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天子李纯的确对女儿感到亏欠,李缬云请旨前往洛阳一事,没费多少周折便获得恩准。
李宽大喜过望,忙不迭回澧王府打点行李,一夜过后与妹妹会合,发现前往洛阳的队伍又多了几个人。
除了李缬云、沈微澜,曾寒山也来了,还带了手下贺大郎,并上照白、宝绮、得吉和澧王府侍卫,作为一支准备秘密查案的队伍,可谓声势浩大。
此行李缬云特意没带上琉光,担心她见了得吉会尴尬,不料那丫头竟偷偷跟着自己的仪仗,当面将话本《一谎情深传》塞进得吉怀里,幽幽怨怨地看了他一眼,才转身一溜烟跑远。
得吉傻愣愣抱着卷轴,望着琉光蹁跹如蝶的背影,久久回不过神。
李缬云坐在马车里,掩嘴偷笑,对站在车窗下的沈微澜耳语:“瞧你那书童,分明对琉光有情,我看他们好事在即了。”
沈微澜望着得吉,含笑不语,倒是李宽不胜感慨,连连嗟叹:“好一对痴情儿女,本王瞧了都眼热!”
李缬云知道他在想什么,坏笑着打趣:“有什么好眼热的,你不也有你的红绡娘子吗?”
“哎,别提了,”说起这个,澧王殿下便一脸哀怨,“本王求了她一夜,那铁石心肠的冤家,愣是不答应陪我去洛阳。”
正说着,长街尽头忽有一人策马而来,竟是一身青袍,英姿飒爽的罗红绡。
李宽瞬间两眼放光,看着她勒马停在自己面前,陶陶然道:“本王就知道,红绡娘子放不下我!”
罗红绡懒得拿正眼看他,径自跟沈微澜说话:“如今朝廷讨伐淮西,乱军多次进逼洛阳,此行颇有风险,我与你同去。”
沈微澜颔首向她道谢,一行人启程出发,前往洛阳。
澧王殿下老脸皮厚,硬是控马上前,与罗红绡并辔同行:“你心里既有这般主张,昨晚我张罗人马、收拾行李的时候,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呢?你的行李搁哪儿了?衣物细软带得够不够?”
他一径喋喋不休,罗红绡像看怪物一样瞥他一眼:“出门在外,一剑一骑足矣,谁要带那些碍手碍脚的东西?”
“胡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能空着手去洛阳?”李宽满脸心疼,不由分说地嚷嚷,“去东市,本王要为红绡娘子采买行装!”
一行人中以澧王地位最尊,他一发话,谁敢不从?
李缬云促狭一笑,在车厢里摇着扇子,放任二哥向美人献殷勤。
李宽领着人马拐进东市,正要大肆采买,便看到东市署前人头攒动,正围着一张皇榜议论纷纷。
他生平最爱看热闹,立刻命手下开道,上前一探究竟。
混世魔王驾到,围观百姓连忙向两边让开,露出皇榜前堆积成山的铜钱。
原来天子皇榜悬赏,谁能抓到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赏钱万缗,授五品官。
“嗬——父皇好大的手笔!”李宽一目十行看完皇榜,对沈微澜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原先做大理寺丞,也就是个从六品,只要抓住刺客,便能升官发财了!”
“你光顾着嘴上说,倒是快点采买啊,别误了本公主的终身大事!”李缬云跟二哥想到一处去,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洛阳。
沈微澜被这兄妹俩逗笑,趁着李宽忙于采买,留心去看自己的书童。
得吉进入东市前,已经骑在驴背上读完了话本,此刻正魂不守舍地抱着卷轴,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微澜策马来到他身边,笑着轻咳一声。
得吉猛然回神,望着主人,颤声问:“这话本上,为何是郎君的字迹?”
“这话本是公主问清了原委,托我写成。”沈微澜柔声道,“红尘扰攘,真心难求,你可要好好想清楚,不要错过了真心人。”
得吉红着眼眶沉默片刻,鼓起勇气开口:“郎君,我想清楚了……我,我想去找她,不想去洛阳了……”
沈微澜欣然一笑,还没点头,李缬云先在马车里抢话:“我打发那丫头去华阳观了,快去找她吧。”
“多谢公主!”得吉赧然谢恩,辞别众人,欢腾地骑着驴子赶往华阳观。
看到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李缬云与沈微澜相视一笑,哪怕自己前路未知,心情也分外明朗。
长安到洛阳八百里行程,途经二十七座驿站,二十一处行宫。可惜自安史之乱后,行宫几乎都已荒废,饶是亲王公主,也只能将就着在驿馆里过夜。
好在李宽带足了盘缠,这一路靠着他挥金如土,一行人谈不上游山玩水,日子却也十分惬意。
这些天,几人已将话本《武了也》研究得滚瓜烂熟,连李宽都知道——武元衡遇刺之后,莳花公主和白鹤书生前往洛阳,按照匿名信里写的地址找到了一处佛寺。晚间二人在寺中留宿,白鹤书生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冤魂向他哭诉,佛寺住持方悟和尚是个杀人如麻的恶魔。第二天,白鹤书生从梦中醒来,与莳花公主擒住方悟和尚,一番巧妙审问,发现他正是策划武元衡刺杀案的罪魁祸首。奇案告破后,两人寻找投递匿名信的人,搜遍佛寺,发现寺中佛像手指上染了墨迹,于是在话本末尾感慨了一番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故事虽曲折离奇,结局还是落入窠臼,多少有些俗套。
“照话本这么说,凶手就是方悟和尚了!等咱们去洛阳抓住这个人,到时候微澜升官,本王发财,美得很!”李宽美滋滋畅想未来。
“话本不可尽信,”曾寒山对故事情节嗤之以鼻,“破案又是靠冤魂托梦,又是靠神明指引,何止俗套,堪称鬼扯。”
“不扯这些虚的,万一不小心写多了,写书人不就把自己给暴露了?”李缬云笑道,“说起这个,写话本的李复言究竟是何人,你们查出来了吗?”
一旁贺大郎听到公主发问,拱手回答:“据小人调查,写话本的人或为名、或图利,经常假托名家。以《定婚店》扬名的李复言是贞元十六年进士,目前在寿州任刺史,按照各家书肆主人的供词,《武了也》最早出现在长安,著者应当只是托名,与真正的李复言无关。”
李缬云听了,不免有些失望:“难怪这故事有些虎头蛇尾,原来竟是篇托名之作。”
沈微澜看着她嘟嘴懊恼的模样,忍俊不禁:“管它是不是托名,我们就按照话本,去永丰坊西北角的佛光寺看一看。”
(https://www.eexsvvw.cc/125049/6179551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