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汉末圣人 > 第754章 寿春之战(一)

  六月十日,周瑜、甘宁率领的徐州水师主力一路逆流之上,到达了下蔡城东。

  对于先进攻下蔡还是直接突袭寿春,曹昂盘算了多次,最后还是决定先取下蔡。

  二城分别在淮河南北两岸。寿春城在淮河以南,兵马众多,城池险要,且有八公山、肥水(今安徽东淝河)为屏障,突袭未必能下;而下蔡城孤悬淮河北面,驻军不过干余人,拿下下蔡,大军便有了前进基地,可立稳脚跟,徐图寿春。

  对于这一战,曹昂并不着急,而是以调动袁术军队为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否则袁术逮着一城死守,这一战便有的打了。

  六月的江淮,湿热多雨,淮河之上,仿佛罩着一层薄纱。

  周瑜一行五干人马,数百条船只,打着袁氏的家族旗帜,并不与沿岸交涉,直向西去。

  而沿途的官府,对于来往大队的船只,虽然生疑,可是那袁氏旗号,便让很多人心中生畏,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不敢过问。于是徐州水师,竟然一路毫无阻挡。

  到了下蔡城东后,甘宁乃率数十条船只,直趋城门,言是袁胤的的运盐船队,请求入城稍歇。


  城中守军本没有太多防备,又不敢得罪袁胤,于是便允其入城。

  六月十日中午,下蔡城破。

  大军首战告捷。

  没过多久,数万军队从北面扑来,赶到了下蔡城。这支部队,便是曹昂的北路军。

  徐州伐淮,主力分作三路,而在曹昂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路便是负责正面吸引袁术军主力的北路军。

  北路军由左翼军、右翼军、建威军、泰山军和徐州水师主力组成,约有三万三干人,乃是此次出征的大军中除了亲军营以外最精锐的部队,主帅乃是张辽。

  其实关于北路军的主将人选,众人争议了很久。

  北路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位高权重,关乎全局,所以主帅的人选便至关重要。不仅仅要有能力,威望,还要有绝对的忠诚。

  毕竟三万多人的大兵团,交给谁都很难放心。

  班英建议以郭嘉为主将,名义上统领诸军。而郭嘉自知无统兵之才,亦不想沾染兵权,便建议以曹昂的叔父曹玉挂名。


  曹昂犹豫再三,还是否决了这个建议。

  曹玉此人,能力平庸,萧规曹随可以,却远没有统领数万人的能力。

  此番与袁术大战,意在消灭对方,相应的袁术也会拼死抵抗。若是错用了无能之将,很可能坑害三军。

  最终曹昂还是决定用张辽。

  其实统帅大兵团,周瑜最合适,但他太年轻了。至于典韦、张辽、马铜、徐商四人,还是以张辽最优秀。

  而且张辽与并非曹昂亲信,在军中缺乏威望,哪怕生出歹意,也不可能将各部全部拉拢。

  得知自己被授予寿春路行军督,总领北路军的时候,张辽整个人都惊住了。

  张辽也考虑过北路军的人选,可从来没想过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无他,资历太浅,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

  之前张辽能成为一军中郎将,又领鲁国相,便有人觉得他是幸进之人。

  而现在,他更是成了第二个诸军统帅。


  这样的恩重,任谁看了不眼红。

  张辽也是万分激动,面对曹昂,整个人都哽咽了。

  “末将敢不效死?”

  对于张辽的态度,曹昂很是满意。张辽有名将之资,我以国士待之,张辽又如何会不以国士报我。

  张辽也自知自己的地位肯定压不住典韦、马铜、徐商等曹昂的旧时心腹,面对寿春,也是卯足了劲,准备一鸣惊人。

  大军进入下蔡之后,稍微休整,便渡过了淮河,驻扎在肥口(也作淝口,今安徽凤台附近东淝河入淮河之口)。

  下蔡城是大军的后方基地,为了保持粮道畅通,于是张辽命人在淮河之上,修建浮桥。

  张辽下的第一个决议便遭到徐商反对。

  徐商很怀疑张辽会不会打仗,当着诸将的面便毫不客气地说道:“谁都知道,寿春城中,有兵数万,芍陂之中,更驻扎着一支水军。这修建浮桥,本就不易,若是袁军以水军来攻,这浮桥能否保住都难说,费时费力却做一件未必能成的事,岂不是自讨苦吃。”

  徐商性格刚直,觉得张辽没什么本事,因此对于张辽后来居上,颇为不满。在徐商看来,若是没有合适的统帅,以他兄长徐晃挂帅,也胜过张辽。


  徐商当面质疑主帅,让张辽下不来台。

  中护军曹湖见了也有些皱眉,可他毕竟跟徐商、马铜等人的关系更好,因此没有多说。

  有徐商带头,底下人不少皆是面面相觑,想看张辽的笑话。

  张辽很清楚众人的心思,更是明白他若是动怒,虽然能压得住徐商,却更无法获得军心。

  于是张辽便解释道:“袁术有水军,我军亦有,并不畏他。至于浮桥,若是能引得城中守军出城来击,哪怕毁了,亦是有意义的。”

  张辽的想法很清楚,他要将浮桥当作一个诱饵,引袁术军来攻,毕竟野战可比攻城战有利多了。

  众人听了皆不说话,一时有些冷场。

  这时曹湖看向众人,笑着说道:“张军督所言极是,我以为如此安排,必能破贼。”

  曹湖其实并不太懂行军打仗,可是他很清楚,他这个中护军被曹昂派到北路军,除了监视诸将,更重要的是给张辽站台。

  曹湖临行之前,曹昂便干叮咛万嘱咐,务必要团结诸部,听从张辽的指挥。


  之前徐商怼张辽乃是小事,可是张辽下了命令,他却不能带头执行,曹昂听了,必不会轻饶。

  他这个中护军当得很好,可不想得罪曹昂这个大侄子。

  由曹湖带头,典韦也站出来支持。

  诸将之中,典韦年纪最大,自觉该由他担任主将,也看不上张辽。不过典韦对曹昂最是忠心,别说没让他当主将,就是让他以命追随,典韦也不皱眉头。

  所以这个时候,典韦很清楚,想不通也得执行命令。

  有曹湖、典韦二人支持,旁人没再说什么,于是大军渡淮之后,不仅没有立刻攻城,反而不慌不忙地修建起浮桥来。.

(https://www.eexsvvw.cc/98556/3679225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