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尚书不是不想参加莹儿的成童礼,而是根本脱不开身。
这日下了朝,崔尚书正要离开含德殿,却被董士恩叫住了。
这董士恩自幼进宫,先是跟着先帝,伺候笔墨。
先帝见他知分寸,懂进退,为人通透又忠心,便命他去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圣人。
主仆相见,分外投缘。
多年过去,董士恩成了圣人最信任的内官。
圣人曾说:“有士恩侍奉于前,朕万事安稳矣。”
现如今,董士恩获封右骁卫大将军,掌宫禁宿卫。
他禀性忠诚,诸事想在圣人之先,是圣人身边第一得意人。
“将军唤住本官,不知何事?”崔尚书明知故问。
自西北大捷,自家嫡女赐婚小侯爷,崔尚书就静等这一刻,等着圣人给个合理的解释,顺便看能不能找个恰当时机,好推了这门婚事。
这几日回府,他被夫人郑氏闹得头大。
郑氏出身名门,向来瞧不上赐婚。按照她的说辞,大凡赐婚,都有不可说的目的,即便勉强凑成一对,怨怼的多,幸福的少。
想当初,先帝曾想让太子娶她郑家女,派卫相亲自去说合。
祖父捋着胡须,硬是给撅了回去。他说,我郑家适婚年龄的女娃,只有一个,且早已许婚太原王氏。这女娃是郑氏堂姐。后嫁太原王氏,夫君虽只是七品小官,却夫妻和睦,幸福美满。
先帝听卫相回话,明知是托辞,却也奈何不得,长叹一声:“想我华朝立国近两百年,尚且不如王氏乎?”
婚事就此作罢。
崔尚书听夫人历述故事,心中自然明白,这是郑氏爱护儿女的拳拳之心。
圣人旨意说得明白:礼部尚书嫡女,赐婚永安侯嫡子。
他的嫡女有两个,均为郑氏所出。嫡长女萱儿已嫁作人妇,婚事只能落在嫡次女菀儿身上。
菀儿外柔内刚,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得知赐婚,说什么也不肯从。
他另有两个庶女,茗儿为妾杜氏生,莹儿为外室云氏生。
嫡也好,庶也罢,都是他的心头肉。不管舍出谁去,他都舍不得。
郑氏催他去求圣人。
崔尚书微微一笑,只是静静等待。他知道,赐婚一事,近日必有交待。到那时,再想法让圣人收回成命不迟。
董士恩听崔尚书问,先谦恭地施了礼。
“大家请尚书移步桃源斋。”
“桃源斋?”崔尚书明显愣了愣。
董士恩谦卑一笑,“是桃源斋,尚书没听错。”
这桃源斋,还是他命的名。
那时,他们还很年轻,指点江山,激扬青春,仿佛天地都无法容纳胸中豪气。
秦炅尚武,他尚文,各有所长。
唯有太子,文武略懂,均不精通,却自得地说:“本宫有你们,又有何惧?”
的确,他们意气相投,曾学桃源结义故事,不顾身份,暗中结为异姓兄弟。
太子登基,特命人于宫中辟一院,方便兄弟三人时常相聚。
年少风华,能有这么一处,不讲君臣,只论兄弟,好不快哉!
后来,秦炅远赴边塞,横刀立马,建功立业,成了威名远播威震敌胆的永安侯。
他则成了礼部尚书,守在圣人身边,门生满天下,助圣人安邦定国,开太平盛世气象。
只是,圣人越发像个圣人。
桃源斋,自秦炅走后,再也没有开启过。
桃源斋到了。
崔尚书缓步而入,举目而望。早过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如今只剩郁郁绿叶,连果子也没挂上几个。唯有湖心亭,依稀如昨。圣人独立水畔,临水远眺,默默沉思着什么。
想当年,圣人也曾想往万里河山,广阔天地。如今只能困守宫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他触碰不到的大华江山。
崔尚书鼻子微微一酸,为圣人,也为自己,还为秦炅。
圣人闻得脚步声,慢慢回转身来,笑容依稀似当年。
“睿渊,你来了。”
这一声睿渊,勾起君臣多少心事。
“士恩,去煮好茶来,记得放两片桃花。”
士恩笑应着下去了。
崔尚书行罢君臣礼,动情地笑问:“陛下,桃花……您还记得?”
圣人把住崔尚书的手,笑道:“自然记得。我们三兄弟饮茶,你喜欢放桃花,秦炅喜欢放雪莲花,朕喜欢放牡丹。我俩喜好易得,独他耗费我不少心神。如今,他都能年年轻易得了,比起我俩,倒是逍遥快活得紧呐。”
说话之间,君臣二人携手已来到棋桌边。照例相对而坐,同看摆好的棋局。
(https://www.eexsvvw.cc/83353/3058314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