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死后蒙耻叹全琮

  孙权有个女婿,名叫全琮。按理,成为皇亲国戚的全氏族人,应该永远感恩并效忠东吴,但没想到,在全琮死后第八年,他的后人竟然悉数投了曹魏,这是为何?欲知其因,且看本文。
全琮,出生年月不详,字子璜,吴郡钱唐,即时下浙江省杭州市人。
全琮父亲全柔,在汉灵帝刘宏时期,曾任尚书右丞之职。董卓篡权乱政时,全柔弃官归乡。董卓死后,时为汉献帝的刘协下诏任命全柔为会稽东部都尉。
公元196年,孙策准备进兵会稽。全柔为免辖境民众遭受战火涂炭,加上素闻孙策重贤善才,因此未等孙策大军兵临城下,即举兵归附。孙策甚悦,上表全柔为丹杨都尉。
公元209年,时被朝廷封为车骑将军之职的孙权,任用全柔为长史,令其出任桂阳太守。桂阳乃系时下的湖南省东南部,这里良田万顷,盛产五谷杂粮。是年初冬,全柔差遣儿子全琮,押运装有数千斛谷米的船只,顺长江而下,前往吴地交换绸缎等类物品。全琮到达吴地后,意外发现饿孚遍野,惨不忍睹。全琮便令手下将船中谷米,全部散济灾民,然后空船回还。全柔见此大怒,欲治罪全琮,全琮道:"我认为生意上的一时亏空,实在是件大不了的事。父亲当应知道,吴地饥民遍地,怨火甚盛,当地政府已处于被推翻边缘,官员富商们都忙着避乱,没人与我接洽,也不敢与我接洽,如果不将船上谷米及时振济出去,稍一不慎,就会被饥民轰抢,一旦遭遇轰抢,后果之惨,不可想象。因桂阳相距吴地甚远,我就不禀父亲,自作主张了。"
全柔听罢全琮这番解释,不仅消了怒气,而且还为全琮拥有如此临机应变的能力而自豪。其时中州,即时下河南省一带,战乱较频,当地多有名士贤人避逃桂阳求安。这些人初到桂阳,人生地不熟,多有困难,全琮皆予接纳。除此之外,全琮还接济过往桂阳的来去灾民,如此两项开支,导致全柔生前积攒的家财,被全琮散济殆尽。既有舍,必有得,全琮为人仁义厚道,名扬四方。孙权闻知,即任全琮奋威将军一职,同时授其数千士卒。踏入军界的全琮,自此开始戎马之程。
基于全琮不贪钱财,不恋土地,孙权对其信任有加,允以招募兵马之权。不到两年时间,全琮拥有过万精兵。这让急于扩疆称雄的孙权欣喜不已,便令全琮移屯战略要地牛渚,即时下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镇,出任偏将军。
公元219年,关羽领兵北上,大举进攻曹魏,并将曹魏名将曹仁包围于樊城、襄阳,其锐厉之势,连曹操都忧心忡忡。全琮觉得,时下关羽主力远离荆州,东吴完全可以乘此机会,出兵夺回荆州,便上奏孙权。当时孙权已与吕蒙议妥暗袭荆州之计,收到全琮的奏折后,唯恐事泄,因此对全琮之奏置之不理,但内心却是欣赏全琮的军事才能。关羽战败并被枭首后,孙权大摆庆功宴于荆州辖下公安,席间他对全琮道:"你之前上奏的那件事,我虽然没有及时回应你,但我一直记着,今天的成功,有着你的一份功劳啊。"此次欢宴毕,孙权即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公元222年,代汉称帝的魏文帝曹丕,为了提升自己服众的份量,不听老臣、谋士贾诩之劝,兴兵伐吴。孙权令吕范督领徐盛、全琼、孙韶等将领率舟军前去拒敌。其时江面风烈浪大,东吴舟军难以控制,漂到长江北岸,遭到魏军攻击,东吴船只相继倾履,士卒战死、坠水而亡数以千计,东吴军队只得撤军退守。退守期间,全琮与徐盛联手,袭击魏军臧霸之军,诛杀魏将尹卢,为东吴挽回了一点面子。孙权迁全琮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三年后,孙权又使全琮假节,领九江太守。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大封群臣。全琮被迁升为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并娶孙权长女、因丈夫周循(周瑜之子)去世守寡的孙鲁班为妻。
这年初冬,孙权出于扬威逞强,令太子孙登率军出征魏国,等到大军到达安乐,孙权方才宣布此举。群臣听罢,无不惊骇,但无一人敢予劝谏。
全琮深为忧虑此举,于是密奏孙权:"自古以来太子未尚偏征,从队时称为抚军,防守时称为监国。如今在无君皇亲征的情况下,让太子单独率军东出,显己违背古制,此举很是不妥。"孙权思考后,认同全琮之奏,即命孙登回军。从此群臣多赞全琮有大臣之节。
自此之后,全琮又在征伐六安、进军新城、决胜芍陂等战役中,有胜有败,有功有过,但总体而言,凭着附马身份,孙权对他一直加官进爵。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基于全琮曾任大都督、迁右大司马、左军师等职,他的家族子弟自然跟着享受宠幸荣贵。虽然全琮位高权重,但他一如既往保持本色,谦虚地接待士人,同情地资助弱者,故口碑一直不错。
公元249年,全琮逝世,其子全怿嗣爵。公元257年,魏将诸葛诞因不满司马昭擅政,起兵寿春,反叛司马昭,并请求东吴相助。时为吴少帝的孙亮,屈承权臣孙綝主意,遣派全怿引军援救诸葛诞。全怿因恨孙綝嗜杀无道,加上诸葛诞已陷死局,便出城降魏,魏国授其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全怿的侄儿全祎、全仪、全静等宗族子弟,闻之亦出城降魏,分获郡守之任、列侯之爵。
也许有人会疑:全琮后人为何如此没有骨气?这里有个原因不得不说:全琮死后,孙鲁班竟然与孙策的族弟孙静之孙孙峻**,此事虽不公开,但全琮后人无不感到羞耻、恼恨,故尔孙峻对全氏族人予以戒备。公元256年,孙峻在伐魏途中暴疾而亡,死前他将大权交于堂弟孙綝。孙綝同样防范、打压全氏家族。惟此,全琮后人遂在不甘受辱的情况下,选走"此处不留爷,自有容爷处"之路。

(https://www.eexsvvw.cc/127356/6350241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