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两百九十七节 不同的技术系统

其实特里维西克已经不需要证明高压蒸汽机的可行性了,因为高压蒸汽机在中国已经普遍应用,这种动力比瓦特蒸汽机更强,但也比瓦特蒸汽机更费煤炭的蒸汽机在中国推广,也是逼于无奈。

    英国人的禁止机器出口政策,让中国的机器来源最方便的反而是美国,美国使用的是高压蒸汽机,结果带入中国的也是高压蒸汽机。

    中国引入的美式高压蒸汽机,其实也是一个类似特里维西克的人发明出来的。

    那个人叫奥利弗·埃文斯,他没有特里维西克出身好,但也算是中产阶层,否则也不可能接受较为前沿的科技教育。

    埃文斯生于1755年,比特里维西克年长16岁,父亲靠着开鞋店为生,是个传教士,小时候是在家庭接受的教育,一位教英语和算术的老师给他完成了启蒙。技术教育,则是在美国軍队中完成的,1802年他进入了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这个工程兵部队孕育了后来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他跟一个木匠学会了机械和数学。

    发明家有特有的性格,那就是总想改造身边的一切。埃文斯22岁进入一家纺织厂工作,主要为纺车梳齿,这是一个枯燥的工作,纺车在工作过程中,会缠绕越来越多的棉花纤维,需要将纤维清理下来,否则会影响效率,甚至弄坏机器,一般是人工进行,英国童工灵巧的小手很适合做这份工作,但很多也因此被扎断了柔嫩的小手。

    埃文斯觉得这种机械一般的工作,可以用机器替代,他进行设计,然后在一个铁匠的帮助下造出了一台每分钟清理1000个梳齿的机器。这个发明没有改变埃文斯的人生,他依然是一个穷工人。27岁的时候,在马里兰东海岸的塔卡霍开了一家乡村店铺,当了几个月的磨面店主,他又觉得磨面的工作十分枯燥和机械,可以用机器来进行。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连续磨面的生产线,他用了7年时间做成了世界第一条完整的自动磨面生产线。埃文斯的生产线,谷物原料从进去到作为光滑的面粉出来,中间不需要经过人手,大大提高了效率。

    到1792年的时候,他设计的生产工艺,开始在磨坊主中普及。但这时候埃文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开始关注蒸汽机。1791年,36岁的埃文斯搬到了费城,他想发明一种用蒸汽推动马车,当地政府给了他一张14年的研制蒸汽机的许可证。

    而他真的用了14年时间,直到1805年7月,他的机器才推出来,不仅是一台蒸汽机,而是一辆水陆两栖的蒸汽机车。他发明的蒸汽机车,甚至比当时的蒸汽轮船动力都大,动静也很大,数千个美国观众围观了他的发明。

    但是受磨坊主蛊惑的议会没有延续1790年授予他的14年专利权,埃文斯的技术被很多机械师无偿模仿,埃文斯已经50岁,他不再进行新的发明,而是花三年时间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1808年得到了专利赔偿。接着投资建设了美国第一家蒸汽机工厂,到他死前的六年间,生产了100多台固定式高压蒸汽机。

    跟特里维西克一样,埃文斯有着众多的发明,比如面粉压榨机、煤气照明系统,甚至他还为总统麦迪逊设计过蒸汽动力装甲战船,以便让美国軍队战胜不可一世的英军。

    埃文斯的这套高压蒸汽机系统,早在埃文斯获得专利权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美国人传入了中国。这种相对瓦特蒸汽机不经济,但相对人力和畜力来说,则大大提高了效率的机器很快就在中国开始普及。

    尤其是中国最早普及蒸汽机的煤矿,他们要的是强劲的动力,而不是省煤,所以这种高压蒸汽机很适合煤矿,迅速在矿业中普及,接着其他行业也不得不接受因为大规模生产而价格最有优势的高压蒸汽机,反倒是瓦特蒸汽机没能在中国站住脚。

    特里维西克的高压蒸汽机,跟埃文斯的高压蒸汽机大同小异,他的蒸汽机同样也没有干过埃文斯设计的系统。

    这次在火车上的使用,是他的一次机会,所以他很心急。

    他的手下,甚至比他更心急。特里维西克的手下中,中坚骨干是一群中国年轻机械师,十年前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从学校里毕业的学生,被分配给特里维西克做助手,也是让他们当学徒。跟着这种天才发明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人的脚步是不敢停顿的。

    他们跟着特里维西克一干就是十年,十年前他们开始鼓捣蒸汽机车,十年后他们还在鼓捣蒸汽机车,而他们的同学中,许多跟着法国科学团队学习工程学、机械学的,许多现在已经是成了工部中独当一面的专家。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成功,让许多人功成名就,博取了高官厚禄。

