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事倒是没有,但是有些私事。
娘,这话我也只跟您说,您可千万别往外传。
林家在京里给依婉置办嫁妆呢。
他们说依婉现在怎么着也是个郡主,出门合该体面些,就说要在京里给她置办些稀罕的嫁妆。
依婉自己在京里也置办了些房屋铺面还有田产,她总得打理顺了才能放心回来。”
谢青枫这话险些把刘氏的下巴给惊掉了。
“儿啊,你说依婉在京里置办了房子、铺子,还有田产,是她自己的?”
“自然是她自己的,写的就是她的名儿啊。”
“我滴个乖乖……林家要在京里给她办嫁妆,依婉自己还置办了这好些产业,咱家岂不是要娶个金菩萨回来。”
谢青枫又小声嘀咕:“娘,这才哪到哪儿。
依婉是郡主,按规制来说,宫里也会给她准备一副嫁妆,我听说应该有六十四台。”
“六!”刘氏忍不住惊呼出声,但她很快将声音压制下来,小声道:“六十四台!宫里给六十四台嫁妆?
那依婉得有多少台嫁妆啊?”
谢青枫点头:“怎么着也得上百台吧,二川叔说了,他家在京里也置办了几十台嫁妆呢。
对了,二川叔说让我把新房提前规整出来,到时候他来打家具。”
刘氏闻言双眼立马放光,这取回来的都不是给金菩萨了,这是个招财菩萨!
她正乐得找不着北,又听儿子道:“娘,您说依婉现在是这样的身份,林家又舍得给女儿陪嫁,所以咱家的聘礼决不能太差。
否则别人都该议论了,说我吃软饭,说依婉下嫁什么的,肯定会申城出不少是非来。。”
听儿子这样说,刘氏一咬牙去自己房里将各处藏的东西都找了出来。
“这是分家时候得的一百两,这是你给我的五百两,这是五味楼一年多的分红,我们零散买了几亩田,现在还剩六百两,还有我跟你爹这些年攒的一些私房钱。
这就是家里全部的积蓄了,都拿去给你娶媳妇吧。
娘能尽的力气也就这么大了,下剩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娘知道你手里还有些钱,你就紧着这些钱给依婉置办一个体面的聘礼把。”
谢青枫看着桌上一堆银票和零散银子,心里有些感动。
他前面铺垫那么多,一则是希望他娘能够看在依婉的身份和嫁妆上,以后两人能够和平相处,二则是希望他娘能够同意自己随性置办聘礼。
但他却没想到他娘因为他的一番话,将家底都给掏空了。
“娘,我手里确实有些钱,再加上这次跟依婉去办差,我也挣了不少,加起来大概能有个万多两,想来也能给依婉置办一份体面的聘礼。
这钱我就先不收了,如果到时候不够的话我再找您来要。”
听说儿子手里有个万多两,刘氏顿时就是一个倒抽气。
一万多两的聘礼!!
你这是要娶什么呢?
刘氏这话还没说出来,很快反应过来,儿子要娶的是个招财郡主。
这聘礼还关乎郡主的面子和儿子的面子。
所以她虽被这万多两的聘礼给吓着了,但好歹还是没有叫嚷出来。
万多两啊,他们整个五福村全部加起来,估计也没这么多年钱吧。
深吸几口气平复心情后,刘氏问:“儿啊,宫里真会给依婉出六十四台嫁妆啊?”
“这是自然,我听四皇子说的,这再不会有错。”
“行,行,行。
那……就是、哎,我要说什么来着。”
刘氏因为心太过激动,已经连话都不太会说了。
她深吸几口气稳定心神这才道:“那你这聘礼怎么办啊?
娘这辈子连百两的聘礼都没见过,更别说万两了。
你就把这钱放在我手里,我也不会花啊。”
谢青枫也想到了这点:“娘,我已经托四皇子给我写了封信,到时候余公子会帮着我一起置办聘礼。
余家是大家,他们家肯定知道该如何置办这聘礼。
我乡试得去府城,到时候正好跟他商量一番。”
刘氏见有人帮忙,她也不再问了,毕竟头问也问不明白。
她现在也算是看开了,儿子赚的钱儿子花,如果有多余的给她一些,她自然也乐得接受。
即便不给,光是五味楼那边的分红也已经够她养老了。
“行吧,你去洗个澡,娘去做饭,吃个饭好好睡一觉,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
“娘,别忘了还有我带来的四个护卫,他们一路护送我回来辛苦了,给人也做些好吃的。”
“知道啦,不用你说。”
待回房之后,谢青枫这才将缠在身上的东西解了下来。
这其中有两万两银票,两匣子宝石,一匣子玉石,以及一些房契和地契。
银票和宝石是之前跟依婉从流匪那里打劫来的,总共分成了两份,这些是属于他的那份。
他早想过这次回来要置办聘礼,所以就提前将东西拿了出来。
至于房契和地契则是二皇子半卖半送给他的。
邺城一案,二皇子是主审官,各处缴纳回来的一应财产都先过了二皇子的手。
也不知二皇子是不是觉得他太穷,给他留了几个上好的田庄,还有一些宅子和铺子。
因此之前依婉在京城置业,问他要不要也买些时,他才拒绝了。
不是不想买,实则是二皇子已经将他的钱袋掏空了。
他看着桌上摆放的东西,有了这些应该能给依婉置办出一套体面的聘礼来……
谢青枫在想着体面的聘礼,林家则在商量着体面的嫁女。
林兴粮道:“窦大夫说要给依婉调养身体,估计得花半年的时间,那我肯定也是要陪在这里的。
但家里盖房子的事情也不能等。
明年依婉要在新房里出嫁,所以今年必须要将房子盖好,再留下一些修整的时间。
这样,我跟你们娘留在京里陪依婉,大山,你带着大伙儿回家去盖房子。”
林大山身为长子,盖房子这事自然应该他来挑大梁,自是点头应好。
林二川许久不见女儿,倒是想要留下女儿,可他爹说了家里要盖个跟县城那样的三进大院,前后带花园的那种。
这么大的工程中自然不能全指望大哥,那他肯定也还是得回去帮忙搭把手。
林三河觉得呆在哪里都行,京里不错,回去盖房子也不错。
“爹,我带着二川、三河回去也行,但是您把贤文留在身边,多少也是个照应。”
林兴粮想着自己一把年纪了,这身体还不怎么硬朗,身边确实得留给主事的男丁,于是点头应下。
孙氏则道:“爹,娘,要不把孩子们都留在京里。
一则他们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还得分神看着他们。
二来您二老在京里未免无聊,把孩子们留在跟前,吵是吵了点儿,好歹也热闹不是。
再一个,孩子们在京里多上半年的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去年得了依婉从北戎来的信后,四皇子便将林家的男孩子们都送去了学堂,又从宫里请了两个嬷嬷来教导两个姑娘,因此孙氏才希望孩子们在京里多待些时候,多学一点儿是一点儿。
毕竟家里的夫子跟京城的可比不得。
再一个,家里盖房子闹哄哄的,也不方便孩子们上学。
既如此,还不如等把家里收拾齐整再接他们回去。
牵涉到孙子们的未来,林兴粮自然是答应的。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林家分成两伙儿,大人们过几日便回家去盖房子,两个老的留在京城带孩子。
(https://www.eexsvvw.cc/98962/8391715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