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听这话,眉毛一拧。
“黄子澄之事,难道先生不知吗?还要执迷不悟,甘心求死?”
“死就死了,这诏书我一个字都不会写!”
“你就不怕本王诛你九族?”
“就是诛十族又有何妨?”
一看方孝儒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朱棣也是被顶的毛了,当下便说道。
“那好,本王就诛你十族!”
这自古以来抄家灭族,指的都是诛九族。
也就是父三族,母三族,以及妻三族。
朱棣这一次来了诛十族,搞的刑部官员这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可是办不好,将来谁也顶不起这个罪过。
更重要的就是现在刑部还没有头头呢。
而且方孝儒怎么处死,朱棣这边还没有给主意,下面的人更是不敢乱下决定。
心情不好朱棣便派人把郑赐给压了过来。
这郑赐工部尚书,朝廷局势败坏之后,他亲自请命出去带兵抵抗朱棣。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排在,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三人之后。
等到人带来之后,朱棣瞟了他一眼直接问到。
“想当初你在北平任参议的时候,本王可是待你不薄。”
“没想到你竟然领兵攻击本王的大军!你可知罪?”
这郑赐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洪武十八年的进士,被授予按察使之职。
做事情兢兢业业,深得百姓拥护。
后来因回家守孝期满之后便前往北平任参议。
因此与朱棣也认识,并且朱棣对他非
常赏识,请求他担任燕王长史。
不过朱元璋没同意,而是把他调回京城担任工部尚书。
听朱棣提起来这些事情。
郑赐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
“我只是做一个忠臣该做的事情罢了!”
朱棣一听笑了起来。
“在其位谋其政,这没有什么错,不过现如今本王已经到了金陵!”
“因此要尽快稳定京城,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不知你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郑赐自然知道这话里面什么意思,当下便说道。
“现如今没有比王爷更合适的人了!”
听他这么说,朱棣点了点头,当下便说道。
“那你便担任刑部尚书之职吧!”
“方孝儒自有取死之道,命人将其车裂于市,以敬效尤。”
“另外诛其十族!”
郑赐眼睛微微闭了一下,脸上露出不忍之色,低声说道。
“王爷自古以来都有诛九族之说,从来没听过有诛十族之罪!”
“那本王就加上一条连同的方孝儒的门生!凑齐十族!”
听到朱棣的语气不善,郑赐便不再多说,拱手领命。
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诛十族便诞生了。
这一杀从表面上看起来不过就是杀了一个文人而已!
但实际上并不是。
方孝儒乃是明朝之初,文人士族的领袖。
更重要的就是他还是一位难得的思想家。
提出欲行为治之法,而不得行法之人,法不可行也。故法为要,人次之。
意思就是说国家要采取法制。
但是法治是需要人
去执行的,执行的人要有相应的道德约束。
只有这样才能够相辅相成!
历史之上。
朱棣杀了方孝儒,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否定了这种思想。
更重要的就是,这也就形成了文人集团和皇帝之间的裂痕!
相互不信任,彼此猜忌。
以至于后来愈演愈烈!
这就是得国不正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而在此时。
朱允熥派出来的人也感到了金陵。
拿到诏书之后,朱棣呆愣良久,他此刻心中有些后悔。
早知道如此,就不用杀方孝儒等人了!
朱允炆这封诏书已经承认自己德不配位,因此让位于他燕王!
也就是说他登基称帝是名正言顺,有了合法性!
于是他枯坐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
“这诏书送的有些迟了啊!”
深吸一口气,朱棣便开始琢磨对策。
现在人已经杀了无可挽回,只能想办法补救!
怎么补救呢?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问题。
一个就是还在浦子口坚持抵抗的徐辉祖,另外就是刚刚抵达江淮的荣国公梅殷。
有了诏书,就可以劝降这两人。
但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投降,还是两说!
思来想去,朱棣先派人把诏书送去给两人看看情况再说!
徐辉祖得到诏书之后,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下令所有人放下兵器投降!
荣国公梅殷也是一样,朱允炆的笔迹他是认识的,这做不了假。
为什么这么做?他也猜得出来!
于是也没有废话,交出印信兵符让使者
带回去给朱棣。
这两人投降之后,朱棣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当众公布了朱允炆的诏书,然后祭拜天帝登基称帝!
接下来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处置黄子澄和方孝儒的身后事。
而是下旨说他两人虽然说误国误民,不过忠心可嘉!
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赦免其家族以及弟子门生!
可人已经杀了,影响已经造成了。
朱棣也知道这件事情麻烦的很!
但问题就是朱允炆如今人在小琉球,他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要不然朱允炆这封诏书的意义也就会被降低。
皇位都已经给你了,你还要赶尽杀绝,这是有德之人会做的事吗?
在这片土地上,对于统治者都有相对较高的道德要求。
所以朱棣也不得不这么做。
可打仗打了四年,小半个大明都因为动荡而民不聊生。
不管是为了安定民心也好,或者是赢得天下人的拥护也罢。
朱棣当即下旨。
所有事涉战乱的地区免去赋税三年,其他地方免除秋夏两季的税赋,或免去半年赋税!
同时命令各地因为战乱而逃亡的百姓各回其地!
由官府拨付种子耕牛等物。
另外专门拿钱出来命令各地学府继续开办,不得有所延误!
这就相当于朝廷接下来不会有任何收入。
因此搞钱就变成了头等大事!
朱棣一边烦恼的揉着自己的额头,一边低声道。
“这一下手里面积攒的银子都花的差不多了!”
旁边的郑和听到这话,低
声说道。
“陛下怎么忘了海上通商?”
(https://www.eexsvvw.cc/103878/3679272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