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乔芳脸色再一次的大变,他猛地抬头,看向海边炮台的方向,眼神中都是惊骇---难道明军船舰也杀到了?如此三面夹攻,旅顺肯定是挡不住了……
不止是孟乔芳,一些有脑子的清兵也意识到了,于是就更加惊慌。
砰砰砰砰。
海边红夷大炮的轰鸣,好像越来越猛烈。
而城门和街道都已经是顶不住,赵良栋首先突破,他率众越过孟乔芳令人设置的障碍,往城门杀来。
内外夹击,清兵已经是挡不住。
孟乔芳大喊大叫,仍然是想要阻止顽抗,但大势已去,已经没有军士听他的了,只有他身边亲兵依然还忠于他,夹着他退到了街边的一处小院里,很快的,明军就往小院杀来,小院之外,处处喊杀。
孟乔芳知道不可能幸免了,他脸色惨白的跪在地上,取出儿子的首级,呜呜地哭了两声,然后取出腰带,挂在梁上,说一声:“先帝爷。奴才为你尽忠了……”
蹬了木凳,悬梁而死。
……
大战结束。
明军入城,迅速占领城中各处。
“公爷,你们见到公爷没有?”
贝子府附近的战场废墟处,许天庞吴朝佐正在焦急的寻找沈志祥。
--赵良栋突击城门,他们率众抵挡镶蓝旗白甲兵,因此战斗太激烈,原本一直守在沈志祥身边的许天庞被建虏白甲兵冲散,等他杀回原地,却不见了沈志祥,于是一路杀一路找,但却始终没有找到沈志祥。
两人急的快要疯了。
终于,有人在街边的小巷里,发现了沈志祥。
---沈志祥满身是血,和一个建虏将领掐在一起,从现场情形就可以知道,两人一路搏杀,从斧头长刀一直用到拳头牙齿,甚至搂抱摔跤,最终,沈志祥击杀了对方。
但他本身也是身负重伤,肋下被短刃刺中,鲜血咕咕,已经是不可救了。
“公爷,公爷~~”
许天庞和吴朝佐冲到时,沈志祥正靠左在墙根下休息,脸色煞白,眼神无力,已然是最后的弥留了。
许天庞和吴朝佐跪在他面前,大哭。
“哈哈哈哈~~”
沈志祥却是忽然笑了,他喃喃说道:“知道吗?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杀的最痛快的一次,哈哈,死而无憾啊……”
许天庞吴朝佐哭。
沈志祥忽然抬头,看向许天庞吴朝佐身后,艰难说道:“阎参戎,永忠永明……”
一个坚毅沉稳的声音在许天庞吴朝佐身后响起:“副镇放心,今日之经过,我必如实禀报朝廷,为你请功,有你的功绩,你的两个子侄必然无恙。”
却是阎应元。
原来他闻讯也急急赶来了。
他身边还跟着血战疲惫的赵良栋。
沈志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那我就放心了……今日之战,不止是为了永忠永明,也是为了家严,以及当年战死在皮岛的兄弟们……现在,现在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去见他们了……”
说完,沈志祥头一歪,再没有了气息。
许天庞吴朝佐大哭。
阎应元摘去头盔,右拳放胸口,非常肃穆的行了一个京营特有的军礼,其他将官和军士也都摘去头盔,向沈志祥行礼---不管沈志祥过去如何,但今日之表现,却足以令人尊敬。
……
城中火情还没有熄灭,依然浓烟滚滚,但在城头处,大明的日月军旗和精武营的飞虎旗却是已经升起了。初升阳光照耀下、滚滚浓烟的映衬中,两面军旗扬的那么高,那么艳。
……
京师。
乾清殿。
脚步声急促。
踩的地砖腾腾作响。
“陛下,捷报啊,我军收复了旅顺口~~”
内监于海捧着刚刚送到的飞鸽急报,兴奋的奔入殿中。
