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龙赤蛇 > 第120章 伐燕

  赵军返回时,已经过了春分,赵王的籍田礼早已行过,春耕已经开始。那些士卒们虽然没有赶上籍田礼,但并没有耽误春耕,这让那些士卒感到今年还有希望。当然,那些在战斗中负伤的士兵只能听天由命,而阵亡的士兵,除了田亩、家产更换名籍外,没有任何补偿。
所有诸侯都得到消息,那个生出来就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公子正,已经被立为太子,他的母亲是邯郸歌舞坊的舞女,已经成为王后,而秦相则是在邯郸经商的商人吕不韦。赵国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当时赵国正在准备与燕国的战争,没有精力认真思考这事。现在,燕国的威胁被打退了,赵国君臣终于可以坐下来,仔细研究一下秦国,这个令赵国又恨又怕的国家了。
在平原君去世后,平原君的弟弟平阳君虽然没有被正式任命,但临时充任了执政大臣,也就是相国的角色。现在,战功卓著的廉颇被封为信平君,并被任命为假相国,成为赵国的执政大臣。
和秦昭襄王不同,赵王没有召开御前会议的传统,所有政务都由上卿们商议决定,报他批准即可;他的想法,则通过相国或其他上卿加以贯彻。
但今天,在封赏了廉颇、加封了李昙后,赵王将刚刚回来的廉颇和李昙留下来,表示有事要请教。平阳君则陪同会见。
诸人入座后,赵王首先发言道:“秦昭襄王薨,寡人以李侯为使,送公子正归国。秦王加意,晋李侯大夫。李侯曾见秦王,秦王其夭乎?”
李昙回忆了一下,道:“臣蒙秦王赐宴,太子相陪,秦王但三奠而退。”
平阳君道:“此必秦王有隐疾,而不发也。”
李昙道:“臣惶恐,未知秦王有疾。惟诸侯皆服丧而前,韩王衰绖入吊。秦王纵无疾,事必繁劳,三奠而退,未为过也。”
赵王道:“秦王登基未几,暴病而亡,得勿奇也!秦王薨,太子,故质于赵;公子正,故质于赵;后,赵之舞姬;相,赵之商贾。秦之上下,竟皆与赵有故,得无奇乎!诸侯闻之,得勿疑秦王之薨者,盖赵所为也。”
李昙道:“诸侯其有言乎?臣之入秦也,曾无一言失礼……”
赵王道:“自非赵所为也。赵若有其能,岂有长平之耻,邯郸之危耶!然昭襄一去,秦国上下尽与赵国有旧,而卿子李崇,故邯郸尉,护秦公子最力,而封陇西守。卿以赵使,封御史大夫……寡人闻,秦之御史大夫,非赵大夫之比也!”
平阳君道:“秦有三公:相国、尉、御史大夫,位比赵之上卿。”
赵王道:“非卿之言,寡人几误矣!卿以赵使,位列三公。而李崇为守,亦卿也。如此,则赵之于秦,有王,有太子,有后,有相国,有公,有卿。赵之与秦,未得亲善若此也!”
平阳君道:“盖太子年少,赵未得以王女归之矣!”
廉颇道:“赵姬,邯郸之舞姬也;吕不韦,邯郸之商贾也。皆非赵室宗亲,纵与赵有旧,亦有贵贱高下之别。秦王与太子,为质于赵,王非有厚恩于彼,而群臣多有轻慢者也。臣恐秦之与赵,非独无德,且有怨矣。”
平阳君道:“昔异人之入赵也,有司置之于邯郸城,愚不可及!明虽贱之,实则有之。邯郸被围,异人若在王城,焉得私逃秦营!今则彼为秦王,悔之无及!”
平阳君的话好像浇了一瓢冷水,赵王的兴致一下子就下来了。他感叹道:“彼诸侯送质子入国即位,质子皆亲诸侯。纵以兵相见,亦念其德,不为已甚。寡人与秦公子非有其仇,何其事相反耶?”
