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质子衰变
在此刻之前,甚至于人类文明尚未成为二级文明,还未遭遇伊塔文明殖民之前,对于统一强力、弱力、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的大统一理论,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了许多理论层面的工作,且有了一定的收获。
对于物理学,理论总是走在实验之前,这很正常。就像现在韩阳还未统一三种作用力成为三级文明,就已经开始进行统一引力的万有理论的前期理论研究工作了。
这些收获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成果,便是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是描述强力、弱力、电磁力三种基本力及其组成的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但并未能将三种基本力统一。
大统一理论则是标准模型的一个扩展。它假设在更高的,在超过100GeV的能级之上,这三种力将融合为一种力。
只有在低能级上,这三种力才会因为对称性破缺而分裂。
如今,韩阳便整合前人成果,加上这数百年来,整个人类文明的科学界,与自身的持续不间断的研究与试验,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可信度的的大统一理论。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这一套理论之中的一些数值还无法确定,同时,韩阳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不是正确的。
一个合格的理论应该能做到预言未来的事情,并且在实验之中得到验证。
此刻韩阳便陷入到了一些困难之中。
因为大统一理论预言了质子衰变现象,而他并未在实验之中观察到这一现象。
他只能不断的一边寻找调整理论的可能性,一边不断展开试验,尝试突破这一桎梏,但长达十年的辛勤工作都一无所获。
某一天,布置在太阳系之中的总计3260台光学望远镜所组成的超深空望远镜阵列,向韩阳报告了一个略有些奇怪的现象。
一个位于一百多亿光年以外的庞大星系,其恒星数量似乎略有些异常,与韩阳现有的星系演化理论存在冲突。
而韩阳所掌握的星系演化理论经过了数千万个河外星系的验证,被韩阳认为是正确的。此刻忽然间发现了特例,立刻便引起了韩阳的兴趣。
“宇宙诞生仅仅3亿年便形成的星系啊……真是壮观。”
看着望远镜阵列所观察到的数据,韩阳心中油然发出了感叹。
众所周知,光速是有限的。距离一百多亿光年之外的星系所发出的光,需要一百多亿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太阳系从而被观测到。
此刻韩阳所看到的这个被编号为SNG-6015的河系的模样,其实是它在一百多亿年以前,宇宙大爆炸仅仅才过去三亿年之时的模样。
这个年轻而庞大的河系拥有众多大质量的蓝白色一代恒星,且拥有一个极为活跃的星系核心。
韩阳认为那里是一颗超大质量的黑洞。据估计,其质量至少高达太阳的9亿倍以上。无穷无尽的星际尘埃和恒星物质涌入到黑洞之中,引发了它极为强烈的喷流,释放出了超乎想象的能量。
它其实是一个类星体。但因为喷流并没有直面太阳系的缘故,人类观察不到它那超高的亮度。
这个河系固然庞大,但相比起银河系来,仍旧属于小个子。如果它在银河系附近的话,大概会成为银河系的卫星河系。
它的总质量据估计约为50亿倍太阳质量,其中又有约9亿倍太阳的质量集中在了中心黑洞之上,它的尺寸则大约有2000光年左右。
就是这样一个星际尘埃充裕且活跃的遥远河系,让韩阳察觉到了异常。
它的恒星数量太少了。
按照正常的恒星演化理论,它内部应该存在至少10亿颗左右的恒星才正常。但实际情况却是,韩阳只看到了最多7亿颗左右的恒星。
现实与理论预测出现了高达30%的差距。这已经不是统计学误差或者偶然现象所能解释的了。
韩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调集了更多的观测力量与科研人员投入到了对这个遥远且渺小的河系的研究之中。
渐渐地,更多的观测数据产生。经由这些数据,韩阳一一排除了自己之前所认为的各种可能性。一直到再也没有理论能解释这种异常现象为止。
韩阳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从哪儿看,它都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但现实却是它偏偏就是这个样子。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对于这个异常河系的研究,只占据了韩阳算力的千百万分之一。毕竟此刻需要研究的事情太多太多,韩阳不可能将所有算力都投入到这一个问题之上。
但就这千百万分之一的算力,在某一天忽然间产生了一个灵感。
“有没有可能和质子衰变有关?”
韩阳便顺手将大统一理论所预言的质子衰变数据纳入到了恒星数量估算模型之中。
预言之中,质子衰变会产生中性π介子和正电子。而中性π介子会继续衰变成两个光子。
或许……质子衰变所形成的光子,阻碍了星际尘埃云的进一步融合,导致恒星无法形成,导致整体恒星数量相比起正常河系少了这么多?
