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之前,段海清第一次看到这位大叔的时候。
这位患者的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
虽然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大叔年轻时候曾经得过风湿热。
后来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地发展成了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二尖瓣狭窄,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二尖瓣狭窄会让血液都淤积在患者的心房和肺血管里,一点一点地会出现越来越重的胸闷气短情况。
也就是心衰。
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至只能坐着喘气。
这种情况,临床医生把它叫做端坐呼吸。
那位大叔,在一年前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起码那时候的大叔还能走,能活动。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躺在床上等待着自己命运的终结。
入院之后,段海清为大叔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和检查。
并且通过药物积极的治疗了大叔的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好,大叔的心衰改善得很快。
对于这种由于心脏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心衰,只有将根源问题解除之后,大叔的生活质量才能改善。
要不然即便这次通过药物调整,大叔心衰的症状缓解了,在出院之后依旧随时会有心衰发作。
在纠正了心衰的表现后,就到了解决根本问题的时候。
这位大叔的病变位于二尖瓣,所以段海清决定为这位患者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
二尖瓣置换手术,就是将患者原本自身已经病变的二尖瓣剔掉,换成人工瓣膜。
用于二尖瓣置换的人工瓣膜,有两大类。
第一种是生物瓣膜。
生物瓣膜是指应用其他动物身体上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人工心脏瓣膜。
最常用的生物材料,有牛心包瓣和猪的主动脉瓣两种。
第二种就是机械瓣膜。
机械瓣膜是用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瓣膜,结构很像我们熟悉的“门”。
不过机械瓣的这个“门”,门框却是圆形的。
其内有一扇或两扇“门”。
安装一扇门的是单叶瓣,两扇门的是双叶瓣。
历经了多年的考验,现在应用机械瓣膜的患者中,主流还是双叶瓣。
多数机械瓣均是用热解碳材料制成,强度和耐磨性相当于金刚石。
简而言之就是非常结实耐用。
这两类瓣膜也各有优缺点。
在进行人工瓣膜植入之后,因为人工瓣膜毕竟属于异物。
异物的存在就会让瓣膜周围容易产生血栓。所以需要吃抗凝药物治疗。
现在的抗凝药物五花八门。
但是真正被确认过对于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公认有效的药物只有一种。
那就是华法林。
华法林这个药很麻烦。
它的药效波动很大,甚至包括牛心菜、青萝卜一类等很多吃的东西,都会对这个药产生影响。
所以需要每几天就测一次凝血功能来调整药物的用量。
另一方面,如果药物调整不到位,导致华法林吃多了,就容易发生出血。
严重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如果发生,那可是会要人命的。
但是如果华法林吃少了,则容易发生血栓形成情况。这些血栓一旦顺着血流离开,堵住了哪个血管,那也会发生大事。
就算华法林吃得很仔细,但是如果万一不幸得了个阑尾炎什么的,还是要等到华法林药效代谢后,才能进行手术,要不然会有很高的出血风险。
并且对于孕妇来讲,华法林可以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
段海清还记得自己年轻时曾经查过很多的文献和指南,寻找有没有一种可以替代华法林的抗凝药物。
可惜答案是没有。
而生物瓣膜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吃华法林。
生物瓣膜在植入人体后3-6个月左右后,瓣叶表面就会被人体沉积的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组织覆盖。
这时候构成瓣叶的材料不再与患者的血液接触,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应。
因此3-6个月后就不再需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了。
现在生物瓣膜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生物材料毕竟和自身不是同源。
会引起患者身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引起瓣膜的老化。
并且自身血流的冲击也会使得瓣膜的生物材料老化。
所以,生物瓣膜,都有自身使用寿命。
即便是现在最先进的生物瓣膜,在手术后的7-10年,生物瓣也会开始出现一定损坏。
不过这时候生物瓣膜的功能尚可维持。
但是等到术后15-20年后,生物瓣膜坏损到一定程度后,就没办法维持它原本的功能了。
这个时候生物瓣膜就会出现明显的瓣膜狭窄,或者瓣膜反流。
这就叫做生物瓣膜毁损。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再次替换生物瓣膜。
这就是生物瓣最大的不足。
另外生物瓣比机械瓣价格要贵一点,但是和这些优缺点相比,价格所带来的差异,倒是微不足道了。
至于机械瓣。
最大的优点是耐久性好。
单纯从理论上来说,现代机械瓣的理论使用寿命均在50年以上,因此使用寿命可以满足所有年龄段的患者。
简而言之,如果保护得好,一个机械瓣膜,可以给患者用上一辈子。
另外,对于一部分自己主动脉瓣天生长得比较小,没有办法匹配相应的生物瓣膜的患者。
机械瓣却可以适用。
小号机械瓣的开口面积显著大于同型号有支架生物瓣,非常适合植入主动脉瓣环较小的患者。
并且机械瓣的瓣架结构也显著低于生物瓣,这是机械瓣的另外两个优点。
要这么看来,机械瓣的优点要显著大于生物瓣。
那为什么生物瓣膜还会存在,并且越用越多呢?
