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一家科技公司,不能没有远大的目标。要是总是沉浸于眼前的蝇营狗苟,很容易就会被科技的进步抛离。可是经营一家科技公司,也不能没有一些刁钻的手段:科技在不断的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不趁世界改变的机会攫取利益的话,那么这家公司也只会摇摇欲坠。
虽然口号定的非常好听,但是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杜立鼎还是觉得应该无耻一下才比较好。实际上不止是游戏产业如此,音乐产业他也决定无耻一把。
在回到了国内之后,他也得对音乐产业的事情做一下安排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在公司里面地位晋升的最快的大概就是霍翔了:本来森兰搞起来一个音乐部门的时候,整个音乐部门只有余璐一个歌手。那个时候他们与其说是在搞音乐事业,倒不如说是在玩票。霍翔负责这件事情也是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活儿实在没意思。
可是一夜之间,事情就变了。杜立鼎在美国一个电话打回来,霍翔的身份地位就截然不同了。森兰音乐和华纳,环球,索尼三大唱片公司同时签订了合同,霍翔猛然发现,自己负责的业务范围从一个歌手变成了半个世界的音乐。
这个晋升速度实在有些太快,霍翔甚至有些惴惴不安。他甚至都没有和杜立言联系,而是直接把电话打给了杜立鼎,询问他是不是有别的安排。但是对此,杜立鼎的态度却没有变,他还是让霍翔继续负责音乐业务。
这个安排,霍翔不是很理解,他本来以为要是认真做音乐,怎么说也应该是去找个专业一点的人,才比较符合需要。门户网那边也在做差不多的娱乐公司,他们找来的就是矮大紧那样的人,如果森兰要做这个,是不是也应该去找几个行内人做比较好?
毕竟,娱乐圈一向都排外有些严重,没有圈内人往里引,外人很难进入这个圈子。但是对此,杜立鼎似乎一点都不关心。
一直到杜立鼎回来,霍翔才找到了机会,和杜立鼎说出来了自己的疑问。对于这个疑问,杜立鼎的解释也是非常简单。
“他们的圈子?我们根本不必管他们的圈子。他们那些音乐人圈地自萌,自己觉得自己挺了不起,可是我们有必要理他们吗?他们连市场都没有,钱都赚不到,得意什么?我们要经营的是能够赚到钱的市场,他们又没有这类经验,何必理会他们?”
杜立鼎的回答简单而有力,可是也给了霍翔新的问题。
“可是,我们怎么做一片赚钱的市场呢?”
“这个方法很多,经纪人什么的我们都得经营起来才好,我就不再说了。至于说网络下载音乐这件事情,我也有些想法。我和RIAA说了,我准备做起来数字专辑市场,而这一片市场想要做起来,也得用些手段。”
“什么想法?”
“为了拯救音乐市场,我决定培养偶像。”
培养偶像?对于杜立鼎的脑回路,霍翔一时间也是没有能够理解:如果真的想要拯救音乐市场,培养顶级的音乐人才好。偶像在顶级的音乐人那里一直都是鄙视的对象,杜立鼎却要靠着偶像来拯救音乐市场?
听起来这就像是准备靠着柜台办实现两岸统一一样扯淡……
“没错,偶像。在我看来,靠着偶像拯救这片市场,就是最好的办法。”
和RIAA谈完之后,杜立鼎知道,自己得在国内的数字专辑市场做出来点什么给他们看看。于是乎这段时间,杜立鼎一直都在想,到底如何才能把数字专辑卖出去。而他和霍翔说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只不过稍微有些歪门邪道罢了。
“我准备去专业的音乐学院,找长得好看的挑几个出来培养成偶像。我们打造好他们的形象,使得他们有了粉丝,粉丝肯定愿意花钱买他们的数字专辑——销售数字专辑的第一步,就从这里开始。”
该如何才能销售数字专辑?这个问题杜立鼎也想了很久,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产品定位的问题。
中国不是没有好音乐:长久以来,中国的音乐模式跟美国相类似,靠着出色的科班院校的存在,中国有着大量的专业实力极强的歌手,音乐家,演唱家,在音乐制作方面,中国其实不缺人才。
但是艺人实力再强,没有出路也是白费:美国的艺人能够靠着音乐产业赚钱,中国的歌手却赚不到钱,这就有些尴尬了。再强大的专业能力也得吃饭,没有成熟的市场,专业能力再强也是白费。而想要发展产业,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赚钱。
而音乐市场没钱可赚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盗版横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民众确实没有花钱买音乐的习惯。长久以来,人们早已习惯了听歌不花钱。现在想要收费,就等于是让人把原本免费的东西变成收费的东西——不止是音乐,任何东西想要这样的改变都不容易。
