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小杨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饭! > 第136章 剑阁峥嵘而崔嵬

柳梓唐在感慨时,杨菀之也在仰头看着这剑门关。剑门关左右为大小剑山,也不知大自然怎样的鬼斧神工,这山像是被人从中用剑劈开,两侧峭壁俯视山谷关隘。
  两崖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
  相传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仞,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直至辛周,成为剑门关。
  都说这剑门关是入蜀咽喉,从秦塞进入蜀地,必须要从这大小剑山中间的这一线关隘通过,若是被人扼住此关,秦地之人定然无法入蜀。
  因此,剑门关的守将剑门令,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
  剑门关的城楼为三层翘脚式箭楼,底层为石拱券门,门正中书“剑阁”二字。其上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关楼为十字歇山顶,四面轩窗、环廊通透,角柱生起,敌楼高踞、堞垛森严。
  这边焚琴几人正忙着拿通关路引呢,杨菀之连牵马的缰绳都脱手了,手上抓着纸笔飞快地抄绘剑门关关楼的立面,嘴里感叹:“剑阁峥嵘,剑门关雄浑,蜀地的工匠真厉害,能在这雄关天堑中造出这样的建筑!”
  焚琴一边叹气一边从自己的行囊里取出杨菀之的路引,递给守关将领:“大人永远都在看这些东西。”
  “当然。”杨菀之还蛮自豪。
  等到杨菀之一行人过了关,关外有茶摊、炊饼店数个饮食小摊,从山下一路走来,到这里也饥肠辘辘,杨菀之几人正在买炊饼,就听见身后有人唤她:“杨大人,别来无恙。”
  杨菀之转头,就见章断秋穿着一身软甲大步走来。
  “章大人,没想到你竟然在这里。”杨菀之连忙见礼。
  “那当然,”章断秋说起来颇有些骄傲,“我可是这里的剑门令。”
  看来她也得偿所愿了,杨菀之由衷祝贺道:“恭喜。”
  六年未见,章断秋比起先前更黑了些,右眼下多了一道浅浅的疤痕。章断秋对杨菀之道:“听闻你此次前往绵州任司空使,既然来了剑阁,我自当尽地主之谊。自此往南五里为有驿馆,你们今夜也当在此落脚,不若同去,也请你们吃顿饭。”
  杨菀之本来有些不好意思,但柳梓唐却一口应了下来:“正好,在下也有些事情想问章大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几人向前,走了五里,果然见在一处山势稍缓的山坡上落着一处驿馆,周边还有三五酒家。章断秋带他们熟门熟路地走进酒家中,开了一个雅间,落座。这剑阁的雅间远不如大兴酒家的那些,只是个单独的房间而已。章断秋问了一句:“尝尝我们剑南道的菜?”
  见众人点头,章断秋叫来店家,点菜道:“一份芋儿鸡,一只缠丝兔,一条烤鱼,一碟笋子,一份油塌,再来一碗冬寒菜汤!”
  章断秋点的这一串的菜,除了烤鱼和笋子,杨菀之几人都没吃过。那芋儿鸡是将芋头和鸡烧在一起,芋头软糯,吸饱了酱汁以后无比咸香。烤鱼上撒了芫荽、茱萸、椒盐和蕺菜,更是鲜香。那蕺菜细长细长,被切成小段洒在烤鱼上,吃起来有股仔姜和薄荷的味道,柳梓唐皱着眉吃下去了,杨菀之倒是蛮喜欢。还有店家打来的蜜糖牛乳,一口喝下去,众人不由大呼:“好甜!”
  “这巴蜀人就是爱吃甜,也爱吃肉。”章断秋介绍道,“巴蜀人生性好吃,有话说,哪怕住蓬室柴门,每餐也一定要吃肉。还有这芋头,也是蜀中美味。”
  品尝了一通当地美食,柳梓唐很快切入了正题:“章大人,我此次前往绵州上任,要查清朝廷灾银去向。我们怀疑朝廷拨往绵州的灾银丢了,不知章大人对这批灾银可有印象?”
