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六年,腊月初七。
是日晚上,风垂云低,一场大雪刚刚落尽,眼看又有一场落雪将至;一夜北风紧,雪花漫天飞舞,先疏后密,至次日黎明,原本湿漉漉的地面上,渐渐覆盖上了晶莹的白霜。
天明时分,曙色晦暗,东方初现鱼肚白,铅灰色的天空,沉甸甸地压在上京城楼之上,投射下千万条零乱的雪线,就像这冬天的旷野一般,荒芜、辽远、苍茫……
风声骤然紧了,冷瑟瑟的北风,忽而变得刺骨,挟带着凌厉的呼啸,从城头擦过。风势愈发强劲,将一层迷蒙的雪尘卷入京中,待烟尘四散,城外白茫茫的雪野,竟微微显现出了几分赭红色,有如一片红色的波涛。
今年冬天雪特别多,灰蒙蒙的天际,仿若一匹永远扯不断的布,不断扯出飘零或柔软的雪花;山,淡如水墨,始终孤寂地守望着这座近在咫尺的大周帝都,似乎下一瞬就会融化于雪中。
这一天,二十万靖北大军,即将在天下臣民殷切的注视下,于顺天门外誓师受印,揭开大周帝国北击柔然的战略壮举;此番北征,朝廷兴师数十万,令镇北将军、征北大将军、骠骑将军、幽州牧、都督幽、冀、并三州诸军事、北境行台元帅、太尉、秦王萧长陵,率兵二十万,迎战柔然铁骑,截杀三路敌锋,逐北虏与之决战。
并且,大军北上,一应军需钱粮,先由京师沿官道向北,浩浩荡荡运抵定襄,再入晋阳,经晋阳转运云中,供给前线;一队车马输送粮饷,绵延数十里,道路上烟尘未绝,另一队便接踵而至,其声势之浩壮,乃萧氏开国数十年未有之盛况。
不仅如此,今日,适逢靖北誓师,届时,帝后二人及皇太子,将携宗室诸王与三品以上的文武群臣,驾临顺天门,为秦王大军壮行。
时下,顺天门外,绵延的大军与随军僚属,静静地矗立在西北风中,刀枪耀眼,旌旗蔽日,那一个个挺拔的身体,宛若一尊尊威严的石雕,岿然不动。
此刻,萧长陵的靖北大军,早已经整整齐齐,排列在顺天门外的校场上,人人面庞寒厉,波澜不惊,仿佛正在等待帝后与太子率百官亲送王师。
极目望去,宽阔的军校场上,全是大片黑压压的靖北将士,鲜艳的旗帜,在苍穹之下迎风飘舞,锃亮的甲胄,借助雪天的衬托,闪烁出夺目的光泽,刀枪剑戟直指长空,泛着冷冽的寒芒,而那些贴地的马蹄,好像随时都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只需一刹那工夫,即能倚仗不可阻挡之势袭来,扬起冲天的狼烟,教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军容巍巍,旌旗似火,加之绵绵数十里的大军,瞬息间,压倒了寒冬腊月的风雪;这,便是靖北风骨,凝聚了横扫尘世一切腐朽的靖北风骨!
当然,区区一座军校场,是不可能容纳下二十万人马的靖北军。此时,靖北主力已悉数出城,开赴北方边境,而这里的靖北将士,则是由铁浮屠、黑骑、白马义从与虎豹骑四支三大营精锐所汇集而成的十万“秦王中军”,由秦王萧长陵亲自率领,一路北上,与主力会合。
正对顺天门,耸立着那面高大的“萧”字王旗。而负责扛旗的武士,是一名身形魁梧,身披玄甲黑氅,面目隐蔽在火铜重盔之下,腰间赫然佩着一柄刃长三尺的靖北刀的黑骑骑士;殷红如血的王旗,镌刻着一抹状若蛟龙的徽记,被风一卷,发出猎猎的振动声。
“哒,哒,哒……”
马蹄声响彻九霄。
十万将士目光如炬,身姿挺拔;这一刻,他们终于等来了他们真正的主人。
伴随着马蹄声愈来愈近,一位潇洒的少年将军,白衣战甲,骏马佩剑,意气飞扬地自万军丛中驰骋而过,马蹄奋扬,烟尘如线;白衣将军翩然绝尘,单骑策马,笔直地贯穿十万铁甲军阵。
“大王威武!”
“大王威武!”