如何才能让人接受这个改变就是关键。靠政府的强制力也许可以,但是手段太粗暴。靠不停的洗脑宣传?只怕很多人就算是嘴上说着保护版权,私下里还是会去继续听盗版。想要改变这一切,在杜立鼎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偶像经济。
顶级的好歌,不一定有人愿意掏钱买着听。但是偶像写的歌,肯定有人愿意掏钱买着听。当一种商品可以花钱也可以不花钱也可以得到时,想要让人掏钱,就不能再指望理性消费,与其把它定位为一种消费品,不如说是一种奢侈品。
事情说起来就是这么尴尬:有阅历的,喜欢听好音乐的,往往都比较理性,有不花钱的音乐听时,不愿意为了音乐掏钱;而那些没什么鉴赏能力,为了追星而听歌的,反而更加愿意不顾一切的掏钱买票,为此不惜一切。这就像是一个包包,当人们把它定义为日用品的时候,自然是怎么便宜怎么买。可是对于一部分女孩来说,爱马仕哪怕再丑,再贵,她们也会趋之若鹜。
因为她们买的压根不是日用品。
只有不计成本,把专辑当做奢侈品买的粉丝,才会对不要钱的免费音乐不屑一顾,只盯着收费专辑买。这样的人是最好培养的第一批用户。
“现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死盯着偶像买专辑的粉丝。培养出来一大批偶像,衍生一大批粉丝。这些粉丝们将会是现阶段卖数字专辑的对象,而且如果操作的好的话,说不定可以能够有些粉丝,愿意一个人就买下来几千份也说不定,数字专辑这东西可以卖得很快。”
粉丝经济不是什么正经路数,杜立鼎也很清楚。但是现在这个阶段,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把数字专辑定义为奢侈品,赚取那些粉丝的钱已经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的办法了。
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这样的粉丝多了,才是通向未来的重要一步。这些粉丝们终究会长大,当他们度过了这段中二的时期之后……
他们大概就已经养成了花钱买数字专辑的习惯了,可以晋级为长期压榨对象了。
“现在这个阶段,愿意掏钱的应该只有这些粉丝了。他们现在买专辑靠的主要是一腔热血,到了以后肯定也会培养起来自己的鉴赏能力。可等到他们长大了,也有了花钱买音乐的习惯,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会买真正优秀的歌手的数字专辑了……这个市场也就算是培养起来了。”
“可是好习惯的培养难,毁掉却容易,万一将来他们变得理性了,不肯掏钱呢?”
“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营销啊,就说某某音乐人潜心音乐十年,可是赚到的钱不如一个偶像一个月多,这样执着的人更应该得到珍惜,我们都欠某某一张数字专辑……只要炒作的好,会有人继续掏钱的。”
未来没法赚钱?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让他们建立起来了一个出色的消费习惯,杜立鼎相信,自己有办法让音乐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营销而已,没有什么难的。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蛮不讲理的话,越容易让人相信。
“可问题是,长得漂亮的偶像,唱功未必足够,也未必会写歌。我们想要培养偶像,可能力不行怎么办?”
“曲调不行,可以从外国弄。咱们和三大公司达成了协议,手里有的是版权,还用得着害怕没有可以改的曲子?唱功不行,可以靠技术来弥补……你应该知道Auto-Tune这款软件吧?你知不知道它有个功能叫做修音?”
偶像派的歌手不一定就唱功都差,可是唱功不合格的比例确实高。这样的人按照道理说很难成为出色的歌手,可是这点事情难不倒杜立鼎。
虽然他不会唱歌,但是他知道该怎么修音。
Auto-Tune,这是Antares公司最早于1997年推出的一款软件。这款软件有一个让人无法评价的功能,就是强行把一条声线不平的地方彻底抹平。他本来的作用是为了抹平那些歌曲演唱之中的瑕疵:比如说有一帧演唱失误,稍微修改一下总比重新录制省事——可是,对唱功不好的歌手来说,它却有着极大的意义。
因为它可以把整首歌的声线全都抹平,使得原本不怎么样的唱功直接飙升。只要不是太过于车祸的表演,它都可以修的很好,再加上它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以说是深受广大歌手朋友的喜爱。
当然,这个东西现在还没有流行起来,按照杜立鼎的记忆,这东西真正流行起来应该是05年以后,先从美国的嘻哈歌手那里开始流行,然后开始逐渐扩散。到了09年,美国人已经有些明白这东西对真正的歌手冲击太大,因此开始反对它了,可是在中国,这东西变得越来越流行。
而现在,杜立鼎更是决定,干脆01年就把这条猛虎放出牢笼。
(https://www.eexsvvw.cc/99597/42809684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