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朱棣徐妙云 > 第五百四十七章:朱棣之谋:破金身!

徐妙云的手不由紧了紧。

作为枕边人,她自是知道,四郎此番如此大摇大摆回来的目的。

首先,肯定是为人子,父母眼看着即将辞别人世。

赶着回来,盼着能见父母最后一面,亲自为父母扶灵,亲自为父母捧一捧土。

燕华虽然没有刻意像大明这般,主推以孝治天下。

燕华是德、法、利,三足治天下的格局。

但在燕华,孝道之类的德行,也丝毫不比大明差。

只是,燕华不追求那种僵化的形式罢了。

在燕华,孝敬父母,并不是一定要听从父母的话,听从父母的安排。

子女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并且主张大胆的提出来。

父母对待子女,可以将其人生经验传授给子女,但只能作为子女人生的参考。

就好比祈婳。

现在都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

他们的确征询过丫头的想法,毕竟,这些年,父皇、母后也几次来信,甚至派人催促:该给老朱家的宝贝大孙女找个好夫婿了。

可祈婳这丫头的要求高。

试着和他们选中的燕华青年俊杰认识后,就不愿意了。

对此,他们也没有强制性安排祈婳的婚姻。

当初雍鸣也是如此。

若非雍鸣回来和张麒大哥家闺女看对眼,他们也不会为了顺应父皇的心思,强逼着雍鸣成婚。

当时,父皇可给雍鸣,备选了好多女孩子呢。

诸如此类,在德道方面的改进和变化。

充斥着燕华的方方面面。

……

其次,四郎此番回来,此时,明知道后面的局势和处境会越来越危险,还要选择留下来。

送父皇母后最后一程。

其实,还有另外一些目的。

比如,破一个人的‘金身’!

为往后,很多亲人的安危做谋划。

……

可……

真的很危险。

此刻,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大哥真的准备有些动作。

谁都不清楚。

这些动作,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

若只是初结婚时,只她和四郎两人时,当真没什么好怕的。

生能同枕。

死能同穴。

没什么遗憾,没什么可怕。

可现在,有了孩子,她当真是不想冒风险。

……

朱棣察觉到徐妙云的担忧,看了看周围左右,确定无人看他们,悄悄伸手握住徐妙云的手。

轻声道:“无事,最坏不过刀兵相见,孩子们的后路,我已经安排好了。”

徐妙云默默点点头。

……

于此同时。

福建。

闵镇。

呜呜呜……

几艘从燕华驶来的蒸汽海船,拉响汽笛,缓缓驶入港口。

“快快快,燕王燕华的船来了,赶快卸货,今天的额外津贴又有着落了。”

“哈哈,可不是嘛,只要是燕华来的船,装卸货物给的价格都比咱们大明的船队给的高。”

“别说话了,有说话的力气,多搬运点货物,不但除了酬薪外,还有津贴拿,到了年终的分红也多,快点快点。”

……

一大群码头工人,热闹议论着,涌向燕华船队停靠的码头。

海船停靠稳定后。

甲板船首。

三十来岁的中青年,和船东站在船头,看着热闹的卸货景象。

“周东家,你们给朝廷码头装卸公司的酬劳很高吗?”

周东家年逾四十多岁,乐呵呵笑着,伸出三根手指头,“司长,咱们燕华来的船队,给出的装卸酬劳,平均比朝廷这边的海商高出五成,说实话,要不是咱们燕华,念着都是炎黄子孙,就凭这么高的装卸酬劳,咱们燕华的海商,就能击垮朝廷海商,现在可不是十几年前,咱们燕华海商,被朝廷海商,打压的憋屈难受时了。”

噢?

