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朱棣想要迁都(求订阅,求月票)
太原农具三厂的工人们,发起了罢免掌柜的活动,震惊了中华重工体系。
“太原农具三厂,作为创办了三年的工厂,在面对竞争者的局面下,不但维持不住自身的优势,反而逐年产量下滑。”
一名工人在工友们面前大喊道。
“掌柜从来不想办法解决工厂遇到的问题,整日去中华重工总部跑关系。”
“他和我们工厂不是一条心,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掌柜。”
身旁的工人大声的说道。
在场的上百名工人没有人离去。
“工厂是我们的家,为了让工厂不至于关门,我们要主动保卫我们的工厂。”
“罢免没有责任心的掌柜。”领头的工人腰杆挺直。
“老刘,你要当掌柜吗?”
周围的工人们发出了笑声,大家都知根知底,谁的本事如何,大家心里有数。
“我做钳工可以,但是带领工厂不行,我不要做掌柜,但是我们应该让总部知道,让总部派有责任心,能带领我们工厂的掌柜。”
“说得好。”
这下子,周围的工人们鼓起掌来。
“你们干什么,要不要遵守规矩。”
掌柜从太原城赶回来,满身的酒气,得知消息的他气急败坏,叫上了厂里的几名管事和护厂队。
工人们安静了下来。
“你们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停工,想要被开除是吗?谁不想干了就站出来,我绝对满足他。”
掌柜的有两把刷子。
常年的威信,让不少的工人有些畏惧,忍不住的退后,想要离开此地。
掌柜的看到领头的几名工人,恨得牙痒痒。
“又是伱们几个,破坏工厂生产秩序,我要把你们都送去衙门问罪,让你们坐牢。”
“我们犯了什么法?”
领头的工人毫不畏惧,针锋相对。
“隔壁新开的农机制造厂,才办了不到一年,抢走了我们多少的份额。”
“你懂什么?这是上头支持民间商行。”
掌柜的大骂。
周围的工人不懂,听到掌柜的解释,不少人恍然大悟。
“放屁。”
“开春本是农具行业的旺季,结果我们厂的销量这个月不但比不上同期,连淡季的销量都不如。”
领头的工人不相信掌柜。
掌柜不耐烦,挥了挥手,让护厂队的队员把那几名工人揪出来。
几名工人不让,与护厂队发生了冲突。
“工友们,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等着工厂关门吗!”
落入下风的工人,向周围的工友们哭喊。
“不能乱抓人。”
“有话好好说。”
终于有工人站了出来,他们阻止护厂队的行为,护厂队的队员停止了动作,看向身后的掌柜。
掌柜气的不行。
“你能不能带好你的人。”
被掌柜骂了的护厂队队长亲自下场。
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
……
“太原农具三厂工人暴乱。”
消息很快惊动了太原。
“新军刚离开就闹事,这还是中华重工的工人吗,添乱。”
“到底怎么回事。”
负责山西中华重工体系的是高长芳,第一时间赶来了太原农具三厂。
首先压下了工人们的愤慨,见高长芳如此说,众人不敢乱来。
“工厂不能停工,先照常复工,具体原因,由我来处理。”高长芳三两下解决了问题。
至于闹事的工人还有三厂的掌柜,都被高长芳带走了,也没让当地的官府插手。
问清楚详细原因的高长芳,政治觉悟还是有的,没有擅自处理,而是让人通知了总部。
隔壁陕西的中华重工负责人李伯升,也很关心山西太原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可大可小,但是最终决策万不得擅自做主,上个月年关大会的召开,关乎民间商行与中华重工的竞争本质。”
舍人出身的李伯升,要求高长芳不得乱来。
最终。
太原农具三厂的详细事由,由驿站系统送去了北平,落到了中华重工大掌柜周世丰手中。
“咳咳。”
周世丰已经卧病在床。
中华重工的大掌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身体不好,冬天里病情加重,开春后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件事……咳咳,让调查部派人去调查,同时通知小王爷。”
“如此小事也需要通知小王爷吗。”
管事反对。
谁都知道小王爷即将入京,如此关键的时刻,谁敢掉链子,那会引起多少人的不满。
管事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咳……咳。”
周世丰有气无力,“我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吗。”
“不敢。”
见周世丰如此坚持,下面的人不敢继续反对,很快交给了文书房,文书房把当日的公文一起送入世子府。
朱高炽并不在世子府。
他不放心从京城先后调来的数万禁军。