霎时,十万靖北男儿,齐齐扬臂,黑漆漆的戎甲,洒下大片雪花,轻飘飘地溅射出去。
彼时,他立于王旗之下,一身白衣寒甲,一头如墨乌发,乌发竟比白衣还要耀眼,寒肃的脸色,却比苍云雪景还要冷峻百倍,那双炯然的瞳眸,只是静静一扫,就不禁让人想起巍然屹立在极北冰川一带的玉龙雪山。
旗下,萧长陵一身戎装,腰佩承影,手执一柄一丈三尺长的“虎威卜字鎏金大戟”,戟刃金光闪闪,肩上披着一件绣满虎跃龙翔图饰的玄色大氅,身跨“飒露紫”,面容沉静,目光炯炯,昂然骑马而立;身后,苏翊、胡锟、桓欷、元英等靖北战将,俱是顶盔掼甲,整齐排列,层层屹立在靖北之王的身畔。
萧长陵骑在马上,两道英挺的断剑眉,高高吊起,一双深邃不可见底的寒眸,凝聚着无数凌厉的剑气,始终定睛望向顺天门内,辘辘声起,銮驾已近门前。
“全体下马!奏军乐!”
只听见,萧长陵大喝一声,随即抬起那柄虎威大戟,猛然搠入雪地,率先翻身下马,脚下的战靴,踏着稳健的步履,按剑趋前,迎候帝王车仗。
顿时,军校场上,鼓乐大作,激荡的军乐之声,直刺万里云天。
不多时,城门大开,整整十六名手持长戈,装配弓箭的金甲御林军,头戴虎贲冠,身穿黄金甲,骑乘高头大马,率先开出城门;紧接着,郝廷玉身着铠甲,威风凛凛地骑着一匹雪白骏马,率领大批禁卫,簇拥着那辆明黄醒目的御驾,在马蹄声和车轮声的映衬下,缓缓驶出。
天子御驾,依序是皇后的凤辇、皇太子的銮舆,最后才是随行文武的车马;随着彩旗飘拂,并在大队御林军的护卫下,大批车队出顺天门,行至校场。
宣帝萧隆先乘坐御驾,驶出顺天门。当御驾行驶到萧长陵身前十余步开外时,才缓缓停下,萧隆先步出车外,皇后独孤元姬、太子萧长耀,亦随之下车,随行的文武百官,也纷纷拥上前来。
见父皇母后均已下车,萧长陵高高举起手臂,身后鼓乐立停,将士下马;随后,这位指麾二十万铁骑劲旅的靖北统帅,左手轻执剑柄,用力一甩肩上大氅,单膝跪下,朗声开口。
“儿臣骠骑将军、领太尉、征北大将军、秦王长陵,整军完毕,请皇帝陛下示下,我靖北军全体将士,即时出征,讨平草原蛮贼!”
望着眼前这个器宇轩昂,意气风发,洋溢着少年将军勃勃英气的萧家二郎,一代雄主心潮迭起,目光渐渐变得朦胧,曾几何时,自己也像二郎一样,是一位纵横驰骋的天之骄子,可如今,时移世易,皇帝已非当年,而萧长陵却极似昔日的父皇,那样傲骨如霜,那样雄姿英发。
太宗皇帝倾身向前,慢慢扶起萧长陵,挥手道。
“郝廷玉,赐酒。”
“是,陛下。”
只见,郝廷玉捧着御酒,先为皇帝陛下呈上一盏酒,又走到萧长陵面前,献给秦王一盏御酒。而下面的将士们,也都端起了早已斟满的壮行酒。
萧隆先举起酒盏,高声说道。
“列位将士,此番北伐,事关大周社稷,天下安危,胜败在此一举;方才,朕已率文武百官,告于太庙,朕相信你们,定能扫平北虏,为我大周建不朽之功勋!来!朕的靖北勇士们,干了这碗酒,朕在上京,等着你们的凯旋!”
“陛下万岁!”
“大周必胜!”
