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纯仁看着王巨,王巨笑盈盈的。壹小说 W≤W≤W﹤.≤1≤X﹤I﹤A<O<S﹤H﹤U﹤O<.≤C≤O<M≦
我,我,我……
突然醒悟过来的范纯仁这一刻很悲催。
范纯仁只好说:“太保,以和为贵吧。”
不过他心中也在纳闷儿,王巨以前说那些,还说了其他的,不是吕夷简软弱,就算软弱,也不能全怪吕夷简。
当时西北不是无将,有将,张亢打了几次大胜仗后,冷处理了。
种世衡放在边境,一直无用武之地,只使了一次反间计。
好水川之战时,狄青搁在泾州憋闷气了。
更不是无兵,看看好水川与三川口宋朝兵士表现吧,特别是好水川,所有人都战死了,有几个士兵投降!
整个宋朝笼罩在军中有一范有一韩之下了,事实上……
在这几个君子光辉笼罩下,似乎宋朝无兵无将,屡战屡败,这种情况下,吕夷简如何能强硬得起来?
赵顼听了这深层次分析后,不停地唏嘘。
但也说明了王巨的理智,现在范纯仁为二号相,知道得更多。
王巨不是害怕辽国,但他的想法是最好不要招惹辽国,才能顺利又轻松地拿下西夏。拿下西夏后,宋朝不用两面开战,一旦恢复过来,那么再也不用畏惧辽国了。
不过在这之前,也不能软弱,越是软弱,辽国反而以为宋朝好欺负,可也不能太过强硬,太过强硬了,辽国也有血性的,则会有意外生,所以王巨虽然暗中做了许多布置,比如前线换了许多能打的将领布防,还有高丽辽东那边的计谋,不过明面上做了许多兼让,比如这个杂粮。
但王巨今天表现有些强硬了,过份强硬了。
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当着两国使者的面,范纯仁又不好问出来。
“以和为贵吧,呵呵,那就以和为贵吧。”王巨说了一句,坐下,再也没有说话,这让范纯仁更加郁闷。
…………
几个宰相6续来到延和殿便殿,也就是赵顼时常召集少数大臣议事的地方。
不过时间有点儿不对,这才是大年初八呢。
他们进了殿,看到了一个人,那就是王巨。
“诸卿,坐。”赵顼道。
大伙6续坐下,赵顼用眼光向王巨示意。
王巨站了起来,道:“陛下,诸公,去年我带着殿下出去,被百姓现,引来许多弹劾,按照制度这是不对的,但我出点却是不错。”
他将那天的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当然,那天王巨不是想赵佣提拨载培一个“大将军”,而是通过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赵佣梦想越大,想实现的难度也就有多大,这只是一个大将军呢,如果想做一个好皇帝,得要付出多少努力?
但王巨说的不是这个,说完后王巨道:“其实胸怀大志的另一个词则是好高骛远,知足常乐的另一词则是不思进取……不过两者却是不同的。就象我如果怕麻烦,呆在彼岸不回来,那不叫知足常乐,而叫不思进取。或如赵括,认为他的才华胜过了廉颇,那则是好高骛远。”
后面的王巨说得有些傲气,不过凭借他如今的作为,也没有人排斥。
“区别就是在必须认清楚自己的才能,然后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低下者安守本位,这才是真正的知足常乐。才华横溢者,又恰逢明主,那就要主动展示才华,这才是真正的胸怀大志。”
“问题是想认清楚别人很难很难,即便有诸葛亮的才能,还用错了马谡。但认清自己比认清别人更难!”
“人是如此了,放在国家上,身在局内,想认清国家的长处与短处,会更加的困难。”
“知己知彼?”范纯仁问。
“差不多吧,实际上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不管什么家什么教,展到最后,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儒家中的真正中庸,易经里的爻变,道家太极图的鱼点,所讲述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否则随着环境与时间的展,再好的法令,都会恶化。不过这个因时调节,很难很难,还是用诸葛亮来比喻,他一次次的北伐,都没有成功,也是没有完全认清魏蜀两国实力的一种表现。自古以来,能做到真正认清国家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大臣,这些人都成了千古良臣。”
还是有的,就象张良,建议刘邦约法三章。
诸葛亮隆中对也算上半个。
朱升向朱元璋提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但这样的大臣太少太少了。
“这才是第一道难关,下面还有一道更难的关卡,那就是认清了,如何却矫正!”
