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声

  (谢谢好友浩气横空的月票~~)

  有了李庄和赵村作为范例,流人和蜀人间的矛盾迅速缓和,虽然不可能彻底放下芥蒂,可这总是个好的开端,另钱凤征得杨彦同意之后,又制定出政策,鼓励蜀人和流人通婚,各级郡府,将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赋税减免。

  这个政策一出,当时就有李庄和赵村的十余对新人踏入了婚房,并呈遍地开花之势,于益州全境,蔓延开来。

  到三月中旬,益州军政彻底走上了正轨,于是杨彦在满城民众的哭送下,领军离开了成都,向北行进。

  原明军入蜀不连千牛卫有九万之众,通过收编降卒达到了十三万,给了郭诵一万就任宁州,魏乂五千用于安置汉安僚人,钱凤两万五镇守益州,因此走的时候还是九万,随军车驾足有万辆,另有战马数万匹,长长的队伍达数十里。

  自成都向北两百里是梓潼郡治涪城,过涪城三百余里是剑阁。

  剑阁前本无道路,诸葛亮于北伐时在峭壁悬崖上修了近二十里的盘山阁道,才使得人车才得以通行,剑阁关城也是出于诸葛亮之手。

  从关后看,没什么,但是过了关再回头打量,即便是杨彦也禁不住的倒吸了口凉气。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剑阁修于梁山主峰大剑山的峭壁中断处,关城高六丈,宽十丈,两边山势峻岭横空,危崖高耸,从东北向西南蜿蜒伸展,一眼望不到尽头,而关城所在的大剑山峰如剑插,石壁横亘,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一线中通,形如一扇大门,地势极为险峻。

  难怪钟会十万余大军被挡于剑阁寸步难行,还是邓艾走阴平小道,裹着毡子从山上翻滚而下,才绕过了剑阁,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全军于四月初过了剑阁,从剑阁至阳平关,约六百余里,史称金牛道,于崇山峻岭间穿行,先至葭萌关,再沿白龙江上溯至支流金溪河及青川沙洲一带,入青木川(今陕西宁强县),出沮县东北百里,便是阳平关。

  如果说,剑阁是成都平原北大门的话,那么阳平关则是汉中盆地的西大门,关城位于西汉水北岸,关外滚滚浊水绕城而过,由巴蜀出兵攻打阳平关极难,当年刘备入汉中,被张郃依托关城阻挡在阳平关外西汉水上游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入汉中半步。

  至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南渡汉水,沿山道趁夜袭占军事要地定军山,并于此役斩获夏侯渊,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拒战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且江东孙权佯攻合淝,因而弃关撤军汉中。

  由此可以看出,阳平关并非刘备集团强攻得取,如明军强行攻打,也极为吃力,还亏得成国全境随着李雄出降,也跟着降了,否则一关一关的攻打,没有年把绝无可能进入汉中。

  杨彦未在汉中多留,只于南郑象怔性的露了下面,接见了当地转投明国的官员,安抚人心,便于数日之后回了沮县,由沮县入秦岭山区。

  从汉中进出关中,须经山间谷道,越八百里秦岭山脉,自东向西,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均为蜿蜒穿行山谷间的险峻小道,所谓的栈道,大多集中于此,也称为蜀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沿西汉水迂回陇西,翻六盘山东去的道路,名为祁山道。诸葛亮六次北伐,有两次经由此道,是以汉中为起点,向西走沮县(今陕西勉县)、下辨、北上上邽(今甘肃天水)、东进陈仓(今陕西宝鸡),最后抵达关中地区的路线,从地图上看,是一个开口朝右的U型。

  明军所走的,是U型的下半部分,出歧山,直奔秦州州治上邽。

  秦岭小道,弯弯曲曲,约前行百里,进入西汉水河谷,沿西汉水上行,可出歧山。

  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以前,船只可由汉中经西汉水直达陇西,但在当年春天,因武都大地震改变了地形地貌,水路交通截断,从此往来于汉中与陇西,只能沿着河谷艰难前行。

  因山地难行,黄铜火炮没有携带,只有重量较轻的小钢炮,床弩也全部折散装车,到了地头再组装,可以说,是极尽可能的轻装简行,但纵是如此,每日行走不过三四十里。

  这样的大山大谷,比自剑阁一路行来更加难走,别说普通明军战士,就连山越和部分参军的僚人都吃不消了,车辆也没法载人,包括李雄、任皇后、小公主李卉儿在内,所有人下车行走,其中以李雄最为吃力,谁叫他最胖呢,再加上天气炎热,一整天都气喘吁吁。

  寻常人扶不动他,杨彦只得找了几个强壮的军卒,专门扶着李雄。

  就这样,三日之后,一处开阔的河谷出现在了眼前,众人均是眼前一亮,柳兰子道:“大王,歇一歇吧,将士们快吃不消了。”

  “嗯~~”

  杨彦点了点头:“在此地休整一日!”

