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式机枪虽名为自动机枪,其实并不完全自动,需要两名射手紧密配合。
主射手负责瞄准并摇动曲柄。一组齿轮绕主轴旋转,主轴带动枪管、枪机等零部件随枪管旋转,子弹一发一发的从装弹器上掉落在抽弹槽中,由枪机推枪弹入膛。
主射手摇动曲轴,枪机跟着不断向前运动,弹簧被击针的待击凸起压缩。一旦击针被解脱,弹簧驱动击针向前,打击底火,子弹击发。
不难看出来,主射手的心理素质、战斗经验至关重要。一名合格的主射手,应当在面对敌军时保持沉着冷静,认真瞄准敌军,匀速转动曲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动机枪的杀伤力。
理论上,1855式多管自动机枪射速可达到每分钟三百发子弹。一挺机枪的火力,至少相当于三十支步枪。这种令人恐惧的射速,可以形成较为密集的火力,对敌军密集队形展开有效杀伤。
副射手主要负责供弹,具体来说,就是安装装弹器。该机枪使用帆布弹带供弹,每条供弹袋容弹量为300发子弹,长度为5米。为方便供弹,帆布弹带可以接续,以实现长时间的连续发射。
一个机枪班,除了主副手和副射手,还需要六名运弹手、两名枪管维护员、一名枪械员。机枪射速过高,子弹消耗量大,枪管磨损快。战场上需要大量携带枪管备件,以方便更换枪管。
为适应中国地理特点和国情,军工厂采用中国独轮手推车式设计,把机枪安装在了独轮车上,以提高机枪的便携性,降低其价格。
战场上,炮班可使用人力推动独轮车,也可以反过来,使用骡马牵引独轮车。
却说田兴恕的虎威常胜军,尽管残余惨重,仍然奋勇向前。
王玉宝看着望远镜里的刻度,估计着距离。等敌军前锋距机枪阵地只剩三百米时,王玉宝放下了望远镜。
他注意到,两挺机枪主射手正全神贯注地瞄准着湘军。其余副射手、运弹手,包括机管维护员,有的盯着湘军,有的盯着机枪,还有的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王玉宝,等着王玉宝下令。
一百至三百米的距离,确实是革命军一个火力盲区。但有了机枪,就能消除这个盲区。
王玉宝下达了一个沉着而清晰的口令:“一号机枪瞄准湘军帅旗所在的位置,二号机枪瞄准左翼队形密集的位置,稳住,匀速,瞄准,开始射击!”
“哒哒哒哒”,主射手摇动曲柄,带动枪管匀速转动。六个枪管轮番射击,枪口处火星四射。机枪弹子弹密集,犹如一道弹雨,所到之处,湘军非死即伤。
田兴恕犹不死心,伏在马背上向前冲锋。他也察觉到了异样,发现革命军的出乎意外的密集,湘军伤亡太大。但湘军马上就要冲到革命军阵前,如果湘军此时撤退,就前功尽弃了。
主帅不怕死,背后的竿兵也都死战不退。冲在最前面的是骑兵,或伏在马背上躲避子弹,或在马上举枪射击。
这种勇往直前、慷慨赴死的精神,令王玉宝也敬佩不已。但对付敌人,王玉宝绝不留情。一营机枪排的两挺机枪,很快就各自打完了两条弹袋,向竿兵倾泻出1200发子弹。
湘军骑兵在最前锋,死伤惨重,艰难推进到距离革命军阵地一百米的地方。
在这种距离上,步兵使用步枪可以有效瞄准射击。湘军已经没有多少骑兵了,步兵也已经损失了至少一半。
王玉宝不依不饶,下令步枪手开枪射击。机枪、步枪交织在一起,火力更加凶猛。
湘军不敌,只能伏在地上,使用洋枪、土枪还击。与急雨般的革命军火力相比,湘军的子弹稀稀拉拉,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田兴恕肩膀上也中了一枪,血流不止。亲兵为他简单包扎一下,劝他撤回营垒。
