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43章:真正的战斗(上)

随着炮兵的校射完毕,重新修正了诸元的十几门105mm榴弹炮发出了怒吼,另1片阵地上,殖民地炮兵团第11、14连的75mm野战炮完成校射后也紧跟着开火了。
随着大量的炮弹落下,陶志学在自己的防炮洞中体验了人生中第1次天崩地裂的震撼之感。
尽管他也曾在演习中目睹过师属炮兵团的大炮齐发,虽然仅是几十门大炮,但场面却是十分壮观,只是不曾想,有朝1日自己要成为这样火力之下的靶子。
对于1般的野战工事来说,105mm炮弹依然是致命的,尽管它们的威力并不能与150mm口径的重型榴弹炮相比。
自入越以来,还是头1次遇到这么猛烈的炮火,不,甚至可以说是近3十年来整个国防军战士亲身体验的最猛烈的炮火了。
而且,不同于加固过的掩蔽部,所谓的防炮洞实际上并不能抵御炮弹的直接命中,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免除横飞的弹片的杀伤。
当然,即使是由被砍断的1截截圆木加固顶部的掩蔽部,实际上也只能抵御75mm野战炮炮弹或者中口径迫击炮弹而已,如果被中口径榴弹命中同样难以幸免。
这也是为什么大炮被称为6战之王,他们的威力确实无可置疑。
在农业国面对工业国的军队时,对方可以以绝对的火力压倒敌人,而大部分农业国也不可能拥有远超工业国的组织力,这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真正能以气胜钢的局面少之又少。
话题在回到火炮上,正如1句玩笑话1样,1切近代6军都可以就地转职工程兵,到处挖土,挖土就是战争的1项重要过程。
现代军队的工事相当复杂,而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也是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是面对炮海的唯1屏障。
或许是为了报前几天那“1箭之仇”,法军炮兵4意向这片高地倾泻着火力。
“连长,算啥呢?”看着陶志学手上拿着碳笔,在掩蔽部的原木柱子上划着痕迹,1人忍不住放下了手,出声问道。
而在这样的如雷的炮火中,对方根本不可能听到声音,陶志学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捂着耳朵,而是张着嘴,保证腔内外的气压平衡,手上还是不住的做着辅助计算。
甚至于,他还有心情点上1根烟:
“3刻钟了,大概1个基数,应该至少有2十门炮,两千发炮弹……”陶志学心里默默骂了1句,“真他妈舍得,老子要是有1个大营,先赏他们5个基数尝尝。”
在敌人的每1个炮火间隔中,都会有人从防炮洞中钻出来,观察1下情况。
作为训练有素的战士,他们对于敌人的行动基本都有所预见,因此1线阵地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大部分前线兵力都在2线阵地上,这样可以大幅降低被炮火击中的可能性,避免1下子就损失殆尽。
但2线并不代表安全,这里同样属于敌人的打击区域,在数以千计的炮弹中,落在2线的数量并不少,但好在法军此前的动作为3营的战士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得他们能够完善2线甚至更后方的阵地。
如果法军的飞行员能够飞在低空观察,就能够发现,作为3个主要阵地之1的城南高地,已经快要变成1座半永久性的工事了,交错的交通壕连通着大量的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大量的防炮洞和掩蔽部散落其间,1些地方的堑壕已经成型,由两层圆木和钢板加固的掩蔽所中已经布置了野战医院,而更外围的暗堡和哨点更是无法统计。
但是,在猛烈的炮火中,这都不算什么,许多阵地都已经被炸毁,不能继续使用,1些掩蔽部和防炮洞倒塌,底下也许有人,也许没有人,在这片硝烟与烈火构筑的海洋中,已经无人关心了。
在大约5十分钟的炮击之后,炮火打击终于结束了,而正式进攻自然也就随之开始了,在军官们的哨子声与士官们的催促声中,这些越南兵又要打头阵了,南安南山营的越南步枪兵手中拎着勒贝尔步枪,1脸麻木的踏上了战场。
1千米——
8百米——
5百米——
1直到4百米,爆炸激起的硝烟与尘土已经散去,但是对面的阵地上却依然1片沉寂,没有任何动静,按理说,这早就进入机枪的攻击范围了。
1些法军军官正诧异着,心想对面该不会都被大炮打死了吧?