因为,机械瓣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机械瓣真的就是一个“门”,既然是门,那就有可能突然卡住。
临床上叫做“卡瓣”。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因为血流的通路瞬间变得狭窄,会让心脏里的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那可是会直接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时候,可是会要人命的。
而且,机械瓣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需要终身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既然这两类瓣膜各有利弊,那么到了瓣膜选择的时候,就要看医生的思考和倾向,还有患者自己的意愿了。
当时的段海清,综合考虑了一下患者的情况。
患者的岁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才刚过50岁。
这种岁数,如果进行生物瓣膜置换的话,患者必然会有接受二次手术,甚至三次手术的可能。
心脏手术的费用很贵,二次甚至三次的手术的花费,患者能负担得起吗?
就算他家里的经济条件能承受得起。
二次心脏手术的风险,可比第一次心脏手术的风险要高出来不止一点半点。
患者现在刚过50岁,如果换了生物瓣膜,等到他再次接受心脏手术的时候,那可能就70岁了。
岁数大了,患者的身体素质也会下降。
此消彼长下,患者的手术风险会明显增大。
本着为患者远期寿命考虑的态度,段海清和这位大叔还有大叔的老婆进行了反复沟通之后。
最后大家决定,为这位大叔进行机械瓣膜置换。
手术过程很常规,没有什么波澜,大叔做完心脏手术之后,顺顺利利地出院了。
段海清至今还记得,在这位大叔出院的时候,自己还千叮万嘱,告诉这位大叔,一定要定期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华法林药物用量。
毕竟按照段海清从业多年的经验,有太多患者在医院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一回家,就觉得自己彻底好了。
转头就把大夫的叮嘱给抛到了脑后。
大叔在出院的时候,对于段海清的叮嘱也是满口答应。
段海清当时满心以为,这位患者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惜。
事与愿违。
这位大叔出院之后,刚一开始倒是乖乖地吃药,然后定期抽血调整药量。
但是没过几天,大叔就感觉不对劲了。
自己这两三次采血指标变化都不大,都不需要调整药量。
照这么看来。
长期吃药,还得长期抽血。
这不就是在给医院赚钱吗?
这一定是医院和医生想要做长线买卖,才这么和自己说的。
感觉自己已经看穿了一切,大叔立刻做了一个机智的决定。
不去采血了。
药继续吃就行。
结果就在出院不到两个月的时候。
一天清晨,这位大叔刚吃过早饭,在家里坐着玩手机。
突然间就感觉一阵剧烈的头疼。
紧接着他就惊恐地发现,自己一半的身子不能动了。
大叔和她家里人当时一下子就慌了,赶紧叫了一辆救护车,匆匆忙忙地把大叔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急诊大夫一问病史,脸上立刻就是一片了然。
又是一个这样的。
急诊大夫赶紧就给大叔做了一个头CT。
CT结果一出来。
果然是脑出血!
