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一伙反贼
录事参军卜塘上报,功曹今年欲贡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司功参军隗(wěi,清之后有讹读Kuí、yǔ)阴阳请卜塘上报别驾。
是的,功名并非全部通过朝廷科考,地方亦有权贡举,贡生一样得享科考生待遇。
至于贡举秀才,听听就行了,唐朝的秀才难度极大,以至于在贞观之后,绝了秀才这一科。
上州年贡三人,也就是明经、进士、明法各一,若有茂才异等,亦不抑以常数。
这里的茂才,不是指秀才,是指州县学生。
在这科举初兴的时代,地方的推荐也是一种辅助手段。
除了贡举,还有宾贡:正直清修、名行孝义、旌表门闾、堪理时务,亦随宾贡为孝弟(悌)力田。
多了不好说,以雍州之广袤,贡举加宾贡,十人之数还是有的。
隗阴阳的用意,当然是向上官示好,若有意则留一名额给敦化坊。
范铮微笑:“司功好意,本官自是领了。然敦化坊学,非与常见儒学一致,更侧重于实用技,贡举不合适。”
“且四十三官吏入诸县,已有人略不满,若好事尽落敦化坊,恐为不美。”
“尽量秉持公心即可。”
虞牙开了一个不大好的头啊!
隗阴阳未必就不知道,敦化坊未必适合贡举,可万一呢?
即便范铮不需要贡举,至少功曹的态度是摆出来了,以后有啥美事,范铮也必能考虑到他。
谄媚?
身在官场,有几人未行过此等谄媚之举?
海瑞为什么总为人所崇拜?
因为,除了百姓之外,官场中人几乎做不到他那地步。
要是清官满地,就没几个人崇拜清官了,司空见惯嘛。
隗阴阳可是知道,某些人为了晋升之机,将自己洗白白送入上官书房。
好吧,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双方都是……
辣眼睛!
数日后,隗阴阳粗豪的面上挂着一脸笑意,捧着薄薄一页初稿来到二堂,请别驾定夺。
贡举三个名额,隗阴阳精简了再精简,依旧有十人适宜。
贡举茂才两名,倒是雍州经学博士所荐,隗阴阳亦亲自考证过,学识还行,重点是品行优良。
宾贡嘛,也有五六人,需要甄别一番。
范铮一一细看,不时挑剔。
“这个广德坊卢楚学,夺老父之产、与兄长争家业,他也配宾贡么?”
“两名茂才,俱品行无阙?”
进入筛选贡举阶段,范铮的速度慢了许多。
明显有瑕疵的,隗阴阳也不敢放入贡举备选名单,与宾贡蓄意留几个让范铮挑刺的姿态截然不同。
嗯?
范铮的笔提起,眼睛瞪得老大。
初唐大名鼎鼎的造反书生,观光先生骆宾王,居然就在长安城中?
隗阴阳察言观色,笑着解释:“此书生虽年轻,也是官宦子弟,且年少扬名,七岁成诗。”
范铮颔首:“当年本官十八,不通诗赋,为先生斥不如七岁顽童。”
这就尴尬了。
好在后来范铮多少抛出了几首不是太惊艳的诗作,勉强挣回一些颜面。
隗阴阳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可以摸着芳华阁姑娘的心口发誓,与骆宾王没有丝毫利益瓜葛,纯粹是爱才。
嫌弃归嫌弃,范铮还是圈了骆宾王贡举明经,毕竟这反贼未来虽作死,论才华当真吊打同侪。
隗阴阳面现笑意:故友泉下有知,当明吾为贤侄助了一臂之力。
——
私学中,助教骆宾王闻得雍州司功史报喜,红着眼圈,从身上抠抠搜搜掏出两枚开元通宝,羞涩地递给司功史。
所谓囊中羞涩,不外如是。
本来就没积蓄,还好饮酒,若非私学管膳食,骆宾王早饿死了。
此时的骆宾王还只是小有名气,绝非名满天下时可比。
司功史微微撇嘴,倒也没嫌弃,果断笼入袖中。
好歹也沾点喜气。
不会袖里乾坤,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门中人。
背褡裢出门,俗气!
“此次,是雍州司功参军隗讳阴阳举荐,别驾范讳铮亲笔所圈。”
司功史顺便点明了功名的由来。
骆宾王朝光德坊方向叉手为礼。
山长闻得此事,竟于坊中酒肆为骆宾王贺。
“贤弟且看,这一位却是私学之主,故吏部侍郎唐皎之子、现门下省从七品上录事唐之奇。”
唐皎此时已经过世。
“这一位,是门下省从八品下主事杜求仁,驩(欢)州刺史杜正伦之侄。”
说到杜正伦,这倒霉蛋卷入李世民与李承乾父子之争中,以“泄禁中语”,由太子左庶子外放谷州刺史、交州都督,又因东宫废而再贬驩州。
啧啧,这个外放,从河南道谷州(治渑池县)踢到交州(治交趾县,后世越南河内西北),再踢到驩州(新驩州治九德县——后世越南义安省荣市,旧驩州治咸驩县——后改名怀驩县,为后世越南义静省演州西,于贞观初变更),突出一个被贬经验丰富。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杜正伦,怨怼是何等深沉。
也不晓得,杜正伦有没有纳一两位厚唇的小妾。
骆宾王再如何骄傲,也知道这几位出身不凡,所处中书省,放于六部九寺至少还得升一级,当下彬彬有礼地叉手。
最关键是,骆宾王已一贫如洗,即便贡举了明经,也得有一段时间才得领禄米,现在只能主打一个混吃混喝,没有底气傲然。
再有才华,没有阿堵物傍身,亦只能徒呼奈何。
至于那位在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为亲耶耶纵火焚林而不死的传奇反贼李(徐)敬业,此时还未满一纪,跟这些人还勾搭不到一起。
总而言之,除了李敬业,未来的反贼队伍接近团圆了。
哦,彻查资料,最早说武则天在当才人时私通李治的,似乎就是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或者说是《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后世网络小作文作者,可来拜见祖师爷了。
“贤弟之才,吾久知之。然唐某位卑,无举荐之能,只能徒呼奈何。”
这话听听就行了,唐之奇以前真看重骆宾王的话,不至于在私学里还是区区助教。
倒是唐之奇也未刻意亏待于骆宾王。
在他眼中,文章写得好的人,很多,并非每人都值得交结。
唯有骆宾王此时有功名在身,才算是值得他们论交。
回“何不食肉糜”教授:若劳苦大众皆如尔等锦衣玉食,何愁无人不学问!
(https://www.eexsvvw.cc/103999/14186141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