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是始皇私生子 > 第360章 工业革命!

赵玄说五年时间,可绝对不是在吹嘘,甚至可以算是绰绰有余。

其一,他有系统的帮助,更有来自后世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工业革命的各方面计划行动,早就放在了眼前,赵玄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把它按部就班的制造出来罢了。

其二,赵玄之前开启的很多研究,其实早就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比如赵玄建造的很多工厂,应用各种工业机器的其实并不少,只不过因为缺少自动化动力的原因,所以只能算是半手工半自动。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灵魂发明,正是瓦特研究出来的蒸汽机。

赵玄甚至不需要去研究,只要从系统中购买出来蒸汽机的图纸,然后交给研究所的人去分解研究制造,并且将其应用到各种领域中就行了。

“不过,我现在所做的研究,未免太过分散了,这就导致了很多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反倒是被某些条件限制了后腿。”

“第一次工业革命经历的全过程,是一个更加完善统一的流程,相比较我这样松散的研究,对大秦来说显然更加合适。”

“只要我能按部就班的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部任务,大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出现两极分化的地步,而是一个全面性的历史跨越。”

赵玄捏着下巴,吩咐淳于越转头前往研究所。

工业革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正因为它影响的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层面,而是一个全面性改变世界的变革。

就像赵玄研究的火药,更进一步可以利用火药开采矿石,作为工业领域的应用。

同时,火药也可以制造出各种热武器,在军事领域应用。

但说到底,赵玄这样的做法,还是过于片面。

且不说军队这边,就单纯从工业方面的角度来说,本来大秦的人口就不算多,工匠数量也少,劳动力才是进行一切工业生产的根本。

一方面,大秦利用火药,可以大大增加开采资源矿石的速度,但这么多矿石和资源,单纯依靠现在的生产力,肯定难以消耗,这样反倒造成了资源的堆积。

但是,工业革命是全方位的发展,首先提高了生产力,然后再去考虑资源和消耗的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依靠目前研究所的能力,显然有些捉襟见肘了。

因此,摆在赵玄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扩建研究所,同时大量收拢各个方面的人才。

思绪转动,淳于越开着车已经来到了研究所。

没有提前通知,齐轩自然也没空出来迎接。

而赵玄下车之后,第一眼便是看到了研究所不远处的一处山头上,一座地基已经打了起来。

每天都有无数的钢材往这里运送,周围的几个山头上,已经有了风力发电机的影子,只是现在只能做到生产电力,在发电站建造起来之前,还无法做到储存。

“看起来齐轩他们的动作倒是也很快!”

赵玄对齐轩的功劳,自然也不会抹杀,淡淡的夸奖了一句,随后带着淳于越来到了电梯前面。

看到赵玄归来,守卫们当然不敢阻拦,赵玄也是十分顺利的进入了研究所。

“属下参见君上,不知君上驾到,有失远迎!”

赵玄刚进入研究所,齐轩便是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

“没事,我也是刚回来,你们最近的工作进行的如何?”

“回君上,目前发电站的修建一切顺利,只要资源足够的话,预计明年夏至前就能将发电站正是投入使用。”

“很好,看来本君果然没有看错人。”

听到赵玄的称赞,齐轩显然也是很开心的。

“君上是刚从咸阳回来吗?怎么不先回府上看看?”

二人客套完之后,齐轩也是问起了赵玄此来的目的。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你们制定了一套完整齐全的计划,你也知道,大秦的第一个五年之期就要到了,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完成的还是很好的。”

“都是君上领导的好。”

作为研究所的核心人员,五年规划对齐轩等人来说自然也不是什么秘密。

倒是齐轩也没想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没结束,赵玄居然已经做出了第二个五年的计划书。

而赵玄在听到齐轩的吹捧之后,却是有些无奈的摇头。

“本君相信,以你的眼界,应该也能看得出来,第一个五年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则是有些畸形的,而且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渐渐暴露了出来。”

“就从最基本的工业生产层面来说,现在大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开采资源的速度过快,而生产力又远远跟不上,导致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大秦现在国库内堆积的各种矿石和资源,即便是未来十年内不再开采,也足够大秦的使用了,这一点从矿产资源的贬值速度上就能很明显的反应出来。”

……

听着赵玄的讲述,齐轩也是微微点头,虽然他经常呆在研究所,但也不是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大秦现在过剩的不光是各种矿产资源,甚至连粮食都有了堆积。

但其实这件事,对于那些经历过饥荒贫苦的黔首们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甚至在齐轩看来也是如此。

还是那句话,老秦人穷怕了。

大秦现在的人口大概在四五千万左右,这点人放在赵玄生活的现代城市中,顶多也就是一个稍微大点的省会城市的常住人口。

大秦的版图虽然还没到华夏的巅峰时期,但依然面临着地广人稀的问题。

再加上华夏人骨子里的种地情节,而且农耕各方面有赵玄发明改良出来的器具,黔首耕种的难度也是大大降低。

原本一户人家,顶多种上几十亩地,已经算是极限了。

但现在,基本上每一户黔首所耕种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数十亩。

而且土豆红薯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亩产更是十分恐怖,就算秦国的税收再高,每户人家每年能剩下的口粮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https://www.eexsvvw.cc/144118/3679265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