司长便是军情司司长方瑞。

方瑞轻噢一声,好奇问:“为何如此?咱们军情司,受王爷命令,没有在朝廷这边,发展军事情报系统,我们对这些细节,倒是不甚了解。”

这位周东家,其实也是他们军情司的成员。

燕华的军情司系统,之所以能在海外,遍布天下。

甚至,都安插到,东征的十字军中。

靠的就是燕华的海商。

军事情报系统,以燕京为中心,依托这些海商的足迹,遍布除大明之外。

所有燕华从海洋,能接触的国家、政权、部落……

源源不断的把各种各样的消息,送回燕京的军事情报司这个情报中枢大脑。

又由这个中枢大脑,十几个小部门,相互配合整理、梳理、分析,去除无用的,将有价值的,呈递到王爷以及内阁。

从而为燕华的战略决策,做出有力支撑。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燕华拥有当今天下,最为完善强大,并且最具先进性的情报系统。

朝廷的锦衣卫,早不知落后多少代差了。

不过,大明例外。

军情司在大明,没有系统,只能从海商口中汇总整理。

周东家笑着解释,“之所以如此,总结起来,也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咱们燕华的货品,附加价值高,利润高,这还是贩运回朝廷这边,咱们念着同为炎黄子孙,想着,更多乡土村社能使用上咱们燕华的机械,推动中原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所以刻意压低了利润……”

……

“其次,就是咱们的海船,我们海商商会,现在还感慨,当初王爷推动海商船只更新换代的英明决策呢。”

“蒸汽动力海船,效率更高,运行成本更低,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就足够覆盖装卸产生的成本了,当然,只有搞雇工身股制的码头装卸公司,我们才会给这么高的价格,像金陵,江浙等地,那些码头装卸团体,我们之前给的钱多了,也全都被那些东家,或是帮派头目自己装到腰包里了,后来我们就直接不给这么高了,我们给高价,是想尽一份心,帮这些普通工人,可不是为了肥少数贪得无厌之辈。”

“咱们船队也是搞雇工身股制,咱们的工人,愿意帮这些普通工人,可不愿意,给那些贪得无厌之辈。”

……

方瑞耐心听着周东家唠叨。

从中剥离有效信息。

唇角渐渐露出笑容。

等周东家说完后。

方瑞笑道:“周东家,走吧,有劳你送我们混入大明境内,此番,一旦太子对王爷翻脸,咱们王爷能不能全身而退,我们军情司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多一手准备,就多一份保障。”

“司长放心,我们这些军情司外围人员,也都做好准备了,从王爷离开燕京开始,每一艘商船上,都已经按照军情司的要求,不但布置了大量海军退役船员,就连武器都准备好了,别的不说,我们这些商船,一旦把藏起来的火炮搬出来,炮击金陵城都办得到,倒要看,谁敢动王爷一根汗毛!”

方瑞笑笑,眼底却闪过一抹忧虑。

其实,他是不赞同王爷回来的。

……

日落西山时。

金黄阳光,为整个御花园度上了一层金色。

这个季节,金陵其实并不暖和。

可朱棣等人,已经几次劝说朱元璋、马秀英回寝殿休息,都被朱元璋、马秀英拒绝。

“咱和你娘,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可外面的景色,外面的空气,再不多看几眼,再不多吸几口,往后可就没机会喽。”

朱棣再一次去劝说,被朱元璋挥手制止。

朱棣无奈,只得说了几句话。

离开,给两位老人留下单独说说话的机会。

老头子和母亲的感情,他们都很清楚。

对他们的交代,已经交代了。

现在两个老人,肯定是想说说,属于他们之间的话。

他们身为孩子,远远看着,祝福着,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朱棣刚要走。

朱元璋抓住朱棣的手,使劲儿紧了紧,可朱棣依旧感到了,这只手的无力。

相较于以前,抓住他的手,叮嘱他,太无力了。

朱棣强忍难受,挤出笑容,“爹,有什么还要交代孩儿?”

朱元璋扭头看看马秀英。

两位老人,冲朱棣笑着摇了摇头。

朱元璋欣慰看着,笑道:“咱们朱家,因你而已经改变很多了,莫要再做什么了,够了,往后,好好过日子,要好好地。”

“咱这辈子,打下这偌大江山,都没有以有你这么一个儿子骄傲。”

朱棣哽咽,点头,鼻音沉闷,轻嗯一声。

马秀英摸了摸朱棣脸颊,笑着说道:“去吧。”

……

朱元璋、马秀英看着朱棣往不远处,孩子们聚集的地方走去。

眼中满是欣慰。

朱元璋抬手,胳膊颤颤巍巍,挡在面前,看着金灿灿的夕阳,另一只手,握住马秀英的手。

自言自语道:“秀英呐,咱这辈子,前二十年,就为了一个活字挣扎,中间二十年,为了一份野心野望奋斗,后面的三十多年,大明立国,是你、是老四,让咱从故步自封,自满中清醒,咱不敢说,多么英明神武吧,毕竟,大明现在还有很多乱象,可咱也能说得上一句,无愧良心了……”

