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第一章金边高棉

通史,自然不是纪传体,而是编年体。

        安南的起源上,则来自于鸿庞氏。

        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中国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然后就是纳入中国怀抱时期。

        总而言之,强调安南起源自中国,贬低历代脱北者,直言其叛乱,从而导致安南战乱不休。

        然后之后的吴朝、丁朝、李朝、黎朝等,都属于权利熏心之辈,虐民以养身,使得安南退化,蛮寮日益严重,即将去夏入夷。

        幸赖我大明绍武皇帝,明见万里,当今秦王殿下英武不凡,驱天兵降军阀,安民生而施德政,让整个安南享受富贵安康,功莫大焉。

        秦王看着后面夸赞自己的话语,一时间觉得有些赧然,这几乎是把朱静的功劳全部安在他身上。

        人家完全成了陪衬,属于辅助性质了。

        但他是政治家,对这一切已然适应,倒是没有多少反感。

        “印刷十万册,送往秦国各地官学,或者私塾。”

        朱存槺平静道:“另外,告诉各地的知县,知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出现在童试中。”

        “是!”几个宰相忙应下。

        借着编史的名头,秦王收缴了秦国多数的藏书,史书,这本通史可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一场对读书人的教化。

        没错,就是读书人。

        普通的人可不会在意统治他们的是谁,只有读书人拥有着些许的自尊心,所以别扭的在意此事。

        即使有科举,但仍旧有许多人隐居,或者不想为官,谋求安南的独立。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两年来秦国叛乱迭起,三五百人的叛乱层出不穷,地方的巡防营压力极大。

        也是如此,秦国效仿宋朝,不断地进行招兵,将强壮的劳动力征入军中。

        其六百万人口,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这是何等夸张的数字。

        而这本通史,就是对读书人的台阶,让其放下顾虑,拥抱秦王。

        首相刘观忽然递出一本书来:“殿下,这是朝廷新出的《绍武注音法》。”

        “如今我国看上去太平,但明人和秦人隔阂极重,尤其是某些明人视自己为人上人,拒绝与秦人联姻,居住在内城中而不外出。”

        “甚至,某些人家只购买从大明来的粮食,表面上来说是怕水土不服,实际上却是顽固不化,鄙夷秦人……”

        听得此话,秦王一时间也有些尴尬。

        因为从小就在北京长大,所以稻谷、面食他都吃,饺子包子什么的也是常态,自然是要进口小麦。

        平日里用的器具,也不自觉地用起明式,衣食住行,无所不是。

        虽然他没有什么鄙夷的意思,但这份隔阂确实存在,这是习惯问题。

        毛复瞅着秦王脸色微变,心中一动:“如此,两相隔阂,秦王很难彻底安生。”

        “殿下——”

        “我要怎么做?”

        秦王沉声道。

        “着秦丝,食秦米,用秦纸……”

        刘观轻声道。

        “嗯!”秦王深吸了口气,应允了下来。

        他这个秦王可真憋屈,吃喝都不任由,但天底下哪里有自由的?

        就算是他那英明神武的老爹,也不是怕青史留名,文人参谏,不得不将私生子养在宫外?

        这么一想,他倒是觉得还行。

        “罢了,我就依了此话。”

        秦王沉声道,不过他此时双眸却露出了怒火:

        “寡人从民,那民也要从寡人。”

        “朝廷不是出了一本《绍武注音法》?将其刊印全国,文武百官,儒生学童,都要学会官话。”

        “我大秦的官话,要与大明一般无二。”

        刘观和毛复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遵从了。

        至于群相阮成,已经眼观鼻,鼻观心,根本就不发言。

        因为四人之中,只有他是本土人,在议政堂中虽说不是摆设,但也强不到哪里去。

        八曹之中,他只领着工曹和刑曹,这些事上他根本就没发言权。

        不过,他余光撇了一眼略显沉默的刘观和毛复,心中一笑。

        因为官话是必然要普及的,用北京话倒是也不是不行。

        毕竟秦国那些读书人学四书五经,必然是要会学汉字,学会了字自然就会容易学音,更何况还有一本普及的官话书。

        见两人被自己的气势所震,秦王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表面上来看,普及官话会更得罪百姓,制造更多的隔阂,但反对最激烈的反而是那群从大明来的文臣们。

        为何?

