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高顺 > 第564章秦关投降

  徐盛在得知刘备被杀后,大哭一场,大醉一次,决定此后不再关心天下大事,安心过小日子,不再让兄长、妻子等人担心;现在天下已定,朝廷已无挽救的可能,只要百姓能免除战祸之苦,比挽救朝廷更加有实际意义。

  在番禺县的陈到更加发疯的练兵,希望有朝一日进攻长沙的时候他能做先锋,为先主报仇。

  他们不约而同的对孙家产生了仇恨,连带着朱治也远远的躲在交州,尽量保持低调。

  居住在青州的孙家不得不选择夹着尾巴做人,即便这样,还要忍受世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

  简雍无处可去,最后只得投奔陈到。

  在陈到的推荐下,高伟任命他为州牧府的吏员,专门与蛮夷部落打交道,推广儒家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发挥他善辩的长处。跟着刘备奔波半生,一事无成,毫无收获,现在他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希望做些实事,过稳定的日子。

  现在天下的局势已明朗,将来如何发展完全在高顺一言定之。

  戏志才建议尽快结束战争,遣散大部分军队,天下便可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而高顺却不知道如何对待大汉朝廷,如何对待大汉皇帝,决定暂且低调处理,再过几年,或许中原地区的百姓已忘记朝廷之事,不知道还有皇帝存在,只知道有魏公。

  对于高顺优柔寡断的态度,令戏志才哭笑不得,既然已经走到目前这一步了,还差再向前半步?即便他愿意将中原地区归还朝廷,手下那些文臣武将能同意?

  他们跟随高顺,就是希望有从龙之功,青史留名,封妻荫子,若是高顺真的选择归隐,那些文臣武将的愿望岂不泡汤了?且他们也担心高顺归隐后朝廷算旧账,定不会允许高顺归隐。

  再说了,即便高顺愿意归隐,朝廷能放心他,相信他?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些曾受到高顺打压的士家大族和土豪们定会落井下石,高顺的结局肯定非常悲惨。

  贾诩还是老样子,高顺不主动咨询他,他绝不多说一个字,不过这不影响他在内心鄙视高顺。

  戏志才建议道:“主公,现在交州有近五万军队,扬州有近十万军队,豫州和楚州有近十万军队,加上北部各州郡,共有近百万军队,如此庞大的军队对百姓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若是结束战争,则交州、扬州、豫州、楚州、兖州、徐州和青州等地的军队至少可以裁减三分之二,不仅减轻百姓的负担,他们被安置为民后也能上缴大量税收,一进一出,利益多矣!”

  高顺还是摇头,他准备淡化处理,过几年再说,绝不能操之过急,毕竟大汉存在几百年,一心向汉者众,必须和平过渡,将危害降到最低。

  就是那些武将也急切的盼望高顺迅速平定天下,他们也算功成名就了,这样拖着,绝非良策;只是周飞、房良、冯勇以及向荣、赵雄等带兵大将皆不主动提起,他们更不便主动提出。

  戏志才只得联系田丰、程立、郭嘉、沮授等人给高顺施加压力。

  面对这些人的压力,高顺也开动脑筋,忙于应付。

  经过几日的思索,他决定公开与秦关的关系,于是找戏志才、马贵和李强等人前来协商。

  李强首先道:“主公,现在天下大势已定,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毋须在意他人的意见。”

  马贵问道:“主公,若是这样的话会不会令朝廷恐惧呢?”

  戏志才考虑一阵后说道:“主公的办法可行,若是秦关宣布投降,则天下形势就更明朗了,更打消某些人的侥幸心理,只得默认当前的事实,反而有利于稳定。”

  他心想,每次有点改变已是不错了,不能过于逼迫高顺,毕竟他只是边郡良家子出身,能做到当前状态已是不易,也许还没有做好做皇帝的心理准备,身份转变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高顺点头认可了他的观点,又问道:“文和有什么意见呢?”

  贾诩对高顺一礼后说道:“主公,待秦关投降后可自行遣散部分军队,毋须担忧李儒来攻,仅在边疆驻守大军便可。”

  高顺想了一下,这样的话秦关投降后反而是减轻了朝廷和李儒的军事压力。

  于是令戏志才传令秦关和刘晔,令他们宣布投降。

  秦关对高顺的指示言听计从,接到命令后便宣布投降魏公。

  刘晔黯然神伤,大汉朝廷没有一点希望了,他此前的设想全部泡汤了。

  高顺随后宣布秦关为扬州牧,下辖会稽郡,钱塘郡、吴郡、丹阳郡、新安郡、豫州郡、庐陵郡和武昌郡;刘晔继续担任秦关的军师。

  李儒得到消息,吓得脸色铁青,江东秦关势力投降高顺,天下只剩下朝廷和魏公两股势力了,天无二日,高顺定会前来剿灭他们与朝廷,接下来他该何去何从呢?

  在他还没想出应对办法的时候,高顺突然宣布裁军,让他暗松一口气。

  扬州军队减少至步兵两万,骑兵一万五千人;那些丹阳兵,全部调至交州,淘汰掉的汉人就地安置为民。

  楚州和豫州的兵力分别减少为步兵两万人,骑兵一万五千人。

  广州和交州保持现有官兵数量不变,但是高顺要求他们继续向南扩张,至少扩张至六郡之地。

  有强大的水军协助,马腾和朱然等人并没感觉高顺的命令太难完成,而是欣然领命。

  杨弘和纪灵等人暗道好险,幸亏划归了交州,否则定会在裁军之列,更确认了他们此前的猜测,秦关定是在很久之前就投靠了高顺,甚至秦关就是高顺扶持起来的势力。

  士燮家族的人却暗道侥幸,幸亏提起投降,否则刘备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高顺太狡猾了,实力也太强大了。

  李儒等凉州出身的军官见高顺不仅裁军,也没有进攻荆南的举动,便安心了。

  王允等人却非常失望,高顺宁愿裁军也不行清君侧,果然如刘玄德所骂,其愧对天下。

  吕布却稍稍松了一口气,能保持朝廷现状他已非常满意,现在高顺主动裁军,无进攻朝廷的打算,他就没有必要担心皇帝了。

  不过这样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天下之人皆认为高顺不解救朝廷,不行清君侧,是他有做皇帝的打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好处是那些忠汉之人皆都老实了,否则他们就是下一个刘备。

  原来保持沉默的家族,面临选择站队的问题,他们认为,高顺势力决定不允许不忠于他的大家族存在,以至于将来影响到他的统治。

(https://www.eexsvvw.cc/99717/37609624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