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326章 任务

第326章  任务

        重生后的张浩南有个好习惯,那就是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新闻联播这三样就算当时没看到,都会回头看录播。

        抛开丸红公司背后还有富士财团不提,只论它本身,也是倭奴五大商社。

        不过一般人接触到这家公司最多的还是基础建设投资,但张浩南自从做了食品加工之后,却知道这家公司还是国际二线粮商,一直在谋求突破到“ABCD”的层面。

        当然,受限于国家主权不完整,丸红公司这种努力和尝试,终究只是做无用功,但它尝试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碰撞。

        以后略有名气的“大富豪啤酒”,其实背后也有丸红公司的身影。

        丸红公司此次访华之前,其实就盯上了不少国内不少地方优质粮食相关类企业,啤酒只是其中之一。

        之前跟张浩南斗了一场的津门奋进投资,也同样有丸红公司的身影,同时已经准备扩产饲料生产规模,并且想要跟“大桥养猪场”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张浩南把荣小平往死里怼,其实也歪打正着,把丸红公司的中国代表吓了一跳。

        其实张浩南并不清楚的是,在今年八月份,也就是暑假期间,丸红公司曾经跟两江省接触过,想要尝试收购一家地方食品出口企业,“沙城食品”位列其中,但最终被合资的,只有彭城、崇州的两家公司,“沙城食品”这家企业,被省里以“成立时间短,历史底蕴浅”为由给婉拒了。

        当然是不是怕狗咬人,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今天张浩南看到新闻,就想起不少事情,琢磨着要不要干。

        轻轻地拍着女儿的背,她就像是一只巨大的蚕宝宝,睡到脸型都起了变化,其实张瑾并不会趴着睡,趴着睡的时候很少,但只要抱在张浩南怀中,她就趴着黏住了,睡得很香。

        腹式呼吸很有节奏地起起伏伏,大概跟摇篮差不多。

        伸手拿起一份资料,看了看扔下,换了一份拿起来,连续换了几份之后,张浩南这才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东西。

        这是一份多个县级市本地啤酒厂的调查报告,不是“沙城食品”做的,是魏刚在京城朋友给他的,就是希望魏刚凭借个人关系,看看能不能化缘,从江南地区搞点钱过来投资,盘活这些地方啤酒厂。

        如果没有张浩南,魏刚会去松江找资本,但有张浩南,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沙城食品”。

        最下面还有魏刚的一份建议,他认为与其参股,不如直接收购,管理上缺人可以从沙城、姑苏的酿酒厂直接借人,老规矩,工资双份。

        同时这次魏刚强烈建议张浩南贷款。

        其实张浩南对酒厂毫无兴趣,“沙城食品”在建设各地农村供销合作社时,当地的传统酒厂,都想“沙城食品”帮忙打开销路提升档次。

        奈何帕夫洛夫家族本身就有相当规模的罗斯国烈酒市场份额,当然不全是帕夫洛夫家族的,他们家主要还是“打工皇帝”为主,如今已经开始给瓦洛佳打工了,但这不妨碍他们只是工具家族。

        赚不到轻松的大钱,张老板是真的没兴趣。

        卖啤酒要解决的环节,光怎么流通就是一个大难题,再加上批货发货过程中肯定要发生有活力社会团体的暴力冲突,赚几个钱搞得跟梁山聚义一样,委实没意思。

        不过魏刚很少这么郑重,可见京城那位朋友,就算不能在新闻联播上露脸,起码也能在露脸的几位面前行走。

        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编修也爱喝啤酒吗?

        其实现在姑苏地区的啤酒,在“元大昌”还有绿通散酒卖,俗称“零拷啤酒”,但过个几年,就会一扫空。

        普通老百姓会以为是为了干净卫生而杜绝,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里面涉及到的博弈没有什么深度,就是单纯的钱。

