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谢二爷和子侄商量,隆盛庄虽好,但已走向下坡之路,这几天与各色商户交流,他们有的想去丰镇,有的想去集宁,这两地方交通便利,因为平绥铁路(京包铁路旧称)的开通,集宁的区域中心地位日趋确立,最后决定还是向西北出发,到集宁去,谋条活路。
吱吱扭扭的花轱辘车又上路了……
四莲这几天和俩表哥,几乎转遍了整个隆盛庄,大有乐不思蜀的样子,他们不明白,这么好的地方,为啥又要走呢?
似乎花轱辘车也不大愿意走,吱吱声越来越响,途中给车轴上了好几次油,才稍显安生。
集宁比隆盛庄大多了,到哪儿落脚又摆在二位爷的面前。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旖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一曲范成大的(媚眼中)表现了18岁张家独子兆莲的文化。
大家也不言语,静静地听着古词,似乎也听懂了词的含义。
又是一个两天的行程不表。
集宁火车站南2公里处的南河渠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花轱辘车也奇了怪了,吱扭了两天,现在倒润滑了,没有一声响动。
南河渠,南河渠,这与水尽头村的南河湾仅仅一字之差,冥冥之中暗示,这就是第二故乡?
没有异议,就它了!
这个只有30余户的村子,坐落在集宁城南河边,故名南河渠。30余户人家,全干的是一种营生————生豆芽。所以这个村又名豆芽村。
家家户户,除了两间正屋住人之外,满院子都搭上顶子,成了矮矮的房子,也就一人高吧。矮矮的房子里全都是半人多高的大瓮,装满了绿豆和黄豆,房子里根据气温高低,还生有火炉,保证豆子出芽率和健***长。
这个小小的豆芽村,每户都有自己的销售地盘以及所供应的馆子,供应整座集宁城,十余年相安无事。
村里德高望重的王村长向谢张两位爷做了介绍。
然后找了家稍大的院子安顿下来。不表。
村长一番话,显然告诉二位爷,豆芽村生豆芽已经饱和,只能另寻他法。
每个人都不吃闲饭,不能吃闲饭。下面分而叙之。
两位爷,谢爷和张四爷,每天早早起来,背上个破麻袋走向集宁城大街小巷,按现时话叫找商机去了,一走一整天,每每回来,肯定要带回来食物,或粮食或熟食,有时还有几文小钱。问他俩是怎来的?拣破铜烂铁淘换的,闪烁其词。客官应该明白了,拾废品,肯定有,但沿街找商机乞讨是真真的呀。
家里的四奶和媳妇儿侄媳妇女儿四莲也不闲着,南河渠乡亲看这一家人,也没有什么正当营干,凄荒得很,也不与他们争生豆芽生意,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就把家里需要换洗缝补的衣服送来,给点营干,四奶她们也不讲价,给啥都行,几碗米面、几只馒头、三两斤豆芽都行,不停感谢那些送来营生的人。她们知道的,人家这活儿自己稍带就干了,这不就是变相帮咱们嘛,咱们可千万不敢偷懒,不懂得感恩。
张兆莲和谢森贵两人是壮劳力,自然更不会闲着,他们每天去五里外的赵家河推碾子。这是个苦力活,每天得推上碾子走上七八十里,晚上回来上不去炕是常事,这暂且不表,后回要叙。
大后生和二后生也找上营干了,就是舍不得舅舅妗子,也怕他们不要自己,失去依靠。舅舅妗子安慰他们道。
“傻孩子,你们早已是我们的孩子,咋能不要你俩了,你不见大家都在奔活路吗,你俩伺候的东家,是屠夫,脏累是一定的,可架不住吃食好呀,每顿能见着荤星,用不了半年,你俩身体会猛窜一大截子,那就成了真正的大后生了。”
两后生就做了只管吃住不挣工钱的小伙计。
花轱辘车卧躺在主人租住的屋外,静静地注视主人家新的生活。
(https://www.eexsvvw.cc/99105/8716323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