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和殿内,贤妃用了午膳,在殿内散步消食,听棣棠讲京城里的趣事,跟说书似的,绘声绘色。
哪家的进士娶了哪家的小姐,哪家的大妇把庶女嫁给了个赌徒,哪家的堂兄弟为青楼女子大打出手,哪家出了欺主的刁奴。
一件件的,棣棠每每用三两句话就说得明白。这些都是京城高门大户的内宅私隐,天宝行在经商之余,搜集各地情报,京畿重地,自然在列。
“张家小姐的亲事,又出了状况”。张德嫔的幺妹会试前嫁了,张老太爷亲自定下的亲事。
贤妃好奇:“姜赋高中三甲头名小传胪,家中人口简单,怎么了?”
“成亲时就闹了一场”,棣棠撇撇嘴角,“会试前,张家着急完婚,就把姜母接了来,且不提衣食路费,便是京城里的宅子都是张家送的。那姜母自觉丢了脸面,一进京城就要毁婚。姜赋自是不愿的,好说歹说婚事成了。这不,得了小传胪之名,姜母便觉儿子天生富贵命,竟要给儿子纳妾,还要动媳妇的嫁妆给儿子纳妾”。
这样的事,并非罕见。“张家呢?”上届科举,也出了同样一桩官司,只是小姐乃庶出,嫡母并不肯出头,出嫁女眼见无望,当夜悬梁自尽了。此时,嫡母方出面告状,抬回庶女的嫁妆,给自己的女儿添妆;而进士因风评不佳,又无门路,被扔到穷乡僻壤为县令,前程,且得熬着。
张家岂是吃素的。“有趣了,没几日,姜母得了风寒,药石罔顾,病情反倒一日重似一日,最终,来了位道爷,治好了病又批了八字,说姜母不得远离故土,否则性命难保。姜母本还有些迟疑,可这病刚好就又犯了,不由得她不信,只得连夜出城回乡去”。
贤妃笑笑,张家也是泥腿子出身,对付姜家这样的,多得是办法。若姜母仍执意留在京城,就让她得个疫症,移到郊外找两个下人看管起来,待到姜赋南下赴任,谁还记得京郊的老婆子。
棣棠话锋一转:“平虏伯府里,近来也是热闹得很”,透着几许幸灾乐祸。
贤妃感慨道:“看样子,哪家的后院都不太平”。
深宅大院里不愁吃穿,日日斗的就是人心。
这世上纵然有鬼,也不如人心之阴狠恐怖。
“恪王妃的亲戚来投靠,有位表小姐过府探望宜城郡主,巧得很,表小姐说金钗不见了,满府的丫头在后宅里找,她却……”
这连猜都不用猜了。
那位表小姐准是戏文看多了,盼着能与英俊潇洒的平虏伯不期而遇,演一出才子佳人的好戏,之后再以贵妾身份抬进伯府,享一辈子荣华。
贤妃吃惊的是,恪王妃的亲戚到底有多穷,一个个都上赶着来当妾。从前盯着王府世子,如今又盯上平虏伯。
“妾,从立从女,岂是那么好当的”,贤妃摇了摇头。
皇妃听着遥不可及,可仍是妾氏,只是,妃子身后都站着世家大族,皇后并不敢随意作践。可出了皇城,高门大户里,大妇责罚小妾的例子比比皆是。妾生子,不能养在身边,日后只得称生母为“姨娘”。
贵妾、良妾身份虽比贱籍、家生子的略高些,这辈子也几无可能抬为正妻。便是紫禁城内,皇后薨,皇帝或是迎继后入宫,或是命皇贵妃、贵妃掌六宫事。开国百年,不过一个特例,可惜那位福薄,当了半日皇后就去了西天。
“以宜城郡主的脾气,必不能善了”。
棣棠忙应道:“谁说不是呢,郡主冲回王府,指挥家丁把那些个打秋风的亲戚赶出去,恪王妃冯氏舍不得娘家人,母女二人吵得面红耳赤”,末了,棣棠叹气,“说来说去,这错,都是女人家的”。
天下是男人的,犯错的就只能是女人。
“平虏伯要去辽东修祖坟,宜城郡主仍是百般不愿,没准,平虏伯今年还是走不了。郡主的醋劲儿也太大了,生怕从关外带回几个莺莺燕燕来”。
“今时不同以往”,贤妃料道:“纵然宜城郡主再怎么不肯,这次,中宫一定会让平虏伯去辽东”。
“一张状元卷子,真的那么关键?”
“中宫最忌惮的莫过于李文朴父子养士”,不同于招揽,李家是培养读书人,“如此下去,不出二十年,辽东帮就会崛起”。
“可是……皇上,不忌惮么?”
“皇上再忌惮,眼下也要倚仗李家来经略辽东。更何况,东胡去冬费谟汗死,新大汗是第八子聂格里,此人据说多有谋略,身旁不乏汉人谋士。东胡进犯,多在春秋两季,春日青黄不接时,他按兵不动。这个秋天,难测”。
二十年前,费谟登大位后,用反间计使得梁家与蓟辽总督内斗不止。辽阳城围困数日,梁家亲兵冒死赶到总督治所之地的昌平镇,总督大人还在疑心是梁家使出的苦肉计,故而延迟发救兵,最终,辽阳城破,梁家一门或战死或自裁殉国,只活下来梁振东与梁氏堂兄妹二人。
蓟辽总督按兵不动,四品的延庆兵备李文朴却动作频频,命精锐化整为零分几路入辽东,李文朴亲率一队人马直奔东胡老巢兴京,杀个措手不及。费谟闻讯赶回时,兴京已化为一片焦土。而李文朴兜了个大圈子,从草原入宣化府返回延庆,一战扬名。
辽阳总兵战死,前去督军的恪王爷接皇帝密旨,当日便斩了蓟辽总督。大战之后,一路护送梁家棺木及梁振东兄妹进京。于梁家而言,恪王府有恩。
“奴婢不懂朝政,可也知若战事再起,生灵涂炭”。
“见过战争吗?”贤妃问得突然。
棣棠忙摇头,她家是仵作世家,小时候,倒是见过尸首。
贤妃拢了拢耳边的发丝:“辽阳城破,三万守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城内百姓家家挂白幌,绝户的更有两三成;李文朴奇袭兴京,先前派去辽东的三路人马成了幌子,他们且战且退,等到援军来时,活下来的已不足十中之一”。
棣棠支起耳朵听着,半是敬佩,半是恐惧,“娘娘对辽阳一战烂熟于心”。
贤妃将目光转向窗外,淡淡道:“花开了”。
那年,天下大旱,辽饷缺口严重,朝中大臣吵个不停。天宝行就跟皇家谈了比交易,每年辽饷,天宝行负担三成,作为交换,大明对东胡、辰韩边贸,天宝行独揽。商行赴辽东开设分行,挑伙计,只要辽阳府的人。这些人除去经商,还要担负搜集情报,他们对东胡有血海深仇,断不会为了钱财,成为对方的细作。
(https://www.eexsvvw.cc/79333/3075092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