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阿珩,我该去哪里找你们
权青画将人从废墟里背出来,却不知该去何处了。尘王府没有了,眼下就是想坐下来都只能坐到地上。他到无所谓,可封昭莲怎么办?
人还伏在他肩头,他偏头去看,见她眼一直闭着,眼泪却流个没完,几乎都要将他厚实的冬袍打湿。他实在担忧,便小声问她:“你怎么了?”
背上的人没回答,有下人过来帮忙,想要将封昭莲从他背上接下来,封昭莲却把他的脖子搂得更紧了,还说了句:“不认识的人不要碰小爷。”
他便将下人打发,只一个人背着她从客院儿走到前院儿,再无处可去时,就听到封昭莲说:“我没怎么,就是想起了一些以前忘记的事,还有一些人。可能是被房梁砸了头吧,这一砸倒是把脑子砸得清楚了。可清楚是清楚了,我却更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他们,甚至不知他们是否还活着。我的心里尽是思念,却有可能今生再也见不到面了……”
临安内城,李家嫡女李嫣然坐着一顶软椅,被人从皇宫里抬了出来。
她的母亲陶氏在下面跟着走,一边走一边同她说:“好在你轻功扎实,虽然伤了脚,伤势却不算很重。但太医还是说得将养月才能恢复,你实在不该这时候就急着出宫。”
陶氏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街上的景象,心里也是十分焦急。“不知道家中情形如何了,但愿你父亲没事。”说到这里顿了顿,想想又小声补了句,“也但愿该死的人能被砸死。”
李嫣然看了一眼抬椅的宫人,见他们并未听到什么,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再对陶氏道:“我也知道应该静养,但眼下是出宫最好的时机,母亲,老天都在助我,我不能自己不争气。”
陶氏深吸一口气,心里头对自己培养起来的这个女儿真是愈发的满意了。
能看出眼前形势,能够知道这种时候做什么事情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即使遭遇重挫,也能很快就抛到脑后卷土重来。这才是李家最应该培养的希望的样子,比起宫里那位,她的女儿在心性和智慧上,不知道要强出去多少。
抬软椅的宫将李嫣然送回到李府,瞅了瞅李府完好无损的宅院,什么都没说,行了礼回去了。临走之前倒是把那软椅留了下来,理由是李小姐脚上有伤,有一顶软椅更方便些。
李致远看到女儿平安出宫,状态也还不错,不由得松了口气。同时心里也在庆幸,幸好宴殿坍塌之前嫣然已经离开了,否则本就有伤,在那样的情况下能不能逃出来都两说。
李嫣然却瞧见李致远端着胳膊,胳膊上还吊着绷带,不由得担心起来,紧着询问这是怎么了,可是地龙翻身时受的伤?
李致远叹气摇头:“我们家的宅子修得好,全府上下没有一处坍塌,这胳膊自然不是今日坏的。”
不是今日坏的那就是昨晚坏的了,李嫣然住在宫里,自然也听说了凤凰于飞殿那头的事。包括她姑母李太后惊慌失措地跑回来,还跑到她屋里指着她大骂一顿。
她和母亲陶氏直到现在都不明白李太后为何会生那样大的气,更不知道宴殿塌了关她什么事。只记得姑母字字句句都指她不该跟夜温言比舞,说她这样争强好胜早晚会害了李家。
陶氏上前关怀李致远,同时也问了府里的情况,当听说府里没有事之后,便说起她跟李嫣然的打算:“嫣然说咱们必须得做些什么,如此才能在这种时候体现出李家大义。且这个事情还得由嫣然牵头,日后论功行赏,也得是嫣然的功劳。”李致远点点头,“你们打算得对,只是这个功劳如何能做得漂亮,就一定要深思。”
李嫣然已经想好如何去做了,她命人在李府门外搭了个大棚子,几处李家名下的米商都将存米拿了过来,交到她的手里,再由李嫣然主持熬粥施粥。
李家的粥棚很快就吸引了一批人前来观望,但也只是观望,真正拿着碗来乞求施舍的人少之又少,且多半都是开在内城的商户人家。
官邸放不下脸面,怎么可能干这种等同于要饭的事。
这一幕把个李老夫人给看得直皱眉,她问李致远:“你们花了许多年工夫培养出来的女儿,就想出来这样的点子?你们仔细辨辨来领粥的都是些什么人,莫非我们李家想要更进一步,想要不被淘汰,靠的就是那些商户?你们就指望这种脑子的女儿去取代笑寒,就指望用她去巴结新帝,不觉得太可笑了吗?”李致远闷声听训,毕竟这是他的母亲,他也不好说什么。但就是什么都不说反而代表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他相信李嫣然,也愿意为李嫣然去跟自己的妹妹翻脸。
陶氏自然也是这样的想法,甚至她还回怼了老夫人:“昨晚宫宴上,连先帝遗旨都请出来了,可那上面明晃晃地写着当今圣上的名字。母亲,但凡六殿下有一丁点希望,我们都不会走这条路。可实在是看不到希望了,我们总不能用多年基业跟着太后去造反。那风险可就太大了,责任也太大了,母亲能为了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而毁了李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吗?儿媳分析着,李家的列祖列宗也是不愿意的吧!”