  谈及公事,章断秋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地动是六月十日发生的,六月十五,绵州的信鸽抵达剑阁,六月二十七,第一批灾银共计二百万两自剑阁过关。七月五日,信使过剑阁入京,七月十日,第二批一百万两灾银过关。这些都在我们关内的册子上有明确记录。”
  “但七月二十日,信使再度进京,再次向圣人讨要灾银。三百万两白银,不可能这么快用完。”柳梓唐说道。
  听柳梓唐这样一说,章断秋的脸色更严肃了:“若说第一批灾银可能是被困在路上还说得过去,但剑州自灾后第一时间就抢修了官道,到七月十日之后,剑州全线的官道都通了。绵州受灾比较严重,有部分道路还堵着,信使要过来须得徒步翻山,我们现在也只能通过飞鸽传书了解绵州城内的情况。”
  为了保险起见,柳梓唐还是让章断秋派人去取了入关的记录,检查无误。至少可以证明这笔灾银是在进了剑南道以后才丢的。
  灾银丢了是大事,若是四处宣扬,肯定让百姓不安,所以绵州和大兴两边对此事都瞒得很紧,章断秋也是今日才知道这灾银竟然不翼而飞了。章断秋气道:“到底是什么人,胆大包天,这可是绵州人救命的银子!”

  “也许是遇见山崩、洪水,灾银被毁了呢?”杨菀之问道。
  “不可能。”章断秋笃定道,“七月时剑州境内并未有洪水山崩,况且灾银走的是官道不是野路,若是遇着天灾,总会有消息,当地的官员也不可能不施救、不汇报。如果这灾银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定是人祸。”
  “我与章大人所见略同。”柳梓唐无力地叹了一口气,“这剑州到绵州一带可有山匪?”
  “并无。”章断秋摇了摇头,“太祖出生在益州,因此对剑南道极为重视,自太祖称帝以来,剑南道日渐富庶,益州更是成为仅次于扬州府的第二丰饶之地。剑南道的人民安居乐业,并无理由落草为寇。加之剑南道一直有我们月家军镇守,谁敢在我们头上撒野?”
  太祖的父亲原就是益州朝集使,所以,虽然辛氏祖籍在天水,但太祖心中的故乡还是益州。
  “那就是监守自盗了。”柳梓唐脸色一沉。
  “若果真如此,你们此去绵州,怕是有困难。”章断秋沉吟,“这些人心太黑,什么银子都敢昧下来,真不怕遭报应!二位在绵州若是有需要,可往剑阁传信。”
  “多谢章大人了。”
  过了剑门关就算是入蜀了,沿途皆是山脉,曰翠云廊。果然是树木参天。一路上,杨菀之都觉得自己仿佛走在云上。若不是前去绵州救灾,这蜀地风光当真是美不胜收。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倒是这章断秋说抢修出来的官道,确实是修得潦草仓促,有些地方的路被滚石砸断了,就在大坑上架独木、铺木板稻草。潦草归潦草,至少是条通路。
  入蜀以后沿路也吃了不少蜀地的美食,蜀人喜甜,蜀地的甜食吃得杨菀之牙疼。明明走这蜀道是苦不堪言的,但杨菀之捏捏自己身上,似乎还给吃胖了些,真是郁闷。不过比起山水,杨菀之更欣赏这凌空穿云的蜀道。
  途经剑州的普安、武连,这两地虽然受地动波及,但损失不大,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缮抢险,正逐步回归正轨。柳梓唐也是一路追查灾银的去向,直到武连为止,这批灾银都没有问题。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也是杨菀之离京的第十五天,一行人到达了剑州的梓潼县,这是他们在剑州的最后一站,过了剑州,就到绵州了。而走到梓潼也意味着他们已经越过了秦岭和大巴山,来到了巴蜀盆地。进梓潼县城之前,杨菀之坐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身后连绵的巴山,大兴城已经远远地被隔绝在山脉之后。繁华、荣辱、纷争,都被山脉阻隔了。
  那一瞬间,杨菀之心中忽然有种卸掉了什么枷锁的轻松的感觉。
