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军港!
甘长胜带队在港口处视察,登上战舰,巡视东海水师舰队的战备情况。
他知道,琉球刚刚内附,琉球王便遇刺身亡,这特么的就是在打大明的脸。
朝廷那边无论如何也是绝对不会咽下这口气的。
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征日的圣旨就要发下来。
到时候,他甘长胜若想要戴罪立功,那就惟有参与到征日战事中,并立下功勋。
而在这之前,他必须得尽可能的整肃军队武备,让全军上下做好战斗的准备。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起,战舰上令旗挥舞。
旋即响起的便是一阵炮击声。
海面上,一条漂浮着的靶船在舰炮集火之下,被成功击沉。
船队上下响起了一阵欢呼。
但甘长胜的脸色却算不上太好,他站在船只甲板上,神色凝重。
一名军官站在他身边,向他汇报道。
“提督大人,宴席已经设好了。”
“琉球的大臣士绅均已经抵达了我军大营,准备赴宴。”
这场宴会是甘长胜特意安排出来,用于接见琉球的一众重要人物,向他们解释尚温遇刺的事情的。
不管这件事是否能解释的通,大明这边却是必须把态度给展现出来。
否则的话,那些琉球或许就真的要对大明离心了。
甘长胜点点头说道。
“准备一下,让诸将随本提督前去赴宴吧。”
他的军令下达,舰队开始靠岸,在舰队靠岸之后,他旋即便准备带人往宴会地点而去。
不远,为了安全起见,甘长胜设宴的地点就定在明军的军营之中。
毕竟尚温也才刚刚遇刺身亡,甘长胜自然是得小心一些。
没有闲杂人等出入的军营,肯定要比外界更加安全。
甘长胜带队下了船,牵过一匹战马,便准备带人往宴会地点行去。
一行人行至半路,一匹快马奔驰而来。
马背上的传令兵手中拿着几份文件。
看文件的外观,应当是电报文件没错。
传令兵一路飞奔至甘长胜面前,然后开口说道。
“圣旨到!”
“诸将接旨!”
传令兵话音落下,甘长胜等东海舰队诸将第一时间翻身下马,跪拜于地,开口说道。
“末将接旨!”
传令兵见此,展开圣旨,开口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海水师舰队上下懈怠瞒憨,志得意满,乃至松懈,故有琉球王遇刺之噩耗……”
“着令,东海舰队上下各级军官官衔均降三级,留待后用,以示惩戒。”
“东海舰队提督甘长胜,爵位罚没一级降为伯爵,免除其东海水师舰队提督之职位,官衔降三级,但着其暂署理东海水师舰队提督之职,将功赎罪,以待后效。”
朱靖垵的这第一封圣旨,便是申斥。
毕竟,琉球王遇刺之事可不算一个小事,甘长胜以及东海水师舰队的各层将官,都是脱不开关系的。
朱靖垵若是不罚,难以服众。
甘长胜以及明军诸将听闻此言,纷纷下拜道。
“末将领旨!”
面对朱靖垵的圣旨,没人敢表达不满。
作为新大明事实上的开国之君,朱靖垵在军中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
没人敢忤逆他的意思!
哪怕是甘长胜也是如此。
再说了,毕竟这次死的可是一个亲王,但即便如此,朝廷也只是降了他的一级爵位,免了他的官职,还让他继续署理原职,将功折罪。
已经可以算是宽大处理了。
否则的话,按照大明律来说,失陷亲藩,那可是死罪。
当年明末之时,崇祯因为失陷亲藩的事情,可是没少将总督巡抚等大员下狱,甚至是处斩。
对比起崇祯的刻薄寡恩来,朱靖垵现在对他们的处理,绝对称得上一句手下留情。
传令兵宣读完第一封申斥东海水师舰队诸将的圣旨,旋即拆开第二封圣旨,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日本萨摩藩不识天数,刺杀我大明亲藩,挑衅我大明国威,实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着令,东海水师舰队上下,立即开始战备工作,随时准备跨海征日,不得有误,钦此!”