一句列祖列宗,成功地让老夫人闭了嘴。她虽然心里向着宫里的女儿,可她也赌不起李家的基业,也赌不起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头。
推翻一个政权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叫造反,成功也就罢了,一旦失败,李家世世代代都要被烙上反贼的烙印。或者也就没有世世代代了,九族一诛,一切到此为止。
见老夫人不说话了,李致远的心也放下来,陶氏去张罗人帮着熬粥,李致远就站在府门口,看着粥棚前来来回回的那些人,心里也在猜测李嫣然有此所为是打的什么主意。
其实老夫人说得也没有错,官邸的人是不可能来求施舍的,商户倒是能来,可李家巴结那些商户有什么用?白白的浪费大米啊!
虽来人不多,但从下晌到天黑,短短几个时辰,李嫣然的名声还是在临安内城传扬开来。
有人说李家大小姐是大善之人,能够在天灾过后挺身而出,且还是带着伤在做这些事,实在是值得人钦佩,也实在是堪称女子典范。
可也有人不屑于她这般所为,毕竟内城是以官邸为主的,官宅府邸家底殷实,既然房屋塌了,那米面这些东西却还是有储备的,谁能上这里来要饭呢?于是就有人出主意:“李小姐要真想行善就该到外城去,那里才是真正需要救济的地方。”
李嫣然便笑着、用极其悦耳的声音同他道:“您说得对,外城的确受灾会更严重一些,人们也更需要有饭吃。可是您想过没有,相比起外城来,内城的稳定会更加重要一些。只要把内城稳定起来,才能让朝中大人们有工夫有精力去帮助外城的百姓。否则我们就只是到外城去施粥,而不管内城,那这个粥得施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不是李家在意钱财,而是担心临安城恢复得太慢,这样不利于朝廷的运转。”
她一边说一边给一个小孩子盛了粥,还放了些糖,这才又道:“眼下来我们李家的粥棚人确实是少,但这是因为大震刚起,各户人家只忙着救人,还没顾得上吃喝。可一旦该救的人也救了,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生存下去。我相信各户官邸都有存粮,可是谁来做呢?或是仆人受伤,或是铁锅被埋,再或是家里连一只完整的碗都没有,这饭可怎么吃啊!”人们一听这话就傻了,碗啊,碗是大事,铁锅好歹能挖出来,仆人也有没受伤的,但碗可都是瓷的,可都摔得稀碎稀碎的,就算是家里饭做好了,他们拿啥吃?
反应过来的人都跑回了自己家看看还剩几个碗,没多一会儿就又都跑了回来。不但自己回来,还把家里的人也都带了来。
当然,主子们是不可能来的,来的都是些下人,且这些下人还是带着任务来的。
他们纷纷向李嫣然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借碗。
有人说:“李家大宅看起来挺结实啊,院墙都没倒,家里碗碟也都剩下了吧?能不能借给我们一些?就是买也行啊!”
李嫣然笑了,“这种时候还谈什么借和买的,有需要的只管拿去用就好。从今日起我们家也只喝粥,吃最简单的菜,碗碟都要缩减,这样就能省出更多均给其它人。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嫌弃,因为实在是没有新的了,我们家虽然结实些,但是家里开的铺子却没剩下几个,实在也捡不出新碗来。”
人们纷纷表示不介意,旧就旧吧,能用就行。
李嫣然坐在椅子上,展着得体的笑,一边吩咐下人赶紧到厨房去拿碗,一边又问那些回来的官邸仆人们:“大家府上都是怎样的情况?房屋塌毁得严重吗?眼下天都黑了,夜里有没有住的地方?虽然这一整天都没有地龙翻身的余波,可是如果先前没塌的房子已经被震出裂痕,那可是万万不能再住进去的。”
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另外一件难办的事——晚上该去哪里睡觉?
(https://www.eexsvvw.cc/140389/2290502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