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问沈艾:“回自己家高兴不?你看姐姐弟弟多稀罕你,家里包了饺子欢迎你!”
沈艾的小手一直被沈依拉着,她好像想起来一些旧事,姐姐高兴起来就捏自己的脸蛋。
她在佳木斯姥姥家住了很久,隔壁孩子和自己吵架的时候,总是骂她是个没人要的傻丫头。次数多了,她也怀疑是不是爸爸妈妈真把她忘了,把她扔姥姥家不管了?不然为啥姐姐弟弟都没来佳木斯,是不是家里人不喜欢她不要她了?
姥姥姥爷都疼她,舅舅姨们也待她好,可是她一直想回自己的家,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下雪的时候,她能想起姐姐弟弟的笑声,就是想不起来他们的模样了。过年的时候,她会想起爸爸的炸萝卜丸子。吃饺子的时候,她能想起爸爸在菜墩子上剁肉馅的声音。
上高中的老姨也爱唱歌,教她唱了好多歌儿,每次老姨舅舅们夸她唱歌好听的时候,她好像听到姐姐夸自己的声音,“沈艾唱歌真好听,像百灵鸟!”
她小小的心里装着家人,想早点回家,可是她每次问姥姥什么时候爸妈来接自己回家的时候,姥姥总是说快了快了,却一直没有等到家里人来接。
她回家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落空,索性就不想了。她有了姥姥家的大黄狗作伴儿,她吃饭大黄趴在旁边看着她,她去江沿儿大黄颠颠地跟着她。因为有了大黄,她认识了好多小孩儿,他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儿。
前几天,三姨当上了纺织厂的工人,她每天早晨都把两条长辫子盘在头顶,像女演员一样好看。
姥姥说妈妈生了个小弟弟,三姨有了工作,家里头没有闲人去照顾妈妈,姥姥要亲自上阵了,她要带着自己坐火车回妈妈家。
姥姥像个指挥官一样安排着舅舅和姨们,动身之前把家里的各项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
三姨做饭最好吃,姥姥命令她下班回家做饭,不许在外面晃荡。姥姥还提醒她刚参加工作,一定要眼里有活儿,在单位好好表现,先别急着找对象。
三舅下乡回来,姥爷的发电厂没给他安排上工作。他说要参加高考,每天在家里用功。姥姥说她们娘俩不在家,没人干扰三舅,他学习更清净,姥姥说特殊时期不给他分配任务。
老姨正在上高二,她的任务是每天帮三姨刷碗,每个礼拜搞一次家里的卫生。
老舅上初二,姥姥对他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别捣乱,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姥爷负责每周两次的采买,家里人多饭量大,隔一天就得买一堆菜回来。姥姥说幸亏姥爷在食堂工作,有买菜的路子,不然可供不起家里这几头狼。
姥姥安排好家里,就拎着包裹领着沈艾麻利地登上开往辽宁的火车。
这会儿,姥姥回到大屋,收拾好厨房的闺女女婿也拿了把折叠椅过来。
姥姥指着放在地上的包裹,“那个手提包里都是吃的,榛蘑木耳哈尔滨红肠,你爹还卤了个猪肘子,说是让孩子们解解馋。”
沈家三姐弟立刻口齿生津,有大肘子和香肠吃啦!
沈依对军绿色手提包很好奇,“姥姥,这手提包上还写着北京呢,这绿色真好看,像军装!”
“这是你大舅当兵的时候买的,我出门和他借的,拎着这个包,觉得自己像军属。”
“妈,咱家就是军属。我大弟部队转业了,咱们也是。”沈妈很珍视军属的荣誉。
姥姥又问:“今晚猜猜谁和我一起住呀?是小艾还是小山呢?”
“姥姥和弟弟睡南屋,白天亮堂,阳光足!我和妹妹睡北屋。”沈依问妹妹:“小艾,你晚上和我住,我给你讲故事!”
沈艾既想和姐姐睡,又想和姥姥睡,左右为难。
沈山听说姐姐要讲故事,“我要和姐姐住,二姐和姥姥住!”
沈艾马上反击,“我要和姐姐住,我们是女生!”
俩人开始车轱辘话来回争论,战况似乎要升级。
沈依赶紧安抚:“都想听姐姐讲故事?那今天咱们仨一起住!”
弟弟妹妹都咧着嘴笑了,“好,一起住!”
姥姥让女婿拎着行李到了南屋,她取下包裹皮,把行李打开。
“我买的新棉花,做了条六斤的新被。”床上铺开绿底黄花的被子。
“哎呀娘,我家有被子,你大老远的咋还背过来?”