“陛下,诸公,我曾不自量力地思考过我朝的长处短处,长处就是富裕,安定,短处有三。最大的短处就是军事,尽管拿下大理、交趾与河湟,接下来还有西夏,但不能做常例,因为这几国与我朝远不能与我朝相比,只要用对了策略,就可以拿下。但与同等力量的辽国,臣则没有多大把握。如果换成汉唐时呢?”
“难道我朝将士不英勇吗?难道我朝后勤跟不上来吗?难道我朝器甲不精良吗?难道我朝人烟稀少,缺少兵源吗?不是!或者说缺马,但这个问题也将要解决!真正的原因是矫枉过正了。”
“祖宗很英明,开创了一种制度,它叫军政分开制,自此以后,不会再有军阀乱政篡国的情况了。然而这种制度是指让文臣主管经济与政务,而非是让文臣掌兵,领兵作战。且看太祖太宗时,主将有几个文臣。这才是岐沟关惨败后,我朝没有衰落,反而多次击退辽国的真相!”
“但是现在呢,不但如此,只要立下战功者,立即被士大夫反复污蔑,从狄青开始,到王韶,再到我。就算兔死狐悲吧,兔子还没有死呢!”
“其实只要政务与经济掌控在文臣手中,武将用什么来乱政篡国?术有专攻,古今往来,出过多少儒将?”
“太保,五路伐夏都是武将。”李清臣道。
“李公,谁是主将!”王巨喝问。
主将,高遵裕也!
王巨所说的士大夫实际就包括了外戚与权贵。
有外戚厉害的,比如卫青与霍去病,但人家确实是厉害,这才被汉武帝一步步提拨上位的。示问高遵裕原先有什么惊人的表现?
特别是永乐城之战的徐禧,庆历战争中范仲淹仅是一个持平罢了。
然而这个持平,是在后方付出惊人的钱帛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
李清臣无言。
“其次是人口危机,作为一统王朝,我朝面积最小,即便是现在,我朝面积仍不及西晋,除非将彼岸包括其中,但拥有最多的百姓,并且继续以惊人的度膨胀着。莫要指望着彼岸,彼岸能力也有限,而且能转移的也不过是东部地区,不可能将西部地区的百姓转移到彼岸。”
“人口危机带了另一个危机,兼并!”
“其实祖宗已经有针对性的制止兼并制度,比如对富户征重税,强摊派,权贵子弟不得科举,但祖宗心肠软,虽知道兼并之害,但想善待功臣,所以做得不彻底。”
“比如建房宅,想要房子牢固,必须地基打得牢,这个地基就是基层的百姓。但是现在呢?”
“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必须一大一中一小。中,国家也。国家必须要保持着良好的财政,这样才能用于军防,用于救灾赈济,用于民生,不过能持平略有盈平即可了,不可重敛百姓。而且这些财政非是用于皇室挥霍的,用于士大夫权贵铺张浪费的,它们必须用在国家与百姓身上!”
“小是权贵与士大夫,他们比普通百姓富足就可以了,然而必须保障所有百姓衣食无忧,这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否则历朝历代的揭竿而起,还会生在我朝。”
“何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错,文公指的乃是与士大夫共享天下。至于普通的百姓,只是小民而己。因此司马光才会对贩夫走卒穿罗袜反感。实际上,如果所有贩夫走卒,普通百姓都有钱帛穿罗袜新衣服,能有蔽风雨的房屋,能一日三餐不愁,那才叫国家大治。”
“然而我为相时,针对这三条时弊,做了那么多妥协,依然让许多人愤恨之。”
“陛下,诸公,特别是在经济上,我相信,暂时恐怕没有什么人能有我的巧思了。”
王巨所说的,有许多几人还是不赞成的。
比如王巨所说的一大一中一小,其实就是一个金字塔吧。
然而在其他人心中,不是他所说的金字塔,而是皇室最大,其次是士大夫外戚权贵,再到各地乡绅,普通百姓嘛,不让他们大规模饿死就好了。
或者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古代的三级制度。
一般朝廷的政令下达到各县官员手中,再由各县官员传达给各地乡绅,朝堂、地方官员、各地乡绅,也就是官员乡绅共治天下的模式。
再如兼并,兼并确实是一个问题,但相比于前朝前代,宋朝算是很好了,最少唐朝的部曲没有了,就连四川的旁户,也随着王小波李顺起义瞬间消失了。
要么就是夔峡路的一些蛮人地区,但这些地区,前面朝代也没有完全治理妥当。
不过对于王巨在经济上的贡献,大家都认可的,虽然王巨下去,这一年多时间宋朝经济还是不错的,然而那也是在萧规曹随基础上才保持着经济的继续展。
可王巨不久就要离开宋朝了,这种势头又能保证多久?
