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成刚大脑飞速运转,想要说点什么来挽回局面的时候,一道来自车门外面的声音拯救了已经快要绷不住的气氛。
“刘工,林研究员,数据分析团队那边出了些新结果!”
音色对于林成刚而言有些陌生,肯定不是刚才去接他那三辆车上的人。
坐在更里侧的刘锡云则一脸惊愕地转过身:
“这么快?”
根据经验,这种需要拆解弹体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全过程分析的工作,一般至少也需要5-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这次,大概也就用了五十分钟……
“嗯……情况有点特殊。”
来人扶着车尾门,站在外面解释道:
“我不是导弹专业的,具体还是你们过去看看吧……”
指挥车内部空间相当逼仄,几名乘员纵向排成一排,如果不考虑需要引体向上才能通过的顶部舱门,那就必须从外到里依序离开舱室。
林成刚和刘锡云二人很是花了一番力气,才重新站到临近正午的烈日之下。
后者主动介绍刚才一直在外面说话的来人:
“这位是电科集团的于哲峰于工程师,原本是负责弹炮合一系统的雷达设备……”
本来这种间接工作联系就是认个熟脸的事情,不过对方口中的“原本”二字还是让林成刚有些好奇。
只是导弹那边的情况明显更急,所以也就没特地开口问。
不过,于哲峰倒是主动接过话茬:
“现在已经干杂了,什么都管一点……”
林成刚了然地点点头。
这种情况在型号研发过程中倒也不算罕见。
如果某一个子系统的研发特别顺利,进度明显快过总体,那么相关人员往往也会去做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
但刘锡云却又在旁边解释道:
“实际于工目前正在抓总陆军防空系统各项雷达设备的研发和协作……”
“……”
林成刚一时无语。
可恶,这次被别人给装到了.jpg
相互寒暄的同时,也已经快步来到了几百米外一处被沙袋和土墙围拢起来的区域。
陆军火力兵器由于成本限制严格且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发生未爆甚至未点火的情况都不算罕见,因此青铜峡靶场专门设置了这样一个区域,用于处置类似的情况。
当然具体到今天的话,CT系列推进剂属于钝感燃料,在未点火的状态下相对稳定,而CTK系列更是需要专门的电极提供电压才能点火,所以倒是非常安全。
三人走进检测区域的时候,那枚未爆弹已经被大卸八块,按照不同子系统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
只是第一眼,林成刚就看到了其中体积最大的推进段——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一个相对整体的结构,很难被原样拆分成生产之前的状态。
并且,周围也已经围拢了十来个打扮各异的技术人员。
他快步走上前去,简要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方也没有过多铺垫,而是直接把圆柱形的动力段调转方向,让圆形截面对准林成刚。
根本不用对方多说,后者便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
“药柱裂开了?”
林成刚万万没想到,最后导致燃烧发生中断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相对浅显的原因。
那确实不需要再做其他分析了。
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嗯。”
为首一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技术军官回答道:
“这么看还不太明显,我们刚才用探针深入观测了一下内部形貌,结果么……”
他说着从旁边端过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是一张因为光照不均匀而有些过曝的照片。
但细看之下,还是能够认出,这是一个环形药柱内部的展开图像。
而在中央部分,则分布着三条横贯整个图像的深色阴影。
也就是说,整根药柱如同刀切法棍面包一般被分成了四段。
那只能说,不熄火就没天理了。
“但是没道理啊……”
看着眼前狰狞可怖的形貌图像,林成刚的脸上满是疑惑。
CTK-2推进剂的基体是在CT-1的基础上加入对电敏感的硝酸羟胺和金属钨粉末,为了避免这个相当特殊的组合出现强度隐患,他还专门加入了三维多孔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在正式装弹之前也进行过多次试验。
按说不应该出现物理原因的断裂。
而且,无论是燃烧压力还是外部过载,0目标距离.8km的测试都不算最高,就算出问题,似乎也不应该是在这里才对。
所以根源恐怕还是刚才自己发现的二次加电。
但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目前姑且还蒙在鼓里。
他虽然是搞固体火箭动力,但并非化学专业出身,负责工程研发尚且可行,但对于更深入的部分却有些力不从心。
沉默半晌会后,他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刘锡云:
“备弹应该还有吧?”
后者点头:
“还有8发。”
“下午能进行一组重复试验么?”
刘锡云稍作思考:
“下午的安排是测试海红旗10,如果顺利的话,晚饭后应该还有时间……”
……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尽管当晚第二轮测试中再次复现了这个故障,可却是在打击一个15km外的的目标时出现问题。
一枚导弹在正常飞行至末端时二次点火失败,突然失去动力,最终与目标擦肩而过。
面对这个结果,林成刚显得有些进退两难。
一方面,这说明他对于问题根源的推测没错,就是在二次加电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导致推进剂药柱出现裂痕,最终异常停止工作。
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故障的出现颇为随机。
虽然表面上5/6的命中率并非无法接受,但一个连原理都没搞清楚的技术隐患却不能被这样忽视——
万一下回不是在二次点火,而是在一次点火时出现问题,那么被冷发射弹出筒的导弹就会直接砸下来命中发射车。
再怎么钝感的推进剂和战斗部,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安全的。
好在更为传统的CT-1型推进剂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自打上周开始测试以来,总计39发各型导弹全部命中,让林成刚多少感到一些欣慰。
“算了……”
看着控制系统里面跟白天那次几乎别无二致的特征数据,他略显无奈地叹了口气:
“涉及CTK-2型推进剂的全部测试暂停,我先回京城一趟,争取尽快找出问题所在……”
面对这种毫无头绪的情况,林成刚只好选择放弃神秘感,通过一份报告把自己有关电控固体推进剂的设想,以及测试中遭遇到的情况提交给了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管理团队,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支援。
接着……
“林成刚同志,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办公室里,常浩南面色复杂地对林成刚说道。
然后,不等对方主动做出选择,就直接继续了下去:
“好消息是,你遇到的问题,火炬实验室那边大概有些思路,大概率是推进剂中某种成分的电敏感性存在问题,应该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给出一个具体结论。”
后者面色一喜,但旋即想起还有个坏消息:
“那……”
“坏消息是,因为研制方案发生变动,所以我们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可能不再需要一个性能特别强大的火箭助推器了。”
(https://www.eexsvvw.cc/108562/3679167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