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尉迟均都给扔到外头,去干正经事了,难道他就不能帮着伯娘母亲,分担家计?
看到他的成长,申氏李氏自然喜闻乐见。
对于许惜颜所说,未来给乐思争取个前程,也越发有了信心。
次日,接到差使的卫绩不得不佩服自己,早有筹谋。
昨儿用中秋节的一个下午,便把家里房屋样子基本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交待给姜莺儿就好。
而姜莺儿历来最听话,拿到图样,就打发人去问许惜颜。知道她家地盘在哪儿,就在旁边挨得最近的位置买了块地。
连工匠都不换,只等着鲁师傅给许惜颜做了,接着过来开工就是。
等卫绩出了这趟差,过些天后回来,赫然发现那一带的地价都开始上涨了。
幸好他家下手快,否则还得多花好些钱。
这也就是娶个听话媳妇的好处了。
后头尉迟圭得知,都觉得挺有意思。
当然,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
荒地附近有几户百姓,就不想拆迁。
他们倒没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只是知道那一块儿要建书馆后,就公推几个年纪大的老人过来求情。
都说金光侯和升平郡主尊重老人家,他们说话,可能比年轻人更好些。
表示还是想住在附近,日后让孩子们也能去听听,哪怕多识两个字呢,不也是好事?
许惜颜答应了。
表示会在新居旁边,建一条胡同,安置那几户人家。各家面积只会比他们从前更大,不会更小。
但有一条,房子可以不收钱,但需要适当交点租金。交不起钱的话,也可以用劳力来代替。
比如打扫胡同,疏通沟渠。
因为免费的东西,是没有人会珍惜的。只有自己付出过,才会愿意维护。
如果几家同意,就来签文书按手印。
几家人一听,俱都愿意。
这相当于一文钱不掏,白给各家换了套新房子来住。还是多年失修的破房子,换成青砖大瓦房,谁不乐意?
这消息一出,倒让之前几户人家,本是拿了赔偿的,又心生悔意,找来想要一样的待遇。
有人想留点钱,就问能不能不要那么大的房子,小一点,多干点活来补偿也行。
许惜颜俱都满足了。
让下人去一一谈妥,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然后挑了个黄道吉日,破土动工。
首先开工的,自然是宁州书馆。
虽然御赐的大梁还在路上,但不妨碍一些前期工作。
动工这天,锣鼓喧天,金光侯亲自去主持了仪式。几乎半城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了。
好多家长特意带了孩子,指着给他们认地方,说以后就能在这里识字念书了。
又指着金光侯说,这也是咱们同乡,还是乡下来的呢。
看看人家,都能从乡下小子做到侯爷,你也要努力云云。
尉迟圭听着半点不见生气,还挺高兴,只有一点不太满意。
怎么各家带来的都是男孩,没有女孩儿?
于是,金光侯在仪式上就发话了,说宁州书馆不仅会教男孩,也会教女孩儿的。
若是女子有志想学的,到时也能来报名。
可这话没得到意料中的欢呼和掌声,反招来不少嘲笑。
“姑娘家读什么书啊?能做好针线带好孩子就不错了。”
“就是。就算女孩儿识了字,还想出去抛头露面不成?那才是败坏风气。”
“就是,我们捐了钱,可不是给这么瞎折腾的。”
(https://www.eexsvvw.cc/145481/2053978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