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捻子,温绍原说道:“捻子主要活跃在淮河以北,我对哪里并不熟悉。不过,捻子人员冗杂,狡诈反复,若要招降他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杨田却笑了笑,说道:“北屏,捻子虽然冗杂,却有好有坏。我经略苏北时,便与捻军首领张乐行搭上了线。此番,我领军西征,派人招抚张乐行。
“此公已有回音,愿加入革命军。他正带兵南下,准备与我并肩作战,共同对付胜保、苗沛霖。”
温绍原眼前一亮,说道:“如此甚好。有捻子在淮北响应,胜保和苗沛霖一定会乱了阵脚。只是,张乐行一向自视甚高。他肯归降师长,真是可喜可贺!”
杨田大笑,说道:“皇上自去年始,就开始派人劝降张乐行。我中华帝国朝气蓬勃,有统一中国之潜力。张乐行也是个明白事理之人,岂会不知好歹?此中原委,不妨向你叙述一二。”
原来,自从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皖北太平军便势力衰颓。捻军与太平军算是盟友关系,太平军势衰,捻军唇亡齿寒,也跟着倒霉起来。
杨烜建号称帝后,集中精力经营东南沿海,无暇顾及皖北。皖北的太平军,原由䂊王胡以晄统领。那时,杨烜便派人招抚张乐行。张乐行雄霸一方,自视甚高,仍然提出“听封不听调”。
所谓“听封不听调”,就是说愿意接受帝国的官职,但不受帝国的节制,也不服从革命军的调遣。这对杨烜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去年,胡以晄病死,麾下太平军悉数开往江西九江,加强九江防务。捻军失去太平军的掩护,受到清军的重点打击,连战皆北。而中华帝国各项事业走上正轨,民心所向,张乐行后悔不迭。
西征前,杨烜再次派人招降张乐行。使者名叫陈明德,是情报局的王牌特工,曾在天京事变中立下过大功。
陈明德轻车简从,只带了两名随从,穿越重重险阻,来到捻军的大本营雉河集。
雉河集位于安徽颍州府亳州境内,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以砂礓地居多,水旱灾害频发。雉河集的北面,有一条名叫鸿沟的小河。
鸿沟是亳州、宿州的界河,也是芦盐和淮盐两个盐区的分界线。清朝盐政规定,全国划分成若干个盐区,某一产区的盐只能在固定的地区出卖,到了另外地区,便算私盐,贩运私盐便是重罪。
鸿沟恰好位于两个盐区的交界线上,沟北吃芦盐,沟南吃淮盐。淮盐价贵味苦,芦盐价廉物美,便宜一半以上。
这种人为制造的弊政,肥了少数盐商,苦了广大百姓。为此,淮盐区的百姓,为了吃到物美价廉的芦盐,就得铤而走险贩运私盐。
张乐行出身于雉河集张老家的地主家庭。周围十八个村庄,村民都姓张,都是张乐行的族人,同族有几干人。
他仰慕《水浒传》中的宋江、晁盖、柴进,为人慷慨,乐于助人,仗义疏财,慷慨任侠,在附近很有威望。
为了帮助穷人,他同样加入了贩运私盐的行列,成为当地最大的盐枭,称为“盐趟主”。皖北连年灾害,又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重要战场。
当地百姓备受盘剥,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成为捻子。张乐行亦顺应时势,与官府对抗,抗粮杀差,被公推为领袖。
当时的清朝大员,如周天爵、袁甲三、翁同书等,都知道张乐行不好惹,一心想要招抚他。但张乐行不愿归降官府,割据一方,与清军屡有冲突。
他与苗沛霖绝不相同,约束部下,救助百姓,很得百姓的拥护。当时的淮河两岸,就流传着许多有关张乐行的歌谣。
譬如这首《想老乐》,歌词是:想老乐,盼老乐,老乐来了有吃喝;他打仗,咱跟着,一齐同把清妖捉。
去年,革命军占领苏浙。钦差大臣胜保不敢进军苏北,便在皖北集结重兵,声称要先肃清皖北,再进军苏北。
在此背景下,捻军亦揭竿而起。秋天,各路捻军在雉河集集合,祭告天地,宣布起义,称号大汉,公推张洛行为大汉盟主,称大汉明命王。
张乐行把捻军分为五旗,张洛行为黄旗总首领,龚德树为白旗总首领,侯伟为红旗总首领,苏天福为黑旗总首领,刘文敬为蓝旗总首领。
张乐行公然起义,原是想趁太平天国灭亡后,接过太平军的大旗,壮大捻军的声势。
但他高估了捻军的实力,清军很快调集重兵围剿捻军。没有了太平军的策应,捻军连战皆北,只得退守雉河集大本营。
王牌特工陈明德来到雉河集时,清军已把雉河集团团包围。陈明德的到来,宛如雪中送炭,给张乐行带来了一丝曙光。
因此,张乐行对陈明德颇为礼遇,把他奉为座上宾。他为人谨慎,屏去左右,单独与陈明德密议道:“陈先生以身涉险,穿过清军重重封锁,来到我捻军大营。这番美意,兄弟我感念得很。”
陈明德也开门见山,说道:“皇上认为张将军心念百姓,斗志昂扬,是个顶天立地的豪杰。如今清军鏖集雉河集,捻军处境艰难,皇上特派我来面见张将军,请将军移兵淮南。
“捻军多骑兵,骁勇善战,熟悉皖北地形,很得皇上的赏识。皇上声明,若将军肯归顺革命军,可将麾下捻军整编为一个骑兵团,仍由将军统带。其他各旗,则视其大小,编为骑兵营或骑兵连。”
张乐行眉毛一挑,问道:“骑兵团?这是多大的编制,有多少人马?”
正常情况下,骑兵团编制骑兵两干出头、战马两干五百多匹。捻军共有五旗人马,各有首领。五旗之下,又有五边,以分领统之。五旗二十五边,足有人马十余万人。
当然,捻军组织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张乐行做各旗总盟主,并不能完全节制五旗。钦差大臣胜保调河南、安徽两省的清军,大举围攻张乐行的大本营雉河集。张乐行急调各旗来援,便有捻军拒不奉命,也有临阵脱逃者。
如今,张乐行麾下还有五旗二十一边捻军,共计三万余人,堪称是捻军精锐,被包围在了雉河集,进退失据。
陈明德并没有直接回答张乐行,而是委婉地说道:“当年太平天国覆灭,革命军收编太平军时,给太平军最大的编制就是步兵团。
“韦俊、杨辅清、胡以晄实力最强,分别代表太平军北殿、东殿、䂊殿。这三人,都被授予陆军上校的军衔,把所属太平军整编为革命军步兵团。
“张将军举义不久,威名或许不如韦俊、杨辅清、胡以晄。但皇上特别看重将军,打算授予张将军陆军上校的军衔,其他各旗首领,军衔皆为中校,位置在将军之下。
“实不相瞒,我军即将与湘军决战,又将占领长江以南广大国土。为此,革命军陆军准备增编一个骑兵师。若张将军肯归顺革命军,必能得到皇上的重用。
“革命军此番与湘军决战,必能一举歼灭湘军。张将军归顺革命军,正可在西征战场上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张乐行知道,中华帝国地处长江以南,革命军不缺武器,不缺军饷,却缺少战马,也缺少骑兵。以他的资望,自然比不过韦俊、杨辅清、胡以晄等太平军名将。革命军愿意招抚他,实因看中了捻军的骑兵。
他心中得意,表示却不动声色,说道:“先生将稍事休息,我与左右商量一番,晚饭前就给你准信。”.
(https://www.eexsvvw.cc/99536/8253217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