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不是一部全年龄段的作品,而是一部富有针对性的电影。
里面的故事,懂的人,看了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而不懂的人,会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啊?
情怀这东西,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懂!
而显然,对于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来说,这部片子,绝对是他们的菜!
那一幕幕,或许未必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曾经见到过的一模一样,但是却能够从中找到曾经的自己。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高校校园影院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也诞生了不少大学生影评人。
他们或许未必像那些已经被职业化,商业化的影评人那样出名,但是却更纯粹。
《那些年》的高校点映取得的效果相当好。
金海大学校园影评学生廖晨:“有幸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先睹为快,校园影院里,有不少人看的红了眼眶,滴下了泪水,原本我也以为我会感动到哭,然而其实并没有。”
“我以为看完电影后会细琢电影的细节,然而并没有。看完电影,我甚至无心回顾荧幕上掠过的精彩,只是纠结于电影勾起的青葱回忆。或许是因为我的故事没有电影那般精彩,但并不妨碍我把自己的青春投射进去。”
“我的那些年,并没有像电影里面那样,上课打手枪,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的那些年的老师,并没有方君瑶,也没有许诗韵。我也没有和老师对抗而受罚,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是优等生吧,也没有被大声骂过“幼稚”或者“大笨蛋”。”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那么的精彩,但是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够优秀,相反,这部电影让我看了很羡慕。”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一个身份定位,我大概是那种‘看客’或者‘吃瓜群众’吧,所以,电影里面的那些人物,他们的故事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却能够从中找到记忆当中这些人物的原型。”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大概就是在于,它能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是男主角,或许是女主角,或许是那些年被很多人追过的那个女孩,又或许是那些年,没有被人追过的女孩,而我,大概就是电影当中,坐在那个镜头以外的角落的人吧。”
“这大概就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失落和羡慕吧,或许真的像林霄说的那样,青春不傻逼,岁月怎牛逼?我的青春不傻逼,所以回忆起来记忆深刻的往往都是别人的故事。”
京华传媒大学电影学刊物《现代电影》在首刊上也刊登了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影评。
“《那些年》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但是老实说,这部电影的宣传做的非常不错,这或许也是林霄的电影的特点吧,未拍先火,一首《那些年》同名主题曲,几首缅怀青春的歌曲,在电影点映之前,就营造出来了一个“怀念青春”的氛围。
为此这部电影在点映之前,就备受关注,不得不说林霄打的好算盘,高校点映,将首批观众针对性地面向我们的大学生。
说实话,从电影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很难被称得上优秀,和台词中反复出现的“幼稚”一样,它的电影技法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和林霄此前拍摄《暗战》的水平,感觉差了许多。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回来以后时常想起它,有强烈的再看一遍的冲动,因为电影院散场时零星的掌声和一整片的低低的哭腔,这令我非常讶异。
当然了,综合来讲,这部电影还是能够称得上优秀的,因为情感,因为回忆,因为真诚。
因为这部影片本身就不是一部需要炫技的影片,而是一部情怀,一部回忆,一部关于青春的那些事。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这样的。虽然有些剧情,略显夸张,但是除此之外,大多数我们都经历过。
我们也光着脚丫并排坐在操场边的旗杆下聊未来,也折过小船灯放到学校边哄臭的河塘里,也在大雨倾盆的夜晚狂按她家楼下的廊灯,也在地震来临的当口疯狂地把手机打到没电;
我们在女生面前,变过魔术,写过情书,打过篮球耍帅,借过橡皮搭讪;
我们拔过喜欢的女孩的自行车的气门芯,剪过喜欢的女孩的马尾辫,用圆珠笔画花过她的白衬衣,也抓过小宠物放到她的抽屉中;
我们会故意留下来和她一起值日,故意提着沉重的水桶从她面前走过,故意理直气壮地和她吵架,故意绕个弯骑车——跟在明明放学不同路的她的身后;
我们在她伤心时一起落泪,在她高兴时一起大笑,在她难堪时为她解围,在她离开时默默祝福……
我们都在青春的当下,期待快快长大,又在长大的当下,感动自己的青春……
电影里面的那段用平行世界,现实世界,时空交错的镜头转换,是用一种很微妙的方式表达一种种如果:
如果青春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珍惜。
如果曾经的那个好女孩没有走,好好对她。
如果兄弟再让我递情书,揍丫一拳。
如果还是那样的一个夜晚,我会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
如果她哭了,吻她,如果她笑了,吻她,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吻她。
如果你说,现在就可以告诉我答案,我一定说好,我要听……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青春一样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的机会,所以最后留下了一双双红着眼眶的眼睛,因为那也是他们的青春啊。”
学校是学生聚集地,口碑发散发酵自然也是最快在学生圈子里面,然后再扩散到外界。
总体上来说《那些年》的提前释放口碑的目标,已经初步达成了。
当然了,《那些年》接下来的点映还是需要经受考验,毕竟学生天然的对校园片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接下来的点映需要接受的是来自大众的考验,这一方面《那些年》或许未必能够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了。
(https://www.eexsvvw.cc/kapaidamingxing/1445962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