田兴恕何尝不想撤退,可革命军的火力太猛烈,湘军简直没有还手之力。湘军步兵的装备,最具杀伤力的是洋枪,还从其他途径高价弄到了不少1852式步枪。
中华帝国实施军事封锁,湘军无法再采购1852式步枪的子弹。这种子弹为8mm金属定装弹,加工精度很高,湘军无法仿制。而湘军仿制的洋枪子弹,质量不如进口子弹,射击效果大打折扣。
湘军都伏在地上,有效减少了伤亡。王玉宝见状,下令机枪排停止射击,以节省子弹。敌军败局已定,他干脆下令司号员吹响冲锋号。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冲锋号”,原是一种西洋乐器,声音宏亮,穿透力强,适合用来军队指挥。特别是山地作战,山高林密,声音不易传达,冲锋号用处更广。
革命军也选用冲锋号传递信息,发布警报,成为连一级部队的标配。每当冲锋时,司号员就会用这种小小的铜制乐器,发出尖锐的、刺耳的、嘹亮的声音。
冲锋号一响起,就意味着革命军要发起决死的攻击。哪怕革命军战至一兵一卒,哪怕前面的敌人有干军万马,都必须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锋。
敌军在战场上听到革命军的冲锋号,往往会心惊胆战,士气崩沮。虎威常胜军虽是湘军中的精锐,却经历了前面的大败,锐气已失,听到冲锋后,顿感末日临头。
田兴恕却精神一振。他率队冲锋,就是要与革命军接触,好与革命军展开白刃战。前面,虎威常胜军损失惨重,却没能与革命军短兵相接,窝在革命军阵前一百米的地方,进退失据。
革命军主动冲锋,田兴恕求之不得。这样一来,虎威常胜军好歹能与他们交手一番,就算全军覆没,也算没有辱没虎威常胜军的名声。
田兴恕不顾肩膀上的枪伤,说道:“兄弟们,大丈夫战死沙场,乃死得其所。如今,只有与粤匪拼死一战,方有一线生机。愿意战者,跟我来!”
他撩起左臂上的衣袖,露出了“虎威常胜军”的刺青,一手持枪,一手持刀,准备与革命军战斗到底。手下与他都是同乡,也是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纷纷效仿田兴恕,坦露左臂,准备赴死。
步一营官兵在步枪上装上了刺刀,伴随着冲锋号嘹亮的声音,勇猛地向湘军冲去。他们先用步枪射击湘军,接近后再拼刺刀。
两军混战在一起。虎威常胜军多苗人,自幼习武。步三师多为广西兵,很多出身于客家人、土司兵、苗瑶少数民族,同样骁勇善战。
田兴恕一向认为,革命军与洋人一样,只在火器上有优势。没想到,革命军同样重视白刃战,组织过严苛的刺杀训练。
革命军的刺杀操,只有刺、挑、格、挡等几个简单的动作,却很有实效。而革命军伙食较好,官兵体格健壮,非清军这种营养不良的军队所能比。
田兴恕在亲兵的护卫下,拼死抵抗。他回头一望,发现自己带过来一干人马,如今只剩下两小撮,大概不到两百人。而革命军越围越紧,必欲置湘军于死地。
湘军则拼命靠拢,试图作垂死的挣扎。
关键时刻,兴安县的湘军及时来援。主帅田兴恕被围,附近的湘军都会拼死来救。因为按照湘军的规矩,一旦主帅战死,所部所有湘军都要解散。曾国藩利用这个制度,解决了清军败不相救的顽疾。
王玉宝回头一望,发现后援的步兵二营、步兵三营正在登陆。步一营战斗已久,弹药消耗太大。官兵与湘军纠缠在一起,也不利于发扬火力。
他决定先补充过弹药,等到步二营、步三营到达之后,再向渌埠镇发起总攻。
于是,王玉宝下令鸣金收兵,休整后再战。.
(https://www.eexsvvw.cc/99536/8254402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