        因为在皇帝不懂安南话的情况下,整个朝堂能够顺利运转,官话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他们的子嗣因为口语之故,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儒家经典,从而对科举造成垄断。

        朝鲜就是如此。

        中上层贵族通行汉字,汉话,甚至比普通的明人还要标准。

        所以贵族才在科举横扫那些中人和底层两班,占据官位。

        人为的设置门槛。

        对此,秦王心知肚明。

        因为他明白,只有拉拢这些文臣武将的才能控制整个秦国,普通的秦国百姓根本就无法依赖。

        但今天这区别对待,着实让他气到了。

        让他秦王作典范,受委屈。

        那大家都别好过。

        这也算是一种敲打。

        “驾驭文臣,果然不易。”

        秦王嘀咕着。

        眼瞅着秦国安稳,之前万众一心的场面也就渐渐消失了,争权夺利已然开始。

        这般想着,他对于议政堂的大组成颇有几分不满。

        三位宰相,刘观和毛复都是明人出身,王府旧臣,在朝政上强势的很。

        因为当年在西贡他准备效仿种姓制,被皇帝骂,所以到现在这些人还把他当做毛头小子。

        要知道,他已经二十岁了,抵达安南近四载,什么都懂也知道,岂能任由他人摆布?

        “得用人。”

        秦王面色平静,嘴边嘀咕着。

        议政堂三人太少,起码得五人。

        三汉两土,最为适宜。

        ……

        与此同时,在西贡,一支船队缓缓而来,大小十来艘船只乘风破浪,登临这座城市。

        船上下来了近千人,带甲之兵就有五百之数,一个个颇为雄壮。

        西贡知府热情相迎,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而下船的为首三人,则缓步而来,脸上带着感动。

        为首为一武将,三十来岁,看起来颇为年轻,一身细麻衣但也遮掩不住身上的气质。

        两旁则为都是文人,四十来岁,穿着长袍,额头上满是汗水。

        “在下西贡知府,拜见阁下。”

        其头戴乌纱帽,右衽青袍上的一只白鹇,若隐若现,年若三十来许,大大方方的弯腰行礼。

        由于藩属制,虽然秦国依旧是九品十八阶,但正一品不设,就算是议政堂宰相也不过是二品罢了。

        所有的官阶降了一品。

        所以明朝正四品的知府,此时在秦国也不过是正五品罢了,不能穿绯袍而是青袍。

        因为弄不清楚来人的身份,所以只能称之为阁下。

        “某乃夏津子朱参,见过知府。”

        朱参微微一笑,拱手道。

        “在下卫国开垦司掌司张原——”

        “在下卫国军务司掌司元丞——”

        知府顾广为之一笑,果然是卫国大军。

        “殿下已闻卫国之藩,特令下官配合。”

        知府顾广迎三人入了队伍,乘上了抬竹椅上。

        “这?”

        见三人疑惑,顾广忙解释道:“我秦国湿热,马儿不耐其卑湿多有疾病,牲畜也受蚊虫之苦,如今正是忙的时候,所以就用抬轿了。”

        朱参三人恍然。

        果然是一国就有一国的风俗。

        如今只能入乡随俗了。

        朱参坐下后有四轿夫起抬,其他三人则是两人并肩而抬,这其中显然是有着森严的规矩。

        子爵虽小,但也是上国之爵,不亚于国内的郡伯,自然要尊敬有加。

        很快,府衙就到了。

        朱参等人一见,其不过是大明县衙的大小,甚至比不上某些大县,着实不符合身份。

        大厅中早就摆放了一桌酒席。

        十二菜三汤,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见谅,秦国贫瘠,而且天气湿热菜多不耐存,搜了一些能吃的,合乎口味的还真少,只能落下这些了。”

        “不过厨子是从广东请来的,倒是不错。”

        朱参客气了一番。

        落入在他眼中,无外乎一些鸡鸭鱼肉,能吸引他目光的则是一些肥美的海虾,石斑鱼罢了。

        饭毕,几人歇息片刻,喝了杯绿茶洗了下肠胃,才开始聊起正事。

        “不知高棉如何?”

