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大吉啊陆老板!”陆父早早请了相熟的乡亲们前来捧场,自然,奶茶是送与他们喝的。
“村长,您来的这么早啊!”要从村里到镇上,便是做了牛车来,也需得卯时便起床。
“杨婶子也来啦!”
……
互相寒暄了几句,已经陆陆续续有许多人进店。村长等人也不麻烦陆父,各自找了位置坐下。
“老板,听说今日开业,一直到端午节那天都是买两杯送一杯?”有买过陆云阳卖的奶茶的熟客进店便问。
“没错,客官,您抬头往上看,这些啊,是价目表。咱们如今有了店面,不仅可以按杯买,还可以一次买一壶,一家人喝着更方便。”陆云月笑眯眯的对站在柜台前的客人解释道。
“正巧今日开业,初五又是端午节,干脆活动一起办了。这段时日,只要是进店的客人,买两杯送一杯,买一壶送一壶。”
价目表是早早找了写字漂亮的读书人,按照她的口述写好的,印在了书本大小的木板上,做了菜单,每桌都放了一份。
柜台处则是大大的木牌贴在身后的的墙上,叫人看的更清楚。
此时上头才只写了普通奶茶和芋泥奶茶的价格。
普通奶茶和陆云阳此前卖的价格一样,每杯两文,每壶是六杯的量,一壶十文钱。芋泥奶茶则是每杯三文钱,每壶十五文。
说是如此,但芋泥毕竟倒不出来,是分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碗中的,自然也要配备勺子。
有那好奇新品的,点了一份尝尝鲜。都是头一回见,不知道怎么个吃法,便有伙计帮着拿勺子挖了芋泥放在茶杯里,上面浇上奶茶,教客人喝一口奶茶,拿勺子挖着芋泥吃。
奶茶香甜,配上软糯的芋泥,堪称一份精致可口的点心。
凡是点了新品的客人俱都赞不绝口。
味道好,价格也便宜,便是普通人家的百姓也能买得起。加上如今的节日活动,买两杯送一杯,合计一杯才一文钱多一点,更叫许多人趋之若鹜。
店里到底地方不够,很快坐满了,便是楼上的几个雅间也都坐了员外家的少爷小姐。
众人都是头一次见到这等布置,椅子和抱枕都软乎乎的,坐着舒适极了,每一对椅子中间还放了精致可爱的玩偶,莫说女人们都爱不释手,便是男人们见了也都觉新奇。
袁氏和马嫂子在后厨一刻不停的煮奶茶、煮芋泥,今日实在人多,陆父不放心女儿,便跟着在柜台处帮忙看顾着。
此时见着已经有客人等得不满,又总不能赶客,便开口将自家另外准备的竹筒拿了出来:“各位客官别急,店里实在没位置,不如将奶茶带回家喝,也是一样的。”
“这小竹筒一份是一杯的量,大竹筒是一壶的量。和从前一样,一份竹筒一文钱的押金,您拿回来之后咱就还您。”
见着店里满了,原本几个抬步要走的客人听此转过了身。
今日来的大多都是尝过陆云阳卖的奶茶的,便是没买到过也是听说过的。
此时见着店里的人的样子,哪还会怀疑新品的味道,听了还能有这种解决方法便都纷纷买了几份。
“日后我带着自家的水壶可能来买?”
听见有人这样问,陆云月接过话来:“这是自然,不过分量还是按咱店里的算哦。”
长相清丽的小姑娘笑的甜甜的:“另外要提醒各位的是,天气如今越来越热了,奶茶容易坏,所以不能过夜,要趁早喝掉哦!”
“原来如此。”
“这样也更方便些。想是我上工之前带了水囊过来买上几杯冰凉的奶茶,热了就喝两口,岂不惬意!”
也有人注意到那句奶茶放久了易坏,有知情的便开口讨论上了。
“诶,怪不得昨日有人喝了前头那家卖的仿制的奶茶闹了肚子,还去那摊子闹了。”
“嗬,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昨日想去那家买,站在前头闻着味儿就不对劲,赶紧跑了。”
“那喝了闹肚子的后来如何了?”
说话的人美滋滋的挖了一勺芋泥放进嘴里:“还能如何,叫那家赔了药钱呗。今日那摊子都没出,也不知道还卖不卖。”
“啧啧,看来日后还是得来这家,老板不是说日后还会经常有新品吗?”
“只要新品的味道能不输这芋泥奶茶,我便日日都要来尝一尝!”
“这是自然!”
……
这几位客人坐的离柜台不远,叫陆父和陆云月听了个正着。
父女俩对视一眼,都没想到竞争对手竟然就这样解决了。
常人或许想不到奶茶容易坏,但自家做的东西,味道还是很容易能闻得出来的。陆家为人本分,更是特别注意了安全和卫生问题,倒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开业第一天,生意出乎意料的好,还能有这意外之喜,就连几个伙计听了,脚步都轻快不少。
接连几天,奶茶店的客流量也算稳定下来。在陆云月的想法里,自家店就当是个吃下午茶的地方。也确实如她所想,下午进店的人是一天之中最多的时候。
经历过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如今几个伙计已经能熟练应对各种突发事情了。
陆父也眼见着自家女儿将柜台和账目打理的井井有条,独自去了官道旁的茶馆。
陆云月和袁氏几人劝过之后,陆父倒也想开了,过去收拾收拾,便搬到镇上和自家人一同经营奶茶店。
但他也节俭惯了,茶馆当年为了安全建的结实牢靠,平白丢弃了怪可惜的,便准备问问村里人有没有要接手的,便宜卖了去,也能多个进项。
陆云月自然不会反对,如今奶茶店不说日进斗金,日进斗银总是有的。但便是银子足够改善生活,节俭也是应该的。
“月娘,吃早饭啦!”
“哎!来啦!”
陆家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杜薇薇这边也想了各种法子敛财。
杜家只是普通农户,便是从前出了个秀才也只过了几年的风光日子,杜薇薇便也没见过什么值钱的东西。
此前唯一能想到的是人参。但镇子实在太小,只有这两家医馆,更是只有这一株如此大小的人参。
她才刚从福安堂“拿”了人参出来,卖到了济春堂,总不能用同样的伎俩倒卖同一样东西。
且不说医馆有经验的大夫只消看一眼掂量下重量便能得个大概的斤两,更何况人参可不是都长一个样子,自家的“镇馆之宝”定然记得清楚。
这也是杜薇薇当初没敢卖去福安堂的原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南山里头总共才多少天材地宝,便是众人公认的杜薇薇运气好,见了她时常挖到人参也必会叫人猜疑。
(https://www.eexsvvw.cc/94481/14550988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