御案后,正在分析军报,查看地图的隆武帝朱慈烺猛的抬起头来,眼中的喜悦藏不住。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担心,担心高斗枢会上当,当知道高斗枢不但没有上当,反而将计就计,调动济尔哈郎的主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金州之后,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后沈志祥愿意投诚,并献计要为大明取下旅顺口,一应的计划送到他面前后,他却是又担心了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知道孟乔芳的名字,也知道这个人不好对付,在清初的地方督抚中,孟乔芳是相当有作为的一个,正是因为有他在西北的坐镇,满清才能评定西北,继而在三藩之乱中,为满清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最终打败吴三桂。
这个计划,本身就相当冒险,加上孟乔芳有相当能力,一个不慎,沈志祥连同七百精武营的勇士,就会一去不复返。
因此朱慈烺很担心。
不过他并没有干涉,他是君主,不是前线的督抚经略,将在外君有命不授,高斗枢既然已经决定,他就不能轻易干涉。
这几天他一直在担心,现在大捷的消息出来,沈志祥的计划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却也是帮助大明成功的收复了旅顺口,看到确定的消息,朱慈烺心里的石头终于是可以落了地。
而对于沈志祥的死,朱慈烺不禁有一些感叹。
沈志祥是叛将,其可恶程度虽然不比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但其当年造成的影响,也是相当恶劣的,三王一公,是汉人投靠建虏的榜样,黄太吉以给他们四人高官厚禄,打消了很多汉人的疑虑,原本在朱慈烺心目里,也是恨不得将沈志祥一起族灭的,但现在,通过力战而死的表现,朱慈烺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不扫。
--虽然错了,但沈志祥终是回头了。
那么,朝廷该如何褒扬他呢?
“召内阁、军机处。”
沈志祥的褒扬,不止是他个人,也牵连到大明对辽东降将的处置,继而影响辽东降将反正的意念,因此非是慎重不可。
……
很快,众臣来到。
看完登莱发来的飞鸽军报,知道高斗枢在金州之后,又成功的收复了旅顺口,众臣都是欢喜--金州旅顺几乎是一体,金州又为辽南的咽喉之地,两地都拿下之后,大明只要凭借金州的山势,在建立防线,就可以保证旅顺无忧,而旅顺无忧,又可以保证大明的船舰可以在辽南随意出击,不但是攻击复州,截击建虏的后路,又或者是杀向鸭绿江,攻取镇江堡,以强大的水师为根本,大明就完全掌握了辽南的主动。
众臣向隆武帝贺喜。
然后在议前线将士的抚恤和奖赏时,众臣都是大方。每一个死战旅顺的勇士都得到了最高规格的抚恤和奖赏。
但关于沈志祥,众臣却是有争论。
三辅范景文以为,沈志祥当日不听朝廷命令,自立为皮岛总兵,求之不成的情况下,就投降建虏,高斗枢带兵渡海之时,他还想要诈降坑害,幸亏为高斗枢识破。
兵败被俘,不得已的情况下,沈志祥才提出为大明攻取旅顺,其反正之心并不纯正,不过是为时势所逼,想要为他沈家留后而已。
这样的人,虽然死了,但不宜重赏,照过往的惯例,赐予金银,荫他两个侄子为世袭锦衣卫即可。
袁继咸、倪元璐、陈奇瑜等人都是赞同。
次辅李邦华却有些不同意见。
---李邦华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身体大不如前,去年年底就向隆武帝请求致仕,隆武帝怜惜他身子骨,但又想要用他的才能,因此请他再为大明干一年,明年准他致仕。
李邦华答应了,今年将是他在朝为官的最后一年。
也因为是最后一年,李邦华更加尽责和谨慎,又或者历经风霜的他,已经是放开了许多。
“老臣有不同意见,沈志祥虽非自愿,但其在旅顺口的死战,却是千真万确的,现在王师进军辽南,正应该多笼络这些辽东降将,以为大军的臂助,即便不成,也可令他们动摇。”
“因此老臣以为,朝廷对沈志祥抚恤和封赏,不但不应该减,反而应该从重从厚。”
李邦华道。
有人点头,但更多的则是反对。
朝廷封赏乃是国之利器,岂能随意给予?
“那本兵以为,应当如何赏?”