朱元璋说着,感受着马秀英的手渐渐僵硬,他微微用力,甚至使出全身力气攥紧都没有反应。

眼睛微红。

唇角微微颤抖。

却又笑了。

扭头看了眼,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蒙汉示范区毛纺工业区,纺织出的第一块毛毯,笑容定格在脸上的马秀英。

“你……咱还有话要和你说呢,你……也好,这会儿咱不用难为情了。”

“秀英呐,咱有句话,其实早想对你说了,从瞧着,咱们家老四,把咱们家妙云丫头捧在手心时,就想和你说了,可就是抹不开面子,觉得太难为情了。”

……

“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不是脑袋别裤腰带上,打着打着,就从一个拿着一只碗,到处化缘的和尚,打成一个皇帝,打下这偌大江山。”

“咱最大的幸运,是娶到你啊。”

“秀英呐,咱喜欢你,那种没了你,就活不下去的喜欢……”

朱元璋说着,挡着余晖的手,无力落下……

唇角噙着笑容,仅能动的眼睛,艰难看向笑容定格在脸上,没有动静的马秀英。

渐渐失去灵动的眼睛,在缓缓无力闭上的同时。

含着化不开的情愫,以及笑意……

最终闭上。

不远处。

朱棣等人,一直注意着这边。

当看到,朱元璋的手,明显是不受支配的落下时。

所有人,瞬间红了眼眶。

“父皇!”

一群人急匆匆跑来,朱标悲恸大喊一声,在朱元璋、马秀英面前跪下。

众人跟着跪下。

……

洪武三十六年。

腊月。

十八。

朱元璋、马秀英还是没有撑过这一年。

两个老人,都是面含慈祥笑容,没有任何遗憾,安详的走了。

咚咚咚……

当皇城内,九声钟鸣响起时。

整个金陵城,听到钟声的人,都知道,大明第一代帝后走了!

消息很快传开。

举国同悲!

当夜。

路灯照亮,且取消宵禁好些年的金陵城。

一条条弄坊内。

身穿麻布素缟的百姓,携老扶幼,主动走出来,进入洪武大道。

沿着洪武大道,开始向洪武门外皇城广场集结。

在洪武门外,叩首祭拜离开的百姓后面,是更多涌来的百姓。

以至于,来的百姓太多,朝廷不得不紧急调配兵马入城,协助维持秩序。

皇城城头上。

也已经一片素缟。

朱棣穿着素缟麻衣。

站在已经接管京畿兵权的汤和身边,看着下面,叩拜的百姓,听着耳边隐约传来的哭泣声,虽然悲伤,却也高兴,“二叔,我父皇这辈子,是成功的对吧?”

“虽然对百官苛刻了点,但,看看这些百姓,虽然城池内的百姓,并没有从这场父皇推动的大变革中受惠太多……”

“但,看看这些百姓的自发行动,也能证明,父皇是成功的对吧,史书以及后人,至少要给父皇一个明君定论吧?”

后世如何评价这段历史。

他真的无法预判。

毕竟,他是知道的。

有些人,哪怕做了无数好事。

可也会被泼脏水。

被后世某些别有用心之辈抹黑。

百姓是质朴的,也是愚昧的,最容易被人带节奏。

他在燕华做那些事,到不在乎后世人如何评价。

可他忽然特别在意,后来人如何评价父皇。

“当然是成功的!”汤和郑重点头,“不管是史书,亦或是后来人,谁敢抹黑大哥,那就是没良心!”

“倒是老四你,走吧,陛下希望你能马上走。”

朱棣摇摇头,往皇城内看了眼。

这个时候,皇城内,已经在讨论,安排大哥登基了。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传统。

上一代皇帝驾崩。

首先并不是治丧。

而是马上确定新皇,新皇登基后,才是治丧。

“二叔,时局如何发展,我还不知道,我有可能要破一座金身!”

(https://www.eexsvvw.cc/124867/3540438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