朱靖垵之所以不下令让舰队立即发兵,除去舰队需要一定的时间做战备工作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朱靖垵准备要派遣使者,前往日本问罪。
要求德川幕府就琉球王遇刺一事,给大明一个交代。
因为他琢磨着,如果明军贸然征日的话,大军在日本人生地不熟的,即便明军在武器军械,战术战法等方面均占优势,可不免依旧会吃亏。
甚至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若能得到德川幕府的从中协助,甚至是通过外交手段,来迫使德川幕府出兵助大明征讨萨摩藩,那是再合适不过。
在朱靖垵看来,德川幕府之于大明,就如同满清政府之于列强。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朱靖垵并不想站到德川幕府的对立面去。
因为,德川幕府可是现在日本闭关锁国的最大推手,也是日本闭关锁国的最大受益者。
而日本继续闭关锁国下去,对大明来说是最有利的。
朱靖垵可不想自己征日打爽了,然后也把日本上下给打醒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日本上下就这么继续闭关锁国下去,直到大明彻底完成了工业化,到大明有能力将日本一口吃下为止。
退一步讲,即便德川幕府出于舆论压力,拒绝出兵协助大明。
可如果大明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让德川幕府置身事外,不要站在萨摩藩那边,对大明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打仗嘛,就是要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打一个萨摩藩,总比打整个日本要简单的多。
当然了,即便这两个目的都不能达成,其实也无所谓。
大不了连着德川幕府一起收拾就是了。
征日嘛,朱靖垵是不介意扩大对日战争的。
能多杀点小鬼子,难道不是好事吗?
对于杀小鬼子这件事情,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不会不支持。
除非他是汉奸!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小鬼子或许没那么大仇恨,只是把小鬼子当成了一个比较跳的藩属国,和越南缅甸等二五仔没多大区别。
膨胀了之后就想着挑战一下泱泱华夏天朝上国的地位。
跳梁小丑罢了!
可对朱靖垵来说,却并非如此。
他永远无法忘记,那十四年抗战,小鬼子施加于中国人身上的一切。
对于征日之事,他隐隐有着想要扩大战争的想法。
甘长胜等人齐齐下拜领旨,表示明白。
紧接着,传令兵展开了第三封圣旨。
在这封圣旨中,则是宣布要对琉球王尚温进行厚葬的事情。
至于说赐婚的事情,则是不必着急,可以等征日战事结束,为琉球王报仇之后再说。
琉球王新丧,这时候就为其独女议婚,终归不太合适。
……
朝鲜,汉城!
朝鲜总督府驻地。
王愍浩作为大明最新任命的朝鲜总督,端坐在总督衙门大堂内,脸上的神情满是自得。
他这一生如履薄冰,如今总算是走到了对岸。
王愍浩曾经是李氏朝鲜的礼漕判书,算得上位高权重。
但是,他的出身却是并不好。
他的父亲是王氏的一位嫡子,身份尊贵,但他的母亲,却只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婢女。
那一日,他的父亲喝醉了酒,睡了他的母亲,然后才有了他。
但由于他母亲的身份,是故,王愍浩小时候的生活过的很苦。
父亲不重视他,母亲每日里还要干杂活才能补贴家用养活他,他从小是在同宗子弟的欺压和霸凌中长大的。
幸而,王愍浩是个读书种子,在进学之后,很快便在王氏的私塾中脱颖而出。
这才有了入仕当官的资格!