数万禁军在北平接受新军整编,由军工联合办负责军备换装,应天府去年向北平合计输送了近千万石的物资。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是供应全北方的,但是由北平调度,可以说对北平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朱元璋要求三万余禁军来北平接受新军整编,并且接受新式装备,与情与理都无法拒绝。
“我决定向皇爷爷和父王上奏,这批禁军请调陕西与塞南行省。”
朱高炽说道。
反正他离开北平前,这批禁军不能留在北平。
派去京城的近两万新军,三营被朱元璋赐名为豕勇军,后去的三营,又被朱元璋赐名为忠勇军。
虽然对自己在新军的威望深信不疑,但就算小看谁,朱高炽也不敢小看朱元璋。
的确。
新军是朱高炽创立起来的,但是朱元璋是谁?那是亲和力点满了的人物。
再加上他是自己的祖父,还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多少军户祖上是随朱元璋打仗的军士。
玩政治和操控人心的手腕,朱高炽不认为自己比朱元璋要强。
“会不会引起圣人的不满?”陈亨有些无语。
事情到了这一步,小王爷还在迟疑。
以前不去京城说得过去。
如今王爷在京城主持政务已经一年半,更接管了不少的军官,新军也派了六营接管了部分应天府防卫事务。
太子,秦王,晋王都不在了,难道圣人还能对燕王下手不成。
朱高炽坚持。
他又不是原主,和朱元璋并没有感情。
这些年在北平,因为朱棣的父子情,他才选择信任朱棣,可是和朱元璋不是啊。
正因为了解历史,所以朱高炽知道历史没有最荒诞,只有更荒诞。
“小王爷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有坚信不疑的,也有怀疑的。
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想法当然也不一样,金忠支持朱高炽的想法,向京城上奏,调走北平的几万禁军。
其余人见状,这才无奈的放弃劝说。
许多人恨不得朱高炽现在即刻动身去京城,早日坐实王爷被封太子之事。
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众人离开了都司衙门。
“小王爷的疑心啊,我看是天下最重的。”
“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样,疑心之深让人感叹。”
《三国演义》在北平大火。
火的还有许多的话本和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出现于唐朝,黄金期则在于宋朝,全盛时期在明朝。
而到了清朝,因为禁锢思想,除了清初时,事物存在的惯性,清中期已经销声匿迹。
一直要到清末时期,清朝统治阶级势力的下滑,地方社会风气松动,才又兴起白话小说。
陈亨最近再看《三国演义》,因此感叹道。
“小王爷种种举措,颇有伤祖孙情分,我看啊,就算圣人本来没有旁的心思,也会因为小王爷的些措施而感到不满。”
……
“要是能迁都北平就好了。”
应天府。
皇城。
朱棣处理完奏疏,忍不住感叹。
在京城,太子一系留下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有多少表面恭顺,内心却又心思的人呢。
朱棣不得而知。
总之他在京城一直没有安全感。
相反。
在北平,哪怕是布政司衙门,朱棣都有信心控制在手中。
可是想起自己的父亲,朱棣知道自己迁都的想法是奢望,不可能落实。
至今想要建立内阁的想法,一直被父皇否定。
每天太过繁忙了。
朱棣面对永远处理不完的奏疏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朱允炆那小子,是如何解决这件事的。”朱棣突然纳闷起来。
“难道是少年郎精力旺盛?”
朱棣有些不服气起来。
不久。
纪纲进宫。
“方孝孺他们在浙江,搞了一个读书社,名义上是读书,实际上是积攒反对王爷的力量。”
“名单可都掌握了?”
朱棣问道。
“八九不离十。”纪纲肯定的说道。
“军队呢?”
朱棣更看重武力。
“除了李景隆的几万水师,还有就是滁州的广威将军,至于其他人不太确定。”
纪纲有些犹豫。
“讲。”
朱棣已经了解些纪纲的性格。
纪纲这才说道:“魏国公和那帮人走的有些近。”
听到提起自己的大舅子,朱棣有些不爽了起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小舅子倒是和自己关系不错,对于自己很早就表明了态度,极力的支持。
反倒是徐辉祖,这小子颇有些看不懂。
难道他还反对自己这个亲姐夫不成。
(https://www.eexsvvw.cc/104265/14059037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