并且就是王巨的策略,也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为什么王巨反复说这个兼并?
其实这也是王巨两世为人的亲身体会,比如前世七十年代,许多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就象王巨自己吧,八十年代初,他开始记事了,但那时候他一家仍不能保持温饱,一年看不到几次荤腥。后来改革开放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但为什么一些百姓不感恩,为什么有那么多毛左?不仅仅是金钱至上,道德沦丧。那只是表面,看看国家有大灾到来时,百姓是什么表现?道德仍存在百姓心中!可能老人倒在马路上没人敢扶,可是最少有六成百姓很想很想扶!
真正原因还是变相的兼并,造成两极极度分化,不说别的,一个房子就让许多贫困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没有了幸福感,还不如七十年代呢,至少大家一样穷!
不过前世这个问题不大,至少科技带来的变化,让大多数人不至于饿死冻死,然而放在宋朝这种低下的生产力,如果兼并越来越严重,那则会饿死人冻死人。或者放在七十年代,又是两极极度分化,则会形成什么后果?
如果兼并趋势不制止,继续蔓延下去,即便金人不南下,宋朝内部也会爆严重的危机。
然而王巨也不能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也说了许多遍,于是迅转移了话题。
“所以诸君要努力了,不过我说这些,是说另外一件事,范公,前天宫宴上,我举止有些不当吧?”
“呃……”范纯仁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天王巨先是莫明其妙的强硬,然后又莫明其妙的不作声,王巨不作声了,面对着强大了辽国,谁还敢作声,因此顺利地搭成了一些口头协议。随后,两国使节就返回了。
“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范公,我这种种安排,主要是为了顺利而又轻松地拿下西夏。甚至现在拿下湟州地区了,我都不想生阿里骨背叛的事件,因为在那时,无疑增加了许多变数,也逼得我不得不修改了作战计划。”
“西夏连连惨败,并且因为贺兰石,更使得西夏经济民生雪上加霜,辽国派使来调解,是谓必然。所以为了进一步迷惑辽国,我向陛下提议,先答应议和休战。不过在这种优势下,我朝主动承诺议和,换成你,会不会起疑?”
“太保是说……”
“范公,我刻意说决战于燕云,将长城境内全部收回,这说得是过于强硬了。对方终是辽国,那么必有人反对……但我不是怪你,如果没有准备,与辽夏两国两面开战,后果确实很严重的。就是有了准备,同时与辽夏两国开战,胜负也未知也。”
“只要我说了,范公你没有异议,也会有其他人有异议。那么接下来我就可以缄默不语了,范公,你会意我意思吗?正是这样,才会给辽夏两国使者造成一种错觉,我朝忽然议和休战,乃是我朝内部又出现了严重问题,不然不会停下伐夏脚步的。”
有了这个错觉,西夏人会感到侥幸,辽国也就会轻视,那么几个月后,西北正式春暖花开之时,宋朝忽然用兵西夏,则能在很短时间内将西夏拿下。
拿下了西夏,就是辽国出兵,宋朝也不会害怕了。
“原来是这样……”范纯仁喃喃一声,敢情自己被王巨当枪使唤了。
“范公,你也莫怪,同样,我内心深处感到很自豪。上兵伐谋,没有计谋是不成的。但我的计谋乃是对外,非是对内。相反的,有些人对外软弱,对内部却非常非常的凶残。西夏人为了抵毁我,派斥候于边境处传出谶谣,子安之功,胜过寄奴,直破贺兰,砥柱中流。这个,你们都知道了,未来我就是从这个谶谣上打开缺口的。然而近日,京城里却传出另一谶谣,一土盖天,司马无日!”
一土无疑是一个王字,盖天了,肯定大肯定巨。
司马非是司马,而是赵室江山。
联在一起,那就很有意思了。
第842章联亲
谶语,或者叫谶谣,谶纬,这玩意儿威力在古代太大了。
它是怎么来的?