再一测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居然直接达到了7.8。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正常人的这个数值范围也就是在0.8-1.2。
这个数值越高表示出血风险越大,凝血功能越差。
对于口服华法林抗凝的患者,这一类人群要求将这个数值控制在2.0-3.0,这样的范围相对不容易产生血栓,并且出血风险相对可控。
可是7.8。
这已经高的有些突破天际了。
这种情况,大叔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急诊大夫和大叔还有大叔的老婆讲明了利害关系后,立刻将大叔收入了ICU。
大叔这一次的运气还算是不错。
在ICU待了两天脱离了生命危险后,这位大叔被转到了神经外科,也就是脑外科继续治疗。
到了神经外科之后,在医生们的忙活下,大叔的脑出血恢复还算不错。
头疼也减轻了,四肢也能基本正常活动了。
就是右边的胳膊腿稍微不灵活一点点。
在得知了大叔因为脑出血住院了之后,段海清也来到神经外科,看了这位大叔好几次。
最后在段海清的悉心劝导下,这位大叔信誓旦旦地保证。
这一次出院回家一定好好吃药,定期抽血,绝不再犯!
在大叔第二次出院的那一天,段海清看着大叔的背影,寻思着: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这回,这位大叔从死神的身边走了一回,应该能乖乖听话了吧。
但是,段海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仅仅过了3个月,他又在神经内科看到了这位大叔。
那天,段海清刚下手术,就接到了一个神经内科主任亲请的会诊。
神经内科请心胸外科会诊,段海清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遇见了主动脉疾病,或者是心脏肿瘤。
毕竟很多脑梗的患者,起因都是颅内动脉的硬化狭窄。
而全身的血管都是连在一起的,如果颅内动脉都硬化了,那么位置的血管也会硬化。
再就是心脏肿瘤的脱落,也常常会诱发脑梗。
可是,段海清却猜错了。
到了神经内科一看,段海清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神经内科需要会诊的患者,居然还是那位大叔。
那天,大叔刚刚又一次住院。
这一次,他的住院诊断是“急性脑梗死”。
简而言之,就是脑梗。
段海清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大叔,这时候大叔讲话已经很困难了。
大叔的老婆在旁边业已经哭成了泪人。
段海清当时的心里很是诧异,这大叔刚得完脑出血不久,怎么就脑梗了呢?
在段海清的询问下,大叔的老婆才将大叔出院后的经过娓娓道来。
这一听,段海清当时差点没炸毛。
大叔回家之后,刚开始倒是挺老实,规规矩矩地吃了两周药,并且坚持3天测一次凝血功能调整用药。
但是。
在坚持了2周之后,大叔就觉得这样太麻烦了。
于是大叔灵机一动。
上一次不是因为华法林的作用太强了,导致自己脑出血了吗?
这次,我不光不测凝血。
我连华法林都不吃。
这样总不会再有脑出血了吧。
于是,在停药了2个多月以后。
这位大叔的机械瓣周围,终于成功地长了一块小小的血栓。
新生的血栓往往代表着不稳定。
在机械瓣的不断开合中,这块血栓终于成功地掉落了。
掉落的血栓化作了沿着河流前进的小船,顺流而上。
一直沿着血流到了颅内动脉里,才停止了流动。
因为颅内动脉的直径已经无法让这艘小船继续通过。
小船,也就是这块血栓,成功的卡在了颅内动脉里。
颅内动脉,被血栓堵住了。
颅内动脉是给脑部供血的。
这一段颅内动脉的堵塞,会导致这段血管供应的那部分脑组织缺氧缺血。
脑组织对于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很差。
很快这部分脑组织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坏死。
这就是脑梗。
段海清当时心里很着急。
在段海清对于神经内科的浅薄认识中。
这种因为血栓导致的脑梗,是可以进行介入方式,将血栓抽吸出来的。
但是正所谓更行如隔山,在医疗行业跨专科治疗的时候,更是如此。
对于段海清的询问,神经内科主任给了段海清一个明确的意见。
从CT上已经能够看到,那个动脉支配的大脑区域已经都梗死了。
换句话说,那部分脑组织已经彻底凉凉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进行了介入取栓,已经彻底死掉的脑组织也没办法活过来。
只是白白折腾而已。
而且在已经坏死的脑组织和血管里进行操作,很容易再次诱发大面积脑出血的可能。
得不偿失。
现在医生们能做的,就是用药物调整,看看效果吧。
对此,段海清只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表示遗憾。
本来段海清还打算再训斥大叔和他老婆一顿。
但是看着大叔老婆哭得这梨花带雨的模样,段海清终究没好意思再开口。
所有的训斥言辞,最后全都变成了,对于患者和家属的安抚。
不过,这位大叔的运气还是很好的。
再次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治疗之后,大叔的命终于是保住了。
但是在脑出血之后不久又遭遇了脑梗的打击。
大叔的右侧肢体,活动也越来越不好了。
在出院之前,段海清再次来神经内科看了一下这位大叔,并且又一次和大叔和家属强调了吃药和定期抽血检查的重要性。
大叔和他的老婆哭着答应了段海清。
看着坐着轮椅出院的大叔。
段海清在想。
这一次,这大叔总该听话了吧。
段海清也实在是没有想到,才过去没几个月,他就又和这位大叔见面了。
那一天,段海清又接到了急诊电话。
急诊大夫的声音也充满了无奈:
“你的那个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又来了,你过来看看?”