        本地酒厂的渠道替换,远比啤酒本身更加值钱,对一般老百姓而言,以世纪之交为例,假如一瓶水啤两块钱,退瓶子五毛钱,那这就好啤酒,那一年喝上三十升不成问题。

        精酿、生啤还是其它各种“洋气”的品类,其实根本不重要。

        便宜能入口,还能配合小菜爽一爽,它就是合格的。

        沙城的啤酒诞生在十六年前,就普普通通的运营下去,是不愁关门倒闭的,但事实就是要退出市场。

        姑苏、梁溪的地方啤酒同理,也不仅仅是两江省,其余省份大同小异。

        魏刚并不心疼酒厂的产品是否还能不能卖出去,如何保留酒厂岗位,以及将税收留在本地,这才是他要考虑的。

        只有当品牌具备扩张性,具备创造突破性效益的时候,他才会在意。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魏刚传真过来的文件,其实跟酒厂没有什么关系,主管单位其实是粮食系统,毕竟酿酒脱离不了粮食,纯靠酒精加香精也不是不行,不过成本其实比粮食酿造还要高。

        调制酒的风味,还的的确确是个高科技,没点科研实力还真玩不转。

        “姐夫,看什么呢?”

        樊素素端着一盘自己做的蛋糕,走到了沙发旁,挖了一勺喂给张浩南,然后盘腿坐到一旁,见张瑾睡得可可爱爱,手指戳了戳肉嘟嘟的脸颊。

        “老头儿想要弄个地方酒类品牌,黄酒没什么希望做成全国性的大牌子,啤酒要是政企联手,倒是可以弄一弄。”

        “啊?还要弄啤酒啊。”

        “估计他觉得这是个机遇吧。”

        此时姑苏地区的啤酒厂还在运营,但要是“沙城食品”出手,收购十几家啤酒厂,还真就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关键还没啥风险,只要“沙城食品”溢价合适,谈是很好谈的。

        “我先把情况跟老丁说一定,他做了调查再说,反正不急的。”

        生意肯定是个大生意,毕竟两江省八个月啤酒销量跟海岱省是持平的,在行业内是个啤酒消费大省,几个亿的市场潜力肯定有,未来几十亿几百亿也有,但还是那句话……麻烦。

        这种博弈说白了就是分钱,上头拿多少,地方拿多少,老厂拿多少,新厂拿多少……

        国营厂内部协调也是要成本的,就算让工人下岗,起码生活费要准备一笔吧?

        买断工龄的那点钱,也不能说一毛钱都不给,这些都是事儿。

        张浩南不想惹一身骚,魏刚显然也不想,所以传过来的文件,每一页都很有份量。

        将手机递给了张浩南,樊素素又喂了一口蛋糕给他,然后将散落了一地的文件捡起来收拾好。

        “丁总,魏市长又下达了任务,希望弄个啤酒牌子出来,只要答应,就会去跟周围地方啤酒厂谈收购。”

        “要花很多钱啊。”

        “钱不是问题,全是贷款。”

        以“沙城食品”现在的资产规模,一口气贷个三亿不成问题,就是企划书要让人赶工一下。

        “张总,是任务?”

        “接了就是任务,不接也没关系。魏市长估计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div  class="contentadv">        “会有什么风声?”

        丁永有些不解,至于说突然间要搞个啤酒牌子出来?

        全国各地哪里没有地方驰名商标?

        不过丁永自问自答了起来:“会不会是跟入世有关?”

        入世最先遭受冲击的,其实就是食品相关,不过因为有国家调控的底子在,才没有被冲烂。

        猪肉牛肉,其实也是其中之一。

        入世之后一个最大特色,就是能够进口非常廉价的肉类,没点底子的省份直接被冲烂,全靠国家总的调控,才避免了很多系统性风险。

        人们在二十年后常见的很多熟食连锁,只要是牛肉,九成九进口的。

        只有底子厚的餐饮业老店,才能炒个牛肉都用本地黄牛。

        啤酒说到底也是粮食,所以酒类饮品能抗住冲击的,有一说一,还真就是白酒黄酒这种。

        但黄酒已经越来越小众,白酒自然就凸显了出来。

        可即便是最顶级的酱香科技,也要跟嘉士伯合作一下,虽说并非染指酱香科技本体,但互相借一点影响力,那也是七八十亿的规模。

        丁永因为对外业务做得越来越多,视角也很少只停留在国内层面上,当即从入世角度来思考可能遭遇的挑战。

        “会不会是这种情况,魏市长或者魏市长旁边的人,判断会出现收购潮,所以想要提前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管他怎么想的,我只考虑一件事情,好不好弄,好弄那就跟了,这任务接了就是。万一不好弄,一个县的分销渠道都要打出狗脑子来,那还弄个屁,随便开个小厂糊弄糊弄算了。”

        “……”