他从最底层做起,每日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谨慎卑微的讨好着上官,不断的钻营,一路做到了礼漕判书的高位,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只是,由于他庶子的身份,是故,很多世道门阀嫡子出身的官员,即便官位比他低,却也是看不起他。
在面对他是,几乎将鄙夷给写在了脸上。
王愍浩不甘心,但却也没什么办法,因为在朝鲜这个世道门阀主导一切的地方,门阀和泥腿子,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差别,真的是宛若云泥。
直到那一日,满清入寇朝鲜,朝鲜不敌,派遣他前去大明求援。
至此,一切都变了。
去了大明一趟之后他王愍浩摇身一变,从朝鲜的礼漕判书,变成了大明的朝鲜制置大臣,完成了身份的蜕变。
自此,他庶子的身份再也不能成为他身上的枷锁。
他王愍浩,算是混出头了。
在他手握大权之后,以往那些高高在上的世道门阀的嫡子们,开始主动在他王愍浩面前,表现起了他们的恭顺。
风水轮流转,如今更是轮到了他王愍浩对那些世道门阀的嫡子们鄙夷和看不起了。
王愍浩心中,何等之畅快?!
感念于大明带给他的改变,接下来的几年,王愍浩开始一心一意的主持朝鲜事务,平定朝鲜局势。
几年下来,也算是颇有成效。
然后,他就被积功册封为了朝鲜总督。
在朝鲜,现在的他可谓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整个朝鲜,地位唯一高过他的,也就只有大明朝廷所任命的提督朝鲜军务的黄长军了。
这位,可是王愍浩的老上司了。
这些年来,朝鲜的局势之所以能如此安稳,没出过什么大乱子,黄长军和王愍浩功不可没。
王愍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一边批阅着政务,一边琢磨着新帝登基,自己该如何钻营一下新帝那边的关系。
他琢磨着,自己如果有朝一日能混到新低亲信的位置,说不定能摆脱朝鲜这个樊笼,前往大明内地去做官呢。
到时候,那才是真的叫个前途无量!
就在王愍浩遐想之际,伴随着一阵敲门声,朝鲜提督黄长军从外边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王大人,圣旨要到了!”
“准备一下,咱们接旨去!”
黄长军脸上的表情满是喜色的说道。
王愍浩闻言,忍不住面露错愕之色,但还是开口询问道。
“黄大人,朝廷的圣旨?看您笑的这么开心,可是有什么好事?”
黄长军闻言,点点头说道。
“应当是好事,我接到了风声,琉球王遇刺身亡,行凶的是日本的萨摩藩。”
“陛下得知噩耗之后,大怒,下令要征日。”
“这次来的圣旨,大概率便是为了征日之事。”
“王大人,你我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啊!”
自从朝鲜事毕,黄长军便被安排在了朝鲜,负责处理朝鲜事务。
虽然从明面上来看,他黄长军在朝鲜可谓是权势滔天,说一句朝鲜太上皇也不为过。
但是,看着留在中原跟着皇帝南征北讨,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其余袍泽,黄长军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朝廷若要征日,少不得要从朝鲜出兵。
那他黄长军表现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吗?
王愍浩闻言,也是忍不住面露喜色。
“此言当真?”
“朝廷若要征日的话,岂不是说我们之前所做的准备,就要派上用场了吗?”
之前大明决议出兵琉球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日本人下场,然后大明出兵征日的打算。
朝廷曾经发圣旨,行文朝鲜,要求方面提前筹备粮草物资,征募民夫乡勇,做好发兵征日的准备。
只是,也只是准备而已。
打不打不一定!
可这次,却是确定要打了!
王愍浩也是难免有所激动,如果这次他把朝廷吩咐的事情给做好了,那他王愍浩,岂不是有机会入了新帝的法眼吗?
这次的征日之战,说不得,就是他王愍浩摆脱朝鲜的樊笼,前往大明为官的进身之阶了。
黄长军闻言,只是地点点头说道。
“是京城那边的老兄弟给我的消息,应当不会有假。”
现在的明军高层,有好多都是在广西一起钻过山沟沟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
黄长军平日里没少同京城的老兄弟们有书信往来。
京城的老兄弟得了消息,肯定是会知会他一声的。(本章完)
(https://www.eexsvvw.cc/103242/13907886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w.cc