  军中顿时爆出了如雷的欢呼声。

  李雄也浑身汗湿,靠着颗大树,掀起衣襟当扇子扇着,环顾着四周,感慨道:“想我李某二十余年前随父兄由此道入蜀,当时只求一栖身之所,两餐得继,于愿足矣,却因陷入赵廞与罗尚之争,而罗尚连杀我父兄,顾不得不举兵反抗,谁料竟攻克成都,罗尚败逃。

  我李氏于陇西小有薄名,故流人推我为主,求取庇护,但我自知份处卑微,哪敢行逆天之举,坚辞之,后得闻范师长生贤名,欲迎立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我乃深自挹损,不敢称制,事无巨细,皆决于李国、李离兄弟,不料国等事我弥谨。

  次年众将纷纷上表,群情汹涌,请我称制,我实是推托不过,于成都建号,开始几年,尚能励精图治,可随着蜀地日渐太平,又繁花似锦,哎~~”

  李雄长叹一声,满面唏嘘之色,苦笑道:“当初我父至剑阁,箕踞太息,顾眄险阻曰: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呵呵~~今思之,实是一言难尽啊。

  浑浑噩噩中,青年入蜀,老年出川,二十来年啊,重走歧山道,恍如大梦初醒。”

  李雄看似自白,实则是以剖明心志的方式说给杨彦听,他打听到杨彦喜欢和人谈心,不管说什么,只要不是嘴上嚷嚷着要造反,都能从谏如流,因此他以这种方式来委婉的说明,自己已无争天下之意,对杨彦构不成威胁。

  杨彦只是呵呵一笑,李雄这话九真一假,更何况李雄国家都亡了,根基也被斩断,这样的人哪有什么威胁,正如赵二毒杀了李煜,刘裕连杀司马德宗与司马德文兄弟,实是一步臭棋,除了让自己背上恶名,毫无用处。

  李卉儿则偷偷瞥了眼杨彦,便道:“阿翁,其实小女觉得,失了国未必不是件好事,朝庭尔虞我诈,劳心费神,做皇帝真不如做个富家翁,至少可以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您这段时间以来,精神好了些,人也瘦了点呢。”

  李雄也偷偷瞥了眼杨彦,见杨彦并无不悦,才嘿嘿干笑着。

  当然了,笑的很假,李卉儿小女孩子,哪懂当皇帝的好?甚至对于杨彦东奔西跑,吃粗茶淡饭他还颇为不理解,当了皇帝不好好享受,这种皇帝当了还不如不当。

  “哎呀,驺虞,驺虞!”

  突然之间,李卉儿拍着手叫了起来。

  众人纷纷看去。

  就看到不远处大树的树杈上,正攀着好几只大熊猫,白头白身子,四肢漆黑,行动笨拙,懒洋洋的,非但不怕人,还瞪着一双黑乎乎眼圈憨憨的观察着树下的人群。

  “郎君,郎君!”

  兮香和菱香忍不住扯着杨彦,她们都是吴人,何曾见过如此奇特可爱的动物?

  荀虎从旁道:”大五,要不末将差人去把这几只驺虞给主母捉来?“

  李骧也从旁道:”深山遇驺虞,实乃祥瑞之兆啊!”

  在晋之前的上古时期,古人常驱大熊猫作战,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战场上赶着一群大熊猫迎敌,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滑稽场面,但史书确有记载,《尚书》和《诗经》把大熊猫称作貔貅。

  《尚书》有云,黄帝时代的猛兽,有貔貅、虎、豹,驱之作战,《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但是从西晋开始,时人对大熊猫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晋人把大熊猫叫做驺虞,认为驺虞只吃竹子,不会伤害其他动物,因此把熊猫当成象征睦邻友好的益兽。

  “啊!”

  这时,李卉儿又惊呼一声。

  原来,一只体型较小的熊猫可能没抓稳,从树上骨碌骨碌的滚了下来,还好没摔伤,晃了晃脑袋,就瞪大黑眼圈,望向了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类。

  “郎君!”

  连靳月华都看向了杨彦,实在是太可爱了,先前在树上,还不好抓捕,现在落到地面,在千军万马的包围当中,怎么也跑不掉啊。

  

(https://www.eexsvvw.cc/99621/41273111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