        好吧,既然老板都这么说了,那就听老板的。

        丁永于是便道:“那就稍微接触一下,我安排人出差拜访做个调研。”

        “可以,态度要端正嘛,不要搞得不情不愿的。他现在肯定是已经准备好出去考察了,等他从欧洲回来,扔给他一份调研报告就行了。还是那句话,麻烦扔给他,他要是能摆平,那就接。摆不平不鸟他。”

        “……”

        作为魏刚的老部下,丁永顿时觉得老领导退休被当作工具人……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还是老板狠啊,难怪自己只有做二把手的命。

        而且老板不仅仅是对老同志狠,对年轻人同样狠,“沙城食品”秋季招聘弄了一票应届生,现在全在农村一线。

        技术岗的在一线实践外加做技术支持,行政岗的要在供销合作社定点驻留做一阵子助理,就算会计……一线实习也是应有流程。

        也得亏“沙城食品”没有把供销合作社的当地办公地点弄成铁皮房,否则很多城市里长大的,那是根本受不了。

        这年头很多农村还有露天粪坑,光这一项,就足够秒杀所有城里人对“田园牧歌”的一切美好想象。

        两三天是新鲜,两三个月……那就是折磨。

        两三年……这大概就已经算是服刑了。

        但不去一线是不行的,“沙城食品”的公司性质就是跟农村农业绑定,技术岗除了生产车间,田间作业指导是必须的。

        因为农民,尤其是老农,对技术迭代是本能抗拒,如果原先办法还凑合,那就凑合,轻易不会动。

        倘若有类似的技术和作业办法,大部分时候都会“俺寻思”,毕竟他们吃过的盐比大学里后生吃过的米还要多……

        应届生到一线跟技术骨干一起跟承包户农民以及周边农民打交道,是让他们重塑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该有的思维冲突,早点发生永远比晚发生要好。

        因为应届生一旦也变成了摸鱼高手,那么跟老农一样,很多时候也会“俺寻思”,大家都是人,自然都一样。

        解决应届生叫苦不迭的办法也简单。

        加钱。

        狠狠地加钱。

        建康林大的研究生,“沙城食品”可以开到七千一个月,忙起来会很忙,但闲起来也会很闲。

        同时“沙城食品”因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实验部门,所以闲时在公司业务框架内搞点方向研究,除了自我价值实现之外,也是一笔收入。

        总体而言,原本以前非外企国营不去的建康某些高校,如今因为“浩南哥”本人就是移动的广告,“沙城食品”也成了几所特殊高校的合作企业,两季里招聘都还算顺利。

        比不过外企,或者大型国营,但比一般企业,那是强多了。

        还有一点是“沙城食品”的员工,在婚姻市场中现在比较热,就算是应届生,去一线实习,多得是当地乡镇妇女主任来调查年龄,差不多合适就能做个介绍,着急娶妻生子的牲口,在这方面彻底没了思想负担。

        所以张老板对上对下狠归狠,其实两边都是痛并快乐着。

        魏老汉固然很恼火张浩南拿他当工具人,但也得承认,只要不挖坑埋雷,这小子能把事情做得服服帖帖,甭管是不是政治任务,都能让人满意。

        连刘谌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挑不出半根刺来,何况是他这样的半文盲。

        至于说“沙城食品”的员工,那就更得意了。

        我司工装在身,尽显不凡人生……

        上半年张浩南还跟员工强调不要显摆,但把荣小平按在地上摩擦之后,现在就彻底放开了员工在外装逼的心理需求。

        现在沙城有些老板虽然很不满“沙城食品”把人工抬高,但也不敢说什么,因为现在都知道张老板就是一条疯狗,绝对会咬人。

        而实际上人工从来不是“沙城食品”抬高的,只是“沙城食品”少赚了一点,仅此而已。

        至于说别人少赚当亏,“沙城食品”管不着,也因此沙城总工会在协调市内重点企业用工工资时,头一次被副总丁永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了那句经典的“你算老几”。

        一把年纪的丁老汉也是头一次在开会时嚣张了一把:有实力就跟,没实力就闭嘴,稳定用工市场?你算老几?

        “沙城食品”的江湖传说又多了不少,但丁老汉难得的一次嚣张霸气,也确实产生了轰动效应。

        至少对本地的打工人而言,抛开国营高福利单位,“高工资”和“沙城食品”,可以直接画等号。

(https://www.eexsvvw.cc/106438/14050870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