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在国连忧之愍侯

  蜀汉有五虎将,魏国有五子良将。五虎将为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五子良将为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两者有三个相同、三个内外有别。
先说三个相同:一是数量,都是五人;二是各有一人与"虎将"、"良将"名不符实:关羽虎落平阳被犬欺,有失"虎"威,于禁晚节不保羞先人,显失"良"性;三是关羽迫降并囚了于禁,而礼待于禁的东吴则灭了关羽并将其首级送交曹魏。
再说三个内外有别;一是"五虎将"出自蜀汉主人刘备之手,"五子良将“则出自旁观者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二是"五虎将"公布后,反对声来自内部,即关羽,认为马超不够格,"五子良将"排定后,责疑声来自外部,即读者,认为李典应该入;三是关羽闹了一阵情绪后,也就自我偃旗息鼓了,读者明白李典的功绩后,则越发为其抱不平。
李典,出生年月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乘氏,即时下山东省巨野县龙固镇人。李典从父李乾、李乾子李整,先后为助曹操打拼天下而献身。曹操因此关照李典,屡予重用升职。后来,李典索性带领家族脉系一万三千余人,从封地迁徙到魏郡邺县曹操住地。曹操赞扬李典为再世耿纯(东汉中兴名将,曾举族迁徙助刘秀打拼天下),并加封其为破虏将军。
李典为助曹操成就霸业,不惜押上整个家族。这个"赌注"的核心内容,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换句话说,如果曹操落败成寇,那么以李典忠心不二的个性,结局也就不会好到哪去。惟此,李典除了孤注一掷、呕心沥血、义无反顾外,别无出路,这就促使李典创建了数不胜数的卓著战功,现择李典三起关键功勋,证其厉害。
公元202年,曹操在黎阳与袁谭、袁尚对峙并激战。曹操遣派李典与程昱等将领,负责用船运输军粮。不想袁尚事先己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重兵驻守河道。闻知此情,急需军粮的曹操急令李典、程昱:"如果船难溯河,那就借道陆路。"而陆路运粮,类似杯水车薪!李典便道:"高蕃扼守河道,主要依赖水势,士兵必定轻敌,我们强走水道,袁军始必惊惶。此举虽为险棋,但有利前方战局取胜。有利国家的事,为将的就要奉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决定攻打高蕃,疏通水路。"此举得到程昱的全力支持。高蕃果被打败,水路赢得畅通。
同年,借栖荆州新野的刘备,遵荆州牧刘表之令,北攻曹魏辖地叶县,驻军博望。曹操遣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御。这天早晨,刘备率军烧掉营地撤走,夏侯惇、于禁认为刘备怯战,率兵欲追。李典力阻:"敌军无故撤退,事出反常,有妖!博望南边之路狭窄,道路两边草木浓密,视线极差,不能追击。"但夏、于两将坚持己见,嘱李典留守。
这就是罗贯中为介绍诸葛亮首战即显奇才的"火烧博望坡"。就在夏侯惇、于禁陷于灭顶之灾之际,李典带兵赶到,刘备见曹军闪出一支援兵,不敢穷缠,引兵退去,夏侯惇、于禁因此重获生天。
公元215年八月,曹操为了解决汉中问题,亲率大军西去,时下安徽省合肥城的防务,交由李典、张辽、乐进三将带七千军卒镇守。东吴霸主孙权闻知合肥守军稀寡,即亲率十万大军突然合围合肥。因于双方力量悬殊,军内多人认为先予防守,静等曹操遣派的援军到后,再与孙权决战。张辽认为,与其被动等待援军,不如主动出击、抢先打乱吴军布阵为好。
张辽原是吕布帐下大将,当年李典的从父李乾以及其他至爱亲朋,大多死于吕布之军,故尔李典与吕布集团有着血海深仇。张辽顺从曹操后,李典与其互不往来。这次危难,张辽担心李典存怨不从,便不敢向其开口。李典听罢张辽妙计,慷慨激昂地对张辽说:"你的计谋切实可行,事关国家存亡大事,我李典岂能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史载,张辽因此感动得差点落泪。之后张辽偕同李典,亲率800名敢死精锐军士,突袭了孙权大军并将其打败,期间还差点活捉孙权。这就是三国初期有名的以少胜多之"逍遥津战役"。
曹操在大加封赏统称为"合肥之战"的参战将士时,给李典增加封地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地,李典总共有了三百户封地。
合肥之战期间,当地发生了一场瘟疫。在这场史称"疫疾"的灾难中,东吴大将甘宁染疫病逝。两年后,即公元217年三月,曹魏辖地居巢,爆发了大规模瘟疫,史称"大疫",曹军成群染病死亡。
李典就是死于这一期间。因于瘟疫导致人人自危,李典的具体卒期无有记载,据说获年36岁。李典的儿子李祯继承了爵位,再加封地百户。
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所建功勋,分封张辽、李典家族各增邑百户,并各赐一子为关内侯。
李典后来被追谥为愍侯。李典既非祸乱始兴的一国之君,又非捐躯赴死的殉节义士,故李典之"愍",乃系"在国连忧之意",表达了世人对李典人生经历的怜忧。而李典在世时,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对贤士大夫尊敬有加,同事部下无不将李典认作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公元243年,李典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回到文首"李典为何没入五子良将"之问,有四个原因:一是李典因病去世得早,也就无有之后的立功建勋机会了;二是李典去世时封邑仅为三百户,入选五子良将者,皆当过左右将军,且封邑均超千户;三是李典素以学识见长,治政能强,参战敢勇,因此曹操刻意培养并委任李典多为地方县令、太守、刺史等职;四是李典眼界高远,胸襟坦荡,对飞扬鹰爪的武将生涯,没有太大兴趣。
这就是李典不入"五子良将"的原因!

(https://www.eexsvvw.cc/127356/6401431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