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76章 大儒

崇祯十八年春,北京城一片祥和。
各国使团陆续抵达,在鸿胪寺安顿下来,等候觐见。
读书人之间都在流传一个消息,在即将到来的朝鲜国使团中,有一名大儒洪子新。
此人对儒家学说甚是推崇,曾多次造访大明,讲经论道,探讨儒学。
朝鲜国是中原文明的一个分支,自然也推崇儒学。
值得一提的是,那边的读书人地位非常高,即便是王公贵族,见了读书人也要恭恭敬敬,更别提肆意打杀了。
终于,朝鲜使团抵京,依然被安顿在鸿胪寺。
当天晚上,新任礼部尚书钱谦益设宴,招待朝鲜王世子李淏和大儒洪子新。
众人依次落座,洪子新笑呵呵地说道:“受之兄,你我有十年没见了吧?”
受之是钱谦益的字,十年前,他还是詹事府的一名属官,曾经接待过洪子新,两人秉烛夜谈,相谈甚欢。
“当日一别,整整十年了,没想到,今生还有重逢之时。”
洪子新举起酒杯,说道:“十年没见,你已是礼部尚书,真是可喜可贺啊,这杯敬你!”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钱谦益放下杯子,满脸苦笑。
“子新兄谬赞了,我这个礼部尚书,其实是赶鸭子上架。前任礼部尚书因家人经商之事被陛下发现,最后落得抄家砍头的下场,涉案人员甚广,一时间京城中人人自危。朝廷中无人能接此重任,这才轮到我的头上。”
朝鲜王世子李淏闻言,面露惊讶之色,好奇地问道:“经商?这不是很正常吗?为何会因此抄家砍头?”
钱谦益叹了口气,说道:“世子殿下有所不知,大明律例严明,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私自经商,违者将受到严惩。前任礼部尚书大人一时疏忽,未能约束好家人,才惹来这等滔天大祸。此事不仅让他自己身败名裂,更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洪子新闻言,也忍不住皱了皱眉,他说道:“大明律例严明,自然有其道理。只是,这抄家砍头之刑,未免过于严苛了些。若是能多一些宽宥,想必也能减少许多悲剧。”
钱谦益点了点头,神色复杂地说道:“子新兄所言极是,虽说律例既定,便需严格执行,可是,也确实太严苛了。经商而已,竟然给人家抄家砍头,这还不算,所有相关官员,不论大小,全都问责,即便是收了少许冰敬炭敬,也绝不放过。这世道,人情往来本是常事,何必赶尽杀绝?”
洪子新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他说道:“贵国崇祯皇帝未免有些矫枉过正,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官员们人人自危,无心政务?再者说,读书人本就清贫,些许礼尚往来,又能算作什么大罪呢?”
钱谦益点了点头,神色愈发沉重:“谁说不是呢?就这一桩案子,牵涉到数百名官员,想大家伙苦读十余年,终于一朝得志,进入朝廷,想要为国效力,却未曾想,不过是礼尚往来的一点小事,就落得这般下场。这怎能不让人心寒?”
洪子新叹了口气,说道:“崇祯皇帝如此对待读书人,岂不是把人才往外赶?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不聊生,正需要人才来辅佐朝政,稳定大局。如此严苛对待读书人,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又如何振兴大明?”
钱谦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说道:“子新兄所言极是,我也曾私下里向陛下进言,希望他能宽仁一些,对待官员们不要过于严苛。可是,陛下如今性情大变,听不进逆耳忠言,只一味追求严刑峻法,以图整肃朝纲。我这礼部尚书,也是如履薄冰,每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就惹来大祸。”
洪子新拍了拍钱谦益的肩膀,说道:“受之兄,你也别太过担忧。我们身为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便是。”
钱谦益微微点头,转而问道:“子新兄,我听说朝鲜国在礼法方面颇有成效,不知是否属实?”
洪子新闻言,转头看向朝鲜王世子李淏,然后继续说道:“我朝鲜国一直注重礼法,虽然不敢说完美无缺,但相较于大明如今的情况,或许还算不错。”
钱谦益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大明如今,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若是能像朝鲜国一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体系,或许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
洪子新心中暗暗得意,说道:“大明乃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礼法之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虽然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但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在下相信,只要像受之兄这样的忠臣良将,多多向贵国崇祯陛下谏言,定会有所成效。”
钱谦益闻言,却只是苦笑,说道:“子新兄有所不知,不仅是我,很多人都曾去劝过陛下。可是,陛下如今对儒家学说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对那些奇技淫巧、旁门左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整日沉迷于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对朝政大事却置若罔闻。”
洪子新闻言,不住叹气,说道:“身为一国之君,最重要的是治国理政,以民为本,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研究那些奇技淫巧,又有何益?只怕是会荒废朝政,误国误民啊!”
钱谦益点了点头,神色愈发沉重:“子新兄所言极是,我也曾多次向陛下进言,劝他远离那些奇技淫巧,专心治国。可是,陛下却置若罔闻,反而对我等忠臣良将产生了猜忌之心。如今这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真是令人忧心忡忡啊!”
洪子新闻言,也露出了忧虑的神色。他说道:“大明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不聊生。若是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只怕会国将不国啊!受之兄身为礼部尚书,一定要多多进言,为朝廷分忧解难。”
钱谦益叹了口气,说道:“子新兄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朝廷分忧解难。只是,这局势之复杂,人心之难测,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啊!”
短暂的安静之后,世子李淏出来打圆场,说道:“诸位都是当世大儒,不管是大明还是朝鲜国,都是华夏文明,今日不论政务,大家只喝酒谈心,来!”
众人再次举杯,钱谦益想了想,说道:“如今朝鲜国的礼法颇有成效,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洪子新说道:“受之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有请子新兄在京城开课,讲经论道,如何?”

(https://www.eexsvvw.cc/144437/1728827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