顷刻间,偌大的军校场,被一阵如海潮般的呐喊,彻底湮没,顿时陷入了无尽的沸腾;十万铁甲进酒之后,跪伏在地,山呼万岁之声,可直达天庭。
继而,皇帝陛下转首,忽然面带微笑,凝望着一身白衣战甲的萧长陵,低声对他说道。
“二郎,这次出去,好好用兵,不要分心,等打完了这一仗,朕就给你赐婚。”
乍一听到“赐婚”两个字,如同金口玉言一样,从父皇口中飘出,萧长陵的神情,又是惊讶,又是错愕,又是欢喜,心头热辣辣地涌起滚烫的铁块,堵在喉间,无法咽下,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激动,最终还是一脸平静地执起酒杯。
“谢父皇。”
萧长陵一饮而尽。
“二郎。”
这是一声来自女人的口吻,萧长陵凝眸循声看去;只见,一身红衣的独孤元姬,上前伸出手来,皇后殿下柔韧的手指,轻轻放在了萧长陵佩戴护腕的小臂上。
“上了战场,莫逞强,别冒险,不要忘了,还有家人在京城……,母后等你回来。”
“母后,您忘了,孩儿可是常胜将军,莫说是柔然人,就算到了阴曹地府,阎王爷也不收我。”萧长陵不以为然道。
或许,只有在面对母亲的时候,这位自幼便骄傲要强,从不肯低头认输,平生不识败为何物的秦王萧长陵,才会卸下覆在脸上冷峻的面纱,撤去噬血的伪装,展露出放浪形骸的一面。
“你这竖子,净说胡话。”独孤元姬白了儿子一眼。
萧长陵狷狂一笑。
就在这时,萧长耀移步上前,走到萧长陵面前。
“阿瞒,你身负皇命,即将远征塞外,为兄在此,……愿你一路平安,不孚朝廷重托,早日奏凯归朝。”
皇太子的语声平淡,低眉浅笑,只是那一对双目之中,闪动着尽是算计险恶人心,不惜以江山为棋盘,以天下为弈棋的眸色,仿佛带着一抹高深莫测的王者之风。
萧长陵傲然昂首,面色深幽如潭,两道凌厉似冰针的目光,直直扎向了皇太子那张本就生得极其俊俏的脸孔;他的目光,永远寒峻如冰,不见一丝一毫的温存,徒留下了烈火焚身被扑灭后残存的一抹灰烬。
终于,靖北之王冰冷的声音,,坚毅得如同一座磐石,沉重地碾压下来,压得人无法言语,只能费劲地苟延残喘。
“皇兄言重了,臣弟身为靖北主帅,执掌兵权,号令三军,况且,父皇授我玉印金符,命我节制诸军,故臣弟平生所愿,志在为天子守国门,为朝廷镇北疆;护卫家国,抗击外侮,是臣万死也要尽到的天职,长陵……责无旁贷!”
于是,兄弟二人不再言语。
“咚咚咚——”
骤然之间,战鼓隆隆擂响,鼓声愈发密集,直撞人心。
鼓响一瞬,萧长陵眼神灼灼,仿若燃遍燎天圣火,缓缓横扫过身后十万儿郎,目光刹那化作凌虚一剑,凝视着万里苍穹,久久不语。
而后,萧长陵振臂一挥,掀开身上的玄色大氅,命令身旁狼啸卫,倒满了一大杯烈酒。
“柔然暴虐,擅开兵戈,掠我国疆,欺我同胞,萧长陵奉大周天子令,率靖北男儿,荡敌寇,行天诛!若寇欲阻,长陵誓削其首,饮其血,降刑罚,驱除百年之患,戡定草原枭雄,扬我大周天威——”
言罢,萧长陵便仰面向天,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干,掷杯于空中。而刚刚那一番豪情壮言,则一遍接着一遍,盘旋在顺天门外,其声激荡不绝。
这声音,靖北大军清晰可闻。一霎安静过后,十万儿郎抽刀出鞘,“哗啦啦”响成一片;一时间,靖北刀锋,激射而出的雪亮刀光,汇聚成柱,刺破东南半空。
“靖北威武!”
“秦王威武!”
“众将士听令!随孤出征!”
萧长陵飞身跃马,执戟一声令下,三军铁骑滚滚,烟尘四起,王旗飞扬;十万人马的靖北铁甲,紧紧跟随在萧长陵身后,浩浩汤汤开出上京,挥戈北上。
……
城外,凤栖原。
茫茫原野,旌旗猎猎,彤云翻卷,依旧止不住飘舞的飞雪。
随着急促的游龙鼓声,靖北将士明光闪烁的鱼鳞盔甲与刀枪剑戟的厉芒,交相辉映,十万金戈铁马,枪甲凌厉,步伐齐整,轰隆隆地开出京师九门。
只见,数以万计的靖北大军,沿着广袤的阔野行军;车辚辚,马萧萧,装载辎重的“武钢车”居中,两翼骑兵成阵,左翼持弓,右翼执槊,汇成了数十条长长的蛇行,延伸向天地尽头,缓缓蠕动……
当天,以三大营精兵为主的十万靖北铁骑,在那位白衣秦王的王旗引领下,在大周天子与上京军民的目送之下,拜别了千层帝阙,束甲出征,金戈所向,踏上了漫漫的北伐之路。
而此时此刻,身为这支靖北铁军的最高统帅,萧长陵扬鞭策马,铁蹄生风,飞奔上了凤栖原最高峻的一处陡坡,随之奋力一勒缰绳,飒露紫一声嘶吼,前蹄高高扬起,又沉沉落下,卷起了大片雪尘。