准确的时间是萌芽于西汉,奠基者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吗,所以会出现一些诡异的隐语、预言,昭示吉凶祸福,比如《左传》中的一些断句,季氏亡而鲁不昌……
其背景是董仲舒建议罢废百家,独尊儒术,但这必须要获得汉武帝的支持,单凭儒学的思想还不够的,因此董仲舒推出了谶纬之说,用此来满足汉朝统治者的正统性、合理性。
“周秦以还,图篆遗文渐与儒道二家相杂,入道家者为符篆,入儒家者为谶纬。董刘大儒,竞言灾异,实为谶纬之****。”
它是儒家弄出来的东东!
所以儒学从这时候起,就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夫子儒学了。
所谓的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洛所出书曰谶,这是《说文解字》所给出的解释。
那么何谓纬,那不是地球经纬的纬,而是纬书的纬,也就是用神学去附会儒学的书,想一想孔夫子说的那句,敬鬼神而远之吧!
接着到了王莽。
王莽篡汉,怕天下不附,因此伪托尧舜禅让的旧例,说自己是“继体受命”,武功长孟通看到机会,说俺浚井得到一块白石,上面有书著石: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随后齐郡一个小亭长说梦见天公派使者告诉他,摄皇帝当为真,王莽便告诉王太后,以此为根据请求去掉摄字,在臣民面前只称皇帝,并改元初始。后面的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仅王莽,还有武则天……
这时谶纬说法正式大成了。
王莽与一些宵小弄出来的谶语几乎是一个笑话,然而后面出现了一个很关健的谶语:刘秀当为天子!
这又是怎么来的?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刘)钦娶湖阳樊重女,生三男:演,仲,秀,兄弟早孤,养于叔父良。演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秀隆准日角,性勤稼穑。演常非笑之,比于高祖兄仲。秀姊元为新野邓晨妻,秀尝与晨俱过穰人蔡少公,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秀戏曰:“何用知非仆邪?”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
宛人李守,好星历、谶记,为莽宗卿师。尝谓其子通曰:“刘氏当兴,李氏为辅。”及新市、平林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谓通曰:“今四方扰乱,汉当复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笑曰:“吾意也!”会秀卖谷于宛,通遣轶往迎秀,与相见,因具言谶文事,与相约结,定谋议。
后人以为真,但是王巨认为司马光这个记载有些牵强附会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刘秀当时的光景。
后世有许多人说****太祖出身低,确实太祖出身不高,但还有人比太祖出身差的,特别是朱元璋,刘邦出身也就那么一回事,刘秀同样很不好。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西汉长沙定王刘生了舂附节候刘买,刘买爵位为儿子刘熊渠所继承,另一个儿子刘外曾任郁林太守,刘外儿子刘回为巨鹿都尉,刘回儿子刘钦是南顿令。刘钦早死,刘秀三兄弟为叔叔刘良抚养。
到了这时候刘家三兄弟家产肯定不多了,而且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家业,轮到刘秀手中的就更加少了。所以才出现青年时刘秀的光景,据史书记载就是“性勤稼穑”,喜欢做活……估计他家田地不是太多,但他胸怀大志,因此要习文练武,这得花钱吧,还要娶妻生子,更得花钱吧,逼得他没办法,于是只好亲自做农活,又在农闲后放下身架,做一个小粮贩以赚取更多身家。
在古代小商贩是何等的地位,由是他的大哥刘演都时常取笑他。
这时的刘秀,哪里能看到天子的样子哦?