        朱参主动提起了话题。

        “高棉,也可以叫做金边国。”

        知府顾广轻声道:“在之前其国都在吴哥,可惜被暹罗人占了,国都就迁徙到了金边,所以一般称呼其为金边高棉。”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其国。”

        “那这个金边高棉又如何?”

        “弱,不堪一击。”

        顾广叹道:“我等脚下的西贡,早在六十年前就被安南谋夺,只是没多经营罢了。”

        “如今国王叫巴东.拉嘉,王权暗弱,地方割据,无论是暹罗还是之前的安南,都不将其放在眼里。”

        朱参点点头,这跟他了解的差不多。

        “其国兵马虽有数万,但若以王师对之,五千之数则成。”

        高棉王国的巅峰时期在于之前的吴哥王朝,后来暹罗占据其都城,把他打得四分五裂,不得不迁都金边。

        所以吴哥王朝和金边王朝,实际上是同一个王室,其血统未变,依旧如故。

        但金边王朝却远不如吴哥王朝,就连只掌控三府之地的阮氏也能欺负他,嫁女来进行渗透。

        可以说,此时的高棉与安南简直是天上地下。

        聊完了高棉,朱参问起了秦国的支持。

        这也是卫国建立的基础。

        没有秦国的支持,拿下高棉也是一件难事。

        “殿下与卫王为兄弟,两国关系亲近,所以吾王准备了粮万石,铠甲五百副,弓、箭无算。”

        顾知府笑道:“供应您这几百人,倒是绰绰有余。”

        相较于秦王建立的艰难,卫国简直不要太容易。

        不需要种田,不需要建城,只要集合军队,就能购买粮食等一切物资,还有向导指引,直捣黄龙。

        对此朱参一清二楚,他对此却不怎么满意:

        “卫王殿下从京营、边军中招募了三千余人,看着虽多,但征服一国却勉强些。”

        “恕我冒昧,请允我国借兵。”

        “借兵?”

        顾广大吃一惊,忙摆手道:“这万万不可,我国兵马虽多,但多用于镇压乱民,实难抽出大军支援。”

        “哎!”朱参叹了口气:“那募兵如何?”

        “我瞧着秦国人丁众多,索性招募一些也能省得其跳脱。”

        “此事须与殿下禀告,我做不了主。”

        顾广松了口气,面色缓和的了许多。

        招兵这件事,其实他完全能够做主,但为官之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不错。

        碰到棘手的交给朝廷就是,自己可不能背责任。

        朱参自然知晓其事,笑着点点头。

        实际上,他本来就是打着募兵的主意。

        如非必要,借兵是万万不可的。

        卫国建立之后,必然是要与秦国相邻,到时候两国作邻居,两王又不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其矛盾肯定是有的。

        甚至秦国可能会生出野心,想要控制卫国。

        这些不得不防。

        所以借兵是万万不能的。

        朱参回到安排的宅院,待了片刻后满意地点点头,换了身常服出门。

        整个西贡是秦王在数年前建立的,陆陆续续扩建了三年,在整个秦国是仅次于河内、顺化的大城。

        虽然其为占城之地,民众多为占民,但建筑风格却多为明式,参杂着一些本地特色,显得几分异域风情。

        行走在街道上,满耳都是鸟语,间歇的几句汉话让他倍感亲切。

        这时候他有些后悔出来逛街了。

        询问向导,何处最为热闹。

        向导言语:“夫子庙香火最旺,朝廷禁绝湿婆教,倡行佛、道,儒学大昌,百姓们见秦王,乃至于读书人都拜夫子庙,所以争先恐后地上香叩拜。”

        “姻缘,祈福也是来这。”

        果然,到了夫子庙后,这里极其热闹,人挤人,孔夫子的木像高达一丈,居高临下,颇有几分审视的味道。

        而夸张在于,一旁的偏殿竟然还有妈祖,关公,三者合一,各得香火。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w.cc/75350/75056345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