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宋朝(960-1279年)的建立者,涿州(今属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建年号为“建隆”。
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全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结束了“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初步实现国家的统一。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他所建立的宋朝,历时300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尽管如此,我们也清楚宋朝在政治军事方面相对羸弱,自太祖、太宗后即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甚至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及王室成员6000余人被俘北上,导致北宋灭亡;作为太宗一股几乎唯一的漏网之鱼,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偏安一隅建立南宋,活的也是苟延残喘,屈辱偷生。其根源在于:赵匡胤发动的“杯酒释兵权”事件,改由文官管理军队带来无比的混乱。这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杯酒释兵权”事件回眸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没有高枕无忧。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事件,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自己手下的武将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建立的皇权呢?思索之余,不寒而栗,他决定向那些使他感到威胁、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武将们开刀,以防患于未然。
赵匡胤首先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等重要军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天,赵匡胤召宰相赵普问道:“自唐朝结束以来的数十年,帝位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结束天下的战争,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
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之福,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主弱而臣子强。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只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于是,在乾德元年(963年)春的一次上朝议事后,赵匡胤特意留下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罗彦环等诸位高级将领到后花园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我若没有诸位出力,也到不了今天这一步。不过身为天子,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还不如做节度使逍遥自在。”
此话一出,令在座武将们个个大惊失色,石守信说:“陛下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天命已确定,谁敢再有异心?”太祖回道:“谁不想要富贵?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
石守信等众将一听,忙离席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开导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众将明白了皇上旨意,答谢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原任“侍卫都指挥使”兼“归德节度使”的石守信,改为“天平节度使”,保留“侍卫都指挥使”的虚衔;原任“殿前副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的高怀德,改为“归德节度使”;原任“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节度使”的王审琦,改为实任“忠正节度使”;原任“侍卫都虞侯”兼“镇安节度使”的张令铎,改为“镇安节度使”。而对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另选一些资历浅、名望低的人担任禁军将领。不久,赵匡胤又将地方上的行政、财政权收归中央。
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武将们专军权的问题,使得宋朝此后三百年间没有发生一起类似于“黄袍加身”的政治事件,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腐败换兵权”铸就一群贪财好色之徒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轻易潇洒,似乎不费什么劲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让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靠边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异于是自断手足,作茧自缚,面对外族欺凌与蹂躏毫无招架之功。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当然,对于武将们来说“兵权”并没有白白的失去,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赏赉甚厚”,慷国家、民族之慷,以腐败换兵权!
且看以下史籍记载就可见不一般喽!
史载: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王全斌“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珪妓女,开丰德库取金宝”;楚昭辅“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畜之。尝引宾客故旧至藏中纵观,且曰:吾无汗马劳,徒以际会得此,吾为国家守尔,后当献于上。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崔彦进“频立战功,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曹翰“贪冒货赂”;张铎“州官岁市马,张铎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万贯,及擅借公帑钱万余缗,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饼”;田景咸“性鄙吝,务聚敛,每使命至,惟设肉一器,宾主共食”;王晖“性亦吝啬,赀甚富,而妻子饭疏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
下面再根据史料记载说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案例是镇守关南的武将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一事。
当受害者亲属告状告到京城时,赵匡胤亲自召见并问道:“你女儿可嫁怎样的人家?”
告状人答道:“农家人”。
赵匡胤又问道:“汉超未至关南时,契丹何如?”
答曰:“岁苦侵暴”。
再问:“今还有否?”
答说:“无也”。
最后,赵匡胤对这个告状的农民说:“汉超,朕之贵臣。汝女为之妾,难道不比为农妇强?假使没有汉超在关南,汝家尚能保住所有货财吗?”
在对告状者进行了一番斥责后,赵匡胤命人将告状者遣送返乡,而对李汉超不仅不追责,还赐给白金3000缗。赵匡胤为了对武将竭力包庇纵容而是这样巧言相辩的,不服不行!
另一个案例是国舅爷王继勋吃人之事。武将王继勋,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王皇后的胞弟。史载这位国舅爷是性情残暴,贪财渔色,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专从活人身上割肉煮着吃并以此为乐。尽管有负重奴婢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状,宋太祖也是“大骇“之下,狠判王继勋“削夺官爵,勒归私邸。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
不过,还没等小舅子上路前往流放地,这边赵匡胤早已改授其新职履新去了。“食人魔王”王继勋直至太宗继位方被被处死。
据统计,仅在开宝六年(973)到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这短短不到五年时间里,王继勋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如不是赵匡胤有意庇护,想必不会吃人吃得这么不亦乐乎。
综上所述,赵匡胤的武将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贪财好色之徒”。“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颁给了武将们一张巨大的“腐败许可证”,武将们也不忘以此为庇护,理直气壮地把腐败进行到底!不过,这种“以腐败换兵权”,细算一笔账,不难发觉这个代价也真的太大了!使得从赵匡胤时代开始,宋朝的武官政治集团开始向文官政治集团低头并且向他们靠拢,蛇鼠一窝!同步开启腐败大范围潮流,这对于宋朝来说,这也是开了个坏头,也无异于自毁长城,慢性自杀!
(https://www.eexsvvw.cc/134885/6199940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