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李倧,少谋多断,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因为他的盲动和软弱,差点打乱了大明的朝鲜战略,更造成了朝鲜军民的无谓损伤,这样的人,已经不适合再为朝鲜王了,但后续朝鲜王为谁?大明如何册立?又如何保证朝鲜对大明的忠心,不再发生叛离之事,却仍需要做最后的讨论和确定。
“宣内阁和军机重臣!”朱慈烺道。
……
很快,内阁蒋德璟,李邦华,倪元璐,范景文,袁继咸,军机陈奇瑜,刘永祚,方一藻,杨而铭袁枢等人就到了。
看到朝鲜大捷,众臣都是兴奋,多铎败走,阿汉生擒被斩,朝鲜国中的亲清派官员全部被林庆业关押囚禁---当然了,表面上是奉了李倧的命令。原本被囚禁关押的亲明派官员,重新出狱启用,对这些人来说,短短十几天,宛如是做梦一般,忽然天堂,忽然又地狱,心脏不好的人还真是承受不住了。
亲明派官员被起用后,他们提出的第一个政见,就是请大明王师留在朝鲜,以为朝鲜护---仁川港之战,朝军主力全部丧尽,境内空虚,已经是无兵可用,如果大明退走,不需要多,只需要三千建虏,就可以将朝鲜灭国,因此求大明驻军保护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正中大明的下怀。
或者说,这本就是大明的计划。
周遇吉常驻朝鲜,一来保护朝鲜,二来也是为大明从东路攻击建虏做准备,相信这两个战略目的,无论是哪一个,朝鲜上下都应该是支持的,
军饷从登莱调拨,粮草由朝鲜负责供给。
这个条件,朝鲜人应该会感激涕零的。
另一个关键议题,就是朝鲜王李倧的处置。
仁川港之战后,李倧威信尽失,已经被林庆业、沈器长等人软禁,政令都出自亲明派大臣,但是否废除李倧的王位,朝鲜上下却并没有一致的意见。有人以为,李倧虽然有过,但罪不致于废位,只要真心改过,李倧仍可为朝鲜之王,这种意见是朝鲜士大夫之中的主流,连亲明派官员也都是认可,因此,即便林庆业沈器长都已经操了废立之心,但在没有得到亲明派官员的支持下,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大明朝廷还没有表明态度。
只要大明允许,他们也是敢干的。
“李倧心志不定,两次叛我大明,负恩寡德,已经不配为朝鲜之王,当另立新王!”
“只是李倧久为朝鲜王,国内多有拥趸,要废他,并不是太容易。”
“不难,只要大明给林庆元、沈器长等人支持,由他们出面,请李倧退位,顺理成章,合乎天理。”
“但我朝惯例,从不插手朝鲜内政……”
“不错。自朝鲜开国以来,大明从不干涉朝鲜王的承袭,但是长幼有序,名正言顺,我大明就会册立,但经过此次教训,此策非改不可,关键时刻,关键时期,对于朝鲜王的废立,我大明必须得有明确的态度,不然长久下去,必为小邦所轻视!”
商议到此,策略也就定下了,而李倧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大明支持废除李倧的王位。
至于后续谁为朝鲜王,大明不但拥有最后的决断权,而且在事前事中就要参与,以选出一个真正对大明有利的朝鲜王。
其实就大明来说,朝鲜王是否英明?是否贤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的朝鲜王必须毫无保留、彻彻底底的执行大明对辽东建虏的战略,这也是大明册立朝鲜王的第一考虑。
如果金州没有战事,那么朝鲜王的选择和册立,当然应该是由朝鲜事务大臣高斗枢直接负责,
但现在金州有战事,朝鲜王的废立,又不能拖延,需的快刀斩乱麻,不然支持李倧的残余如果闹起事来,说不得又会是一场动荡。因此最后议定,由礼部侍郎杨汝成即刻亲往朝鲜,实行内阁军机的计划,废李倧,考察朝鲜王室,从中选出可任之人,上报朝廷,以作最后的决断。
圣谕传出,杨汝成领命,立刻动身,坐船从秦皇岛出发,过旅顺,往朝鲜而去。
至于孙定辽等一干被擒获的汉军旗将领,隆武帝最后决断,给他们一次自新的机会,准予他们戴罪立功,在军前使用,但是有功,不吝赏赐,但如果三心二意,依然对建虏抱有幻想,那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律两罪并罚,从重从严!
……
说到准许孙定辽投降,就不得不说另一件事。
---在仁川港之战中,旅顺水师提督郑森将投降的几个汉军旗骑兵全部斩杀。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一直都知道郑森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对于变节者,历来都是狂风暴雨,毫不客气,当初施琅只是逃离,并没有实际降清,但郑森听闻消息之后,就暴跳如雷的将施琅全家全部斩杀,最终逼的尚在犹豫的施琅投降了建虏。
今日郑森如此处置投降的汉军旗,老实说,朱慈烺并不是太意外。
郑森此举,不符合朝廷收降汉军旗、动摇汉军旗和建虏关系的攻心之策。
如果投降亦是死,那汉军旗以后怕是没人投降了。
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朱慈烺能理解郑森的想法,但对郑森的做法,却不认同,攻城攻心为上,虽然汉军旗数典忘祖,助纣为虐,着实可恶,但为了平定辽东的大局,还是要竭尽可能的拉拢他们。
这不是个人的好恶,而是一个当权者,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家最大的利益,不得不的选择。
如果是个人,朱慈烺会对郑森竖大拇指,但作为朝廷的水师提督,他则以为,郑森太过意气用事,是不合格的。
为此,他已经写了书信,传与郑森,委婉的劝说。
只希望郑森能听从,虚心成长,目光远大,敞开胸怀,成为一个更合格的统帅。
……
“报!”
这时,脚步声急促,于海急匆匆地奔了进来,手中捧着刚刚送到的紧急军报。
朱慈烺急忙接过,看完之后,脸色微微一变,随即,他将军报递给首辅蒋德璟。
蒋德璟看完,脸色却是大变:因为建虏大军忽然杀到,金州难守,为了避免损失,高斗枢依照备用计划,放弃金州了……
……
金州。
“报~~经略,平洋河一代,出现大量的建虏,现在他们正踏冰过河,往金州杀来!”
“报~~建虏旗帜越来越多,兵马连绵不断,现在其前锋距离金州,已经不过三十里了!”
“报~~经略,我军在北岭十里之外的墩台,遭到袭击!”
……
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军情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平静无波的辽南局势,忽然就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了。
大明领兵部侍郎、辽南经略高斗枢站在沙盘地图前,面沉如水。
到现在,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济尔哈朗的大军并没有离开复州,而是一直藏身在复州城中,至于济尔哈朗重病的消息,不用问,肯定是假的,一切都是蒙骗和诱使大明主力离开辽南,去往救援朝鲜的企图。
所以当得到确切的消息,知道大明主力离开,停在金州湾里的大明船舰却全数不见之后,济尔哈朗立刻倾巢出动,往金州攻来。
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金州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不但兵马更少,而且没有了水师舰队的臂助,他们要卫护和防守的地点,变的更多。
没有了船舰,建虏就可以绕开北岭,选择从东门攻击,或者是北岭和东门一起攻了……
(https://www.eexsvvw.cc/123216/3563462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