  中秋佳节,梓潼县里全是打糍粑的声音。将糯米煮熟,倒进石臼里打成糊状,捞起,放进白糖,搓成圆形,就是蜀中百姓爱吃的糍粑。梓潼县受灾不轻,城中民房用一片废墟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县城中很多无处可去的百姓只能挤在临时的窝棚里,或者去附近的武连等地避灾。但留在县城中的百姓们还是过起了中秋,即便住在窝棚里,也不忘打起糍粑。人们就像是山野间的杂草,看着微不足道,生命力却格外顽强。
  路过打糍粑的,焚琴掏钱买了一兜糍粑。糯米本来就占肚子,杨菀之吃了两个就饱了,但是这糍粑外面裹着豆粉,杨菀之吃相一直不好,沾得脸上都是粉末。柳梓唐见状,点了点嘴角示意道:“嘴巴没擦干净。”
  杨菀之见状,扯着袖子就要擦。柳梓唐连忙拉住她,从怀里掏出手帕递给她道:“一会儿还要去见梓潼县的县令,你把衣服弄脏了,多不好。”
  “……谢谢。”杨菀之接过手帕,胡乱一抹。柳梓唐无奈,从她手里夺过手帕:“失礼了。”
  小心地替她擦掉嘴角的粉末,柳梓唐红着脸收回了手帕。杨菀之也觉得耳朵烫烫的,向后退了半步和他拉开距离:“多谢。”
  到了梓潼县的县衙,县令说从梓潼到绵州的路至今还没修好,恐怕要在梓潼县耽搁一阵。杨菀之有些焦急,恨不得立马披上官服出去跟着工役们一起修路。县里的驿馆也塌了一半,还在修着,县令热情地邀请杨柳二位住进他家。杨菀之本来想要开口拒绝,但见那驿馆剩下来的一半也属实没法住人,只得作罢。
  梓潼县的县令姓朱,名叫朱万全,朱府算是这梓潼县中少数看着还完好的建筑,但此时依然在修缮。杨菀之见朱府后门有一车废石砖,随口问道:“这地动好生厉害,我原以为只是房倒屋塌,没想到县令家连地砖都坏了。”
  朱万全汗颜,连忙道:“是啊,我家堂屋的大梁掉下来,把地砖全都砸碎了,还好没伤到人。不过客院都是完好的,柳大人和夫人可以放心住。”
  这下可尴尬了。杨菀之是个不爱应酬的,方才见县令时,都是柳梓唐在说话。柳梓唐介绍和他一起来的司空使杨大人时,杨大人本人正在好奇地打量梓潼县县衙额枋上的彩画,而琮生正站在柳梓唐身后半步。朱万全下意识觉得琮生是那个司空使,而看杨菀之和柳梓唐走在一起时不时讲小话,以为这肃政使是拖家带口来上任的。

  “朱大人误会,我和杨大人只是同僚。”柳梓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这话时脸已经红了。
  杨菀之也有点尴尬地点了点头:“我和柳大人只是顺路同来。”
  好在两人都没反应到朱万全是认错了人,杨菀之是脑子没有这根弦,柳梓唐是心里有小九九,想着自己难道表现得如此明显,倒是缓解朱万全的尴尬。朱万全连忙挽尊:“哎呀瞧我这张嘴。”
  他见柳梓唐脸颊红红的,而杨菀之的木讷在他眼里也成了害羞,不由补充道:“我看二位大人郎才女貌甚是般配,还以为是夫妻呢。”
  这话说得杨菀之和柳梓唐都有点别扭,兴许是朱万全说这话时一直看着柳梓唐,颇有讨好意味,柳梓唐轻咳一声:“此次前来绵州救灾,主要还得仰仗杨大人,我也不过是给杨大人打打下手,朱大人还请慎言。”
  “都怪下官眼拙,下官这就为二位大人再备一个院子。”
  在朱县令家住下,晚饭时朱县令备了好酒好菜,要请杨柳二人同去,被二人婉拒。杨菀之道:“今日中秋团圆夜,我二人便不去打扰朱大人一家团圆了。”
  柳梓唐也道:“劳烦朱大人备一些便饭送到客院便是。”
  见他二人再三推辞,朱万全也只能作罢。送了桂花酒、竹笋鸡、蒸鱼等等一桌子菜,杨菀之五人也不分什么尊卑,就坐在一处搭伙吃了顿“团圆饭”。今日梓潼县中很多人家点了孔明灯祭奠在地动中丧生的亲人,天空中飘满了闪闪的光斑。杨菀之轻轻念道:“不知道平儿如今怎样了。”
  被杨菀之念着的辛温平,此时已经带兵收回了扬州府。她为杨冰夫妇建的仁公祠,被会稽郡王的人一把火烧了,她此时正站在手臂被砸掉的杨冰的石塑像前,仰头望着那雕像。
  辛温平伸手,轻轻拉住那只还没有被破坏的手,就像很小很小的时候杨冰这样拉着她和阿姊一道去学堂那样。她垂眸,左手轻轻抚过自己的小腹。这个月的癸水没来。
  握着石像的手微微颤抖。
  “阿爹……”
  自杨冰走后十余年的辛酸苦楚,让这声阿爹变得很是陌生,也让后面的话语统统堵在了喉咙里。辛温平沉默了许久,转身,走进了夜色里。

(https://www.eexsvvw.cc/114496/3679287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