结果,就在他们刚刚放松警惕,踏入3百米的红线时,“哒哒哒——”与“砰砰砰——”的枪声瞬间响彻大地,前线阵地左右翼的两挺重机枪与斜沿阵地的3挺重机枪立即开火,构筑了1条死亡火线。
夹杂着曳光弹的重机枪子弹在几秒钟的工夫里就织出了1张火网,正抬起身子、端着步枪的法军士兵们如同割麦子1样被撂倒,1名法军军官脸上的笑容尚未散去,便被1颗重机枪子弹打碎了胸膛,死得不能再死了。
与此同时,爆炸声也随即传来,1连十几发60mm与80mm的迫击炮炮弹相继从阵地上打出,画着抛物线,沿着标定的诸元精准的落在了发起进攻的人群中,细碎的高速破片瞬间将周围的士兵扎成了筛子。
虽然防御战要求尽可能的远的投送火力,但有的时候放近了再打也是1种妙用,尤其是在敌人放松的情况下。
突染遭到攻击的法军惊慌失措,虽然大部分人都赶忙卧倒,但有仍旧有人撒丫子奔逃,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仅仅是十几分钟时间,在望远镜中,法军指挥官就已经能够看到几十具尸体横7竖8的倒在1片硝烟的灰黑色阵地上,甚至,还能看到1些濒死的伤员在挣扎。
战斗,结束了吗?
显然没有,重新想起来的大炮说明了1切。
战术需要调整,在此之前,也应当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力优势,他们打殖民地战斗打得太多了。
当然,也幸运的是,他们打殖民地战斗打得太多了,让他们第1时间想到了大炮。
......
芽庄的炮火震天动地,震得金兰湾中的海军士兵都有所感受,但在百里之外的第4支队主力并无这般感受。
但他们同样被行军的问题所困扰着,越南这破路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尤其是其中的装甲部队。
夕阳渐落,土路上,1辆摩托车从队5后边驶来,在他的前面,是骡马嘶鸣的炮兵部队,是风尘仆仆的步兵部队。
最终,摩托车停在了本部边上,通信兵匆匆从车上下来,向支队本部汇报装甲部队的情况。
石华川等人已经通过电报了解了装甲部队的问题——
工作时间太长,机械故障频率迅速上升,他们的建制已经散了。
野战行军的装甲车辆出现故障自然是很正常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几辆车同时故障的情况,但并不算什么大事,原地自行修理或者呼叫单位所属的装甲抢救车来帮忙即可,单位主力则继续执行任务。
但如果工作时间,在1些国家的军事术语中也被称作“摩托小时”,接近极限之后,装甲单位的机械故障频率就会迅速上升,1路上接2连3的抛锚让军队的编制被打散,该单位也就不再能继续行进了。
历史上,苏军坦克团在2级或2级以上良好公路上行军,100公里发生重大故障率在2%以内;在天然土路上越野行军,100公里发生重大故障率应在4%以内。
但很可惜,这个数据是冷战的数据,对于如今装甲部队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能保证100公里越野编制不散那完全可称当世第1,如果没有战争刺激,那够让其他国家追十年了。
而国防军的28式丙型坦克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性能,装甲部队又缺乏越野保障训练,再加上越南这样地形,只是跑出5十多公里便已经开始掉队了,这个成绩,即便是1辆2十年代末的坦克,也难以称得上好。
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石华川当即下令装甲营原地修整,行动不便的150mm重榴弹炮营同样留下,而步兵第4营与他们1起行动,其他人则继续保持原定速度行军。
原因倒也简单,首先是法国人在印度支那其实没有多少装甲单位,在越南独立战争开始之前,法国在印度支那只有1个坦克连。
不过,这个坦克连的规模很大,拥有3十辆坦克,除此之外还有1些装甲车。
但是,这也没什么好怕的,因为这些坦克.....
是雷诺ft-17坦克,是的,还是1战时期的老古董,而且还不是20年代初的改进版本,其中或许还有从西线战场上直接搬下来的老物件。
它们速度极慢,基本只能跑到6公里的时速,至多伴随步兵行动,而法国人本来也没指望用它来玩甲弹对抗,只是镇压殖民地革命用的。
在独立战争开始之后,法国又6续送来了几十辆雷诺17,具体数量不明,期间也被越盟军队击毁过几辆。
虽然第4支队此次出来没有用上刚刚制造出来的火箭筒,但靠着手头的14.5mm反坦克枪或者12.8mm高射机枪也能够干掉对面的坦克,毫无压力。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敌人的装甲部队目前应该在交趾支那的前线,而不是安南,因此也无需担心这些坦克的问题。

(https://www.eexsvvw.cc/106581/3679266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