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问题的最终解决看作领导策略的胜利,那么,取得胜利的最后一击固然不可或缺,等待和控制这一击的过程更是至关重要。这里的一个“等”字,道尽了不进不退的领导战术的精髓。
这里“等”的意思也就是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是指以我方的安闲、休整、养精蓄锐,来对付对手的疲劳,以便乘机出击战胜对手,《孙子兵法·军争篇》云:“以近待远,以佚(同‘逸’)等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按照孙武的意思,以逸待劳是面对强劲对手时所应采取的一种领导策略。
春秋时,齐王拜鲍叔牙为大将,率兵攻打鲁国。鲁庄公曾吃过齐国的败仗,听到齐军又来犯,很是惊慌失措。鲁国大臣施伯举荐曹刿随军参谋,鲁庄公问他怎样才能打退齐国人,曹刿说:“鲁国遭人欺侮,全国上下齐心,定能打退敌人。至于仗怎么打,要随机应变,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只有让我到了战场,才能决定如何作战。”两军对垒于长勺。齐将鲍叔牙视鲁庄公为手下败将,有轻敌之心,下令全面攻击,想一下子把庄公活捉。鲁庄公一见这阵势,也有些发慌,急忙下令擂鼓迎击。曹刿立即出面制止说:“敌人的锐气正旺盛,只可以严阵以待,急躁不得。”随即要庄公传令偃旗息鼓,坚守阵地,不准惊扰喧哗,轻举妄动。齐军冲不动,只得退了下去。过了一会,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不动,齐军又未攻进。鲍叔牙以为鲁军害怕自己,很是得意。于是,他又下达了第三次冲锋的命令。这时,齐军的战鼓虽然擂得很响,但由于前两次冲锋没有进展,士兵的斗志已经松懈下去,曹刿听到齐军的第三次鼓响,便对庄公说:“是出击的时候了!”庄公一声令下,鲁军如猛虎搏食,冲向齐军阵营,齐兵被鲁军突如其来的还击弄得措手不及,慌忙招架,仍被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鲁庄公正要下令全线出击,曹刿说:“且慢,让我看看。”他跳下车查看了一会儿车辙印,又跳上车,手扶横栏向远方张望,然后下令追击,鲁军大获全胜。在庆功宴上,庄公问曹刿:“你为什么要等敌军三通鼓罢才肯擂鼓出击?”曹刿答道:“凡打仗,全凭一股勇气,擂鼓就是冲锋的信号。第一次鼓响,是士气最旺盛的时候,好比一群猛虎下山,千万不可撄其锋;第二次鼓响,又碰不到对手时,士气就开始松懈,斗志逐渐下降;到了第三次鼓响,士气已到了疲惫的状态,纵然还能鼓噪,战斗力也减了一大半。而我军以逸待之,乘敌人三通鼓后出其不意,一鼓作气,策新羁之马,攻疲乏之敌,自然会打胜仗。”
东晋时,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又向晋进攻,并以苻融为统帅,指挥90万大军,直逼建业(江苏南京)。晋孝武帝拜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但军兵合起来只有8万人。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晋军采用以逸待劳,先乘机进袭洛涧,杀了苻坚的卫将军梁成。接着,与苻坚对峙于淝水。当苻坚彷徨抉择之时,谢玄又设计急攻,分两路夜渡淝水,乘风势烧敌营。秦兵见势大起恐慌,便各自逃生,整个阵势大乱。晋军乘机猛烈追杀。秦军全线崩溃。90万大军一夜之间损失十之七八。晋国就此转危为安。
以逸待劳也是领导者为人处世的一个策略。台湾著名作家马森亮先生在《韬略大全》中指出:“处事和做人的原则不同,处事是今天的事今天了,效率越快越好;做人,尤其是处理复杂的人事问题,拖延才是一个好办法。拖,并不是怯懦,也不是卸责,它是一种权变手段,要自己的意志不为猝然发生的事件诱惑,使自己永远站在主动地位,这就是所谓等待策略。消极地说,是静观事物的变化,以作最后的决策;积极地说就是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挫折他的锐气,然后伺机出击,使其一蹶不振。即如孙子所说的:‘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的意思。”
所谓糊涂,它的实质,不过就是认识到智慧也有它的局限。因而在某些场合放弃对智慧的依赖,而对事态的发展采取一种静观待变的态度,也叫“顺其自然”。我们所不能驾驭的,不能强求的,就不要去勉强。人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重要的是,要认识这种局限,承认你有所不能。然后,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你就无所不能了。所以,换个角度来看,糊涂是大智慧,不是混日子。
虽然如此,人也不可时时糊涂,事事糊涂。糊涂和精明一样,隐忍退让和竞争进取一样,有它的作用,也有它的局限。过分的精明,是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过分的糊涂,是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竞争进取,难免不伤及左右;一味隐忍退让,又无端受人欺侮。所以,糊涂也应该有糊涂的原则。
1.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不该糊涂的时候别糊涂。事关民众利益、个人气节的时候不应该糊涂;在损己害人,误事危身的时候,也不能糊涂。相反,如果只是关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荣辱,那么就无须锱铢必较、寸土必争、针锋相对。此时,宁可糊涂一点,忍让一点,放人一马,留一点余地。
2.装糊涂要像。装糊涂并不是一种卑鄙或伪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糊涂不是愚蠢,而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这种智慧是经过长期的养成、反复的自省、丰厚的积淀、勤奋的学习和刻苦的磨炼,而后才能获得的。有了这种智慧,才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装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在心静如水、明察秋毫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是智慧的表现。这种糊涂,是做出来的,是精心去追求,刻意达成的。这里所谓做出来,并非给人以欺骗,而是让人能够放心接受,坦然不疑。如果装得不像,那么难免露出形迹,仿佛居心叵测,令人望而生疑,避之唯恐不及。
3.好学不辍,大事不糊涂。糊涂既是基于对自身局限的一种认识,又有其不得已的成分。一个人纵使天降大任,天纵奇才,也不可能免除他的局限,因而也就难免于糊涂。知道自己不免于糊涂而不过分依赖自己的智能,固然是一种明智的表现,但是,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你就可以突破局限,少一些糊涂。特别是在不该糊涂的时候,就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人处世,是精明一点好,还是糊涂一点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答案。我们讲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大智若愚的技巧,避免一些弄巧成拙的尴尬。
作为管理者,有时糊涂一点,宽容一些,企业内部的亲和度就高。这样,企业就不单有了凝聚力、战斗力,也会有生命力,从而形成一个有机协调、不断成长的整体。
(https://www.eexsvvw.cc/146472/6298322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