一番计算之后,韩阳发现,如果要通过质子衰变效应,将恒星数量降低到如此程度,那么,质子的寿命应该在1020年之内才行。
但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韩阳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如果真的存在质子衰变,那么质子的最低寿命,也应该在1033年以上。
两者之间差了十几个数量级。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原本这个猜想应该被舍弃了。但韩阳再度发现,假如将质子寿命认定为1020年的话,这个河系之中其余一系列的异常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
甚至于有关黑洞喷流的一些异常都能得到完善的解释。
这让韩阳再度大惑不解。
什么情况?
数学计算、理论预测与实际现象如此吻合,这似乎并不能单纯的用巧合来解释。
这似乎在暗示,在这个遥远的星系之中,质子的寿命似乎真的是1020年。可是在太阳系之中,韩阳又可以确定,质子寿命至少在1033年以上。
难道质子的寿命也存在变化?在我这里就衰变的更慢一些,在那里就衰变的更快?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种不同?
思考之下,韩阳最终将目光注视到了那个隐藏在星系核心的庞然大物之上。
“莫非……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场?”
有关于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算到了此刻韩阳都还并不清楚。他甚至于还未能完成引力子的量子化,更不要说将引力也统一到一种力之中。
但这不影响他假设一下这个结论。
“如果是超强引力场的话……我倒是可以进行一些试验。”
在太阳系周边并不存在黑洞。
小黑洞都没有一个,也没有中子星。不过白矮星倒是存在几颗。
“白矮星周边的引力场也十分强大。不如在那里做个试验试试。”
韩阳下定了决心。
要探测质子衰变,需要一种和探测中微子相同的科学装置。
中微子望远镜。
事实上,中微子望远镜这玩意儿最初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观测质子衰变的。不过质子衰变现象没看到,反倒是观察到了中微子,由此这玩意儿竟然成了探测中微子的专用工具。
但中微子望远镜有一个硬性要求,那便是必须要位于极深的地下。唯有如此,才能屏蔽各种外来辐射。
如果没有厚重的岩层,那就只能通过人造的屏蔽层来达到这一效果。
据韩阳估算,在白矮星旁边要达到足够的屏蔽标准,自己就必须要造一个半径在4公里以上的实心金属球。而这样一颗金属球的质量高达至少一万亿吨。
在一颗白矮星旁边建造这样一颗质量在一万亿吨的金属球,就算以韩阳的工程能力都力有不逮。
这就没办法了。不过韩阳立刻想出了一个替代方案。
人造屏蔽层不可行的话,能否以天然星体代替?
韩阳立刻调取资料,立刻便发现,波江座40这个三合星系统之中的那颗白矮星,周边就存在一颗小行星。
这颗小行星的尺寸大约在86*75*40公里。以此计算,在其核心建造中微子望远镜的话,其屏蔽层最薄弱处,也有20公里厚的岩层,完全可以达到自己的要求。
那就没什么说的了。
在韩阳的主导之下,一支庞大的科考舰队立刻开始筹备,短短三个月之后便即出发。
经过了约40年的漫长航行,科考舰队终于到达。
在这个三颗恒星相互围绕着旋转的神奇星系之中,科考舰队开始了工作。
首先要进行的第一项工作,是降落到这颗小行星上面去。
通常来说这很简单。但只要是牵扯到类似于白矮星这类的极端星体,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这颗小行星距离这颗白矮星太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仅有约一万公里左右。
通常来说,如此接近的距离,会导致这颗小行星被白矮星的强大引力直接撕裂。
不过这颗小行星具备较为奇特的轨道,且自身结构较为特殊——韩阳怀疑它是从一颗大行星的核心之上分裂出来的,主要成分为铁和镍,比普通的岩质小行星结构强度高了许多,才避免了被撕裂的结局。
如此之近的距离,导致这颗小行星必须具备极高的速度才能环绕着这颗白矮星运转而不至于掉下去。
它的速度达到了约两千公里每秒。以这个速度围绕着这颗半径约为7000公里的白矮星,每过不到一分钟,它便可以旋转一圈。
不得已之下,科考舰队的飞船也只能先进入这颗白矮星的环绕轨道,拥有大致相等的速度,然后一点一点的向这颗小行星靠近。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w.cc/112060/3679270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