李昙道:“臣亲往咸阳,面见子楚,非闻子楚曾有一语怨赵者。臣奉王命,护公子正归,于途谨严,不敢有失。但公子有言,无一不从。秦王加惠,五千王兵,于函谷关外驻扎,以彰赵秦亲善之意。赵使一入,臣得加封,臣子留任,此非臣之能,皆王之德也。赵姬虽楼氏之女,亦赵宗室,然虽操贱业,位甚贱。子楚归国,诸侯以王女归之者非一,皆诸侯近宗,贵人也。赵姬最贱,而立为后,其子为太子。其独尊赵姬而绌王女者,欲亲于赵也!吕不韦,商贾也,邯郸贱人,而拜为相。岂秦无贤能,独尊商贾哉?欲亲于王也!臣以为,秦欲亲赵,其意甚明,未可疑也。”
李昙这番话也很有说服力,赵姬再怎么说也是个舞女,整个迎娶过程完全没有按婚礼的仪程进行,就是纳妾。一个妾室突然成为正室王后,其子为太子,对于诸侯来说是很不正常的,甚至是不敢想像的。诸侯的婚姻从根本上说都是政治联姻,娶谁不娶谁,嫁谁不嫁谁,都有精致的政治计算,目的是找到政治盟友。从这个观点出发,子楚立公子正为太子,立赵姬为王后就显得很不寻常了。
不过赵王还是有自知之明,他道:“子楚立赵姬为后,赵正为太子,或有他故,非为善赵也。”
李昙道:“太子之立也,固不为赵,赵正久在邯郸,于宗庙功最大,乃其故也。然子楚为太子,尊华阳夫人为母;纵欲立赵正为太子,非必立赵姬也!所以立赵姬者,纵有他故,亲赵其一也。”
赵王问道:“子楚及公子正在邯郸时,赵无厚恩以德之。今一为秦王,一为太子,不可忽也。必厚结之以为援。”
李昙道:“王所明断。秦之势趋于赵,若善而导之,必有大利于赵。”
廉颇道:“秦专营河东,东出上党,北上太原,皆赵心腹之患。未可忽也。不若善加战备,以绝其念。然后遣使为和。”
平阳君道:“燕背信弃义,先以使为王酒,暗窥吾隙,而举国来攻。虽赖王之德,将军之威,兵皆无功,然终为后患。赵终不能西备秦,而北拒燕。不若和秦,全力击燕为上。”
廉颇道:“燕军不足畏也。虽举国而来,吾一击而破,栗腹、卿秦、乐间均已受擒,燕无能为也。今所备者,惟秦耳!”
平阳君道:“今秦王、后、太子、相,皆与赵有旧,不因此而和秦,而取利于燕,而欲与强秦为敌,非计之上者也。以臣所计,因秦之丧而与之亲,秋后发兵,伐燕王以无道,必得其利。此将军用武之时,不可失也!”
廉颇道:“燕偏居朔方,天寒而民强,邯郸民疲而粮乏,伐之非宜。”
赵王道:“燕举国来伐,寡人得无举国伐之乎!将军出邯郸,乐乘出于代,复请于魏、齐,三路击之,燕必无能为也!”
廉颇心里暗暗叫苦,他现在总不能说,我已经与燕王媾和,但燕王给的礼物已经和李昙分了。只得低了头,不说话。
赵王又道:“乐乘在代,虽无破燕之功,然分燕军之力,不为无功。寡人欲封之,卿其议之!”
廉颇听了,心里又是一咯噔。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战报的字里行间,是把打败燕军,解救代郡,擒获卿秦的功劳全都算到自己头上的。现在赵王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已经知道乐乘在代郡的战功。他不知道赵王知道多少,但事已至此,必须明确表态了。他道:“乐乘在代,与十万燕军战,皆燕之精锐也,而力不屈。复以其退,而得其首将,功莫大焉,当居臣上。”
赵王道:“君之功为首,非止鄗城,亦有代焉。乐乘之功,虽不可磨,不若君也。卿等其议之。”
平阳君知道,赵王已经把话说完了,剩下的只是执行问题,立即请辞。廉颇和李昙也随之辞出。
李昙不愿意参与朝中之事,以久放在外,不谙政事为由辞去。只留下平阳君和廉颇商议。
平阳君道:“乐乘之功,下君一等,可封以君,而无封地也。”
廉颇也无异议。回到府中,即将此议下有司议定,最终决定给乐乘封号“武襄”,只有君号,不予封地。奏议上到赵王处,赵王批了“准”字。廉颇遂发出公文、节符,派出王使,到代郡晋封乐乘。王使密告乐乘,秋收后,王将举全国之力再伐燕王,嘱其在代郡集结军力,听令而行。
乐乘接受了封赏。听了王使的密告,沉吟了半饷,道:“代郡被兵遭劫,府库皆空,田园荒芜,饥馑遍于野。臣所领五万之众,今失大半。至秋,臣恐五万犹有不能,而况多焉——而粮乏少!”
王使道:“吾将报于王!而君善谋之也。”
代郡的情况十分不好,几乎与邯郸解围之后的境况类似。家家户户都无存粮,甚至连种子都没有。今年开春之时,乐乘搜罗了所有的府库,募民耕种公田。同时动员所有的富户,拿出全部的粮食,募民为其耕种。与之同时,有粮的富户们乘机大量兼并土地。这也吸引了周围的人来代郡收购田亩,包括燕下都的人。
虽然乐乘尽己可能采取了多种措施救灾,但饿死的事依然每天都在发生,人吃人的事也不在少数。当王使到来时,乐乘的确身处一个十分困窘的境地。

(https://www.eexsvvw.cc/139229/6127625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