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嫁给残疾糙汉后,我儿女双全了 > 第657章 小霍拼演技

  两个棒槌没来。

  是被灭口了!



  他们搞死了黄县令之后,就回王府交差,清河王仔仔细细问了一些细节,就赐给他们有毒的糕点,吃了当场毙命,完全没机会说他们安排搞定西侯的事情。

  像清河王这种高高在上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没有将人命当回事儿。

  杀人。

  好简单啊!

  只是人杀了,他也少了一个减少损失的机会,毕竟若是稍微耐心一点,逼问出这两个东西干的好事儿,他及时叫停,半个王府的身家就保住了。

  只能说是时也命也运也!

  或许,是因果报应来了吧。

  平城。

  既然有人给医馆和学堂捐款,并且还批了地,不要白不要啊!

  孙芸去看了地,位置比较偏,是城市的边缘地带,毕竟不是边缘也拿不出地来给她修建学堂和医馆。



  平城除了面向大燕那边儿有宽阔的城墙之外,面对大周这边儿的城墙是可以拆了往后面挪动的。

  眼下平城没了战争,来往的商队多了些,城里也变得有些拥挤了,池知府已经命工房在做外扩的方案,打算春耕之后就发劳役准备开工。

  池知府很聪明,他知道那帮商人给了学堂和医馆一大笔钱,有了钱再有了地,开春之后孙芸必定是要找人修建的。

  有她带头,何愁周围的地卖不出去?

  何愁没有人修房子?

  事实上,医馆孙芸早有准备,早就在城里买了宅院用来改建,如今没有投入使用,只是人手不够而已。

  池知府批的地,孙芸打算全部修成学堂,学堂外围全部修成商铺,这样一来,就能以房租来养学堂。

  让学堂不至于坐吃山空。

  或许她付出巨大心血建立的学堂好医馆以后会因为她这个人的离开而变味,可那又如何?

  只要她在的时候不变就是了。



  做人本来就只能顾着眼前,去忧心尚未发生的未来,再忧心也没用。

  经过了瘟疫,战争,便是休养生息了两年,平城的人口还是少,孙芸手里得用的人更少。

  于是她便趁着平城这边儿田地便宜,购买了大量的田地。

  皇帝往平城这边儿送了很多流放人员过来,不过填充的都是收回来的五城,便是这样,五城的人还是很少。

  于是有人便建议清空监牢,除了罪大恶极的,都往五城扔,但是成国公不同意,跳脚在朝堂上跟这些人唱反调,他说五城需要老实本分的百姓去填充,搞一些作奸犯科的去,会让五城变得不容易管控,别到时候才收回来就让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然后让大燕重新捡便宜。

  皇帝也认为五城最需要的是稳定。

  于是,朝堂上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就制定了一个大徒迁政策,从富庶地区迁移百姓去平城六府!

  因为富庶地区的土地不足,而平城六府的土地又大片大片地荒芜着。

  这帮上嘴皮子碰一下下嘴皮子的人商议出了一个章程,但凡家有二子者出一子,家有二女者出一女。

  为了避免老百姓们钻空子,匆忙突击成亲,还有几条补充条款。



  家有二户者出一户!

  家有五户者出两户!

  若分家,则从一父下算,若不从,全家发配等等!

  但徒迁不是小事,需要皇帝至少从国库拨款一百万两银子,还是至少,随着徒迁的启动,将来还会追加更多的银子。

  户部尚书说,方案我赞同,但是户部只能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来,不能因为徒迁就把国库的银子耗光了,不过,如果各部能保证,这一年谁都不问户部要钱,户部也不是不能拿一百万两银子出来。

  这下子,朝堂上没人敢吭声了。

  曾经成国公起头捐过下人送往平城去军营跟士兵们成亲,已经被满朝堂的勋贵记恨着,这会儿他再不敢提捐献下人的主意,毕竟杯水车薪,一共六座城池需要填人,可不是捐献几个人就能搞定的。

  事实上,从国家的高度去看,从人口密集的地方徒迁百姓去填边关,这个政策是对的。

  只是于民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没有人想背井离乡。



  也没有人想跟家人分离。

  皇帝烦躁不已,下朝之后就微服跑去国公府,找梁老先生拿主意,顺便问问霍北言的意思。

  见礼之后,两老先生笑着对皇帝说:“陛下来得真巧,殿下这几日的功课就是针对徒迁一事,陛下正好看看!”

  说完,霍北言就把自己的功课递给了皇帝,皇帝当即来了兴趣,翻开看了起来。

  越看他脸上的笑容就越大,以为霍北言整个功课,都是拿数据在说话,六府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是多少,人口多少,需要徒迁多少人过去。

  不过这些数据折子上都有,包括徒迁所需的费用这些,那些老臣们上奏的折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但霍北言多写了几点,冬日不适合徒迁,只能春耕过后徒迁,等这批人抵达平城和五府,已经是盛夏,盛夏的时节不适合耕种,与江南等地不同,到了秋冬,越是往北的地方越是不能耕种,相当于如果春耕之后徒迁的话,要从第二年的春天才能耕种,秋天才能收获,这样一来,朝廷至少要准备够徒迁人员够两年吃的粮食。

  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按照朝堂上的人说的人数来算,户部说的一百万两银子少了……

  看完之后,皇帝就让霍北言说一说。



  霍北言开始深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将贪墨成本算在里面,只要银子出了户部,层层过手之后,真正能用到百姓身上的钱就寥寥无几。”

  “没有钱,等于没有粮食,没有粮食,表示会有大批徒迁的百姓因为饥饿而死掉!”

  “父皇,徒迁不是朝堂上的大人们那样,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就能办成的!一个搞不好,那么多的人将成为不安定的因素,一则将国库掏空,二则产生动荡,烽烟四起……”

  “不徒迁,大周能保持现状,可是一徒迁,相当于在割腚上的肉去贴胸口,风险极大。”

  “所以儿臣认为,不宜大动!”

  “要分批次,缓动!”

  “其次,不能强动,要诱之以利,比如许诺过去就分二十亩地,一座宅院。若有寡妇要去,可带其子女,可为其办女户。”

  “另再许安家费二十两银子。”

  “只要他们愿意走,先发五两银子路费!”

  “他们自己可以结队赶路,朝廷派人护卫即可,不用押送。”

(https://www.eexsvvw.cc/98973/8342938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