因此这个谶语还真可能与另一个刘秀有关,也就是资治记载中的国师公刘秀,彼刘秀名气很大,他是光禄大夫、大学问家刘向的儿子,原名叫刘歆,本人同样是一个大学问家,早年时与王莽关系不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逼得他准备诛王莽,事泄自杀。
不过究竟是什么情况,因为史书记载混乱,或者许多没有记下来,后人就不大清楚了。
但不管如何,这个刘秀真的成为天下一统的天子了,并且成了所有大一统开国皇帝中几乎最完美的天子。
至于这个推算出鹰语的李守,在京城做官,李通于南阳造反,李守得知后,主动见王莽,请求宽大处理,结果满门被诛,反而李通后来成了东汉的开国功臣、大司空,所以谜团太多太多了。
接着李世民来了,据说李世民四岁时,有一个方士拜见李渊,看到李世民,说李世民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害怕断语泄露,派人追杀,却没有找到人。
王巨同样不相信真有此事,因为李渊很长时间是准备将江山交给长子的,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主要是后面的谶语,十八子,得天下。
隋炀帝听说后,开始查询了,普通的李不用担心的,但有三个李,一是八柱国李弼的重孙李密,但李密那时正在逃亡中,二是李虎的孙子李渊,也是杨广的亲戚,正在山西为官,不过李渊低调,又可能用了一些手段,同样逃过了一劫,三是李远的孙子李敏,也是杨广的外甥女婿,而且李敏在朝中势力很大,于是不久李氏一门三十二人全部处死,余下人等一起流放到岭南。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赵匡胤的点检为天子。
李淳风的“唐三代后,有女主武王”。
秦朝的“亡秦者胡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所以沾到这玩意儿,历代统治者的态度只有十二个字:宁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但不能说它好用,实际上古今往来,罕有人用这一招对付政敌。
不要说王莽,那时王氏家族与王太后已经把持了朝政,至于曹操刘裕赵匡胤的啥,说了也不管用,反而加他们更替王朝的度。
或者是秦桧、蔡京之流,说他们专权乱国有可能,但能说他们有机会更朝换代?
因此说了没有人相信,反过来反而会迎来他们的疯狂报复。
然而放在王巨身上,恰恰好,什么条件都似乎有了……
几位大佬脸色阴沉,那怕范纯仁内心深处都有些反感。不为别的,而是为眼下,如果王巨拿下西夏,将西夏安定,赖着不走,用这个谶谣将王巨逼走,还是一说。关健眼下西夏还没有平定,辽国又在关注呢!
于是几人都看着赵顼。
赵顼神情很肃穆,显然刚才王巨先行进宫,已经讲过了,他有了思想准备,不过赵顼内心同样复杂。
先前王巨进宫,一开始不是说这个的,而是说了他儿子的亲事。
赵天赐渐渐大了,因此王巨想从宗室女子当中,挑选一个儿媳妇。
赵顼大喜。
对于彼岸赵顼心情同样复杂,说舍弃吧,他是舍不得的,不要说那么大的疆域,就说彼岸对宋朝的帮助吧,赵顼也不可能默视它完全独立出去。
不过想要管辖,似乎也不大可能。
先是官员,不要说大海几千里几万里的海外了,就说琼州岛吧,都没有官员愿意过去。也许有,但肯定很少很少,就那么几十个官员不怕危险,愿意为朝廷效力,可这几十个官员能将彼岸控制住吗?
其实还有一层更深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官本制思想,做了官,就会有美女香车豪宅金钱粮食,有了这种思想,还会有几个官员愿意吃苦?
反观几百年后的欧洲,他们人口很少,根本做不到象王巨这样,动辄能迁徙几百万百姓,生生将异地变成同民族为主的地区,即便在美洲那边做到了,有英格兰人,爱尔兰人,法兰克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因此有了移民,却不能团结一致,所以才有了美国独立的土壤。
但就是这个情况,西方却一度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就连大清王国都成了他们的半殖民地。
不过王巨有天大的能力,也不能改变宋朝士农工商的排位。
因此赵顼看到了,却是一个无解之题。
派的官员少,又要面临第二道难关。宋朝统治国家的手段与前面王朝差不多,还是官员与乡绅共治国家模式。
官员只到了县一级,里正耆户长是乡绅,县里的胥吏也是乡绅豪强,有人说宋江不是乡绅,他确实不是乡绅大地主大商人,但他是强!
于是有的官员能力弱,都生生被地方乡绅豪强架空。
但这种架空是有限的,至少大方向上这些乡绅豪强不敢违背朝廷,否则就会迎来国家机器的强力镇压,所以这种模式,保障了国家在大的方面得以安定。
然而国家机器能不能控制彼岸的乡绅豪强?
所以是有官员过去了,并且彼岸每年都放开一些市,让它们成为宋朝的州,但这些官员始终不能将彼岸这些州得以控制。
赵顼思考了很久,最后给彼岸一个定位,那就是当作一个大号羁縻地区,就象唐朝的河中地区那样。
然后就是王巨,王巨未来要走,对此赵顼还是有些不舍,不过扪心自问,真要是王巨不走,他在的时候会放心,但他一旦身体不行了,能不能放心?