不理会反对,朱慈烺看着李邦华。
李邦华拱手:“老臣以为,可追赠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的恤典,其两个侄子世袭指挥佥事,并令有司为他在旅顺口立庙,每年春秋两季予以祭奠。”
嗡。
前几个还没有什么,但听到要为沈志祥立庙,众人的反对就更多了。
朱慈烺看向首辅蒋德璟:“阁老以为呢?”
蒋德璟皱着眉头,拱手:“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的恤典,臣以为可。但立庙之事恐还得斟酌……”
蒋德璟说的含蓄,但意思明显--沈志祥不配,另外,如果沈志祥都立庙,但在辽东战死的将官,是不是都要立庙?在这之前,只有曹文昭曹变蛟王廷臣李辅明等总兵级的勇将、以及邱民仰等遇难的巡抚有这样的待遇。
沈志祥何德何能,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朱慈烺微微点头,思索了一阵,目光看向殿中群臣,提高声音道:“卿等所说的都有道理,追赠乃是国之大礼,确实不宜轻与。不过朕思来想去,还是更认同老本兵所说,认为不可以轻待沈志祥。”
“为什么呢?”
“因为沈志祥是大明渡海攻击以来,第一个反正的辽东降将。”
“朝廷追赠沈志祥,不止是在追赠他一人,更是要借此向天下人,尤其是向辽东降将,表明朝廷的心意!”
“但使他们能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反戈一击,我大明,依然是可以既往不咎,接纳他们的。”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有人说了,他们投降建虏,已经是没有了大义和风骨,这样的人,何必再接纳?”
“大义上当然是这样,但就其实来说,辽东降将反正的越多,建虏的兵马越少,他们内部的猜疑就会越大,我大明收复辽东的阻力就越小,收复辽东的时间也就越快。”
“因此,沈志祥是我们必须竖立的一个榜样。”
“朕决定,不但给沈志祥立庙,而且要追封沈志祥为归正伯!”
归正,即是归正大明。
轰。
听到此,众臣都是震惊。
连李邦华都犹豫了。
---有明一代,对世爵的封赏是相当慎重的,国朝初立时,都是立有大功的文臣武将才有世爵,靖难之役时又封赏了一批,然后百年间就再无人得到,即便是王阳明瞬息平定宁王之乱、使江南数省免于战乱,那么大的功劳,也没有得到一个世爵,万历之后,世爵有所松动,但却不是对文臣武将松动,而是对外戚大方了起来,从万历帝天启帝到崇祯帝,国丈国舅都被封了爵,但真正为国做事的文臣武将却是一个也没有。
历史上,直到崇祯十七年初,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为解京师危机之时,崇祯帝才大方起来,一口气封出去了好几个伯爵,吴三桂平西伯,左良玉宁南伯,唐通定西伯等等。但几人之中,只有唐通带兵到了京师,但随后却又在居庸关投降了李自成。
南明之时,封的就更是滥了。
以至于越发的不值钱了。
但现在,隆武四年的时候,大明的世爵是相当珍贵的,隆武为帝,对自己的老丈人和小舅子毫无封赏,论起来,在商丘战死的颜则孔不但是国丈,更是大明的忠烈,他封一个世爵,最为名正言顺,但隆武帝却没有给。这也是断了万历以后,国丈国舅都有世爵的传统。
由此可知,陛下对世爵的封赏是相当慎重的。
但现在,隆武陛下却要把隆武朝的第一个世爵封给一个曾经背弃大明的降将,众人如何不惊?
范景文拱手,急道:“陛下,世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圣上特旨不得与,沈志祥虽然迷途知返,善莫大焉,但其功绩仍然不足支撑,陛下,三思啊。”
朱慈烺表情坚定:“沈志祥反正归明,意义重大,又死的壮烈,朝廷非是重赏不可,再者,当年皮岛沦陷,沈志祥的叔父沈世奎力战被俘,不屈而死,于大明有功,事后朝廷却没有任何褒奖,实是有愧。”
“陛下……”
(https://www.eexsvvw.cc/123573/3565476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