没等闺女再开口,姥姥说:“我们一下子过来两口人,家里被子能多富余?多的那条被子给我用,这条给小艾盖。”
“这被子里头裹着的的都是小艾的衣服,有我买的,也有她二姨买的。”姥姥翻出来一个小包裹。
“我看她身上的红毛衣就是她二姨织的吧,和外头卖的一样,这花样我可织不出来。”
“小艾回来和兄弟姐妹一起吃饭,嘴能壮实点,能多长点肉。”
姥姥希望沈艾能像姐姐弟弟一样胃口好,晚上吃饺子,沈依姐弟都吃了不少,每人吃了十五六个,沈艾慢慢悠悠吃了十个饺子,就怎么劝也不动筷子了。
姥姥和闺女对坐在南屋床上,母女俩有四年多没见面,攒起来的话能说上三天三夜。
沈爸带着沈依姐弟洗漱,三个孩子洗完小脚,爬上北屋的铁床,沈依躺在中间,弟弟妹妹一边一个,紧挨着姐姐,听她讲故事。
第二天赶上个礼拜天,沈爸早起去后勤排队买了五花肉和大虾,丈母娘帮着他带了一年半沈艾,现在又放下家里念书的小姨子小舅子,来盘锦帮忙带沈小四,这真是恩上加恩呢。
沈妈把五花肉切块儿,焯水捞出,大铁锅爆锅炒糖色,放肉和生姜翻炒,出油倒黄酒酱油,肉变色加开水,再扔进几个大蒜瓣,一气呵成后,一边拿锅盖一边喊沈爸。
“老沈,锅开了改小火,一个来小时,看汤干了就关火。”
“得令,我盯住了。”
“那我带娘和沈依他们去洗澡了,晌午洗澡的人少。”
沈妈带着娘和仨孩子去了澡堂,沈山跟着一起进了女澡堂。
穆大夫母女三人也刚进去,看见沈妈旁边的姥姥,赶紧过来打招呼。
孩子们在一起叽叽喳喳,孙雯正逗沈艾,“你和沈山谁大呀?你比他矮也比他瘦,我猜你是你们家老三!”
沈艾摇头,伸出两个手指,“我是我们家老爱,沈山是弟弟!”
澡堂里的人都乐了,“你是你们家老几?”
沈艾认真地坚持着,“我是我们家老爱,我叫沈艾!”
沈依这才发现妹妹不会读“二”,她把“二”误读成爱。
她和孙家姐妹这个澡洗得超级累,她们仨拼劲全力给沈艾做各种示范,希望把她的排行老爱给纠正过来。
可是一直等到洗完澡,在回十八栋平房的路上,沈艾还是坚持自己是家里的老爱。
沈依最后也缴械投降,放弃了纠爱为二的尝试。碰到隔壁马小琴问她家来的客人,她忍不住回答:“佳木斯来的姥姥和爱妹妹!”
她也爱上了。
今天沈山最高兴了,饭桌上都是他爱吃的肉菜,妈妈做了红烧肉和油焖大虾,爸爸把姥姥带来的香肠和酱肘子各切了一小盘。
姥姥用西红柿和大头菜做了个汤,她说这汤叫罗宋汤,是老毛子发明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嘴巴都吃得油汪汪的,沈艾和妈妈都爱喝酸甜可口的罗宋汤。
姥姥觉得今天的大米饭特别香,闺女说这是盘锦当地的大米,是今年刚下来的新米。
说起盘锦大米,沈妈开始讲起农林科听来的八卦。
“娘,盘锦当地老百姓原来不懂种水稻,都是种旱田,一亩地顶多收上个几十斤大米。你猜谁教会盘锦人种水稻的?”
“小日本?”姥姥的即时反馈居然是日本人。
“是朝鲜人,他们知道怎么种水稻。早些年,那会儿还是清朝呢,朝鲜国内经常闹战乱,他们也有盲流,没地种只好四处逃荒,有些朝鲜人就逃到盘锦。”
沈家的几个孩子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盘锦大米的由来。
‘“盘锦那时候一片荒凉,盐碱地种的庄稼出不了多少数,老百姓吃粮食挺困难。可是朝鲜人懂啊,他们知道盘锦是块宝地,大大小小的河泡子种水稻正合适,盐碱地出来的水稻最好吃。”
沈依心想:“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智慧,盘锦种个水稻咋还得请朝鲜人当老师?”
沈妈继续讲,“朝鲜人到底把水稻种成了,一亩地能收上百斤粮食。”
“后来盘锦这一片归张学良管了,他吃了盘锦大米,觉得太好吃了,就是产量不大,这大米就特供给大帅府了。”
“咱们今天有福吃到大帅府特供米了?”姥姥喜欢套用各种福气。
“张学良让盘锦开垦了上千亩稻田,他从国外进口了不少拖拉机,盘锦那时候就机械化生产了。”
沈依和爸爸一起惊叹,“真高级啊!”
姥姥说:“那我们还得感谢张学良呗,没有他,我们今天还吃不上盘锦大米。”
沈依补充:“得感谢朝鲜人,没有他们,盘锦不能种水稻。”
“种水稻的朝鲜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盘锦安家落户,也就回不去朝鲜了。咱们盘锦有不少朝鲜族,应该就是这些人的后代!”沈妈对朝鲜族挺有好感。
“朝鲜族能歌善舞!卖花姑娘就是朝鲜族!”沈依想起了朝鲜电影。
“听说他们爱干净,讲卫生。”沈爸想起了单位的朝鲜族同事。
“小日本儿最爱干净!”姥姥又转移话题了。
“朝鲜族的酸辣菜好吃,用大白菜腌的,这边朝鲜族家家都会做。”沈妈打算认识俩朝鲜族姐妹,请教如何腌辣白菜。
沈小四不甘寂寞,用哭声唤回亲人的关注。
队伍立刻散了,该喂奶的喂奶,该换尿布的换尿布,该刷碗的刷碗。
沈依该收拾小书包了,她终于要上学了。
(https://www.eexsvvw.cc/74229/3095942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