或者象祖宗那样,来一个杯酒释兵权,嗯,不但释兵权,还要释政权,让王巨彻底养老。可就是这样,赵顼也未必放心。与王巨相比,石守信他们弱爆了!要比,拿司马懿与王巨相比吧。
这样一想,王巨去彼岸,反过来是最好的结局,并且成就了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那么王巨去彼岸会不会称王?
王巨曾数次隐晦地说不会称王,赵顼想了许久也认为王巨不会称王。可能王巨对这些海客们有恩,也有一定的约束力,甚至彼岸的一些制度就是王巨制订的,但这些海客未必赞成王巨成为拥有生杀大权的王!
因此赵顼对王巨去彼岸的定位,则是一个拥有很高威望的隐形王,而不是公开王。
对彼岸未来的定位,则可能也象河中那样,虽奉唐朝为主,但可能各自为政,一个松散的联盟!
而且彼岸地域面积太大了,又隔着一道道大海,特别是彼岸最远的那两块庞大的大6。
他的想法大半还真想对了,不过也有许多也想错了。
王巨之所以不真心地将彼岸交给宋朝,一是彼岸制度更先进,王巨不可能让落后的制度代替先进的制度。
二也就是赵顼想到的万里大海,以眼下的科技力量,任何人也不可能将这么大的地域相统,更致命的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但王巨并没有将彼岸割除出去,而是要等,等未来中原能不能在彼岸影响下,出现一种更先进制度的国家,二是等科技力量的迅展。可那不知要过多少年了。
王巨想法与赵顼想法无关,但正是因为赵顼这些想法,他还是希望王巨去了彼岸后,对宋朝继续保持着亲近的关系,那样,彼岸的财富以及广褒的地域,则继续能对宋朝产生有利的帮助。
那么何谓亲近?
这个与宗室联姻岂不是保持亲近最好的手段?
一个是姑姑的儿子,一个是宗室女子,想不思念宋朝都难了。
所以赵顼立即说好啊,正好他弟弟女儿多,愁嫁妆呢,第五个女儿没有出嫁,姿色也不错。
不过王巨立即摇头,说,臣看好了人。
不是赵颢的女儿,而是另一名宗室女子,“八贤王”赵元俨的重孙女。
赵元俨在宋仁宗时威望很高,有十三子,除了允熙、允良、允迪、允初,余皆早卒。但允初向佛,没有后人,只剩下前面三脉。
王巨选择的是赵允迪的孙女,据说此人很不成器,居父丧不哀,又在宫中为优戏,连他妻子钱氏都看不下去,向朝廷告,宋仁宗下旨降为右监门大将军,不给他朝谒,妻子钱氏失望之下,出家为女道士。
那与王巨无关了,而且赵允迪死了很久。
之所以选择这个少女,可能是因为其祖父的行为,这一脉渐渐没落,反而让这个少女十分懂事,其姿容也娇好,年龄也般配。
赵顼迟疑不决,在宋朝公主也就那么一回事,况且是赵允迪的孙女,连一个县主都不是!
王巨便将这个谶谣说了出来。
当然,王巨去了彼岸,无论传出什么谶谣都无所谓了,关健现在王巨还不能去彼岸,他威望又是如此之高,手中又掌控着几十万精兵猛将,陕西数路财政支配大权,若是加上一个有声望的公主郡主的啥,到时候就是有十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
几个大佬暂时不知道联亲的内幕,不过都知道事情大条了。
与公,在这个最最关健的时候,一土盖天会产生什么影响?
与私,他们都承认王巨的功劳,但王巨可是一个很小气很不好惹的主。
有了这个一土盖天,王巨去了西北后会很难受,弄不好寸步难行。但这是七伤拳,伤人也伤己,即便是致仕在家的文彦博,只要将这个一土盖天往文彦博头上一盖,文彦博照样悲催。不要问理由,只要有一个动机,就可以酿成弥天大案!
ps:完本了,但成绩太差了,差得都不想上传。我什么也不求了,一共875章,慢慢上传吧,给订阅的读者一个交待。(未完待续。)
(https://www.eexsvvw.cc/anheidasong/666909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