随孔建文一起发掘M18号墓的陈翰,在得知了荆州博物馆那边,准备好遂先生的宣发工作后。

        也就暂时告别了发掘现场,与赶来和他会和的卫思思,买了一班随州前往荆州的动车票。

        原本,他是答应了荆州博物馆,要帮忙做一期遂先生科普视频的。

        算是为荆州博物馆进行互联网宣传。

        但是后来荆州博物馆那边,又提出了建议,希望陈翰能够作为“特邀参观者”的身份,在遂先生地宫正式开放之前,来进行一次“初见”直播。

        带领网友们,先来一场互联网的云逛地宫活动。

        接到这个建议的陈翰,还蛮惊讶的。

        一般来说,博物馆是不愿意让私人在馆内进行直播活动的。

        没想到荆州博物馆居然如此超前,打算将线上的直播和线下的逛馆结合在一起。

        对此,陈翰是很乐意帮忙的。

        因为他也想看看,遂先生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和隔壁辛追夫人的地宫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收到了地宫已经落成,并且安放遂先生的玻璃棺也就位后,陈翰就立马放下了手上的发掘工作。

        在请示了孔建文之后,就带着卫思思和直播设备,出发前往了随州。

        这场特别的直播,也能为他的自媒体账号,获得非常多热度和关注啊!

(https://www.eexsvvw.cc/manjikaogudashi/2165202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