听着这句话,段海清的心里猛地闪过了一缕阴霾。
等到他到了急诊中心里,就看到。
这一次,大叔是被推着进来的。
来的时候,他的嘴上还插着呼吸机,意识已经很模糊了。
大叔的老婆在一旁抱着病床嚎啕大哭。
看到段海清来了,大叔的老婆一边哭着,一边说。
大叔回家了之后,自己说他都点背2次了,总不至于连着点背3次吧。
抱着这种心态,大叔又偷偷摸摸地把药停了。
大叔的老婆给大叔吃华法林,大叔就偷偷地把药都藏起来然后不吃。
让大叔去抽血,大叔说他现在右侧胳膊腿不好使唤,没法去医院抽血。
然后孤傲苏他老婆说,等他胳膊腿好点之后,再去抽血。
然后,没有任何意外的,大叔再次血栓,再次脑梗……
段海清看着大叔的老婆。
他能深深理解大叔老婆的那种绝望。
但是他却已经无话可说。
大叔毫无疑问的,再一次住进了神经内科。
也可能是大叔命不该绝,更有可能是死神也觉得大叔实在是太轴了。
这一次,大叔很幸运地又挺了过来。
只不过这一次的后果。
是大叔说话都有点说不清楚了,右侧的胳膊腿已经彻底不能动了。
这一次,大叔出院,是躺在平车上离开的。
段海清以为,自己应该再也不会看到这位大叔了。
可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
这一次,段海清看到这位大叔的时候,就是在这里。
在胃肠外科里。
这一次,没有急诊请段海清会诊。
也没有胃肠科的大夫给段海清打电话。
而是患者的老婆,在住院后,自己拨通了段海清的电话。
电话里,患者老婆的声音早就已经泣不成声。
段海清前几天来到胃肠外科病房的时候,大叔的老婆一看到段海清,就一直在哭。
忍不住地上去安慰了一下,段海清也彻底的了解了这一次的事情经过。
回家之后,大叔坚持吃了一段时间药和定期抽血检查后,感觉自己没事了。
现在大叔觉得自己右侧胳膊腿都不怎么能动了,去检查太不方便了。
就又擅自把药停了。
停药的结果,就是再一次的血栓形成,然后血栓脱落。
万幸的是,这一次的血栓没有掉进颅内动脉里。
不行的是,这一次的血栓却堵在了肠系膜动脉中。
肠系膜动脉负责肠子的血运,在肠系膜动脉被堵塞后,大叔的肠子逐渐出现了坏死。
现在大叔的大部分肠子都需要切除,要不然等到感染继发穿孔之后,大叔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可是,肠子是吸收营养的地方。
切除了这么多的肠管后,大叔肠道的吸收能力也基本消失殆尽了,生活质量会很差。
可是大叔没有选择。
不做手术,就只剩下了等死。
现在手术做完了,段海清带着郑毅他们来再看了一次这位大叔。
现在大叔基本没办法靠正常的进食来吸收营养,只能靠着一些特质的营养液来勉强给身体补充营养。
如果没有了吊瓶,这位大叔的结局可能就是活生生的饿死。
这位大叔现在最常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就是每天呆呆地看着天花板。
医院。
是一个有人进去。
也有人出来。
也有一些人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出来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大叔可能没有机会从这个地方走出来了。
(https://www.eexsvvw.cc/86800/3644970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