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宋渊欢之 > 第171章 新途

第171章  新途

        自天佑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天佑朝吏治败坏,各制度的破坏使得天下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中以盐课尤甚。

        天佑三十三年,江宁府府尹李郢被下狱,凡与李郢有过交往的一百余文人,皆被收执下狱,污为党人。

        天佑三十四年,  都乌等朝臣上表为李郢申理,李郢与“党人”们虽获释,却被勒名于府,终身禁锢不用。

        这次的党锢之争,以牢脩告奸为导火索,两王一侯的争端彻底搬上明面。

        ——记《天佑史书》延和癸卯年丙辰月

        辛亥年

        壬辰月(五月)

        朝廷先后给百姓带来了两个不好的消息。

        第一个是加赋。

        加赋的名义是辽东战事紧急,  军饷不足。

        每亩加赋三厘五分。

        一文=十厘

        虽说这种是临时性的,事毕即止。

        但这战事会维持多久,百姓岂会知道,  只知道大家又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第二个就是粮价涨了。

        有战事,物价就会上涨,其中当然就包括粮价和盐价。

        粮铺里的米价一夜之间涨至十五文一斤。

        盐从三十文一斤涨至五十文一斤。

        目前都还有上涨趋势。

        这个消息对游学的四人来说人非常不好。

        他们不能再在长留村待着了。

        五月二十三

        宋欢四人整理好了物什,同高叔一家以及里正辞别。

        阿弟对着高三郎说道,“你看好我种下的那一片番麦地,它们若是能在七月上旬成熟,你们就能种第二季番麦。”

        高三郎很认真的点头,“我会的!你放心!”

        事关肚子的问题,他不会马虎的!

        高三郎不放心说道,“现在外面乱得很,你们还是赶紧回家去吧,不要再在外面了。”

        阿弟点头,  “我们会的!”

        阿弟虽然这么说,但其实他们出了长留村之后并没有往阳江府的方向去,  而是继续前往丹阳郡。

        加赋这个问题影响不到宋欢一行。

        至于粮价上涨,他们当下还能承受,毕竟不是受灾,  粮价上涨不会太过疯狂,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但是这取决于战争,就目前来说,南方受到的直接影响会比北方小。

        再说,丹阳郡有盐场,不知道那里会不会受到的影响少些。

        而且,他们都已经到了会稽郡,不日就能到达丹阳郡。若是就此返回阳江府,那对傅渊之和阿弟都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阿弟已经决定和傅渊之一起进京赶考,那么他就得在明年一月之前回到阳江府进行乡试,今年十月,他们就得回阳江府了。

        如今还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与其现在回阳江府,还不如到丹阳郡看上一看,体察一下这次战事间接给各地百姓带来的影响。

        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亲身去体会来得深刻且真实。

        盐税属于工商税收。

        太祖称帝时,立盐法,实行征税制,  令商人贩卖,税率为二十分之一,所得盐税以充军饷。

        待天佑朝建立后,实行专卖之制。

        天佑朝盐的产制,制盐民户称灶户,按户计丁,称盐丁。

        按丁规定产盐定额,也称为正盐。

        正盐之外所余之盐,称余盐。

        天佑朝初年,为鼓励盐的生产,朝廷注意优恤灶户,给灶户划拨草场,以供樵采。

        可耕之地,许灶户开垦,并免灶户杂役。

        之后,盐场设立总催官,负责办盐课,督促生产。

        总催官多刻剥灶户,致使盐丁贫乏,天佑十年,灶户不堪总催官的剥削,纷纷逃亡,流移转徙,盐产量大减。

        盐法渐坏,盐利日减。

        天佑朝的盐专卖主要实行民制→官收→就场专卖办法。

        开中法就是其中一种专卖制度。

        开中法——盐引代币。

        它就是招募盐商们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

        实行这个法的目的在于充实边疆的粮食储备。

        天佑五年,八月。

        幽州以代郡所储之粮,自青州平寿县运至幽州太和岭,路远而费用巨繁,建议令商人于代郡仓输米一石,太原仓输米一石三,事后给淮盐一小引。

        盐引,就是盐商向朝廷缴纳货币或实物,由官府发给引票,然后凭引就场支盐贩鬻。

        大引四百斤,小引二百斤。

        这事之后,天佑朝自此始行开中法,这二十多年以来各边境地区,亦多效仿。

        开中法实行之后,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转运之费,边疆粮饷也得到了保障,史称“有天佑盐法,莫善于开中。”

        由于开中法行效显著,于是,不仅是粮食,凡属朝廷急需物资,皆令商人输纳中盐,由此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制度,如纳马中盐,纳布中盐等等。

        总之,朝廷需要什么,就开中什么,盐随时随地成为朝廷与商人交易的媒介。

        凡事都有两面性。

        开中法有利也有弊。

        主要原因在于一直无法杜绝的官吏贪贿。

        开残盐夹带好盐,不法商贾便以低价购买上等好盐,侵占盐课,也坏了盐法。

        不止如此,还有官宦利用开中未尽的剩盐,以及罚没灶户交售的余盐等名目搜刮盐利。

        此外,若官府人员不按时开中,便会致使米价腾贵,盐价增长,灶户工本不及盐价十分之一。

        灶户纳盐课,正盐每引四百斤,得工本米,折合银钱发放为二两又五百文。部分地区,如建安郡发放银钱为二两。

        会稽郡与丹阳郡中间只隔着一个吴郡。

        这次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不紧不慢,也不会像标行押标一般那么赶路,是介于两者中间。

        五月二十七,一行人进入吴郡范围内的宜城,补充一些物资。

        宜城的粮价比他们出发时的越城粮价高出了五文。

        中途只间隔了四天时间。

        阿弟充分发挥自己社牛的本质向他人打探情况,得出宜城比越城得到的消息还要早,涨价的时间也比越城早,不过相差不大,也就是两天而已。

        宜城五月十九涨价,越城五月二十一涨价。

        如此看来,八天(越城涨价两天后离开的长留村)的时间涨了五文,速度也不算特别快。

        比受灾好很多。

        目前也还没发现囤积居奇者。

        六月初三,一行人终于是到了目的地——丹阳郡

        占地面积以及繁华程度都不是建安郡可以比的。

        街道宽广可容六辆马车并驾齐驱,两旁的酒楼店铺栉次鳞比,酒旗迎风招展,一阵阵饭香、酒香和着时断时续的歌舞声音传向四方,令人不禁有些心醉。

        感谢今天投推荐票的宝子们~(^^)

        明天13点见哈~

(https://www.eexsvvw.cc/103906/14224788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