    这些铁路机械师和工程师们,因此憋着一股劲,希望尽快将铁路系统推出,好让他们十年的努力收获回报。

    而真正负责施工的,正是这么一批人,结果就是他们在预设工期一年的基础上,硬是通过改变施工方式,在三个月中完成了铺轨。问题肯定会有,还需要运行过程中去发现。但之所以这么快,也跟张库铁路的地形有关。

    从张家口到库伦,一路基本上是草原和荒漠地形,根本碰不到一座看的过眼的高山,在这种地形上修建铁路,以这个时代的施工标准,简直不要太容易。因为这个时代的铁路,基本上没有严格的地基修建,直到50年后的美国太平洋铁路,许多铁轨还是直接在草原上铺设的。

    女儿们看到了消息,马上来找周琅,这不是她们真的对黑乎乎的火车感兴趣,他们在南京城里也没坐过几次火车,每次坐过之后都来周琅面前大肆夸张,把火车描述的十分神奇,可实际上,两个颇有心机的丫头根本不喜欢火车,她们讨厌煤灰沾染了他们漂亮的用孔雀毛和翠鸟羽毛混纺出来的云锦长裙,她们更不喜欢煤灰弄脏了她们白皙的肌肤。

    克她们知道他们的皇帝父亲喜欢,所以装也要装的喜欢。

    对于女儿们这些小心思,周琅心知肚明,却不点破。他有一个奇怪的观念,他对女儿们的讨好十分享受,可如果儿子们也来这一套,他会起一身鸡皮疙瘩,觉得太过肉麻,弄不好会揍那帮儿子。

    聪明的女儿们跟周琅不断沿着这种讨父亲开心的戏码,皇宫里长大的她们都是一群戏精,演戏当然也会演的很真实。

    她们不说火车带来的污染,她们只夸赞火车的速度,可这速度跟她们有什么关系?

    两个丫头惊讶的表示说,报纸上描述通车后从北京到俄国只需要十天时间!她们说通车后他们就可以去苏武牧羊的北海(贝加尔湖)去避暑了。

    皇宫每年都有避暑的习惯,就好像当年隋炀帝每年都喜欢下江南一样,周琅跟隋炀帝的目的不一样,他去避暑,去的还是过去满清皇帝去的承德,避暑的目的也近似,就是去联络北方感情的,是去会那些蒙古活佛的。

    此时的蒙古政治形态,跟满清时候相比,已经大大不同。满清时候,蒙古王公的权力还很大,康熙、乾隆他们跟蒙古人会盟,主要就是跟这些王公会盟,尤其是那些拥有兵权的内属蒙古。但在大周初年,跟满清在草原上反复拉锯之后,蒙古草原的势力格局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原本有180万人口的蒙古人,战争中一半投靠了大周,一半投靠了满清,结果死伤极为惨重,战争过后青壮几乎折损了一半,还有大量跟着嘉庆逃去了中亚的。大周统一蒙古草原之后,发现蒙古地区的人口已经不足百万,而且在之后的多年中,人口持续下降,因为青壮死伤太多,人口自然下降所致,最低时候下降到了五十万人,然后才开始稳定住,这几年开始缓慢增长,但也才回复到60万人。

    由于反复拉锯,投降大周的主要是过去在北京的蒙古八旗,他们对草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属于草原,他们是入关的旗人,大多数人连蒙古话都不会说。真正在草原上有影响力的王公,则大多投靠了满清。

    周琅统一蒙古之后,并没有去恢复王公制度,而是直接用文官系统取代。因此王公作为一个阶层,在蒙古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官僚系统,官僚系统中的官员,大多数也是来自蒙古高原上,通过考试选拔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蒙古子弟做官。

    但周琅保留了蒙古草原上的另一个统治阶层,那就是宗教阶层。周琅没有碰数以千计的喇嘛庙,反而多次拨款修缮过这些宗教建筑,对喇嘛们的地位也予以肯定。大周在草原上的政府机构,也大多就修建在这些喇嘛庙附近。

    这些宗教势力,对草原人心的稳定有多重要,周琅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每年去哪里主要就是跟这些活佛进行会面。

    现在公主们说,铁路修通之后,就可以去西伯利亚避暑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跟活佛们会面可以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到沙皇的地盘走一走,是不是也能加深跟俄国人的关系呢。

    俄国这几年已经缓了过来,在欧洲又开始有些不安分起来,似乎可以推他们一把,对俄国示好,让俄国放心中国不会从他们后方搞他们,这样他们才敢放心大胆的去欧洲争夺。

(https://www.eexsvvw.cc/daguojueqizhidongfangribuluo/1255924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