高坡之上,萧长陵一身白衣戎装,执辔驻马,一双目若寒星的眼瞳,深邃地凝视着十万铁骑,回首再望帝京,整个人静默无声,仿佛长剑一挥,便能在宫阙与边塞之间,划下楚河汉界。
于萧长陵而言,这座煌煌上京,是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懵懂稚子,他曾经无数次爬上高高的龙阙凤楼,探首张望,好奇于外面世界的缤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
殊不知,终有一日,那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公子,历经铁血征伐,历经无数出生入死,最终成为了如今叱咤风云,手握二十万雄师,屠刀所指,千军胆寒的靖北之王;数载风云,江山裂变,唯一恒久不变的,是少年将军那颗炽烈的赤子情怀。
放眼十万男儿,回首帝都,城阙巍然之处,仍是说不尽的繁华,如同当年见证萧家二郎披甲从征一样,此刻又默默地看着他率十万大军,横戈跃马而去。
凛冬的风,吹过萧长陵乌黑的鬓角,将他身后的玄色披风卷动得扑扑作响。骏马狂飙,白衣战甲,胸中激荡许久的豪情,还是那般熟悉,历历在目,就好像深深地刻在骨髓深处。
萧长陵端坐马上,望过这最后一眼,拨转马头正欲启程,视线却突然凝于远方,怔怔定住。
但见,高坡尽头,长亭之下,傲雪凌霜的梅树枝桠之间,盈盈静立着一道倩影,裙袂飘飖,秀发及腰,一袭雪白的大氅,遮掩住了美人弱柳扶风的身姿,衬得一对清眸如水的眼波,荡漾着花蕊般清甜的笑意,温婉、纤丽。
马上遥遥一望,萧长陵又惊又喜,这一刻,他恨不得立刻下马,步履如风般地奔向她,将她拥入怀中;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下马,只是远远地望着她,于马上对她展颜一笑。
那一笑过后,他缓缓抬手,轻轻抚着自己唇角的弧度,——原来这就是笑。
回想那日,浣花溪畔,一层薄薄的面纱,覆盖住了她倾国倾城的容颜,自玉带河惊鸿一瞥,萧长陵便深深知道,那一眼是有多美,却永无人知。
不知过了多久,萧长陵骑着飒露紫,久久注视那个方向,然后慢慢挪开目光,凝目天际。
烟尘滚滚之中,萧长陵兀自垂眸,面向亭下的那一抹丽影,唇边露出了飞扬明亮的笑容。
“婉儿,等我,我一定送你一副最漂亮的鹿角。”
谢婉心莞尔一笑。
“二郎,我等你。”
下一刻,萧长陵不再回眸帝京,也不再凝望向他的婉儿,而是果断地兜转马头,两腿轻夹马腹,催动已是四蹄若飞的飒露紫,毅然奔向了真正属于他的归宿。
马蹄如雷。
从此,上京城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与明媚娇妍的谢家少女,永不再见,不见天涯,不见青史。
从此,他,不再是她的二郎,只是秦王萧长陵;而她也不再是他的婉儿,只是贵妃谢婉心。
从此,这天地间,再无二郎婉儿,有的只是两个千古伤心人罢了……
……
永兴六年十二月,柔然发兵三十万,南下突袭。萧长陵亲率靖北军,挥师出关,与之对垒数月;是年冬末,靖北军北上,沙陀兵三战失利,伏尸七万,兵败上党,同月,萧长陵率白马义从,奔袭三王山,西路青阳铁骑中伏遇袭,全军覆师于蓟城以北,上党蓟城平复。
次年春,萧长陵整合兵力,挥戈东进,激战皮室军,大破脱脱主力于牵屯山,致使皮室军部丢盔弃甲,败退三百里,元气大伤。一日夜间,独孤云虎率三千鲜卑骑兵,奇袭柳城,歼敌三万余人,截获大批存粮,焚城而归,一举切断脱脱粮道,皮室军一溃千里。
而后,萧长陵倾二十万大军,全线出击,围困脱脱六万残兵于卧虎关,一把大火,焚尽皮室军最后的精锐,仆固思恩、康鞘利、尔朱羽荣、纥干濮文等草原名将,尽数阵亡,脱脱负伤逃离,幸得扩廓率部断后,才得以保全皮室军硕果仅存的两万兵马;旬日,平阳长公主萧映雪率十五万镇西军,驰援北境,与萧长陵会师云中,萧家姐弟合兵一处,靖北镇西,三十五万大军,大举反攻,半年攻破野马川,尽收脱脱王帐。脱脱父子退守漠北,以求自保。
至此,北境硝烟遂平。
……
风起,风落。
风起天阙,风落边塞。
(https://www.eexsvvw.cc/104548/6184275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